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認楊貴妃為養母,到底有什麼目的

2020-12-10 香茗史館

有人說「政治家都是天生的好演員」,作為「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絕對當之無愧。在安祿山起兵造反之前,在唐玄宗面前始終扮演著一個「憨厚耿直、毫無心思」的武夫形象,從而使得朝廷不僅始終未曾將其生有戒心,且屢屢受到重用,而認楊玉環為養母,同樣出於此目的。

安祿山本為胡將出身,卻因朝中黨爭而擺脫束縛

安祿山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為康姓胡人,母親阿史德氏則是突厥族,由於父親去世的早,因此從小隨母親在突厥部族生活,後來逃離突厥,這才改姓安。

因其從小精通多種少數民族語言,因而初在幽州擔任通譯謀生,後因盜竊之事獲罪,卻又陰差陽錯的投到了範陽節度使張守珪麾下,不僅因功升任張守珪副手,還被他收為了義子。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唐朝最初雖然任用胡將,但卻「不專大將之任,皆以大臣為使以制之」,即堅決杜絕胡將獨自掌兵,且必須以漢人對其進行節制。然而,由於朝中的一場變故,卻使得安祿山等胡將掌兵成為了可能。

彼時,作為宰相的李林甫早已是大權在握,然而由於唐玄宗志在四方,因而邊鎮將領權力日益增大,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宰相的程度。與此同時,邊鎮將領「功名著者往往入為宰相」,郭元振、張嘉貞、張說、蕭嵩、李适之等都是以邊將身份直接躋身宰相之列,再加上李适之入朝之後與李林甫激烈爭權,使得李林甫對此甚為忌憚。

因此,在扳倒李适之之後,李林甫為了杜絕出將入相的根源,從而穩固自己的相權。便於天寶十一年(752年),不僅辭去了兼任的朔方節度使之職,舉薦安思順繼任,並且上書唐玄宗,說道「文臣為將,怯於戰陣,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驍勇善戰,而寒族在朝中沒有黨援」,意思是不應該以文官節制武將,且應該大肆提拔寒族、蕃人。

李林甫此舉雖然使得唐朝湧現出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一眾少數民族將領,卻也使得安祿山得以長期控制河北,最終為「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安祿山拜楊玉環為養母,目的便是獲取寵信、攫取權力

安祿山此人極善於心計,雖然其獲得張守珪重用不無英勇善戰的本事,但同樣善於巴結上司,甚至不惜拜張守珪為義父,從而憑藉張守珪的信任,在開元二十八年(750年)時便升任平盧兵馬使,又通過賄賂各級官員而屢受好評。

之後,他更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演技,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胡人身份,對朝廷展現出一個未經開化的野蠻人形象,使得唐玄宗對其的印象總停留在淳樸、憨厚、簡單上,從而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在天寶元年(742年)時被任命為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兩年後又兼任範陽節度使。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安祿山為了獲取更大的權力,在得知楊貴妃獨寵後宮之後,便想到了走「後宮路線」。有了張守珪這個「前車之鑑」,安祿山便故伎重施的請求為楊貴妃的養子,而唐玄宗由於被他的外表所欺騙,毫無防備的便同意了。之後,安祿山每次進宮朝見唐玄宗都先拜望楊貴妃,唐玄宗覺得奇怪就問原因,安祿山回答說「蕃人先母后父」,唐玄宗聽後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再度被他的憨直所打動,甚至命令楊銛以下的楊家兄妹與安祿山結為兄弟姐妹。

為了討好楊貴妃,安祿山簡直堪稱無所不用其極。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過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不僅賞賜了其豐厚的生日禮物,楊貴妃更是在三天後特召安祿山進宮,替他這個「大兒子」舉行洗三儀式。楊貴妃讓人把安祿山當做嬰兒放在大澡盆中,為他洗澡,洗完澡後,又用錦繡料子特製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祿山,讓宮女們把他放在一個彩轎上抬著,在後宮花園中轉來轉去,口呼「祿兒、祿兒」嬉戲取樂,歡呼動地。

唐玄宗派人詢問,報雲「貴妃與祿山作三曰洗兒,洗了又繃祿山,是以歡笑。」這也勾起了唐玄宗的童心,於是欣然前往,極樂而罷。從此宮中都稱呼安祿山為「祿兒」,出入來去儘自由。一個300斤的大胖子,被人稱作「祿兒」,想想都讓人打寒顫。

正是由於搭上了楊貴妃這條線,使得安祿山與唐玄宗、楊貴妃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早已經超出了普通臣子的寵信程度,不僅使得朝廷對他始終沒有懷疑,權力更是迅速膨脹。例如天寶十年(751年)時,安祿山請求兼任河東節度使,唐玄宗想也不想的便答應了,這豈是一個臣子能夠享受到的待遇?

