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騰訊傳媒,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在過去幾個月,從騰訊新聞繁星計劃中誕生了一批優質內容創作者,我們邀請這批成長速度較快的新銳創作者分享自身對行業的理解,包括但不限於運營思考、趨勢預測、熱點解析等,幫助內容創作者理解當前行業發展,抓住不斷變革中的行業機遇。
今天要介紹的「大米Video」其實成立還不到 3 個月,主要關注社會百態,用故事講述生活細節,發布的視頻多次上熱搜、被主流媒體轉載。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為大家分享大米Video創始人屈海瑞的創業經驗,講述如何在生活類新聞事件中找到亮點並推出爆款視頻。
誕生:危機之年,逆流而上
我們挖掘過長沙理工大學一個普通老師的故事,他叫陳均傑,是一位 78 歲的高齡退休老師,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為學生找工作、奔走,退休 17 年來,他跑了 100 多座城市、 1000 多家單位、 3000 多場招聘會,義務幫助 100 多名困難學生順利就業。
這個故事當初被我們發出之後,受到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教育部門的關注。
這樣的故事產品很有必要讓大家看到,我們也有能力挖掘這樣的故事,因為我們團隊成員在媒體行業從業多年,曾工作於梨視頻、新浪等商業媒體平臺,有著豐富的短視頻、社交媒體運營能力。
當大家都把今年當成是危機之年時,我們認為今年也是非常重要的機遇年,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整個內容生態都聚焦在醫療、教育領域時,我們把故事的切入點放在了教育、醫療這兩個行業,講好這群可愛可敬的人的故事。
就這樣,大米視頻於 2020 年 4 月 7 日創辦成立,可以說是在特殊環境下創辦的內容生產機構。
定位:暖故事也有大市場
在社會短視頻領域,已有梨視頻、央視新聞等媒體大V,相對於這些成功的大號,大米Video只是個剛剛起步的嬰兒,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大米Video和這些號都是學習與被學習的關係。所以在創立之初,我們就把學習前輩的成功經驗作為前提條件,然後通過對比找出了我們的短板:無法對全領域的社會新聞進行操作。
因此我們將自己定位成短視頻內容生產機構、內容提供商,做一個媒體產品,而並沒有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媒體機構。
在具體策略上,我們遵循「只生產故事、但不生產新聞」的模式:
第一,我們堅定地走垂直化路線,講好基層普通人的故事。
在成立的這三個月裡,我們每天都在討論未來的方向,復盤我們的視角、資源,後來發現我們相信堅守最初的初衷,一定會有所成績。
第二,暖故事也有大市場。
不同於生產奇聞逸事、普通資訊的內容生產機構,大米Video從一開始就專注暖故事,挖掘暖心細節,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試驗後,通過各種數據反饋,我們驗證了暖故事也有著非常大的市場。
5 月初,也就是在大米Video成立的第二個月,我們挖掘的《援鄂護士吃火鍋陌生人偷偷買單》故事瞬間成為爆款,人民日報微博微信、新華社微博微信、騰訊新聞微信插件、中央電視臺都給予了轉載,這是我們第一個在全國範圍取得的特大量級的傳播案例。
這類普通人的善舉傳遞的是人間真情,我們就是希望通過講述人的故事,來傳播表達一座文明城市的溫度,通過這種正能量的關懷帶來的延伸思考,來感染一批人、教育一批人,這就是我們的目的所在,同樣受眾也希望看到這些暖心的故事。
《援鄂護士吃火鍋陌生人偷偷買單》視頻畫面
專做爆款短視頻
大米Video的內容方法論
大米Video自創辦以來,發布的視頻多次登上微博熱搜、騰訊新聞熱門推薦,其中大米Video的內容多數為社會生活類視頻,涵蓋的素材非常豐富。那麼,我們如何在抓住熱點的同時,挖掘生活的細枝末節呢?
好故事從何而來?
