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易經,只剩周易,失傳的2本「天書」重現天日,卻被終止研究

2020-12-06 周聊昔憶

"易"的本質是中華文明遠古以來認知和辨識世界及宇宙的宇宙觀、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以符號和數學為語言表達哲學,以此來詮釋天地萬物產生、運行、演化的本源的法則。

在周朝,精通"易理"的人,為王庭服務,官名就叫"太卜"。《周禮》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由此可見,古代的時候原本有"三易",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周朝的《文王易》,也叫《周易》。但是,《連山易》在漢初時期遺失,而《歸藏易》也在魏晉以後失傳。今天我們所說的《易經》其實就是當時的《周易》。而實際上,《易經》是包含三本的。

"三易"丟失了"二易"成為了歷史遺憾。但是近些年,這兩本丟失的書籍重現天日,讓學者們實為驚訝。

1993年3月,《歸藏易》於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重見天日。

古墓中出土了近千枚竹簡,竹簡的內容是失傳的古籍。此書和和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所錄文字有多條相同,經過研究,確定這就是商代的《歸藏易》!這令國人、世界文學界、史學界都為之瘋狂。

更令人史學家瘋狂的是,2000年8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簡帛研討會上,專家在發表《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時還稱"這本商代《歸藏》的出土不僅為研究易學提供了原始資料,而且還要改寫歷史。"

但專家所說的這本古籍將要改寫歷史到底怎麼回事也無人知道,因為後來有關於《歸藏易》的學術報告被終止了。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2005年,夏朝的《連山易》在貴州民間重現

2005年,貴州一位名叫謝朝海的老人表示自己有一套失傳2000多年的古書,名為《連山易》。專家一得知消息,就連忙趕來,然而當他們看到書上的字之後,瞬間都傻眼了,因為一個字也不認得。

我們知道,我國最古老的成熟系統文字是被譽為"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然而事實證明,還有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要早,對現代普通人而言,它更猶如是"天書"一般。這種文字就是"夏代水書"。

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的"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幾乎是沒有人能看懂的,因此,被譽為"天書"。

為了鑑別真偽,於是,專家請來了幾位水書先生,他們對《連山易》裡的符號進行打卦,發現這個卦象與《易經》中的八卦圖完全一致,接著他們發現《連山易》簡直就是一本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

裡面囊括了天文地理各方面的知識,這成為了《連山易》是真品的重要證據。

至於這裡面的內容,還沒有報導出來,至今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我們只能通過流傳下來的《易經》(《周易》)這本書去聯想了。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諸子百家更是來源於《易經》思想!

連國學第一人李清泉都說,"此生如不讀《易經》,閱盡詩書也枉然"。

1990年,中國哲學之父馮友蘭先生在臨終前留下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易經》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其中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不僅告訴我們了如何去說話,而且還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還有很多人抱怨說,想要讀《易經》,但是文言文,自己看著就頭疼,有這樣煩惱的朋友們,可以讀一讀這一本《圖解易經》。

這個版本的易經,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有著詳細的白話文還有注釋和解析,全書配有幾百張的彩圖,並通過實際的大白話的例子,幫你分析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

《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每個人都可看得懂、學得會、用得著的人生智慧。即使是小朋友,也可以從彩圖中受益。

《易經》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64卦每一卦都是不同的生命密碼,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對應著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緊跟著不同的人生命運,因此只要跟著《易經》做選擇,你的人生就不會差!

關鍵是,現在僅需48元,一頓飯的錢,就能夠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正確的選擇!何樂而不為?

