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的「紅與黑」

2020-12-18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科技唆麻(ID:techsuoma),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鹿晗宣布戀情是正在結婚的我司程式設計師小丁,放下酒杯來擴容。此時,正在日本休假的小丁,今天估計全天在擴容,從早上的雙宋到晚上的冰冰。」

幾年過去,熱搜已經成為衡量關注度的重要指標,既誕生了「汪峰與熱搜」等全民熟知的出圈老梗,也有「一將功成萬骨枯,流量背後是女工。 夙夜輪博如枕戈,吾家愛豆又熱搜。」的飯圈女孩們,推動著熱搜成為營銷工具,與明星商業價值牢牢綁定。

而進入 2019 年,熱搜的存在感更與日俱增。近幾個月來,不僅接連多起惡性事件躥上熱搜引發全民關注,6 月 27 日離婚、結婚、分手、求婚……對於熱搜的輪番轟炸更是讓自詡「扛得住 8 個明星同時出軌」的微博一度陷入半癱瘓狀態。

誕生十年的熱搜,正逐漸衍生出「紅與黑」的一體兩面。

1熱搜紅與黑

熱搜由微博首開先河。

早在 2009 年 11 月 2 日,@微博熱搜榜 便開通了微博帳號。但一開始並沒有足夠聲量,直到 2010 年 9 月依然在科普玩法。

箇中原因在於,彼時的微博草根氛圍濃厚,大批的公知、大V 在踴躍在社會事件第一線,「圍觀改變中國」的說法火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財務狀況上,微博的答卷並不好看。

尤其是,關注-閱讀的邏輯或許適合於「精英用戶」,但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無疑門檻過高。於是,在微博不斷下沉的過程中,熱搜逐漸開始承擔起微博議程設置和輿論引導的角色。

某種程度上說,因為將內容篩選的權利過渡給了真實用戶,熱搜承擔起了「定製化報紙頭版」的角色。用戶只需打開熱搜,便能「天下大事盡在手中」。

強大的流量聚合力,為熱搜賦予了撬動公眾對於事件的關注,推動社會進程的「紅」的一面。

比如大V花總,憑藉其對於鐘錶的了解,曾挖出了「楊達才案」中涉事的 11 塊手錶的詳細信息,引發了公眾對於貪腐案件的關注。

去年 11 月,花總發布了一段僅 11 分 49 秒的視頻火速登上了熱搜,其中包含了 10 多家五星級酒店保潔員的工作流程:抹布擦完馬桶擦杯子、浴巾馬桶刷堆一起、用洗髮液玻璃水擦杯具……一時之間,涉事酒店紛紛發布整改聲明。

熱搜的本質像是一個公眾情緒的放大器,推進公眾事務的同時也可能被利用。

事實上,不只是微博,知乎、抖音等平臺也先後上線了熱搜功能。

知乎於 2017 年 12 月上線了熱榜功能。無論是 PC 端還是 App 端,都將熱榜設置為進入知乎後的默認界面。除了基於全站熱度排行的主榜單外,知乎熱榜包括科學、數碼、體育、時尚與影視共 5 個垂直領域。其中,「全站」欄目共選擇 50 個當天最熱議的話題,其餘各垂直欄目則只選擇 15 個話題。

據官方透露,知乎熱榜榜單為實時更新,30 天內未曾上榜的內容均有機會登上熱榜。每個問題後,都緊跟由近 24 小時內的瀏覽量、互動量、專業加權、創作時間以及在榜時間等維度綜合計算得出的熱度值。

不只是更偏向於圖文 UGC 內容的微博與知乎,短視頻平臺抖音也在去年 7 月開始逐步布局熱搜。截止目前,抖音已經形成主榜單「熱搜榜」,外加「今日最熱視頻」「明星愛DOU榜」、「DOU聽音樂榜」、「品牌熱DOU榜」、「好物榜」的「榜單矩陣」。

為何熱逐漸成為社交、內容平臺標配?源於其背後的商業化空間。

僅以去年數據作為參考(數據來源於三聲等媒體報導),微博熱搜榜白天每 4 個小時一個時段,每時段刊例為 65 萬元/天;而黃金檔(晚 8 點至次日早 8 點)刊例更是高達 10 萬。

拋開眾所周知的第三位通過「薦」的形式作為廣告賣出以外,由於熱搜基於搜索熱度等指標加以排行的機制,熱搜還養活了一個完整刷熱搜產業鏈。

比如,因為去年初批評說唱歌手 PGone 激怒了其粉絲。被後者誤當做飯店的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紫光閣》雜誌,就被買了「紫光閣地溝油」的熱搜,差點被「投訴衛生問題」。

