拼多多不做社區團購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拼多多未來十年的野心,成長於買菜業務。

文| 趙小米

來源 | 未來消費APP(ID:lslb168)

社區團購賽道紛爭如火如荼,新老玩家都在這場圈地賽中,高頻發布大字報以展示肌肉,唯獨沒有拼多多。

這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拼多多並不希望外界過多關注他們的買菜業務,更不願意將多多買菜業務放在社區團購賽道解讀。

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中,拼多多CEO陳磊,更是明確指出了這一點。他表示,多多買菜並不是社區團購,而是拼多多拼購電商業務的自然延伸。

這聽起來可能像為了避免正面競爭,或掩蓋不如意的數據所常用的套話。可是對於多多買菜,還真的不像是以拼多多的能力,按照目前賽道內經過驗證的模式,所做出來的標準社區團購產物。

拼多多步入新階段

社區團購併不好做,需要將每一環都打磨好,才能實現健康的業務運才能盈利。大體可拆解成4個環節:

團長:需先找到足夠貼近社區,有自己的店面,並有一定零售服務常識的團長,並讓其承擔起推廣獲客、維護運營等工作,從而讓拉新成本降到最低。

控貨:在前端工作交給團長之後,社區團購平臺本身其實成了一個B2B批發業務。如果不控貨的話,無法保證商品本身的質量,並缺乏競爭力。

供應鏈:拼購本身的先下單、再備貨、後履約的模式,帶來的是每日商品組合的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每天對運力的要求具有極大彈性要求。想要優化物流配送成本與效率,必須自建物流,自建倉庫。這也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履約體驗。

BD團隊:需要強大的地面BD團隊,親自主導擴張挖掘優秀團長。

而多多買菜則不同,首先其並沒有做倉,反而是由供貨商自己的雲倉與加盟的網格倉來組建倉儲系統;其次,它沒有自己的物流團隊;再次,多多買菜的團長職責被極大弱化,甚至沒有團長這個職位,店主並沒有承擔獲客、維護等作用,流量和客源純粹是從拼多多APP上來的。

這麼看,多多買菜,更類似於社區團購的社區生鮮電商業務。但這並不是說拼多多不重視多多買菜,相反,多多買菜承載著拼多多更大的野心。

既然多多買菜並不算社區團購,那麼拼多多的賣菜業務和社區團購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其實,這是個因果關係的先後問題。可以理解為,拼多多在用「拼購」模式做著賣菜生意。巧合的是,社區團購屬於一種適合生鮮的商業模式。可以說,拼多多的拼購買菜業務,的確與社區團購有些模式重疊。目的還是用拼購做生鮮,並不是用生鮮做社區團購業務。

換句話說,此次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是想將其原有的拼購電商模式與生鮮品類,進行產業鏈上的適配。包括農產品源頭基地、供應鏈流通、末端訂單集約與履約等各方面。

這也意味著,拼多多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新的階段。

此前,拼多多通過微信社交裂變,挖掘出一大批電商增量用戶。這些人是網際網路用戶,但不一定是淘寶、京東等電商用戶,這使得拼多多兩年內就將用戶數做到比肩阿里的水平。

除了在需求方尋求增量,供給端方面,此前拼多多的崛起,還在於將在原有電商產業標準下,不具有成為商家的貨源和人群,全部電商化了。尤其是那些售價非常便宜,以往只會出現在批發市場的貨物。

挖掘此前阿里沒有涉及的群體並將其電商化,這是拼多多的第一階段。

這麼看,拼多多的第一階段本質上和淘寶相同。淘寶當初也是將原有線下渠道標準下,不足以開店的小B,與願意嘗試網上購物的群體,吸至電商平臺才得到發展的基礎。拼多多的第二階段,其實也和淘寶相同,需要向產業鏈的上下遊做深度的介入。

