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名人桃色事件總是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像楊貴妃與安祿山的之間曖昧關係,不論演義還是正史,都有很多記載。就他們的身份而言,一個是傾國傾城的紅顏禍水,一個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也總會使我們浮想聯翩。
野史與演義記載的非常誇張,有說他二人經常幽會,安祿山還抓破了楊貴妃前胸的皮膚。無奈之下,楊貴妃用錦緞遮了起來,結果引得大唐婦女人競相效仿,成為當時的流行時尚,竟一舉演化為後世的文胸。更有甚者說,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是衝冠一怒為了紅顏。
正史中也有記載,《資治通鑑》寫著:「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還記載了楊貴妃認安祿山為養子,並按民間分娩三天為嬰兒洗澡的習俗,給安祿山「洗三」,玄宗聞訊後前去看熱鬧,賞賜了「洗兒錢」。
自由出入宮禁、與貴妃對食、洗澡,這些事情如此曖昧,怎能不令人聯想呢?而且這些事情玄宗不可能不知道,為什麼他卻毫不懷疑呢?
其實楊貴妃背負這些醜聞非常冤枉,因為她只是在忠實地執行唐玄宗的意圖。
首先,唐玄宗雖然比楊貴妃大三十四歲,但二人感情基礎很好。他們不僅有共同的藝術愛好,而且玄宗豪爽開朗,貴妃天真爛漫,二人無論是志趣還是性格,都很般配,老夫少妻感情好得不得了。
而當時的安祿山也已經四十多歲,身體肥胖不堪。所乘坐的馬都是重金購買,承重能力超強的好馬,所用的馬鞍都需要特別設計,前面需要一個小鞍,用來承載下垂的肚子。楊玉環身為貴妃,實在沒有必要背著玄宗,而和一個三百多斤的大胖子不清不楚。
其次,安祿山是一個值得玄宗拉攏的人。因為,東北的契丹與奚兩個民族,早在武則天時期就強大了起來。武則天末期,兩個民族的竟然進攻到了河北中部地區,女皇傾國之力才將他們打了回去,雙方對峙於遼寧朝陽一線。
玄宗李隆基剛剛登基的先天元年,契丹與奚兩萬鐵騎進攻漁陽(河北薊縣),時任幽州都督的宋璟,因為兵力不足而堅守不出,兩萬兵馬大掠而去。
為了加強東北方向的力量,開元年間,玄宗成了幽州節度、鎮守、經略大使,但此時大唐的戰略重心側重於吐蕃與西域,東北依然採取防守為主的策略。
安祿山崛起後,玄宗從幽州節度轄區內分出平盧節度,由安祿山負責。之後,東北的形勢便大為改觀,安祿山狡黠善戰,又熟悉各民族情況,將兩個民族收拾得服服帖帖,再也無力侵擾中原。
看著安祿山將俘虜與戰利品源源不斷地送到長安,玄宗十分滿意,不但擴大了他的權力,還得想辦法籠絡住他的心。對於國家大事,以楊貴妃的性格應該不懂,但她卻知道玄宗要籠絡這個胖子。所以才有了「洗三」這一場鬧劇,雖然荒唐,但卻有其意義。
其三,楊貴妃收安祿山為養子,也是按照當時的少數民族習俗來的。在安祿山剛剛出頭時,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為了籠絡他,也曾認他為養子。
雖然認養子時安祿山已經四十五歲,楊貴妃才二十九歲,但玄宗想籠絡,安祿山也想藉機表忠心,以攫取更大的權力,目的大家心知肚明,誰也不用不好意思。
通過此事,可以看出楊貴妃是個細心人,據史書記載,貴妃娘娘給他的養子不但準備了衣服、穿戴,甚至梳子、篦子、掏耳勺都有準備,一併賞賜給了安祿山。
不但如此,玄宗還冊封安祿山的兩個夫人康氏、段氏為國夫人,十一個兒子都由玄宗賜名。並在長安最為繁華的親仁裡給安祿山賜了豪宅,玄宗親自交待,一應用度全都要最好的,以免胡人笑話。
綜上所述,唐玄宗沒有老糊塗,恰恰相反,腦子十分清楚,所以才會對安祿山與楊貴妃貌似曖昧的關係毫不懷疑。
文:熊魚自笑
淺見寡識,以就正於方家。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