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易經,只剩《周易》,失傳天書在古墓重現,專家研究卻被中止

2020-12-06 月明千裡

《易經》中國的曠古奇書,也被許多人稱之為「天書」,由於其內容繁雜,分支眾多,再加上現在電視和電影的影響,現代人對《易經》有著「非科學」的質疑。

但凡是對《易經》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易經》是古代人對生活規律總結的結晶。涵蓋了中華民族的先人對天地、自然、萬物、生命等運行規律的認識。 為中華文化「三玄」之一。

《易經》不是迷信,是崇尚自然的,「易」由「日」「月」組成為陽,月為陰,象徵宇宙的陰陽二元論。是聖人仰觀於天文,俯察於大地,感悟人生、明斷吉兇的結果,是對天、地、人觀察後的感悟。《易經》繫辭說,伏羲是在觀天、察地、觀鳥獸之文而作的八卦。

有人會說,《易經》不是周文王寫的麼,這就是把《易經》和《周易》弄混了。其實《易經》最早的時候有三本,分別是: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周朝的《文王易》(也叫周易);

但前兩本在魏晉以後失傳,只剩《周易》留存,對我們來說是個非常大的遺憾。

失傳天書在古墓重現

1993年《歸藏易》出現

1993年,湖北江陵發現了一座楚墓: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這座墓很:窮,裡面都是低端的陶器製品,沒有珍貴的青銅器以及黃金文物。但隨後發現的竹簡卻讓整個世界都瘋狂了起來。

墓中幾千枚竹簡中就有商朝的《歸藏易》,2000年8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簡帛研討會上,專家在發表《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時還稱「這本商代《歸藏》的出土不僅為研究易學提供了原始資料,而且還要改寫歷史」。

2005年《連山易》出現

2005年,當時新華社貴陽11日4日電訊:「荔波縣檔案局日前從民間收集到一本珍貴的古籍水族《連山易》」。

文物專家得知後,到該村民家中調查,意外地發現這《連山易》有著5冊之多。

水族是古時候的一個族群,他們的文字被稱作「水書」。這種古老的文字是被發現於西南地區水族的「水書先生」家中,這水書先生按照中原的說法便是「鬼師」。

許多專家開始對重現的《歸藏易》和《連山易》進行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們發現了許多可以改變歷史的事情。比如,我們都知道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的文字,但現在看來「水書」可能要早於甲骨文。

但更多關於這兩本古籍要改寫歷史的事情沒有報導出來,因為關於《歸藏易》和《連山易》的學術報告被終止了。至今仍然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猜想。

我們也只能通過《周易》這本書去聯想了。

1990年,中國哲學之父馮友蘭先生在臨終前留下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

《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周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周易》,去感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看周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彩圖易經》。

解讀了《周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周易》的古老智慧。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

