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文:黎海濱(whlihaibin)
我有一摞書,藏著另一個世界;我有一支筆,願將人情冷暖寫給你看。
白天是記者、辦報人,晚上是作家、碼字人。或者相反。
—1—
人到中年,寂寞在所難免。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步入中年的男人,不只有成熟和穩重,不只有瀟灑和自信,不只有淡定和從容。還要寂寞,是中年人心底由來已久的一個朋友,總是在不經意間突然來臨,讓你猝不及防,卻又欲拒還迎,沉默,卻又充滿感性。
中年寂寞,是清晨出發時身邊空空如也的副駕駛,是車流中穿行時耳畔響起的喇叭和嘶鳴,是晚歸時劃破夜空穿透黑暗的雪亮車燈,是夕陽西下回家時身後長長的影子。
中年寂寞,是獨立寒秋看流水東去心頭升起些許冷意,是激情飛揚賣力表演卻臺下應者寥寥,是仰望星空滿腔心事無人應答,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中年寂寞,是無端被上司訓責之後卻還要強顏歡笑,是歷盡艱辛眼睜睜看著勝利果實被他人攫取卻還要波瀾不驚,是家事國事天下事唯獨沒有自己的事,是身心疲憊但回家時一定要擠出的那一縷笑容。
中年寂寞,是人在半途進不夠力退不甘心的尷尬,是半夜醒來憶起鐵馬冰河入夢,是翻開相冊發現自己曾經多麼帥氣,是引頸而歌卻發現感動的只有自己。
是的,中年難免寂寞。看盡繁華難免會由人及己,歷經滄桑偶爾會內心蒼涼,身負重任有時會試圖掙脫,壯志未酬難免會失落傷懷。
中年,強撐著高大的身軀,只為了身邊人的安定。中年,奔走於風雨,只為了明天的豔陽藍天。中年是厚實的,青春的花開之後迎來累累果實,中年又是寂寞的,淡定的笑容背後多少堅守和自律。
是的,寂寞不是中年的專利,卻讓中年人生更有魅力。中年寂寞,總是在那一瞬之間。你看到過中年人獨自流淚嗎?那是因為寂寞在剎那間爆發,奔湧而出。你聽到過中年人安靜地歌唱嗎?那是中年人正在享受寂寞。
—2—
中年寂寞,正是覺醒開悟的好時候。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自問一些傻問題。一個人到世界上來,是來做什麼?木心說,是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他說得對不對?你在心裡仔細思忖。
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會轉輾反側難以入眠。活著有什麼意義?此生有什麼值得留戀?這時,最適合披衣起床,翻讀一本書;或者打開窗戶,讓清涼的風吹一吹裸露的臉龐。
外出旅行的時候,一個人去看海。——「站在海的面前,心情會無比的曠達與純淨,一泓幽藍,浩浩湯湯,仿佛捲走了塵世間所有的喧囂與浮躁,在潮起潮落中感受生命的厚重,踅足歲月,輕觸流年,靈魂中躍動的,惟剩徹悟後的恬靜。體驗著一懷澎湃,經歷著一種釋懷,海的包容,海的博大,讓所有的滄桑,都在剎那間變得雲淡風輕。」
身處寂寞的時候,我提醒自己要「慎獨」——不要自暴自棄,不要顧影自憐,不要萬念俱灰,不要怨天尤人——要自律,要精進,要繼續邁步向前走……
人到中年,不要悲觀。須知世間絕大多數人,拼盡一生的全部力氣,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張賢亮說得更好:「可怕的不是墮落,而是墮落的時候非常清醒。」
身處寂寞的時候,我一個人去東湖邊閒逛,看花開花落,看樹綠樹黃。然後想到——「大多數人都像一片片落葉,在空中漂浮、翻滾、顫抖,最終無奈地委頓於地,但是有少數人恰如沿著既定軌道運動的星辰:無償的命運之風吹不到他們,他們的內心有著既定的路程。」
我在中年寂寞中,常常借一本書、一杯茶,或者一次閒逛、漫遊,漸漸在寂寞中覺醒、開悟。
林語堂說:人生不過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3—
人到中年,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常有以下這些特徵,說明你正在中年寂寞中漸漸覺醒、開悟。
一是不合群,內心孤獨,但又不願迎合世俗。在迷茫世界幾經掙扎與沉浮,雖經霜經雨經露,卻依然保持正能量的心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靈面對生活。
二是會在某一個深夜或者清晨開始思考人生,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樣發呆、被瑣事困心。開始學會反思自我,尋覓眼睛以外的未知。並會付諸行動,開始改變自己。
三是不再輕易被他人的言語左右,有自己的獨立判斷意識。開始學會掌控自我的情緒,煩惱越來越少,不再像以前浮躁不安,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睿智生活。
四是深感歲月無情,歷經滄桑,卻依然保持一顆「本真」的心態。學會以孩童的思維看待事物。不會拿圓滑來冒充成熟,不欺負弱者,但也不怕被人欺負,並感恩社會,積極行善。
五是突然覺得世界慢了下來,原本渾渾噩噩的生活,忽然之間變得那麼的清晰明朗!你仿佛能猜到急匆匆的行人接下來要幹什麼,仿佛能聽到草木的語言,冰涼的雨滴砸在臉龐時不會再驚慌地躲閃,你會深切地感受到,這是上天對萬物生靈的一種恩賜!是的,你開始走向覺醒時,就如同從高維度來看低維度的事物,一切豁然開朗!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會清醒。
中年寂寞,你我感同身受。只是不知,這種「開悟」「覺醒」的感覺,你有沒有過?
願你讀罷此文,能中年覺醒、開悟、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