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並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義,其後深刻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和提高面臨的困境,最後提出了一系列促進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和提高的策略和措施,希望以此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進一步創新進步,促進學生全面系統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有效提出和不斷深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如何從根本上培養並提高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已經逐漸成為小學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根本目標。具體而言,小學數學中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就是要引導並幫助學生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對一系列的數學問題進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樹立正確的數學思想和數學觀念。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應當集中在學生數學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的教學上,注重學生智力的開發。要充分實現教學目標任務,小學學校及數學教師應當對當前教學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刻分析,採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進行高效的創新改革,促進其健康持續發展。
所謂獨立思考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面對一系列問題所進行的獨立思考和有效的分析研究,並且發揮其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獨立進行問題的解決。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的發展充滿了好奇,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好奇心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層層遞進,逐級引導,使其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從而為其後期的全面系統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並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和目標任務。根據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我們得知,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培養並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數學教學,加快並提高學生的智力發展;第二,通過數學實踐教學,引導並幫助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搭建高效的知識框架和學習體系,使其運用自身所學對事物進行邏輯分析,獨立思考並完成數學知識和內容的學習;第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主動性,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逐漸將獨立思考發展成基於自身自覺性的主動行為。
另一方面,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是當代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途徑和措施。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不再局限於書本上的知識和技能,要從真正意義上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進行提高,注重學生的系統發展和全面能力的強化。基於此,在小學數學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採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和提高面臨的困
(一)尚未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
新課程改革的提出雖然明確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將其作為教學要點,仍然由教師對整堂課的實際進度和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把控,按照備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強制性地要求學生進行知識的接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沒有針對課本中的案例進行獨立有效的思考,教師會根據教學時間和進度將習題的答案直接公布,列出詳細的解題步驟,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或交流的形式大於內容,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正感受和對知識的內化吸收情況。長此以往,小學生只會被動接受知識,對案例習題的解決存在等待的思想,不會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加之教師不會對學生進行引導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受傳統應試教育和現代科技對學生的不良影響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大多數學校的教學仍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和教師都將學生的總成績作為衡量其綜合能力的標準,部分家長和學生也將學生的升學率作為評判學校好壞的標準,這樣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教師和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過於注重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教育。當前小學階段的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不僅僅要在學校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課餘時間還要在輔導班進行補習,學生可自行支配的時間少之又少,作業量大,很多學生對其就產生了厭惡情緒。加之「作業幫」的出現,使不少孩子有了依賴思想和習慣。並且,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過於重視學生的實際成績與其理想預期成績之間的差別,忽略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面臨的巨大壓力,對數學知識產生的牴觸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三)缺乏先進高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教師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填鴨式教學模式,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取得較好的試捲成績,得到家長、學校及社會的認可,但是卻忽略了數學教學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沒有注重其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數學知識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本就較為枯燥無趣,大量的公式和解題方法需要牢記,如果教師仍然採用板書的形式,那麼學生必然會失去學習興趣。基於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落實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和分析,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置幾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交流。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遊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採用多元化的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
三、促進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和提高的策略和措施
(一)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小學學校及相關數學教師應當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明確,充分意識到自身的引導作用和輔助作用,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引導其加強對數學知識的內化吸收。具體而言,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立足於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愛好,貫徹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以此作為學生獨立能力培養和提高的主要基礎和前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進行「10以內的數字的組成」這一章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展前有針對性地設置碰球遊戲。首先,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如8,在選擇一個編號為3的球,此時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3號球應當碰幾號球才能得出數字8?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數字的加減運算,最終得出數字8。此時學生則可以通過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最終得出答案:3號球應當碰5號球才能得出數字8。通過這樣的遊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10以內的數字加減法進行熟練的掌握,並且根據教師的問題及時快速地作出反應,進行回答,訓練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興趣,使其主動積極進行數學活動。
(二)營造良好的獨立思考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
在小學數學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應當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明確,更應當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獨立思考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具體而言,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挖掘學生的優勢和閃光點,對學生實施鼓勵式教學,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且進行實踐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可能因為自身知識的局限性對於問題的解決和分析不是非常到位,解題思路或許不正確,但是這也是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不管對錯教師首先都應當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勵,其後對學生的錯誤的思維方式和解題思路進行糾正和指正,引導學生在原有思路上進行改正。這樣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能夠削弱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恐懼感,在課堂中敢於創新,勇於突破,同時通過師生之間的良好和諧互動交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使其樹立正確的獨立思考理念和方式方法。
(三)科學合理運用案例、習題培養並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當前大多數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有一定額牴觸情緒,數學知識枯燥單一、無趣抽象,學習起來十分吃力,對於一些公式和計算方法難以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數學知識和相關技能切實改變了現實生活方式,為生活和學習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基於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知識教學,將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同時,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將相關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有效的結合,學以致用,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的精髓和核心。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教學場景:如果學校要組織全體學生進行春遊活動,每名學生應當上交60元的總費用,其中包含午餐費用25元,春遊車費18元,其他費用總計17元。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一個班級一共有30人,一共需要繳納多少午餐費用?午餐費用相比其他費用一共多了多少錢?此時,學生可以運用自身所學的加減乘除運算法則對掌握的素材和條件進行分析、綜合和計算,得出相應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引導學生對加減乘除的相關知識進行了實踐鞏固,並且使其有了獨立思考的條件,充分實現了教學生活化,培養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應當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獨立思考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科學合理運用案例習題培養並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