先看淘寶走過的路。淘寶在產業鏈再造中,是用數位化驅動產業上下遊生產關係和效率的再造。。以其最強勢的品類服裝為例,淘寶對服裝供應鏈可以說進行了徹底的改造,甚至品牌為淘寶平臺會專門設計淘寶款。這些款式不在線下店售賣,專供淘寶店。其特點是上新更換速度快,頻次高,款式極多。為了這些新款式,上遊的工廠需要不斷為品牌進行小批量定製化的生產,再往上遊看,從設計、打樣等一系列流程,都有專為淘寶打造的鏈路。

這並不是傳統線下渠道的需求,但這帶給了淘寶獨特的競爭力與生命力。

而拼多多在當前獲取下沉市場增量用戶速度放緩的時候,也正式進入了第二階段。

拼多多將自己第二階段的核心戰略驅動要素定位「拼購」。我們下個定義,拼購電商就是可在同一個時間維度下,形成不同陌生人共同購買同一商品的訂單集約轉化模式。

拼購電商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提前鎖定訂單,將生產後置,儘可能降低損耗與庫存積壓,使得商家可以快速周轉。換句話說,你在我平臺上賣貨,預計的團購量是多少,我都能準確的給你賣出去。

而現在,拼多多希望讓更多的商家與品牌,可以契合進這種拼購模式中。如各品牌推出的「淘寶專款」相同,拼多多希望未來出現「拼多多專款」。

要實現這一目標,即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拼多多要讓整個產業鏈去適應拼購模式,包括貨源、流通鏈路、前端店鋪的價格指導等。作為一個提出拼購模式的平臺,拼多多需要和三個環節中的商戶都達成合作,但又不能直接控制。

如何作為一個具有把控與協調作用的角色介入進產業鏈中,這是拼多多第二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

生鮮就是拼多多強力介入至產業鏈中試水的第一品類。

拼多多為什麼選擇生鮮?

為什麼拼多多要選擇生鮮賽道?

首先,生鮮賽道可以說是公認最難的賽道。其對物流的速度、上下遊周轉的效率、倉儲的條件,要求都極為苛刻。但生鮮又是較符合拼購模式的賽道之一,這個靠譜但極有挑戰性的賽道,可能是拼多多介入產業鏈的最佳選擇。

其次,生鮮賽道目前並沒有壟斷性的巨頭出現。目前,服飾、3C數碼,均以出現了具有絕對優勢的電商平臺。有用戶習慣與先發優勢加持,拼多多很難在別的品類中做出另一個京東或淘寶來。

但生鮮賽道則不同,其供給端與需求端雙方高度分散的特性,使得已有的生鮮渠道很難佔領全國市場。如目前單一生鮮渠道最成功的盒馬,也僅能針對數量精準的中高端人群。全國範圍內生鮮賽道的存量紅利仍有,拼多多有可能通過自己的模式接管這些存量。

再次,中國的特色優秀農產品與消費者之間,還因為地理等原因,存在著信息不對等的現象。這意味著商家與買家的匹配方面,拼多多還可以大做文章。

此外,國家政策也非常支持類似拼多多這種大公司,以數位化商業的方法來升級農產品流通的現代化。拼多多此類掌握前端銷售入口的平臺,正是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的最佳人選。

拼多多此次的第二階段戰略,是其成為一個生命力強的平臺,必經的一步。

倘若不這麼做,那麼拼多多在商品的供給能力與購買價值上會固化老化。

反面例子即是以前的超市,渠道不介入供應鏈的後果在於,其自身的變化,完全取決於商品的變化,即依託於品牌與商家。但品牌與商家的變化,又有其獨立的進化邏輯。

渠道如何持續吸納社會供給最先進的能力?答案就是介入產業鏈。淘寶通過扶持品牌來介入,如今的拼多多則是通過與各個品類產業鏈的「適配」。

所以,在如今拼多多用戶增量即將到頂的現在,「多多買菜」這個業務,代表著其戰略轉型,關乎著拼多多未來十年甚至更久的發展。

對此,拼多多甚至進行了大幅度的組織架構分工調整,讓原CTO陳磊接任CEO職位,而黃崢則專注於公司內部,如定製中長期戰略、完善合伙人機制、加強拼多多的制度層面。

技術出身的陳磊毫無疑問在拼多多人、貨匹配,介入產業鏈等方面有著專業的認知。同時,拼多多這個員工數量超過6000人的大機器,需要兩個大腦同時操控其運轉。一個人打架揮拳,另一個觀察周邊,做出長遠應對措施。