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三本易經,只剩《周易》,失傳天書在古墓重現,專家研究卻被中止
    《易經》中國的曠古奇書,也被許多人稱之為「天書」,由於其內容繁雜,分支眾多,再加上現在電視和電影的影響,現代人對《易經》有著「非科學」的質疑。但凡是對《易經》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易經》是古代人對生活規律總結的結晶。涵蓋了中華民族的先人對天地、自然、萬物、生命等運行規律的認識。 為中華文化「三玄」之一。
  • 貴州驚現上古文字,譽為「天書」,證實是失傳已久的《易經》水書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易經》是我國的遠古文明的產物,是一部闡述天地時間的變化萬千的古老經典,是中國關於辯證法的哲學書。其實《易經》是一系列的書的合集,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圖書。
  • 上古「天書」現世,專家證實是失傳2000年的《連山易》!
    但是,在我國,卻存在一部文明源頭式的古籍,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易經》。  非洲斯瓦西裡神話中稱:"天書是用符號寫書的",而《易經》,恰恰就是符號的形式。  這也是後人把《易經》稱為"天書"的原因。  《易經》,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它包括三部分:《連山》《歸藏》《周易》。
  • 中國的四部上古「天書」,一本無人能讀懂,一本已經失傳了4500年
    中國的四部上古「天書」,一本無人能讀懂,一本已經失傳了4500年。天書說的是十分難讀懂的書籍或者一些牽扯機密的書籍。在中國古代時期其實有不少的天書,實際上,天書一詞被世人一直認為無字天書才是天書,其實不知道的,歷史的發展,非常多在當時有名的歷史古籍到了現在幾乎沒人能看懂的「天書」。尤其是中國上古時代時期的4大天書,讓古今中外沒有人能夠看懂,也是由於在距今十分久遠的時期,那時候古人用的文字語言跟現在差別非常的巨大,有一部上古書籍剛剛現世就被大火毀掉,到現在失傳了4500多年。
  • 我國發現上古「天書」,被專家證實:是失傳2000年《連山易》
    在我國發現遠古"天書",被權威專家確認:是失傳2000年《連山易》殊不知,在全球目前的館藏史籍中,人們並沒有發現這樣1部書。可是,在我國卻有1部文明圓點式的古書,那便是《易經》。在非洲斯瓦西裡神話傳說說:"天書是用符號寫書的",而《易經》剛好便是符號的方式。
  • 中國發現上古「天書」,被專家證實:是失傳3000多年的《連山易》
    《易經》是一部辯證法哲學書,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易經總共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可惜的是前兩本書都已經失傳,目前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這位老人決定把祖傳的《連山易》無償捐給祖國,不久後《連山易》被印刷出版,失傳已久的中國文化再次以真實面貌展現在大家面前。還有值得慶幸的是,2006年5月20日水書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
  •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蘇美爾的神話中曾出現過一部天書《天命書簡》,在後世的巴比倫神話中又被稱作了「命運書簡」,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據說《易經》是由三位大佬級別的人物在不同的時期進行創造、修改、解釋完成的這三人分別是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近古孔子,在上古時代伏羲看遍天下規則從而大徹大悟創建八卦,周文王獄中悟道進而演周易,孔子知周易而作易傳從而解釋周易並將其進一步升華從而有了《易經》。
  • 我國發現失傳了2000多年的上古「天書」,《連山易》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書籍,其中也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現在存於世間的只有《周易》。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易經》。但是,前些日子,我國文物工作者無意中發現了一種古老的文字之後,經過考古學家研究竟然是夏代《連山易》。
  • 貴州老人上交天書,經專家證實,卻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連山易》
    世界上自從有文字開始,就有「天書」的傳說,不僅是中國,世界各地都有關於「天書」的記載,比如本約旦鐵書、伏尼契手稿、死海古卷、史密斯菲爾德教令等。我們中國也有過很多天書,但其中最出名的,對中國人影響最深的,非《易經》莫屬。相傳孔子晚年對《易經》進行了修訂注釋,並做了許多易學著作。
  • 被神話了的古書《易經》,被專家證實:竟然是中華失傳已久的古籍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蘇美爾的神話中曾出現過一部天書《天命書簡》,在後世的巴比倫神話中又被稱作了「命運書簡」,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專業人士們在不斷的尋找著這本書卻發現這本書在世界上現有的歷史館藏中了無蹤跡,當人們以為這部天書無跡可尋的時候,卻在我國發現了蹤跡。「天書」終究沒逃過專業人士的魔掌。經過專業人士不斷的考察與對比發現我國有著一部極其相似的古籍。這本圓點式的古籍正是《易經》。
