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有沒有過這種開悟的感覺?

2020-12-06 悟在中年

【原創】【首發】文:黎海濱(whlihaibin)

我有一摞書,藏著另一個世界;我有一支筆,願將人情冷暖寫給你看。

白天是記者、辦報人,晚上是作家、碼字人。或者相反。

—1—

人到中年,寂寞在所難免。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步入中年的男人,不只有成熟和穩重,不只有瀟灑和自信,不只有淡定和從容。還要寂寞,是中年人心底由來已久的一個朋友,總是在不經意間突然來臨,讓你猝不及防,卻又欲拒還迎,沉默,卻又充滿感性。

中年寂寞,是清晨出發時身邊空空如也的副駕駛,是車流中穿行時耳畔響起的喇叭和嘶鳴,是晚歸時劃破夜空穿透黑暗的雪亮車燈,是夕陽西下回家時身後長長的影子。

中年寂寞,是獨立寒秋看流水東去心頭升起些許冷意,是激情飛揚賣力表演卻臺下應者寥寥,是仰望星空滿腔心事無人應答,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中年寂寞,是無端被上司訓責之後卻還要強顏歡笑,是歷盡艱辛眼睜睜看著勝利果實被他人攫取卻還要波瀾不驚,是家事國事天下事唯獨沒有自己的事,是身心疲憊但回家時一定要擠出的那一縷笑容。

中年寂寞,是人在半途進不夠力退不甘心的尷尬,是半夜醒來憶起鐵馬冰河入夢,是翻開相冊發現自己曾經多麼帥氣,是引頸而歌卻發現感動的只有自己。

是的,中年難免寂寞。看盡繁華難免會由人及己,歷經滄桑偶爾會內心蒼涼,身負重任有時會試圖掙脫,壯志未酬難免會失落傷懷。

中年,強撐著高大的身軀,只為了身邊人的安定。中年,奔走於風雨,只為了明天的豔陽藍天。中年是厚實的,青春的花開之後迎來累累果實,中年又是寂寞的,淡定的笑容背後多少堅守和自律。

是的,寂寞不是中年的專利,卻讓中年人生更有魅力。中年寂寞,總是在那一瞬之間。你看到過中年人獨自流淚嗎?那是因為寂寞在剎那間爆發,奔湧而出。你聽到過中年人安靜地歌唱嗎?那是中年人正在享受寂寞。

—2—

中年寂寞,正是覺醒開悟的好時候。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自問一些傻問題。一個人到世界上來,是來做什麼?木心說,是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他說得對不對?你在心裡仔細思忖。

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會轉輾反側難以入眠。活著有什麼意義?此生有什麼值得留戀?這時,最適合披衣起床,翻讀一本書;或者打開窗戶,讓清涼的風吹一吹裸露的臉龐。

外出旅行的時候,一個人去看海。——「站在海的面前,心情會無比的曠達與純淨,一泓幽藍,浩浩湯湯,仿佛捲走了塵世間所有的喧囂與浮躁,在潮起潮落中感受生命的厚重,踅足歲月,輕觸流年,靈魂中躍動的,惟剩徹悟後的恬靜。體驗著一懷澎湃,經歷著一種釋懷,海的包容,海的博大,讓所有的滄桑,都在剎那間變得雲淡風輕。」

身處寂寞的時候,我提醒自己要「慎獨」——不要自暴自棄,不要顧影自憐,不要萬念俱灰,不要怨天尤人——要自律,要精進,要繼續邁步向前走……

人到中年,不要悲觀。須知世間絕大多數人,拼盡一生的全部力氣,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張賢亮說得更好:「可怕的不是墮落,而是墮落的時候非常清醒。」

身處寂寞的時候,我一個人去東湖邊閒逛,看花開花落,看樹綠樹黃。然後想到——「大多數人都像一片片落葉,在空中漂浮、翻滾、顫抖,最終無奈地委頓於地,但是有少數人恰如沿著既定軌道運動的星辰:無償的命運之風吹不到他們,他們的內心有著既定的路程。」