拼多多未來十年的野心,體現在其賣菜業務上。這也是其是否能成為下一個壟斷型寡頭的第一大考。

相關焦點

  • 被拼多多盯上的社區團購
    集聚大量用戶的社區成了「流量新大陸」,針對社區人群的便利店、生鮮電商、前置倉等各種業態此消彼長,最近,社區團購再度成為了主戰場。 今年3月,拼多多基於微信生態推出團購工具「快團團」小程序;5月,滴滴宣布在成都成立橙心優選,進軍社區團購業務;3個月後,美團優選在武漢接手美團買菜業務,切入社區團購賽道。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多多雞等多個商標
    沒錯,這就是正站在風口上的社區團購,號稱是中國零售最後一戰。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12月3日消息,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個商標,包括「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
  •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雙十二正歡!人民日報:別只...
    原標題: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雙十二正歡!人民日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摘要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
  • 拼多多、美團、滴滴,「決戰」社區團購之巔
    滴滴CEO程維叫回了副總裁劉自成,兩個人漫步北京街頭,討論的是一件與出行完全無關的事情——社區團購。5月份,滴滴成立了「橙心優選」。6月在成都開城。之後滴滴CEO程維放出豪言「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這給還在討論做不做社區團購的美團「當頭一棒」。在過去幾年,雙方多次你來我往。
  • 拼多多殺入社區團購,「多多買菜」正式上線
    來源/物流指聞(ID:wuliuzhiwen)作者/葉帥 雖遲但到,又一巨頭殺入社區團購! 8月31日,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正式在武漢和南昌兩座城市上線,小程序「多多買菜」投入使用。作為目前電商第三極,拼多多一出手即展現出高舉高打的作風。
  • 社區團購復活賽:美團、拼多多、滴滴、餓了麼激戰110天
    作為拼多多團購項目「多多買菜」的主帥,同時也是鎮守南昌戰場的「一號位」,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當天匯報完業務進展工作後,又陪黃崢參觀南昌唯一的主倉。第二天上午,黃崢才離開南昌。拼多多上市都沒現身美國敲鐘,「不好動」的黃崢為什麼親自去了南昌?
  • 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消息被傳 雙方均否認
    今年,最火的行業無疑是社區團購。據《2020社區團購白皮書》數據,今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高達890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巨頭紛紛殺入。近日,有消息稱,美團和拼多多要退出社區團購,這是真的嗎?社區團購是一種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
  • 如今的社區團購:滴滴、美團、拼多多、餓了麼神仙打架
    拼多多、美團、滴滴、餓了麼網際網路四大巨頭競相入場社區團購,這番熱鬧景象和2018年頗有些相似。兩年前,社區團購成了創投圈炙手可熱的風口。據小團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賽道拿到的融資就高達40億。但這場狂歡從2019年開始急劇降溫,生鮮電商賽道哀鴻遍野,迎來野蠻生長後的大洗牌,松鼠拼拼陷入陷倒閉風波,十薈團合併「你我您」等消息接踵而至。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但是,社區團團購的火併未被抑制,尤其是以美團、拼多多、京東等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早在5個月前,就利用巨額補貼發動了一場「閃電戰」,大勢已成,這也讓調控的結果變得不太明朗。拼多多掌門人黃崢在年會講話中說,「買菜是個好業務,是個苦業務,是個長期業務,也是我們拼多多人的試金石,它與拼多多在農業上的布局高度吻合,願意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創新」。同時,「多多買菜」也是拼多多2020年唯一的超一級項目,負責人就是拼多多的創始成員、拼多多商城運營負責人阿布領銜,直接向黃崢匯報。
  • 美團拼多多如此積極社區團購,拼的是資本,要的是流量?_科技_澎湃...
    一場疫情,讓生鮮電商起死回生,也讓社區團購迎來了第二春。近日,網上關於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電商的評論褒貶不一,甚至連人民日報也發布犀利點評,別聚焦在補貼、低價吸客等「野蠻」行為。社區團購奈何烽煙再起早年,社區團購與生鮮電商一樣,雖然不乏實力強大的選手,但是並沒有泛起多大波浪。原因1:生鮮類商品的用戶線上消費行為習慣尚未養成,加上超市、菜市場遍地皆是,送貨到家幾乎是偽命題。因此,一些生鮮電商O2O模式,儘管有資本助推,依然不慍不火。
  • 美團拼多多都上了,不同城市做社區團購突破點在哪?