相關焦點

  • 安祿山與楊貴妃到底什麼關係?看看司馬光怎麼說
    後三日,召祿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繡為大襁褓,裹祿山,使宮人以綵輿舁之。上聞後宮歡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復厚賜祿山,盡歡而罷。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安祿山過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送了很多禮物。
  • 楊貴妃與安祿山對食,又給安祿山洗三,這兩人如何進行對食洗三?
    首先我們看來看什麼是對食,以及楊貴妃與安祿山如何對食。楊貴妃與安祿山對食,記載於《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天寶十年春,正月,祿山生日,上及貴妃賜衣服、寶器、酒饌甚厚。後三日,召祿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繡為大襁褓,裹祿山,使宮人以彩輿舁之。上聞後宮喧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
  • 安史之亂並非安祿山的錯,根源在於楊貴妃的「三大神助攻」
    自李世民協助李淵開創大唐王朝後,貌似唐王朝就一直沒怎麼消停過,先是「玄武門之變」手足相殘。緊接著又差點被武則天給改了姓,好不容易狄仁傑連忽悠帶拉扯的,把大唐又重新拽回了李家,結果「安史之亂」還是令這個強大的古王朝,一度走向了滅亡。安史之亂的發動者,叫做安祿山。
  • 安祿山為什麼會受到唐玄宗寵愛和楊貴妃喜愛?這幾個細節左右一切
    唐玄宗是個頗有爭議的君主,他「離奇」繼位後,先是勵精圖治、開拓創新,使得國泰民安,政通人和,開啟了「開元盛世」!而他晚年,卻因為貪圖享樂,使得國勢一落千丈。他晚年寵愛兩個人,一個是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楊貴妃。另一個是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安祿山究竟有何本事,為什麼能讓唐玄宗對他器寵有加?
  • 安祿山僅僅造反一年就死了,為什麼平定「安史之亂」卻用了八年?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這場叛亂前後持續了八年時間,作為這場叛亂的主要人物,安祿山僅僅造反一年多的時間,便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殺害,可以說叛軍內部出現了問題,那麼為何唐朝面對這樣的叛軍,依舊需要八年時間才能夠最終平定「安史之亂」呢?
  • 三水國學│盛極而衰的安史之亂
    ,把她當作引起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顯然有失公允。楊貴妃也確實做過些出格的事,但是還未到烽火戲諸侯般禍國殃民的地步。說安祿山為得到楊貴妃而發動叛亂,更是無稽之談。再看看安史之亂的發動者安祿山,把安史之亂只是歸咎於他的野心是不妥的。歷朝歷代有野心的人多得是,安祿山只一個市井小廝的胡人。
  • 楊貴妃與安祿山發生了什麼?楊貴妃慘死後安祿山的舉動令人震驚
    他每年都會像唐玄宗獻很多奇珍異寶,以及俘虜,有一次唐玄宗見他身體又發福了,肚子非常大,就忍不住對他開玩笑說:「你的肚子究竟裝了什麼呢,竟然這麼大?」安祿山回答說:」l裡面沒有其他的東西了,只有我的忠心一顆!」可見安祿山是多麼會拍馬屁,唐玄宗對他是越發欣賞起來,後來就讓他與自己的皇子以及楊貴妃的兄弟們結為兄弟。
  • 楊貴妃魂斷馬嵬坡,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她死得並不冤
    但是,我們都知道,楊貴妃的結局並不完美,她並沒有陪著唐玄宗白頭到老,相伴一生,而是在馬嵬坡這個地方被陳玄禮逼迫自盡而亡。當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逼宮大軍認為「安史之亂」與楊貴妃有脫不開的關係,但後世卻有人為楊貴妃平反,認為她非常無辜,「安史之亂」實際是唐玄宗一手造成,楊貴妃不幸做了「替罪羊」而己。那麼,楊貴妃到底死得冤不冤了?
  • 安史之亂前十幾年安祿山犯事,這位詩人宰相力主處死,可玄宗沒聽
    正當李隆基志得意滿,與他萬千寵愛的楊貴妃享受著這「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盛世歡歌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唐朝的形勢急轉直下。這場變故就是安祿山、史思明發起的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那麼安祿山是何許人也,他為什麼要在這繁華盛世發動叛亂?
  • 安祿山和楊貴妃有何關係?安祿山墓地被打開,卻發現英文磁帶
    安祿山和楊貴妃有何關係?安祿山墓地被打開,卻發現英文磁帶在唐朝歷史上,安祿山可是一個鼎鼎大名的存在。便是因為他,現在的很多人談起唐玄宗便沒有一點兒好感。天可見憐,這位可是唐朝除了李世民之外少見的明君,被安祿山這麼一坑,連皇位都沒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也被逼死了。迄今為止人們還是對安祿山此人十分的好奇,經常會談到他的一些事情。當然了,人們關注的根本就不是安祿山造反的事情,人們最感興趣的是安祿山到底和楊貴妃有沒有關係。畢竟堂堂貴妃,幫著一個大了自己不少的乾兒子洗三,想想就讓人惡寒。