隨後,上海市網信辦發文針對此事發文表示要嚴厲打擊熱搜產業鏈:

「娛樂資本操縱輿論,已經是一個嚴重的社會現象。微博應吸取百度的教訓,完善熱搜榜規則和管理制度,如過於追求利潤,漠視社會責任,導致引火燒身,就悔之晚矣。」

緊接著,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更是要求新浪微博對熱搜榜、熱門話題榜、微博問答功能、熱門微博榜明星和情感板塊、廣場頭條欄目情感板塊暫時下線一周進行整改。

換言之,這便是擁有強大的議程引領能力的熱搜「黑」的一面。

熱搜的可操作性,使其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輿論工具被用於轉移焦點、甚至打擊報復。甚至被稱為「娛樂圈紀檢委」的王思聰也多次被誤傷。

2

熱搜為何能頻頻引爆公眾關注

暢銷書《引爆點》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曾提出創造流行的「流行三法則」:其一,附著力法則;其二,個別人物法則;其三,環境威力法則。其很好地解釋了熱搜為何總是能引發公眾關注。

所謂附著力,即在同樣的傳播環境中,擁有更高附著力的信息引爆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很多文案高手都會將視覺化、具象化、聳動化作為追求,以期受眾記住並願意主動傳播。

反映到社交媒體中,則是對於陰謀論內容的偏愛。

比如,最近引起公眾關注的杭州女童失蹤案。不少營銷號根據前期流出的案件細節,拼湊出了一一篇篇看似有理有據的分析,導致一時之間「邪教說」廣為傳播。

甚至@浙江公安 官方通報明確表示「未發現梁、謝二人有參與邪教活動等情形」後,與案件毫無關聯的#租客入住酒店貼有三山國王#話題依然躥上了熱搜。

個別人物法則,則體現在社交分發內容平臺強大的「冷啟動」能力。

比如,細數過去幾年誕生的現象級 IP:papi醬、辦公室小野……無一不是在形式/內容上開出腦洞,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進而走紅,這背後離不開大V 們的推波助瀾。

複雜網絡的奠基作《連結》一書中,作者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曾提出的「樞紐節點」這一概念和無尺度網絡模型。

簡單來說,大V 可以理解為關鍵節點,他以人設、三觀吸引用戶形成關注關係。它是在一個網絡中連結了更多其他粉絲的「高等級節點」;整個複雜網絡符合二八定律,這兩成的大V,佔據了八成的傳播資源。

比如,在營銷圈有個經典「熱搜公式」。在刷上熱搜後,只要「大V做內容,中V做口碑,路人做傳播,殭屍做聲量」,就能一定程度上「穩住熱搜」,控制輿論走向。

這便是利用了不同梯度用戶在網絡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這也意味著,信息是否引發傳播取決於大V 本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博流量的意願。

熱搜的環境威力則體現為,其自帶的引流能力使之成為了營銷號、網紅眼中的催化劑。

「蹭熱搜」早已成為「做號」的常規操作。比如一眾網紅會將熱搜詞加到正文中,並為這一條賣一個熱搜。只要用戶打開熱搜榜,便能看這一條便會出現在排面靠前的位置。據網紅機構相關人士透露,這一方式能極為有效地獲取流量實現漲粉。