我在中年寂寞中,常常借一本書、一杯茶,或者一次閒逛、漫遊,漸漸在寂寞中覺醒、開悟。

林語堂說:人生不過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3—

人到中年,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常有以下這些特徵,說明你正在中年寂寞中漸漸覺醒、開悟。

一是不合群,內心孤獨,但又不願迎合世俗。在迷茫世界幾經掙扎與沉浮,雖經霜經雨經露,卻依然保持正能量的心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靈面對生活。

二是會在某一個深夜或者清晨開始思考人生,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樣發呆、被瑣事困心。開始學會反思自我,尋覓眼睛以外的未知。並會付諸行動,開始改變自己。

三是不再輕易被他人的言語左右,有自己的獨立判斷意識。開始學會掌控自我的情緒,煩惱越來越少,不再像以前浮躁不安,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睿智生活。

四是深感歲月無情,歷經滄桑,卻依然保持一顆「本真」的心態。學會以孩童的思維看待事物。不會拿圓滑來冒充成熟,不欺負弱者,但也不怕被人欺負,並感恩社會,積極行善。

五是突然覺得世界慢了下來,原本渾渾噩噩的生活,忽然之間變得那麼的清晰明朗!你仿佛能猜到急匆匆的行人接下來要幹什麼,仿佛能聽到草木的語言,冰涼的雨滴砸在臉龐時不會再驚慌地躲閃,你會深切地感受到,這是上天對萬物生靈的一種恩賜!是的,你開始走向覺醒時,就如同從高維度來看低維度的事物,一切豁然開朗!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會清醒。

中年寂寞,你我感同身受。只是不知,這種「開悟」「覺醒」的感覺,你有沒有過?

願你讀罷此文,能中年覺醒、開悟、得智慧!