  • 安史之亂為何算在了楊貴妃頭上?
    郭從謹這時對唐玄宗說道:「安祿山居心不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曾經有人到京城告發他,但陛下您卻把告密的人給殺了。」 「所以安祿山才有機可乘,這才害得陛下您流亡。」 「還記得宋璟當宰相的時候,常常向陛下進獻忠言,天下才得以太平。」
  • 燃血親徵亂世 《劍網3》「安史之亂」今日公測
    《劍網3》安史之亂是遊戲立項十年打造的全新戰亂世界,同時遊戲劇情也為10年後的紛爭亂世,700萬劇情篇幅將傾情展現一個波瀾壯闊的戰爭史詩!歷史上唐玄宗、楊貴妃、高力士、安祿山、史思明等知名人物均將重現,而穆玄英、莫雨、陽寶、阿誅伴隨著俠士走過十年曆程的NPC也有了新的模樣和故事,他們也將與俠士一起踏入全新的秘境,譜寫新的傳奇。
  • 楊貴妃與安祿山關係曖昧,為何唐玄宗卻毫不懷疑?
    無奈之下,楊貴妃用錦緞遮了起來,結果引得大唐婦女人競相效仿,成為當時的流行時尚,竟一舉演化為後世的文胸。更有甚者說,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是衝冠一怒為了紅顏。正史中也有記載,《資治通鑑》寫著:「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
  • 安祿山都死了,為何國力強盛的唐朝,平復安史之亂卻用了八年?
    唐朝平息「安史之亂」用時八年,即使在叛軍首領安祿山反叛第二年就去世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快速平息叛亂,拋開叛軍本身的實力強不說,來自唐朝內部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唐朝從太宗時期「貞觀之治」打下基礎,加上高宗、武則天經營,玄宗前期勤政治國,唐朝社會穩定,國力空前強盛。
  • 安祿山不當皇帝,卻吩咐部下做這幾件「汙穢」事,他圖個什麼?
    當我們說到安祿山想必你們多少對這個人有點了解,著名的「安史之亂」就是他和一個叫做史思明兩個人弄起的,因為唐玄宗李隆基不理朝政過度寵愛美人,便用這樣的理由公然造反。實際上我們也明白,安祿山這個人其實並不是真說皇帝做得不好,只是想把他的美人楊貴妃給弄到自己的身邊,讓她服侍自己。
  • 「安史之亂」楊玉環是否被處死?日本女子拿出族譜:稱楊貴妃後裔
    有人會談論,唐玄宗雖然迷戀楊玉環,但他對楊玉環有真感情嗎?若有,為何「安史之亂」時卻要將她賜死呢?還有人談論,楊貴妃沒死,被賜死的是一個侍女,為此各執一端,爭論紛紜。那麼歷史究竟如何呢?直至楊玉環認為自己確實有些過分,便剪去一縷頭髮,讓人帶去唐玄宗,令唐玄宗大為感動。可以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遠遠超越帝王和妃子,是真感情存在的。可就算這樣的美麗愛情,也不能地久天長。756年7月14日,安祿山率軍攻入長安,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敗。
  • 中國有個墓,很奇特,墓裡有一盤英語磁帶,主人深得楊貴妃喜愛
    如果說唐朝時期最為美麗的女人,相信很多人會毫不懷疑應該是楊貴妃莫屬了。作為皇帝的女人,在盛行以胖為美的唐朝時代,作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甚至為了讓心愛的女人吃到新鮮的荔枝,不計代價的快馬運輸。
  • 安祿山和楊貴妃有何關係,安祿山墓被打開,墓中為何有英文磁帶
    說起安祿山和楊貴妃的關係,相信很多人都會會心的一笑,雖然在正史之中只是說安祿山認了楊貴妃當乾娘,但是大家都知道沒有這麼簡單,據說楊貴妃還為安祿山舉行了洗兒之禮,這就更加的讓人產生了聯想,一個壯年大老爺們,讓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人給自己洗澡,誰會相信不發生點什麼。
  • 唐玄宗為何萬千寵愛楊貴妃,還讓李白為其題詩,楊貴妃的死亡之謎
    從遺留下來的為楊貴妃所畫像看來,其楊貴妃的長相那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真的很漂亮。而且雖然有140斤的體重臉上的肉並不多,這是關鍵。而且,從楊貴妃幾十年的變化來看,臉蛋上一直保持很瘦的狀態。而且在盛唐時期,唐朝國富民強,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人們崇尚「豐肥濃麗、熱烈放姿」,以肥為美從而體現大唐盛世的富貴氣象!所以這也就在別人看來楊玉環身材是豐腴,凹凸有致,而不是單純的浮腫胖子。
  • 歷史上「安史之亂」的爆發,同唐代府兵制的停廢究竟有多大關係?
    歷史上的河東、範陽、平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便同募兵制下的三鎮之兵關係緊密,從而導致了武將權重兵隨將走的情況,以至於,這些軍士最終選擇追隨安祿山作亂。時至今日,府兵制的停廢與「安史之亂」有最為直接的關係,依然被當作「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因為,安祿山便是藉助募兵制與節度使制度結合所帶來的制度空隙,直接控制了唐王朝十五萬精銳部隊以及唐朝重要的賦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