    如今各大網際網路平臺都已布局進入市場,最近幾天美團、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平臺「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在武漢上線試運營,狂砸補貼搶佔團長、用戶資源。立足觀望、躍躍欲試的各路團購玩家們,該如何在如此激烈的市場中找到突破口:現狀:一二線城市其實沒有巨頭殺到之前,一二線城市大部分的社區團購平臺已是「廝殺」不斷,拼的都是供應鏈和運營能力,僅武漢、長沙等中部城市,幾十上百家大小企業已是「廝殺」不斷,挖牆腳、價格戰層出不窮
  • 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
    繼電商直播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是社區團購興起的助推劑,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在線上消費的習慣,進一步推動了社區團購產業發展。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滴滴、拼多多等短兵相接 前有追兵後有猛虎...
    拼多多的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7.313億,相較於去年同期的5.363億,同比增長36%,在掌握如此大流量的情況下,拼多多向多多買菜進行導流,並輔以極其低廉的商品價格
  • 網傳阿里美團拼多多集體退出,社區團購涼了嗎?
    不久前,一篇名為《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的文章刷屏,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評論《「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文中點名批評了社區團購,以及網際網路巨頭缺乏科技創新精神。此後,一張「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的圖片在網上廣為流傳。
  • 產品:多多買菜怎麼下單買東西?拼多多社區團購平臺門店端怎麼入駐
    產品:多多買菜怎麼下單買東西?拼多多社區團購平臺門店端怎麼入駐 拼多多日前上線了社區團購平臺 「多多買菜」,該服務已經在武漢和南昌推出,目前處於團長招募階段,同名微信小程序已投入使用。多多買菜目前還未在拼多多 App 中設置入口。
  • 聚名網:網傳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事情沒這麼簡單!
    這幾天,網上鋪天蓋地地流傳著,阿里,美團,拼多多將退出社區團購,小編想說的是:資本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角落!但是,2020年再次催生了社區團購的「翻新」,一時之間,社區團購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廝殺的新戰場,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騰訊等在內的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以投資或者成立事業部親自操刀的方式布局。
  •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人民日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
    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買菜等方式在一線城市、社區冒起,也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參與。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加持也讓社區團購進入了新的爆發期。
  • 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
    1.大頭條: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社區團購是一種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令出門買菜變得不方便,線上下單、附近提貨的社區團購模式正好滿足了疫情期間的特殊需求,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 拼多多團購,特斯拉到底該不該交車?
    消費者並未在意特斯拉於21日發布的官方聲明,在7月26日零點進行的團購活動中有5名幸運者搶到了下單資格,並隨後向拼多多團購組織方宜買車商家全額支付了25萬多購車費用。 此次拼多多團購衝擊的恰恰是它的終端直營模式,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8月17日晚間曾在內部指示中說道「此事愈演愈烈破壞了特斯拉的直營模式與價格體系」。很多人不理解,幾個幸運兒的5輛車,對於現在的特斯拉來說就算折價賣掉也根本不算什麼,更何況拼多多還是自願補貼,購車款一分不少,何來破壞了直營模式和價格體系之說?
  • 透視中概股: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是不是偽...
    以下為重要資訊匯總:熱門公司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 是不是偽風口?繼電商直播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