相關焦點

  • 《金剛經》:「開悟的感覺」
    我是個未開悟的人,實在無法體會得到六祖慧能開悟的心境,但開悟的感覺卻讓我心生嚮往,我也因為六祖慧能開悟的故事而喜歡上了《金剛經》,所以供奉之,實在說,心裡總是期盼著有一天也能找到一種忽然開悟的感覺。不知為什麼,當我看到這位網友分享的這個觀點後,我忽然有種「開悟」的感覺,至少我自己認為是的這樣;寫作似乎也不需要太多高深技巧,就像「我外祖父母講故事那樣老老實實地講述」就可以了,我覺得我有種瞬間「開悟」的感覺,以後也不需要再鑽研什麼高深寫作技巧了,寫作技巧再多,都能歸到這句話上來,道理是一樣的。
  • 開悟是什麼感覺?
    《道德經》有很多譯本,這裡我只談一些我各人的看法。 我覺得第一個「道」應該是講宇宙本源,第二個「道」應該是一種規律。怎麼理解「道可道」?因為你不是老子,因為你沒有體會過那種進入純意識的狀態,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開悟」的狀態。 開悟是什麼感覺呢? 《道德經》在第十四章描述過老子在開悟時的狀態。
  • 人開悟時有什麼感覺?稻盛和夫:我這輩子也就只體會過那一次
    人開悟時有什麼感覺?稻盛和夫:我這輩子只過體會過那一次。日本著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中回憶到這種奇妙的感覺,他說:「那種感覺無法用言語表達,也許那就是幸福的最高境界!當時那種淚流滿面的幸福,不是由大腦告訴我的,而是我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能感受到這種開悟後的幸福。這種奇妙的感覺,我這一生只有那一次。」在稻盛和夫65歲時,他被檢查出身患胃癌,儘管手術成功了,但在此之後,稻盛和夫開始反省:生命如此脆弱,卻又如此堅強,究竟它的意義是什麼呢?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些什麼呢?於是稻盛和夫為此選擇出家。
  • 人到中年的男人,你有多久沒有真正開心的笑過了(引起共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我們已經人到中年,作為人到中年的男人,沒有兒時無憂無慮的快樂,沒有了青年時血氣方剛的朝氣,有的只是看盡人生百態,世事無常的從容和堅定。經過現實的磨礪,人到中年的男人會變得更加成熟和穩重,學會了隱忍,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喜笑不形於色,學會了把自己的痛苦深深埋在心裡,學會了忍辱負重。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佛教:真正「開悟」過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質,你有過嗎?
    導語現今時代,拜佛學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得道開悟的人卻寥寥無幾。我們常說的得道開悟,其實是兩個概念。得道是得道,開悟是開悟,得道開悟是分開的。所謂的道,即自然界的運行法則。若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都能夠與該法則相應,沒有絲毫違背,就叫得道。
  • 揭密禪定開悟的感覺,看佛祖開悟成道時的感受!
    融匯在身體之流的有感受之流,而每一個感覺就是一滴水。這無數的點滴又匯集在出生、成長和死亡的過程裡。一些感受是美妙的,而另一些是悲傷的,更有一些是平靜的。但他所有的感受都並不恆久:它們的出現與消失,就如體內細胞的生滅一般無常。
  • 男人到中年變得孤單,為什麼總感覺朋友少了?沒有了朋友怎麼辦?
    除此之外的人,每天就是和小孩、老婆、父母的日常生活佔據了大量的時間。現在感覺很孤單,男人到了中年,沒有了自己的時間,沒有的朋友。人到了中年,經歷了生活的風霜雪雨的洗禮。收穫了閱歷,增長了智慧和敏銳的眼光,看透了世事滄桑人情冷暖。看淡了風花雪月兒女情長。當周圍的環境和氣氛變得灰暗而不在陽光時,那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 人到中年,過得很幸福的女人,大多會有這樣的表現
    人到中年,幸不幸福都寫在臉上。如果說一個年輕女人的顏值是由基因決定的話,一個中年女人是不是美麗,則是由她是不是過得幸福決定的。生活幸福的中年女人散發著一種由內而外的美,是任何化妝品都無法企及的。那麼,那些中年過得幸福的女人,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經過調查,我們總結出,人到中年,過得很幸福的女人,大多會有這樣的表現。寬容大度,不和人斤斤計較被生活溫柔對待的女人,往往會養成比較寬容的性格。
  • 開悟、明德你知道多少?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你能做到幾條?
    進一步了解開悟是4-5年前,看過的一部呂良偉出演的電影《釋迦摩尼佛傳》,影片非常精彩,我被電影中的喬達摩 · 悉達多王子(釋迦摩尼佛)開悟得道後的超能力驚呆了,那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意思是說:世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具備佛性,都可以通過修行成佛,只是眾人被貪婪心、怨恨心、不明理之心所蒙蔽,所以才不能夠成佛。可又想,那是佛祖,有幾個人能修到佛祖的境界和能力呢?