(1)多方搜集素材
我們常說正能量不缺受眾,其實大米Video在挖掘素材的時候,發現正能量故事也不缺來源,媒體報導、網友上傳以及各類機構都有好素材。
大米Video發布的「護士下班散步丟下女兒救病人」這條短視頻,是我們在當地媒體上看到了一篇圖文報導,但是文章沒有提落下女兒這個信息,是編輯在對素材進行挖掘時發現稿件最開頭寫到護士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正帶著女兒往家走」。所以我們就找到護士本人,問了一下她救人的時候女兒在哪裡。
而短視頻作品「女子新婚第一天起照顧失智的婆婆和大伯」的故事,素材則是來自當地的街道和文明辦,我們也是拿到素材後,反覆觀看和了解背景消息,提出了這一個重點,女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照顧婆婆和大伯。
(2)找到主角本人,聽他說
每個視頻都不離開教育、醫療以及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既是我們故事的主角,也是故事的目標受眾。這些目標受眾在各大平臺中也佔絕大多數。所以,每一個視頻我們都儘量找到主角本人,聽他說。他們說話的方式和語言,就是我們目標受眾說話的方式和語言。用流行的段子來說就是「我們不生產故事,我們只是故事的搬運工」。
如 4 月 22 日,正值各地學校複課,大米Video發布了一則視頻,在開學現場記者採訪了一位小朋友:「爸媽要求你寫作業,你有沒有反抗過?」小朋友的大眼睛早已看透一切:「反抗就會挨一頓罵,也會挨一頓打。還不如自個兒寫,還能得表揚,為何呢?何必呢?」
這位小朋友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不需要總結歸納,也不需要再另外配說明。我們只需要在文案和標題中寫清楚他的身份,再用「靈魂反問」這種網絡化的表達,就能引發大多數網友對於開學、做作業的共鳴。
(3)同題作文尋找不同的角度
「生活熱點」有兩種解讀,一種側重「熱點」,是針對已經被發掘了的單一事件性熱點,我們把它視頻化;另一種側重「生活」,是通過對大量已有熱點的研究,找尋出其中規律,再利用這些規律,躬身到生活中,尋找未被發掘的未來的「熱點」。
大米Video在選題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選題已經有帳號或媒體做過了的情況,這種時候,求快不是我們擅長的,我們就會思考如何再深挖一點,以及這個選題是否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
《 11 歲男孩奔跑為消防帶路》視頻畫面
如 6 月 9 日,大米Video做了一則《 11 歲男孩奔跑為消防帶路獲眾人點讚,男孩媽媽:他回家根本沒提這事》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獲得人民日報微信頭條、新華社微信頭條以及騰訊新聞熱門推薦,發這則故事前已有大號發布了,我們在拿到素材的時候,就決定從「教育」出發,聯繫孩子的家長或老師,通過他們來向網友展示願意奔跑著帶路的孩子,其成長的環境是怎樣?父母又是怎樣的人?
怎樣講故事最能打動用戶?
只收穫素材是不夠的,如果僅僅使用貧瘠的語言描寫素材,也是無法感動觀眾,對於內容傳播而言,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對素材的加工是必不可少的,而大米Video主要通過場景的描寫和獨特的網絡語言來打動觀眾的心。
(1)關鍵場景特寫,以及人物對關鍵場景的補充
拿到素材後,事先找到最能打動人心、體現情感的地方,省略前面的鋪墊和後面的說明。就像是電影作品裡的特寫和慢放,讓網友在 3 秒內就get到某一個情緒的點。再圍繞這個關鍵場景,讓故事主人公出來一一補充網友想要了解的背景和細節。
5 月初,大米Video發布短視頻《女子二胎進產房,暖心婆婆記錄兒媳分娩全過程》,視頻開始用到的正是婆婆手機拍的兒媳分娩瞬間,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婆婆和媳婦當時傳遞的溫馨、喜悅的情緒,觀眾可以瞬間get到。後面才開始補充人物的身份背景和細節,印證視頻表達的主題。
