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洗心不染塵,荷露煮茶與君飲

2020-12-14 蒹葭成霜

清晨,仍然是雨,若不是雨,會不會不會有微涼,我將心事放在晨裡,你聽與不聽,我依然是我。只是,我們都在浮世中,尋找各自靈魂相近的知己,一種走過,是無聲歲月的真實痕跡。打開這一幀水墨的長卷,落花的詩卉,秋水的長歌,都是纏繞心頭的清幽遼遠。惟願不辜負,不蹉跎,只將光陰細細雕琢成清歡的模樣。 真正的緣分沒有早晚和遠近,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是兩個相似的靈魂,穿越山高水長,不期然的重逢與交匯。

黃昏,依然風起,自然是風,也不由自主地讓人意興盎然,我唯想描摹這清淺的時節。當年華遞增,從最初懵懂,到久經世故,我們會發覺,已經很少有用心可以暖透的東西,唯有體溫,在秋風漸起時,是不會辜負自己的一種安慰。所以,我只想,用這靜夜的清風潤筆,寫欣喜入眉,寫風月入畫,寫相思入心,一句一念,寫下這一生的顧盼,遙寄予你,如純美的花,落入光陰的彼岸,只為告知,我,會在九月等你。

我們,每個人,都在用一生的光陰,來修建著屬於自己的城堡。清新典雅的院落,有雕花的門廊,有桃紅綠柳的圍牆, 紫藤樹下有檀木的方桌,靜臥著紫砂的茶盞。我用清水洗心,荷露煮茶,方寸之間,換一塵不染,只待你來,叩響門扉,兩人一心,與茶對飲,靜品歲月浮塵,安守時光琉璃。倘若,你遇俗事擱淺,託青鳥捎來話語,我便將身形藏進陽光的角落,眼底,有一絲微塵侵入,輕輕擦拭,隨手將茶盞捧握在手,極目遠空,看一縷晨風在雲外徘徊。我自微笑,好在,尚有一絲溫度還可依靠。我的世界,不求驚豔,只要你來過,就好。

我們,每個人,需要有一份安定的情緒,好讓我們可以靜下來,而後,在生活中,全心全意的去做好一件事。眼前放一盞薰香的茶,指畔開一朵墨香的花,如四季一般靜美的風月,只管井然有序的存在。那些應該修剪的枝枝葉葉,張揚在心裡,好似荒野無助的雜草,不管是背著陽光,或是隱入蒹葭蒼茫,都開始大肆的生長,直到淹沒了心的軌跡。所以,別吝嗇,就對著記憶逐一刪減,好讓心裡的花只專注地對著陽光開放,唯有懂得捨棄,懂得自我修繕,才可以讓生命足夠美麗。

人生,一季又一季,交錯更迭,當如一朵花的心境,守一處光陰禪意的棲居,讓心靈可以沾滿了浮生的醉意,掬一抹微笑兀自地開,兀自地落,而後,只伴著時光安靜的老去。直到時光久已,人海茫茫,一去千裡,你終歸會發現,有些美好只能存活在故事裡,抵不過柴米油鹽俗世煙火不斷的翻炒,哪怕,曾經愛的豔羨世人,最後,也只是一陣風起,灰飛煙滅。心裡有光的人,容得下萬物,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纏於物。願你心裡有光,在人生旅途上,一邊溫暖自己,一邊照亮他人。

歲月,一程又一程,遇見什麼人,發生什麼事,不是掌心的紋路,所能預測的,儘管他們說,一個人的掌紋就是一個人的命格。命格是上天註定的,所有看似偶然的並非偶然。從來沒有想過,偶然與必須之間的距離有多遠。我只知道,有些人的出現就是為了讓你成長,讓你從此懂得,有些話,別人只是借著風向隨口說說,風要去的地方,你,永遠追不上。惠心如你,所以,是時候告別一些人,訣別一些事了。

終究,承蒙時光不棄,感謝一切給予。不要拿過去的記憶,來折磨現在的自己。不要再慣著那些不把你放在眼裡的人,他們不配,也不值得! 善良給對了人,會對你感恩;善良給錯了人,會讓你寒心。 心軟給對了人,會對你情深;心軟給錯了人,會讓你痛心。 寬容給對了人,會對你熱忱;寬容給錯了人,會讓你窩心。

終究,浮華世界,漫漫人生,總有一種情意,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存在,只在念起的一瞬間,便會溫潤了眉眼。也總會有那麼一個人,從春花明媚到秋水長天,一顆心途經四時流轉,看慣冷暖悲歡,仍舊,用最初的心海去供養著你的歡喜,無悔無怨。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儘管人心不古,真假參半,你沒必要針尖對麥芒;儘管利慾薰心,機關算盡,你不必要一報還一報。