  • 人開悟時是啥樣的感覺?稻盛和夫:我這輩子有幸體會過一次
    「人死後肉體消亡,靈魂永存不滅。有了信仰,那麼現世的死亡,無非就是從靈魂開始了新的徵程,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時空而已。」——稻盛和夫人開悟時是啥樣的感覺?稻盛和夫:我這輩子有幸體會過一次人在面對衰老生死時總是感受頗多,多數人都抱著遺憾而去,活著的人認為生命也就如此,在一剎那間就一切皆無,生命就這樣永遠結束了。有位主持人問稻盛和夫開悟時是什麼感覺?稻盛和夫說,他這輩子就感受過一次,那是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感覺,是讓每一個細胞都能感受到的幸福,是這輩子從未有過的感受。
  • 人到中年,都是有家庭的人啦,你就別胡思亂想了
    人到中年,你得明白什麼最重要,都是有家庭的人啦,就別再想七想八了。02沒有得到的人,別再想念了人到中年,要懂得珍惜眼前人,那個沒走到一起的人,就別再念念不忘了。這種對比之下,他們越來越厭煩眼前人,卻不知道那個記憶裡的女神,早已跟自己的妻子一樣,做他人婦,為他人生兒育女。有些人,真的只適合活在回憶裡,歲月何其殘酷,即便你們還能再聚首,當初的感覺早已不在。做人,真的要聰明一點,守著前塵往事不忘,你將枕邊人置於何地?
  • 人到中年,感覺自己活成了一部《西遊記》
    人到中年的你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孫悟空身上承受的壓力,豬八戒肥胖的身材,沙和尚頭上的禿頂,唐僧無休止的嘮叨。得自己的生活好像活成了一部《西遊記》。張愛玲在《半生緣》裡曾經提到的一句話,引起了廣大中年男性朋友的共鳴,她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其實,這句話不僅僅局限於中年男性,步入中年的女性也一樣會感到迷茫焦慮。
  • 人開悟時的感覺是什麼樣的?稻盛和夫:這輩子只體會過一次
    有位主持人問稻盛和夫開悟時的感覺是什麼樣的,稻盛和夫說他這輩子,只體會過一次,他說那種感覺無法用任何語言來描述,但就是感覺到了,全身心的每一個細胞都感覺到了,無比的幸福,每一個細胞都感覺到了這輩子從未有過的幸福。我一直很好奇,到底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 人到中年,越安靜,越舒適
    安靜的時候,是每個人發現自己最好的時候,沒有外界的幹擾,我們能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人生需要沉靜,心才能清明,才能知道自己想走的路,自己需要的東西。在喧囂的鬧市能夠靜下來實為不易。只有靜,才可積澱,才可反思,才有開悟。學會給自己一份安靜,心才能得以自處。人到中年,越來越喜歡安靜,喜歡享受安靜帶給自己的輕鬆,自由,快樂。
  • 稻盛和夫:開悟時是什麼感覺,我這輩子也只有過一次,妙不可言!
    人們都說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渾渾噩噩的沒什麼成就,那他很可能就是沒有開悟。而「悟」可能是人在面對生死時突然頓悟的,也有可能是在經歷了傷痛之後看開了什麼……但也有人一輩子沒有悟到,最終抱著遺憾離開這個世界,生命是無價的,但一個人是非常渺茫的,若是生命結束,那就再也回不來了,所有的一切就像泡沫似的,煙消雲散了。所以,我們不僅僅是需要「活著」,更重要的是要有意義的「活著」。
  • 人到中年,哪怕再無所事事,也不要再去觸碰這種女人!
    典型女人的愛情似乎不用太操心,到了該戀愛的年齡,有個所謂適合的人,她就會不知不覺隨大流的跳入愛情的漩渦,愛得轟轟烈烈,愛得天昏地暗,愛得如痴如醉。都說人生像詩,人到中年哪,最配的是打油詩,隨便來一首是這樣的:面上油膩頂上光,逢人便笑你更亮。
  • 人到中年,沒有一個像樣的家,你就真的輸了
    有人說:「人到中年,放棄了家庭,沒有幾個有好結果的!婚外的愛情,看起來如詩如畫,實際上迷霧重重,靠不住。晚景悽涼,才是放棄家庭之後的最後結局。」人到中年,男人就是家庭的頂梁柱,但是失去了妻子,頂梁柱也會垮掉,因為「夫妻都是半邊天」,沒有了好的婚姻,天都塌掉了一半,還有什麼奔頭?
  • 人到中年,為什麼越來越活成牛馬的感覺?
    人到中年,越來越活成牛馬的感覺,這是大多數普遍存在的中年危機狀況,明星也不例外,比如成龍為了迎合年青人的口味,還專門去學舞買萌。所以我們心裡要坦然面對。人到中年,身體各機能在開始走向衰弱,再也不是二三十歲身強體壯的時候,往往有些力不從心。中年人更年期將至,身體的原因,導至心理情緒開始波動,各方面的壓力,鬱悶的心情得不到解放和排解,心裡很苦又很累。三,心態的原因。
  •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這三大特徵,看看你身邊有沒?
    有一次去寺廟,子曰便和同行者探討過一件事,即怎麼知道那裡的和尚,是不是高僧?其中一位同行者,說了一個答案,讓子曰印象深刻:你進門時,先大罵和尚一頓,看和尚會不會起嗔恨心。如果他依然對你笑,那就是個高僧;如果不動聲色,那就是個很厲害的和尚;如果拂袖而去,說明水平也還行;如果跟你對罵,那估計是個普通角色;如果一幫和尚出來打你,那你就趕緊跑吧!這是那位同行半開玩笑說的話,但是卻也從表明,像高僧這種開悟的人,他們早已將人世喧譁放下了。那麼真正開悟的人,都有什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