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侖的玫瑰》:讀西方文學中的「塔樓」詩
9月26日,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陳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靜齊聚朵雲書院旗艦店,與現場讀者一同探討他們的新書《沙侖的玫瑰》。《沙侖的玫瑰》《沙侖的玫瑰》一書脫胎於復旦大學外文學院三位老師首次在復旦大學校內聯合開設的跨學科、跨語種文學精讀課,今年8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
-
讀西方文學中的「塔樓」詩丨上海之巔讀書會
讀西方文學中的「塔樓」詩丨上海之巔讀書會 2020-09-25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譯文CLUB·活動預告 | 在「上海之巔」,讀西方文學中的「塔樓」詩
當你或獨自一人,或帶著孩子讀外文詩歌、看西方繪畫展時,是否曾疑惑於西方文化中的那些意象?無處不在的天鵝、頭顱、花、塔樓、葡萄酒和玫瑰分別在講述什麼?該如何理解?「沙侖的玫瑰」,取自《舊約·雅歌》「我是沙侖的玫瑰,是谷中的百合花」。這種生長在以色列海濱溼地的玫瑰,形狀猶如鬱金香或秋水仙,每株只開一朵花,高度可達十英寸,花朵的深紅色深入肌髓,乃至於花萼呈黑色。
-
《沙侖的玫瑰》|探尋語言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浪漫典故
探尋語言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浪漫典故當你或獨自一人,或帶著孩子讀外文詩歌、看西方繪畫展時,你手邊應該有一本《沙侖的玫瑰》,它能幫助你很好地理解西方文化中的那些意向。無處不在的天鵝、頭顱、花、塔樓、葡萄酒和玫瑰分別在講述什麼?怎麼去理解?
-
從玫瑰到迷宮:英法德文學中的兩希源流擷英 |《沙侖的玫瑰》新書分享會回顧
從玫瑰、頭顱、天鵝、花園、塔樓、葡萄酒,到夜鶯、頭髮、海洋、樹林、蜂蜜、迷宮,英法德三語文學中這些常見的物象及其在繪畫中的豐富表現,無不從希臘—希伯來這兩大古文明源頭中汲取創造力,理解它們在詩歌中的演繹離不開對其兩希源流的追溯和分析
-
海拔240米,在「塔樓」高處讀塔樓詩
燈塔,水塔,防禦塔,通天塔……塔樓是西方文學與藝術中的一個常見意象。它們在講述什麼?如何去理解?2020年9月26日下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陳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靜,在上海最高書店——朵雲書院旗艦店,分享他們的新書《沙侖的玫瑰》。
-
《沙侖的玫瑰》:復旦名師帶你領略西方經典意象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一套情調之書《沙侖的玫瑰》。該書脫胎於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陳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靜三位明星老師首次在復旦大學校內聯合開設的跨學科、跨語種文學精讀課,從天鵝、頭顱、花、塔樓、葡萄酒和玫瑰這6個經典的意象入手,從詩歌的意象闡析、繪畫的視覺符碼到哲學的縱橫導引,透過國際的視野、廣博的見聞和清麗的文字對三語文學和繪畫進行解讀,並挖掘了與其有關的獨具魅力的人文故事與浪漫典故,配上神秘、高貴、迷離、荒誕、恐怖而又浪漫的畫作
-
沙侖的玫瑰|Chopin
* *「沙侖的玫瑰」是由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幾名青年教師自願發起的詩歌工作坊,是復旦大學中澳創意寫作中心的一部分,致力於多語種詩歌的翻譯、寫作、評讀與分享。更更多「沙侖的玫瑰"的內容,可點擊公號主頁「復旦學堂」欄目。我是沙侖的玫瑰,我是谷中的百合。(《雅歌》2:1)沙侖是傳說中地中海附近一塊被沙漠環繞的溼地,沙侖玫瑰生長在以色列的海濱溼地,狀如鬱金香或秋水仙,每株只開一朵花,高度可以達到十英寸,花朵的深紅色深入肌髓,乃至於花萼呈黑色。
-
沙侖的玫瑰
> 文/蘭溪 你是沙侖的玫瑰,鮮豔了一萬年。在乾旱無水之地,你在稠密多刺的叢林中開放,身披迦密與沙侖的華美,倔強地頑強地生長。海風吹來,隨風搖曳。我仿佛聽到你在風中歌唱,「我是沙侖的玫瑰花,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黎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侖的華美,必賜給我……」
-
包慧怡:西方文學中的「玫瑰」意象,是詩人們長久的秘密
本文摘編自《沙侖的玫瑰:英法德三語文學和繪畫中的經典意象》,由出版社授權轉載。按照埃柯本人在《〈玫瑰之名〉注》中的說法,這句詩出自12世紀本篤會僧侶莫萊的貝爾納的作品《論鄙夷塵世》De Contemptu Mundi。作為「美」之化身的玫瑰,自中世紀以來就和唯名論與唯實論之爭、語言的所指和能指等一系列哲學問題緊密相連。我們不妨就從玫瑰這種花朵首次在英語(中古英語)中出現之時開始,將「英語玫瑰詩」的小史追溯一番。
-
包慧怡:西方文學中的「玫瑰」意象,是詩人們長久的秘密
玫瑰是歐洲文學中的常客,它既是純淨透明的,又是曖昧不皦的,它既是奮不顧身的愛的付出,又是蜇人心痛的愛的苦楚。它豐富的象徵意義,引來無數詩人如蜜蜂般從中採集花蜜。它也成為許多人幸福或痛苦的原因。就如王爾德在《夜鶯與玫瑰》中所寫的:「我讀了所有智者寫的書,掌握了哲學的所有秘密,可就是因為缺少一朵紅玫瑰,生活就變得痛苦不堪。」