  • 30年前湖北挖出一秦墓,出土813枚古書,是失傳2000年的易經
    這批古書許多都已經失傳了上千年,對此有專家表示: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那本《歸藏》,它的面世說明失傳千年的《易經》終於被找到。可能有人會疑惑,五本書中哪裡有《易經》的名字?其實大體來說《易經》就是《周易》。而實際上,周易的內容只有易經的三分之一。
  • 三位神秘高人,留下一本「奇書」,一本「神書」,一本「天書」!
    我國歷史上三個人物如同中國歷史上的謎語。他們的生平事跡不但記載在史料、書籍中,並且是許多戲曲的嘉賓。他們擁有 無法估量的才能,為無數後代所敬仰。即便數千年來,它也從未停止對歷史的影響。為了紀念他們,他們寫了三部畢生所學的著作,分別被人稱為是《奇書》、《神書》、《天書》。一是鬼谷子·捭闔策鬼谷子,真名王詡。
  • 失傳2000多年的《易經》,在一戶老農家找到,學者:這是「水書」
    可惜的是,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易經》傳承到今天只剩下了《周易》,還有兩本《連山》《歸藏》,卻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被迫失傳。這無疑是莫大的遺憾。一直以來,中國研究易學的專家學者都對兩本易書的缺失深感惋惜。可是在2005年,一位老農卻為這些專家學者帶來了失傳長達2000多千年之久的《連山易》。這件事無疑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在此之前,許多人已經懷疑,另兩本易書是不是子虛烏有的存在?亦或者是其早已經被融入了《周易》之中?
  • 失傳4000年《易經》,在一老人手中發現,專家:完全看不懂
    很多朋友看到標題可能納悶,易經不是傳下來了嗎?怎麼又說失傳呢?其實,根據記載我們的易經總共有三部,分別是《連山易》、《歸藏易》和我們熟知的《周易》,如今在世間流通的通常都是《周易》的內容,也就是周朝文王所撰寫的已經。而前兩本更是大有來頭,而《周易》也是根據前兩本易經的內容加以演化而來。但不幸的是,前兩本易經因為年代久遠也只是少數的先賢有隻言片語的提及。
  • 中國古代四大難解「天書」,很少有人能看懂,一本失傳千年
    中國古代留下了不少神秘的文化,這使得中華文化不止博大精深,還能歷經千年不衰,但是文字畢竟要依附於載體,很多神秘的文字都記載在了書本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文字漸漸被人篡改,或是失傳,所以如今很多書在我們看來,就像是「天書」一般難懂,也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裡總結了古代四大難解「天書」
  • 曾失傳3000年的《易經》水書被找到,專家百般保護下仍然面臨失傳
    其實《易經》並不是一本書的名稱,而是包含了3部叢書。但是,眾所周知,在如今,只有《周易》還時常出現在人們口中,為人知曉,而另外兩部鮮有人知。是因為,那兩本書早已經失傳了。因為水書是主要用於記錄水族宗教文化,所以,實際上在某些方面和《易經》中的《連山》有著很大的相似度。後來,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史書中存在的許多時間特徵以及內容都和《連山》十分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完全吻合。也正因此,有專家斷定,水書就是已經失傳了3000年的《易經》。
  • 《易經》會不會步氣功的後塵?年輕人很少懂周易,是否會失傳?
    2、看繫辭,重中之重過來人經驗告訴諸位,學易經,必須讀繫辭,筆者是先看完了64卦,每個卦看了很多人的解釋,都不盡相同,依然還有很多卦不理解,後來讀了繫辭,感覺茅塞頓開,解決了很多疑惑。只有先讀懂了繫辭,你才會明白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究竟再講些什麼?自己心裡才有數。3、斷易天機64卦圖那很多人學易經都是讀文字,文字是有歧義的,有時你理解的不一定對的,學易經要會讀圖。
  • 貴州81歲老人:拿出失傳3000年的易經,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經典文物,其中最為出眾的,當屬「世歷三古、人更三聖」的《易經》,作為百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闡述了天地之間萬物變化的規律,歷來被尊稱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 我國驚現上古文字,被證實是失傳已久的《連山易》,專家開心不已
    懂點《易經》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話;「夏有連山,殷有歸藏」,意思是夏朝的《易》是《連山易》,商朝的《易》是《歸藏易》。到了商末,周文王由於被拘於羑裡無事可幹,於是演繹出《周易》。後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就失傳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
  • 湖北江陵有處古墓,出土本失傳至今的古籍,專家:周易前的易經
    湖北江陵有處古墓,出土本失傳至今的古籍,專家:周易之前的易經人們都很念舊,當然並不是懷念從前悲傷的時光,很多的是想念遺留在歷史中的美好。而文物就屬於曾經失而復得的美好之一,國民們都會因為它的出土而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