清水洗心不染塵,荷露煮茶與君飲。

喜憂紅塵皆愛恨,冷暖生涯亦悲欣。

相關焦點

  • 都說冬季宜煮茶,煮茶的小技巧你知道嗎?
    但煮茶,其實也有一定的技巧所在,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煮茶的兩個小技巧,一是選茶,二是煮茶,在這之前,先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簡單的小視頻:我國的飲茶方式,在幾千年來一直在變化著,其實煮茶才是我們一開始的飲茶方式,配以姜蔥、姜、桔子皮、薄荷、棗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聽起來挺重口味的,但要知道,茶葉在誕生之始
  • 哪些茶可以煮?這2大類茶可以煮,煮茶方法別弄錯
    關於茶的話很多人都知道茶水是較為的清澈淡然的,飲茶之後有著很好的改善心情以及降血壓的作用,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較喜歡飲茶來幫助自身的身體健康的維護的,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的茶在衝泡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相關的衝泡方式,因為並不是生活中所有的茶都是可以通過熱水直接進行衝泡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平時生活中哪些茶是可以直接用來煮著飲用的
  • 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十分之水
    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就有「精茗蘊香,借水而及,無水不可論茶也」的說法。明人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也有精到論述,他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 聽:往事煮成茶,清苦不為它
    朗誦者 :王薈源往事煮成茶,清苦不為它清水煮茶,新綠初開,是水給了茶葉第二次生命,從茶樹梢上的一抹嫩綠,蜷縮成茶葉罐中的沉眠,然後在滾水中喚醒,片片新綠,在水中舞蹈,盡情綻放。給自己煮一杯淡淡的茶,靜品清茗,把所有的心事,愉悅,委屈,思念全都穩妥地安放。情在心裡,無言也溫暖。在同一個地方靜默煮茶,看春花秋月和冬雪夏風,就讓一切隨風。不浮動,不慌張,閒淡歲月裡,沏一壺故事與佳話,聽一曲山高與水長,看茶葉翻轉,由濃轉薄,如午夜淡淡。
  • 對茶了解得越多的茶人,一定更願意煮茶
    這是一個很讓人迷惑的問題,因為中國唐代及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方式,就是煮茶,茶葉是可以煮的,只是要知道的是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煮。茶葉究竟能不能煮?煮茶,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飲,中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唐以後則以幹茶煮飲,唐宋時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葉碾成碎末,製成茶團,飲用時把茶搗碎,加入蔥、姜、桔子皮、薄荷、棗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還有把茶葉碾成碎末,羅細,然後衝水將茶末調成糊狀喝下,因而叫做"吃茶";宋元以後,改煮茶為泡茶,而且不加入調料。明清以後,則盛行泡茶。
  • 什麼樣的茶可以煮?煮茶到底好不好?
    還有把茶葉碾成碎末,羅細,然後衝水將茶末調成糊狀喝下,因而叫做"吃茶"。煮茶的方法繁瑣,喝起來失去了茶葉的本味。宋元以後,改煮茶為泡茶,不加入調料,人們嘗到了茶的清香。蒸茶:茶色明豔清澈,味道香甜,香氣不太持久。而蒸茶更耐煮一些。煮茶中茶湯的醇度自然高一些,果膠糖分的浸出物要高於蒸茶。為什麼蒸茶的香氣不持久呢?其實同樣的蒸煮,煮茶的水溫低於蒸茶的蒸汽溫度,所以蒸茶的香氣會隨著高溫蒸煮有所流失。而煮茶是水直接和茶接觸,浸出物一定豐富。
  • 煮茶課堂:老白茶煮著喝,適合加紅棗、枸杞、陳皮嗎?
    借鑑一句話,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煮白茶,也有點像煮海鮮。將白茶煮著喝,適不適合加料,加紅棗、枸杞、陳皮同煮?目前存在兩派的說法。一派觀點認為,加料同煮,會影響白茶純正的茶香、茶味。另一派觀點則認為,煮茶加點紅棗枸杞,更為養生,同時喝著更有味。不知茶友們,站的是哪一派的觀點呢?下面一起來聊聊。《2》將白茶煮著喝,可以加料嗎?
  • 老白茶煮茶煮不好的人,請考慮蒸茶
    唐人煮茶,因為是從漢沿襲過來的,所以,對於唐人來說,煮茶,就是一種古風。到了宋朝,點茶盛行,然而,蘇軾之流的文人,照樣以效仿前朝(唐人)煮茶為樂。在全國一片點茶的大宋朝,能別出心裁地煮個茶喝,那當真是風雅之極。
  • 日本鐵壺的價值:即是煮茶利器 也是「補鐵」專家
