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長於50、60年代的國人而言,《莫斯科保衛戰》《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復活》《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是這代人青春的註腳。
儘管時光在嚮往和描摹中悄悄流逝,但除了憑空追憶過往,如今卻有了再度重溫經典的機會—— 2018年1月4日至7日 ,俄羅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在「浴火重生」後將首次來華演出,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臺,以來自俄羅斯的軍旅與民族藝術,帶觀眾領略一代人的激情,重溫一代人的記憶!
空難中涅槃的
奇蹟之聲
2016年12月25日,一架載有92人的俄羅斯圖-154軍機在索契附近的黑海海域墜毀,機上84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在這些遇難者中,有64人來自俄羅斯著名的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該歌舞團在國際上有一個更為人知的名字,就是「紅軍合唱隊」。
昔日合影中,灰色部分的團員已不幸罹難
噩耗傳來,無數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不幸消息震驚了,大家難掩心痛、惋惜之情,同時也擔憂從此再也欣賞不到這支「俄羅斯國寶級藝術團」獨樹一幟的藝術表演。
俄羅斯民眾紛紛悼念歌舞團遇難成員
而在國家大劇院2017年的演出排期中,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曾原定於2017年2月5日至8日來華進行新春特別演出。逢此變故,國家大劇院深感震驚與痛惜,在第一時間向紅旗歌舞團發去弔唁,並與其約定在未來的任何時刻,國家大劇院都會歡迎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的再度到訪。
果然,這支歷經了戰火與時光洗禮的歌舞團並沒有因為空難而一蹶不振,他們在短時間內迅速重組,並向世界唱起了「鐵血再燃」的出徵戰歌,一如歌舞團團歌《亞歷山大羅夫之歌》所唱:「只要俄羅斯在,我們的歌就同在!」
戰火中誕生的
靈魂歌舞
俄羅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成立於1928年,由天才指揮家亞歷山大·瓦西裡耶其·亞歷山大羅夫所創立,是俄羅斯軍隊中超高級別的歌舞團,被譽為「俄羅斯藝術國寶」。
二戰期間,亞歷山大曾滿懷激憤,創作出天才歌曲——《神聖的戰爭》。衛國戰爭爆發之時,紅旗歌舞團就在莫斯科的白俄羅斯火車站,列隊為從這裡開赴前線的部隊一遍又一遍地演唱這首悲壯而氣勢恢宏的歌曲,激蕩著戰士們捍衛民族尊嚴的精神力量和必勝的勇氣與決心。
在人員構架中,歌舞團更是不斷發展成由俄羅斯著名歌唱家、男聲合唱團、舞蹈團和樂團組成的鼎立局面,其男聲合唱團普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合唱團之一,其聲音的色調變化技巧和藝術感染力舉世無雙。 從1952年首次訪華算起,該團一共對中國進行了9次訪問,最近一次是2015年9月。
獨具俄羅斯風情的
經典演出
此次訪華演出,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將帶來上下半場共24支極致精彩的歌舞器樂表演。其中,合唱團演員們將再度唱響《不朽的傳奇》《神聖的戰爭》《《出發》等高昂激揚的軍旅歌曲,帶來《神聖的貝加爾湖》《貨郎》《卡琳卡》等風情民歌,以及《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積澱著一代國人記憶的經典歌曲,盡展俄羅斯軍旅氣魄和民族風情。
舞蹈團的演員們則將帶來《哥薩克騎兵舞》《節日進行曲》《摩爾多瓦之舞》《俄羅斯民族舞蹈集錦》等極具本土特色的傳統舞蹈,以絢爛的舞姿和華麗的服飾重現俄羅斯人民驍勇善戰的英雄氣概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質。
《卡琳卡》演出視頻
在演奏方面,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樂隊將為多支歌舞節目進行現場伴奏,並專門帶來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段《俄羅斯舞》的器樂表演,演員們將利用巴拉萊卡、巴揚琴等俄羅斯民間樂器,配合西洋管樂器奏出美妙動聽的天籟之聲。
此次俄羅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來華是其遭遇空難後首度世界性演出,因此受到了廣泛關注。由於觀演人數較多,為了滿足廣大觀眾需求,歌舞團在原定計劃之外於2018年1月6日14點30分又特意加演一場。
演出購票或
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