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文件精神,加大我市傳統戲曲傳承保護工作力度,鞏固我市「非遺進校園」工作成果,現就進一步做好「傳統戲曲進校園」活動,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
從現在起全面推進 「傳統戲曲進校園」工作。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推動「傳統戲曲進校園」與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到2020年,在全市各級中小學學校實現戲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團建設、特色活動等全覆蓋,營造濃厚熱烈的戲曲傳承氛圍,形成戲曲傳承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
二、工作內容
1.設立地方戲曲課程。把地方傳統戲曲藝術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各地選擇部分中小學,將地方戲曲作為選修課程,納入授課內容,每學期至少開設3-5節戲曲知識課程。
2.觀看一場戲曲演出。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組織市縣區戲曲文藝團體,採取多種形式進校園演出,確保每校每學期學生可以免費觀看1場戲曲演出。
3.組織一次戲曲知識講座。開展名家進校園活動,由教育部門確定授課內容、時間和學校,文化部門負責授課戲曲名家的統籌安排。在全市中小學廣泛開展戲曲知識教育、結合演出舉辦戲曲知識講座、戲曲培訓等。鼓勵中小學特聘地方戲曲名家名師、非遺傳承人擔任學校兼職戲曲教師或戲曲輔導員,確保每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戲曲知識講座。
4.創排推廣一批優秀戲曲作品。全市各級地方劇團,要積極創作編排適合學生觀看的劇目進校園演出。同時,鼓勵中小學生自編自演反映現實題材和校園生活的戲曲作品,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匯報演出,廣泛傳播戲曲知識。
5.推介一批校園戲曲小明星。定期組織地方傳統戲曲小票友擂臺賽,排演優秀劇目,展示戲曲人才風採,推介一批校園戲曲小明星,宣傳戲曲進校園成果。
6.每年舉辦戲曲體驗夏令營。各級文化部門聯合教育部門,每年組織一期戲曲體驗夏令營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學習戲曲行當、服飾、道具、臉譜、身段、唱腔、念白等基本戲曲知識,排演1至2段經典戲曲唱段或折子戲等,培養學生對戲曲藝術的熱情和愛好。
7.建設一批戲曲社團組織。支持學校建立戲曲興趣小組和學校戲曲社團,各中小學校要動員學生組織或者參加戲曲興趣小組和戲曲社團。
三、責任分工
1.各級文化部門負責戲曲進校園活動的組織實施、協調指導,認真做好地方戲劇團、優秀業餘文藝團體與全市中小學校對接演出、講座、輔導等工作。嚴把戲曲劇目質量關,確保演出的戲曲劇目積極向上,弘揚正能量。並配合教育部門做好戲曲工作特色學校建設。
2.各級教育部門要做好戲曲教學安排、戲曲工作特色學校建設,以及戲曲進校園活動學生組織、秩序安全等工作,確保活動順利有序進行。積極做好學校的戲曲社團建設管理工作,指導學校成立傳統戲曲組織,加強中小學戲曲社團和興趣小組管理。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抓好落實。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戲曲進校園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指導,精心部署,切實強化責任意識,按照職責分工,緊密協作,強化配合,推動實施。
2.強化責任,協同推進。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要定期對「傳統戲曲進校園」活動進行督導檢查。各縣區文化部門和教育部門要精心組織好各項活動,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3.全力保障,注重安全。市、縣區文化部門和教育部門要相互支持,加強配合,為戲曲進校園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各級文化部門和教育部門,年初要將「傳統戲曲進校園」活動經費納入單位年度預算,為戲曲進校園活動提供資金保障;同時,要把安全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完善各項預案,認真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確保活動安全。
宿遷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宿 遷 市 教 育 局
2017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