熱搜的流量加持,使得這一玩法體現出極高的性價比。只需少量投入便能實現吸粉,這使得微博不得不開始整治蹭熱搜的行為。

3結語

簡單總結,對於熱搜的討論更多落在了如何保證其強大的議題導向能力對於社會事務的推動的前提下,降低謠言於不實信息帶來的反作用。

一刀切式的封殺,無疑將會帶來人群的分隔與回聲室效應。缺少了意見的碰撞與證偽,使得謠言於不實信息在封閉環境中不斷重複,使得小部分用戶脫離主流認知。

如何運用科技方式,讓謠言不再乘著熱搜的東風帶一波錯誤節奏,或許才是平臺更應該考慮的。

相關焦點

  • 微博熱搜回來了!沒有熱搜的日子吃瓜還習慣嗎?平常去哪看熱搜?
    微博熱搜昨天正式回來了,一星期沒有熱搜的日子不知道大家過的習慣不習慣呢?在這個沒有熱搜的時間段,我們看到了大家都開始看看百度上面的熱搜等等,想要找到一些消息,但是說實話,大部分人都沒有再去關注熱搜了。突然感覺娛樂圈好安靜,我們不知道明星們都幹什麼了,有什麼熱度。
  • 王一博香菜熱搜什麼梗 直接就被送上了熱搜
    王一博香菜熱搜什麼梗 直接就被送上了熱搜時間:2020-09-28 17:55   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一博香菜熱搜什麼梗 直接就被送上了熱搜 前有王一博被夾走香菜瞳孔地震!後有王一博粉絲拿香菜應援。因為香菜上熱搜的藝人,一博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 天天看熱搜,那「熱搜」英語怎麼說?跟hot沒啥關係!
    每天chua chua chua刷一下熱搜榜單,就盡知天下事。但是你天天看熱搜,有想過「熱搜」英語怎麼說嗎?真跟hot沒啥關係!新來的小夥伴記得拉到最後存下我們的特色「熱搜」英語咋說?「熱搜」英語會用到trending這個表達,「熱搜話題」英語完整的可以說成trending topics。
  • 榮登十大熱搜,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名列全國性熱搜榜單
    《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榮登全國性榜單「十大熱搜展覽」。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國內博物館界權威信息發布平臺「博物館頭條」依據2020年7月的搜索數據,日前在「中博熱搜榜」發布了國內十大熱搜展覽,由敦煌研究院藝術研究部陳列中心設計主創的《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榜上有名
  • 「中博熱搜榜」發布 陝歷博連續四期「上熱搜」
    「十大熱搜博物館」榜單。中國博物館熱搜榜(簡稱中博熱搜榜,CMTS)是中國博物館領域首個綜合性「熱度」推介榜單,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指導、支持下,由「博物館頭條」通過專業品牌監測系統作為大數據分析支撐,長期對全國備案博物館舉辦公開展覽的傳播情況和公眾反饋信息進行採集、統計和發布。活動以公開性事實信息為依託,屬於公益性博物館及展覽品牌推廣發布。
  • 《紅與黑》的第一個中譯本
    但是搜遍一個又一個有關頁面,見到一位又一位耳熟能詳的前輩大名,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直至90年代還在開譯的至少八九位譯者裡,都沒有他的影兒。只是查到後來,在一位父親同行的問答文章裡,提到父親對他譯風的批評。原來這其中還有觀點如此對立的大爭論啊,我自然會傾向於父親,也認為在交待《紅與黑》中美貌可憐的德·雷納爾市長夫人的結局時,「她死了」三字比「魂歸離恨天」反而更有力量。
  • 微博曝光熱搜刷榜名單,但你知道上熱搜要多少錢嗎?
    新京報本月12日的一篇報導則指出,有微博服務商提供60萬元保全天熱搜前十的套餐。有服務商表示,熱搜存留時間與買家提供的熱搜關鍵詞有關,關鍵詞越能引起網友興趣,則熱搜存留時間越長。那麼問題來了, 微博刷熱搜究竟要多少錢?
  • 首期「中國博物館熱搜榜」發布 100個博物館「全網熱搜」指數揭曉
    >五個榜單今日正式發布,全國100個博物館的「全網熱搜」指數首次公布。首期發布的「中博熱搜榜」榜單包括:2020年5月份「十大熱搜博物館」、「十大熱搜展覽」、「十大熱搜博物館(革命類博物館、紀念館)」、「十大熱搜博物館(自然類博物館)」及2020年第一季「博物館熱搜百強榜」等五個。
  • 沒有熱搜的日子裡,長沙人的朋友圈熱搜應該是怎樣的?
    沒有熱搜的日子裡,我似乎已經回到了山頂洞人的時代,網友隨便說個梗都感覺在說天書,感覺自己在衝2G網。 還好活躍在朋友圈的我都get到了長沙的熱點,沒有熱搜的日子,我把長沙熱搜手動排好啦!
  • 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發布 深博衝上熱搜前十
    「中博熱搜榜」2020年第四季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于近日發布,105家受到網友高頻搜索的全國博物館上榜。在「中博熱搜榜」系列榜單中,深圳博物館因在「頭條指數」調查中表現搶眼,以3.38的熱搜綜合指數進入榜單前十。
