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的本質是中華文明遠古以來認知和辨識世界及宇宙的宇宙觀、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以符號和數學為語言表達哲學,以此來詮釋天地萬物產生、運行、演化的本源的法則。
在周朝,精通"易理"的人,為王庭服務,官名就叫"太卜"。《周禮》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由此可見,古代的時候原本有"三易",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周朝的《文王易》,也叫《周易》。但是,《連山易》在漢初時期遺失,而《歸藏易》也在魏晉以後失傳。今天我們所說的《易經》其實就是當時的《周易》。而實際上,《易經》是包含三本的。
"三易"丟失了"二易"成為了歷史遺憾。但是近些年,這兩本丟失的書籍重現天日,讓學者們實為驚訝。
1993年3月,《歸藏易》於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重見天日。
古墓中出土了近千枚竹簡,竹簡的內容是失傳的古籍。此書和和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所錄文字有多條相同,經過研究,確定這就是商代的《歸藏易》!這令國人、世界文學界、史學界都為之瘋狂。
更令人史學家瘋狂的是,2000年8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簡帛研討會上,專家在發表《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時還稱"這本商代《歸藏》的出土不僅為研究易學提供了原始資料,而且還要改寫歷史。"
但專家所說的這本古籍將要改寫歷史到底怎麼回事也無人知道,因為後來有關於《歸藏易》的學術報告被終止了。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2005年,夏朝的《連山易》在貴州民間重現
2005年,貴州一位名叫謝朝海的老人表示自己有一套失傳2000多年的古書,名為《連山易》。專家一得知消息,就連忙趕來,然而當他們看到書上的字之後,瞬間都傻眼了,因為一個字也不認得。
我們知道,我國最古老的成熟系統文字是被譽為"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然而事實證明,還有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要早,對現代普通人而言,它更猶如是"天書"一般。這種文字就是"夏代水書"。
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的"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幾乎是沒有人能看懂的,因此,被譽為"天書"。
為了鑑別真偽,於是,專家請來了幾位水書先生,他們對《連山易》裡的符號進行打卦,發現這個卦象與《易經》中的八卦圖完全一致,接著他們發現《連山易》簡直就是一本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
裡面囊括了天文地理各方面的知識,這成為了《連山易》是真品的重要證據。
至於這裡面的內容,還沒有報導出來,至今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我們只能通過流傳下來的《易經》(《周易》)這本書去聯想了。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諸子百家更是來源於《易經》思想!
連國學第一人李清泉都說,"此生如不讀《易經》,閱盡詩書也枉然"。
1990年,中國哲學之父馮友蘭先生在臨終前留下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易經》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其中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不僅告訴我們了如何去說話,而且還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還有很多人抱怨說,想要讀《易經》,但是文言文,自己看著就頭疼,有這樣煩惱的朋友們,可以讀一讀這一本《圖解易經》。
這個版本的易經,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有著詳細的白話文還有注釋和解析,全書配有幾百張的彩圖,並通過實際的大白話的例子,幫你分析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
《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每個人都可看得懂、學得會、用得著的人生智慧。即使是小朋友,也可以從彩圖中受益。
《易經》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64卦每一卦都是不同的生命密碼,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對應著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緊跟著不同的人生命運,因此只要跟著《易經》做選擇,你的人生就不會差!
關鍵是,現在僅需48元,一頓飯的錢,就能夠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正確的選擇!何樂而不為?
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