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徵信查多了 可能貸不到款
近日,多家媒體曝出,有購房者因為徵信查詢次數過多,在辦理房貸時被銀行拒絕。那麼,徵信查詢次數真的是銀行審核貸款時的判斷標準麼?我市銀行是否也有此「規則」呢?
◎提醒:這些行為可能觸發徵信查詢
為何銀行會對徵信查詢次數這麼較真呢?一家銀行信貸經理介紹,一般來說,徵信查詢次數太多,金融機構會認為你可能很需要用錢,不具備良好的還款能力,違約風險高。
看來,徵信記錄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查啊。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動查詢,市民平時還應當留心一些可能觸發「被動」徵信查詢的行為。
淮安農村商業銀行法務經理陳勇介紹,一般情況下,只要使用銀行系統信用工具,都會錄入央行徵信系統,比如使用信用卡、消費貸等等。所以,有貸款買房打算的市民最好不要去碰網絡貸款或者小貸產品,因為這些貸款很有可能會「弄花」你的個人徵信報告。
記者採訪了解到,網際網路公司的貸款產品對於徵信查詢規定不一。比如,螞蟻金服工作人員表示,螞蟻花唄對應的徵信機構是芝麻信用,不是央行徵信,所以不會影響個人徵信查詢次數。而螞蟻借唄由於對接的是阿里小貸的借款,因此借錢和還錢都要查詢徵信報告。
京東客服人員介紹,使用京東白條要分情況,如果是在京東商城購買商品,那麼是不查徵信的;但使用白條裝修、買房,屬於向小貸公司借款,是要查詢個人徵信的。
騰訊公關人員表示,「微粒貸」是微眾銀行的信貸產品,通過它借錢與在銀行借錢一樣,都是要錄入央行徵信系統的。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央行規定,每人每年有兩次免費查詢個人徵信的機會,三次及以上查詢收取25元/次的服務費。個人不良信用記錄保存期限為五年,五年後自動消除。
◎銀行:徵信查詢次數影響貸款申請
「一個月前辦理信用卡時,我自己查了一次徵信,後來又用借唄借了一次,這不會影響申請房貸吧?」最近,正打算申請房貸的周女士為自己的徵信查詢次數感到擔心。對此,廣發銀行工作人員介紹,周女士這種情況屬於正常查詢,不會影響房貸申請。但該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徵信查詢次數確實是銀行審核房貸申請時的判斷依據之一。以該行為例,申請貸款者近半年的徵信查詢次數最好不要超過12次。
記者了解到,對於徵信查詢次數,我市不少銀行都有類似「控制」,有的銀行規定一個月內的查詢次數不能超過5次,還有的要求更嚴。不過,多數銀行表示,查詢次數只是一個參考標準,銀行會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一般不會只因為這一個指標「超標」就拒絕貸款。(王舒)
(責編:蕭瀟、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