(2)打破觀眾認知,巧妙使用網絡語言
最後,可以從故事主人公身份、故事所述行業、故事體現的情感方面進行初步歸類,然後按照歸類,找到網絡上對這一類題材的普遍認知,寫文案時要麼能打破認知、要麼佐證這一認知,語言風格多參考網友,網友的才華是無窮無盡的。
如《隔壁村村花都來了!空巢老人搞聚會現場很歡樂》講的是農村空巢老人,但是又打破人們對空巢老人的普遍認知,他們是一群搞怪又可愛的老人們,時尚不輸城裡老人:「這群最大年齡已經 93 歲的老人們,舞起鋤頭威武雄壯,走秀擺造型毫不怯場。幹完活,姐妹們坐一排還不忘對著鏡頭耍個帥,這才是真閨蜜老了以後的聚會現場。」
運營策略:不同平臺走差異化路線
現在可以推廣的短視頻平臺比較多,比如微博、騰訊新聞、抖音等,但每個平臺的用戶和定位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針對在多個平臺上的運營,應該採取差異化的標題和文案,同時判斷平臺的熱點策劃活動,提前挖掘相關故事。
針對不同平臺定製標題和文案
我們注意到,很多故事主角對自己的閃光點處於一種「可愛而不自知」狀態,所以後期製作標題和文案會按照當下流行話語,進行時尚化表達,甚至也會用到當下比較火的段子式表達。
大米Video的文案大多採用三句話結構,字數 120 字以內。第一句概況故事,第二句描述細節,第三句則加入適合的熱點詞彙,然後根據不同平臺擬寫不同標題,比如在微博上,我們就會重點擬定好易於傳播的微話題詞,同時儘量用微博中容易被搜索、被互動的高頻詞彙。
而在騰訊新聞,我們首先要考慮讓機器識別,所以儘量多寫細節,多描述畫面。比如 4 月 23 日,我們發布了湖南邵陽一小學生在開學當天背著書包在校門口打了一套拳的視頻,視頻只有 27 秒,文案裡用到「少俠好身手」、「深藏功與名」、「同學們都驚呆了」、「小學生開學現場」等等表述。
運營思維,提前布局
大米Video製作的內容都是運營為主導,製作同事配合運營。我們會針對一些教育、醫療以及與特定人群相關的節日紀念日提前挖掘一些好的故事。護士節前夕,我們推出了《長沙援鄂護士吃火鍋陌生人偷偷買單》;全國助殘日前,我們推出《不想讓你們再受傷!老人因一句承諾 10 年倒貼 600 萬辦學校》。
而在六一兒童節前夕,我們又推出《農村孩子六一撿樹枝給自己做禮物:樹枝變成龍,野果拼出鳳凰》,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對於新成立的帳號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勢單力薄和無人認識,那麼想要把好內容傳播出去,就需要借勢。每到一些特定職業、特定年齡人群的節日之前,我們能拿出來一個好題材,就能獲得大號轉發和傳統媒體的跟進。
大米Video的目標和規劃
從零粉小白到百萬閱讀大V,大米Video經歷了兩個月的時間,在短時間內,遇到了很多感動的故事和各種各樣的人群,團隊也在成長和摸索。
目前團隊保持在 5 個人左右,成員均來源於大型的媒體公司,當需要自己單幹承擔壓力之後,每個人的改變都非常明顯,既要穩重,又要有衝勁,二者辯證中成長。
因為團隊剛成立不久,現在沒有進行太多的商業化嘗試,目前我們所有的原創視頻都是嚴格按照純內容產品製作,基本沒有商業廣告的插入,接下來在確保內容數量和質量的前提下,我們也會做一些相關的嘗試和摸索,包括參與平臺內容分發、做內容定製、策劃符合大米Video定位的主題系列視頻等。
在未來,大米Video想在以下三個方向做出更好的作品:
1. 加大全國範圍內好故事挖掘力度
大米視頻目前較多地講述了湖南好故事,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將目光聚焦在全國各地各個基層,挖掘出更多好故事。
2. 主動推出原創策劃
大米Video也在考慮推出普通人系列故事,比如鄉村創業、鄉村扶貧、鄉村醫療、鄉村教育等。
3. 針對各平臺制定差異化打法
大米Video推出的視頻,在文案標題的差異化、精細化處理上還需要加強,下一步我們也希望能推出針對不同平臺的「定製化」視頻,力爭將更多普通人送上全網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