    日本鐵壺的價值:即是煮茶利器 也是「補鐵」專家 原標題:   煮茶利器:鐵壺燒水沸點溫度更高,比一般不鏽鋼隨手泡等要高出2-3度,且保溫時間也更長,利用高溫水泡茶,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聽一壺咕嚕咕嚕的水聲,喝到的不僅是茶,更有一份閒適與溫情。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2》傳統的茶類裡,哪些茶適合煮?煮茶,茶入水烹煮得飲。但其實,老白茶並非煮著喝最好,蓋碗衝泡能領略到的茶味層次更加佳。至於煮白茶,除了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茶都適合煮著喝。白茶歷經多年歲月洗禮後,茶味甘醇,能經得起沸水的煮茶歷練。
  • 為何茶葉不能長時間悶泡,卻能煮茶?什麼茶可以煮什麼茶不能煮?
    中國飲茶歷史源遠流長,在唐朝時期,泡茶的方式主要是煮茶,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點茶,明清以後才普遍應用泡茶法。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喜歡用煮茶的方式來喝茶。同時,我們也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茶葉不能久泡,茶葉悶泡的時間過長,對身體沒好處。為何茶葉不能悶泡,卻可以進行煮茶呢?
  • 天氣漸涼,適宜煮茶,煮茶你會嗎?
    而現在我們有完整的制茶技術,很多時候都選擇泡茶,而煮茶這一略顯繁瑣的技藝並未丟失。那我們普通的愛茶人應該怎樣煮茶呢?銀壺煮茶,能讓茶的口感更加細膩。因其材質特性,特別適合文火慢煮,配上炭火特別適宜,用電陶爐則不能大火候快煮,而是要小火慢溫。
  • 冬季煮茶攻略:泡過的老白茶如何煮?(附完整煮茶步驟)
    看來,煮白茶,真的是懶人專屬。據看官們反映,煮白茶,不必有技巧,不必嚴格控制火候,不必看著水....總之,是誰都適合的喝茶方法,沒有之一。看到煮茶如此被大眾所喜愛,村姑陳就不妨再來介紹一下,關於煮茶的一些細節吧。
  • 煮茶攻略:煮茶的歷史、茶品的選擇、煎煮的方法盡收囊中
    他就是煮茶。我們下面就對現代煮茶進行進一步探究。一、煮茶的歷史糾葛。煮茶早在幾百年前就大行其道。煮茶最榮耀的時間,應該是在唐朝。可能好多人,聽說過「煎茶法」的大名。其實煎茶法還有一個別名就叫煮茶法。直到宋代點茶法出現,煮茶才在茶的衝泡方法不再佔據主流。二、煮茶和泡茶的區別有哪些?煮茶的溫度比泡茶溫度更高,可以更激發出茶葉中的內含物質,茶湯口感更加的醇和厚重、香氣會更加濃鬱、甜度也會更高。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但是別以為煮茶是今天才有的飲茶方式。 煮茶的方式已經在歷史的軌跡中存在幾百年了。自先秦時期伊始,發展到唐代達到最高峰,上至朝堂,下至尋常百姓都採用煮茶的方式飲茶。陸羽的《茶經》第五章,即命名為「煮」。可見當時煮茶的流行。一直自宋代出現點茶法後,煮茶法才開始退出主流舞臺。
  • 紅茶新喝法 用煮奶茶的方法煮紅茶
    製作奶茶店的奶茶關鍵之一就是紅茶熬製,茶味偏濃偏淡都會影響奶茶口味。所以不會熬配料紅茶,是沒法靠原料做奶茶的。除非你買的是速溶的便捷混合衝泡奶茶。原料:紅茶茶葉、清水。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紅茶茶葉,網上可購。第2步、準備精克稱。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變成一種新的時尚。那麼,冬天適合煮什麼茶?又該如何煮茶呢?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煮茶前的準備容器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煮茶工具,常用的有玻璃壺、陶壺、銅壺、銀壺等。我們推薦使用玻璃壺來煮茶。首先,玻璃壺平價好用;其次,玻璃壺也方便觀察欣賞湯色的變化,有利於判斷出湯時間,從而更好地保證茶湯口感。對煮茶的新手朋友特別友好。
  • 泡茶比不上煮茶,但煮茶的這些禁忌你真的知道嗎?
    相較於我們平時的泡茶習慣,煮茶能更能激發茶葉內質,在大火慢燉下,茶葉中的精華更能散發出來,茶湯也會顯現地更加濃鬱。關鍵的是,無論是未泡過的還是幾泡後的茶葉,煮茶都會進一步激發其內質,提升其飲用價值。什麼茶適合煮,什麼茶適合泡呢?適合泡的茶通常有:紅茶、黃茶、綠茶、新烏龍茶、生普洱。適合煮的茶通常分為:黑茶、紅茶、普洱茶和老烏龍茶。
  • 煮粽子,不要只用清水煮!多加2種料,粽子軟糯清香,營養不流失
    煮粽子,不要只用清水煮!多加2種料,粽子軟糯清香,營養不流失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煮粽子,不要只用清水煮!多加2種料,粽子軟糯清香,營養不流失!』
  • 煮茶工具不會挑?養生壺、玻璃壺、粗陶壺,哪個是煮茶的一把好手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煮茶是一件頗有意境的雅事。人人愛之,盼望著溫度再降低些,就可以煮茶了。呃,其實平時也可以煮。無論是豔陽高照,還是陰雨綿綿,支上一隻爐子就可以開始煮茶。有位朋友,前兩天還在和我吐槽。福州這個天氣,時冷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