-
沙侖的玫瑰∣路德聖詩—紀念宗教改革500周年
,致力於多語種詩歌的翻譯、寫作、評讀與分享。 沙侖 我是沙侖的玫瑰,我是谷中的百合。(《雅歌》2:1) 沙侖是傳說中地中海附近一塊被沙漠環繞的溼地,沙侖玫瑰生長在以色列的海濱溼地,狀如鬱金香或秋水仙,每株只開一朵花,高度可以達到十英寸,花朵的深紅色深入肌髓,乃至於花萼呈黑色。
-
玫瑰玫瑰,在東西方文化裡你為何集浪漫與戰鬥於一身
它豐富的象徵意義,引來無數詩人如蝴蝶蜜蜂般從中採集花蜜。 莎士比亞是英語文學中當仁不讓的玫瑰詩人。他的十四行詩中上演著犬薔薇與大馬士革玫瑰之戰,也上演著紅玫瑰與白玫瑰之戰,同時還隱藏著都鐸王朝內一場驚人的政治陰謀。 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正是都鐸王朝末代君主伊莉莎白一世的時代,莎士比亞筆下的玫瑰與女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
《聽雲》新書分享會暨《文化三說》學術講座在蒙自舉行
8月16日上午,由紅河州圖書館、蒙自市圖書館、蒙自市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聽雲》新書分享會暨《文化三說》學術講座在蒙自舉行。「讀其詩詞文章,一個新中式的女子,一種新中式的寫作,款款而來。」「豔娥之詩,詩承古典而包蘊現代氣息,讓人在分享審美愉悅時,也獲得諸多心靈撫慰和思想啟迪。」「讀者能從《聽雲》的詩、詞、散文中感受到親情與鄉情的溫暖。」在新書分享會上,文學愛好者們現場分享了閱讀感受。
-
中世紀「玫瑰謎語詩」
「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有大量迷人的「謎語詩」aenigm ata範本。許多古英語謎語詩由謎底物件採取第一人稱敘事,以人格化「擬聲」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平,實實在在地用詩藝來講述「萬物有靈」,產生了特殊的移情效果。
-
中世紀「玫瑰謎語詩」|玫瑰傳奇|詩歌|紅玫瑰_網易訂閱
「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有大量迷人的「謎語詩」aenigm ata範本。許多古英語謎語詩由謎底物件採取第一人稱敘事,以人格化「擬聲」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平,實實在在地用詩藝來講述「萬物有靈」,產生了特殊的移情效果。
-
農具會歌唱 詩裡有故鄉——詩人萬輝華《四月物象》新書分享會舉行
9月20日下午,詩人萬輝華先生的《四月物象》新書分享會在嶽陽洞庭國際·半島公園營銷中心舉行。文藝界人士及詩歌愛好者們齊聚一堂,分享關於《四月物象》的讀後感,市演講協會會長方琳等穿插了精彩的朗誦,為活動助興。
-
一場詩歌的春晚——薛保勤《風從千年來》新書分享會舉行
薛保勤《風從千年來》新書分享會舉行。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詩韻成而動情,情熾心而為歌。10月8日,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出版發行的薛保勤詩歌作品集《風從千年來》新書發布會暨讀者見面會在曲江書城舉行。薛保勤《風從千年來》新書分享會在曲江書城舉行。
-
浩瀚書海中挖掘一手資料 《名人筆下的陳嘉庚》舉行新書分享會
《名人筆下的陳嘉庚》新書分享會昨舉行,為「嘉庚精神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 書中收錄49篇文章,大多是從故紙堆中重新「淘」出> 《名人筆下的陳嘉庚》新書分享會昨舉行。(林志傑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應潔 通訊員 王明瀚)從浩瀚書海史料中挖掘、整理出39位文人名家寫下的與陳嘉庚有關的文章,這些「一手文獻」的再發現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對嘉庚研究具有裡程碑作用」——昨天,由廈門晚報記者、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集美區作協副主席陳滿意編著的新書《名人筆下的陳嘉庚》在嘉庚劇院舉行了新書分享會。
-
浩瀚書海中挖掘一手資料《名人筆下的陳嘉庚》舉行新書分享會
《名人筆下的陳嘉庚》新書分享會昨舉行,為「嘉庚精神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書中收錄49篇文章,大多是從故紙堆中重新「淘」出《名人筆下的陳嘉庚》新書分享會昨舉行。(林志傑攝)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應潔 通訊員 王明瀚)從浩瀚書海史料中挖掘、整理出39位文人名家寫下的與陳嘉庚有關的文章,這些「一手文獻」的再發現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對嘉庚研究具有裡程碑作用」——昨天,由廈門晚報記者、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集美區作協副主席陳滿意編著的新書《名人筆下的陳嘉庚》在嘉庚劇院舉行了新書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