  • 多多又因頭髮顏色上熱搜了,這次是藍黑色,熱搜太多觀感的確不好
    多多又因頭髮顏色上熱搜了而對於黃磊的女兒多多來說,其實已經是掌握著先機的小女孩。多多又因頭髮顏色上熱搜了大家都知道,多多被很多人所知道是因為那檔親子綜藝。但是隨著多多的成長,很多人則開始發現她幾乎已經是星二代中最多熱搜的小孩,經常因為和妹妹的互動、氣質、鋼琴獲獎、穿著上熱搜,而最近更是常常因為發色上熱搜。
  • 淺析「熱搜」機制下的大眾傳播
    在信息大行其道的時代裡,「熱搜」成為了不少平臺社區的標配,他所擁有的特性也隨著媒體平臺的發展逐漸完善。我將「熱搜」的特點大致歸納了以下幾點:1、「熱搜」話題的熱度持續時間短 。知乎的熱搜榜通常二十分鐘變更一次,抖音的熱搜榜基本十分鐘更新一次,而微博的熱搜榜甚至一分鐘改變一次。
  • 肖戰工作室更新再登熱搜榜,肖戰巔峰時的三天一熱搜,被網友吐槽
    肖戰工作室更新再登熱搜榜,肖戰巔峰時的三天一熱搜,被網友吐槽文/聽歌打娛今日,沉寂已久的肖戰工作室再度更新,一大波西裝照來襲,直接迅速登頂熱搜!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工作室放出一段西便能夠如此迅速的佔領微博熱搜頭條,那麼接下來你看完這幾張圖便會明白。肖戰去年熱搜集合: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期間,肖戰微博熱搜共有六十個!也就是說從六月末陳情令開播後,到年底五個月之間,平均每月熱搜足有十多個。
  • 淘寶上線熱搜功能是什麼意思?淘寶上線熱搜功能的作用介紹
    淘寶上線熱搜功能是什麼意思?9月18日有網友發現,在淘寶首頁的搜索欄下,出現了「全網熱榜」功能。登錄淘寶首頁發現,在搜索條目下,除了歷史搜索、搜索發現以外,出現了「全網熱榜」內容,在此內容下,推薦了包括「我亞洲天王終於出歌了!」
  • 三大石窟聯展榮登中國博物館熱搜榜「十大熱搜展覽」
    近日,公眾號「博物館頭條」發布的第六期「中國博物館熱搜榜」中,該聯展榮登「十大熱搜展覽」。 中國博物館熱搜榜(簡稱中博熱搜榜,CMTS)是中國博物館領域首個綜合性「熱度」推介榜單,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公眾號「博物館頭條」發布。
  • 娛樂圈的緋聞和熱搜
    在這個圈子裡,那麼多人想火,所以會想盡一切辦法,即使是黑料,即使是不會的事,只要事情有熱度,只要會上熱搜,會讓別人關注他,那麼目的就達到了。娛樂圈就像一個蓮花池,下面是一塘汙泥,上面光鮮亮麗。當然,靠熱搜,炒作,感情來增加熱度的明星也常見。動不動爆出被偷拍,或是打造人設,像蔡徐坤的「寵粉」人設,其實一味地對粉絲好有什麼用呢,真正回報粉絲的不是應該拿作品出來嗎?演好一部作品,唱好一首歌,跳好一支舞,讓觀眾感受到你的努力和認真。
  • 熱搜有多難上?二十問二臺遲遲上不了熱搜,無名小卒佔據第一
    二十問二臺遲遲上不了熱搜,無名小卒佔據第一!我們都知道現在觀看關於娛樂圈的八卦,刷微博是最能直接了解到的,畢竟如今的網絡傳播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很多事情都能第一時間上熱搜,不過也有那些不想讓群眾知道的消息,背後的人也會使用權利去壓熱搜,今天小編要講述的就是關於高以翔事情之後,熱搜一直被壓著,相信喜歡看八卦的都知道,前段時間,高以翔先生不幸在錄製節目的時候猝死,真的是讓人心疼!
  • 《紅與黑》簡介
    輕輕捧起司湯達的《紅與黑》,如捧一顆顫抖的心,愛不釋手,情不自禁。封面精緻,圖案唯美。我默默注視它很久,不忍打開書本。因為我怕自己的熱情,埋藏於連的心。我只為我心愛女主人公悲哀遺憾,因為我不是於連,把愛情流放。
  • 100條熱搜能否「捂」熱《花木蘭》?
    從影片的選角、預告片到各國海報、影片定檔、撤檔……「大家來找茬」的戲碼就沒斷過,影片稍有風吹草動,微博立馬喜提熱搜。至於微博熱搜,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在上映前預熱的一年多時間裡,《花木蘭》中國區宣發團隊硬是保持著三天一熱搜的頻率「捂」出來近百條。圖源:豆瓣App不可否認,熱搜在一定程度也在反哺IP的吸粉能力,問題是這樣一部在定檔和撤檔之間反覆橫跳了一年的電影,在如此密集熱搜的衝擊下,你確定還會對電影有興趣嗎?
  • 《紅與黑》讀後感
    「喜歡拿破崙者,自然會喜歡《紅與黑》」《紅與黑》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近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強烈地抨擊了復闢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慾薰心。19歲的於連,在一個唯利是圖,崇尚暴力的家庭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