喜歡《周易》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彩圖周易》

相關焦點

  • 三本易經,只剩周易,失傳的2本「天書」重現天日,卻被終止研究
    二曰歸藏,三曰周易"。由此可見,古代的時候原本有"三易",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周朝的《文王易》,也叫《周易》。但是,《連山易》在漢初時期遺失,而《歸藏易》也在魏晉以後失傳。今天我們所說的《易經》其實就是當時的《周易》。而實際上,《易經》是包含三本的。"三易"丟失了"二易"成為了歷史遺憾。但是近些年,這兩本丟失的書籍重現天日,讓學者們實為驚訝。1993年3月,《歸藏易》於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重見天日。
  • 上古「天書」現世,專家證實是失傳2000年的《連山易》!
    但是,在我國,卻存在一部文明源頭式的古籍,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易經》。  非洲斯瓦西裡神話中稱:"天書是用符號寫書的",而《易經》,恰恰就是符號的形式。  這也是後人把《易經》稱為"天書"的原因。  《易經》,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它包括三部分:《連山》《歸藏》《周易》。
  • 湖北江陵有處古墓,出土本失傳至今的古籍,專家:周易前的易經
    湖北江陵有處古墓,出土本失傳至今的古籍,專家:周易之前的易經人們都很念舊,當然並不是懷念從前悲傷的時光,很多的是想念遺留在歷史中的美好。而文物就屬於曾經失而復得的美好之一,國民們都會因為它的出土而欣喜不已。
  • 我國發現上古「天書」,被專家證實:是失傳2000年《連山易》
    我國發現上古"天書",被專家證實:是失傳2000年《連山易》在蘇美爾的神話傳說中有《天命書簡》,取得這一部書就可以主宰眾神和天地萬物。以後,在巴比倫的神話傳說裡,該書又叫"命運之書板"。在我國發現遠古"天書",被權威專家確認:是失傳2000年《連山易》殊不知,在全球目前的館藏史籍中,人們並沒有發現這樣1部書。可是,在我國卻有1部文明圓點式的古書,那便是《易經》。在非洲斯瓦西裡神話傳說說:"天書是用符號寫書的",而《易經》剛好便是符號的方式。
  • 貴州驚現上古文字,譽為「天書」,證實是失傳已久的《易經》水書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易經》是我國的遠古文明的產物,是一部闡述天地時間的變化萬千的古老經典,是中國關於辯證法的哲學書。其實《易經》是一系列的書的合集,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圖書。
  • 考古挖出失傳古籍,實為商代《歸藏易》,專家:要改寫歷史
    說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是《周易》,事實上《周易》只是易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為除了這本流行於歷朝歷代的《周易》之外,我國上古三代還有其餘兩本《易》,也就是《連山》以及《歸藏》。根據史書《周禮注》記載:「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但這一本夏代《連山易》在漢初時期遺失,而商代的《歸藏易》一在魏晉以後失傳。也就是說在魏晉之後,世間再無《連山》《歸藏》,三易有二易成為了歷史遺憾;而現代考古則彌補了這些歷史遺憾。
  • 中國發現上古「天書」,被專家證實:是失傳3000多年的《連山易》
    《易經》是一部辯證法哲學書,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易經總共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可惜的是前兩本書都已經失傳,目前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因此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對於其他人來說就是天書了。「天書」是如何面世的?2005年, 貴州一位老人表示,自己家中收藏了一套名叫《連山易》的古書。
  • 貴州老人上交天書,經專家證實,卻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連山易》
    世界上自從有文字開始,就有「天書」的傳說,不僅是中國,世界各地都有關於「天書」的記載,比如本約旦鐵書、伏尼契手稿、死海古卷、史密斯菲爾德教令等。我們中國也有過很多天書,但其中最出名的,對中國人影響最深的,非《易經》莫屬。相傳孔子晚年對《易經》進行了修訂注釋,並做了許多易學著作。
  • 失傳4000年《易經》,在一老人手中發現,專家:完全看不懂
    很多朋友看到標題可能納悶,易經不是傳下來了嗎?怎麼又說失傳呢?其實,根據記載我們的易經總共有三部,分別是《連山易》、《歸藏易》和我們熟知的《周易》,如今在世間流通的通常都是《周易》的內容,也就是周朝文王所撰寫的已經。而前兩本更是大有來頭,而《周易》也是根據前兩本易經的內容加以演化而來。但不幸的是,前兩本易經因為年代久遠也只是少數的先賢有隻言片語的提及。
  • 我國發現失傳了2000多年的上古「天書」,《連山易》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書籍,其中也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現在存於世間的只有《周易》。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易經》。但是,前些日子,我國文物工作者無意中發現了一種古老的文字之後,經過考古學家研究竟然是夏代《連山易》。
  • 貴州81歲老人:拿出失傳3000年的易經,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其實《易經》並不是單單的一本書,它包括了《連山》、《歸藏》和《周易》3本易書,前2本不是失傳就是只剩殘本,目前我們所能學習到的完整的易經,只有《周易》。當然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之後,珍貴的文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來到我們面前。
  • 我國驚現上古文字,被證實是失傳已久的《連山易》,專家開心不已
    《易經》是一部積累筮佔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該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但如今,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幾乎沒有人能看懂,所以水書又被譽為「天書」。這種被譽為「天書」的上古文字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是世界上現存的兩種象形文字之一。那這本「天書」是如何被發現的?
  • 曾失傳3000年的《易經》水書被找到,專家百般保護下仍然面臨失傳
    其實《易經》並不是一本書的名稱,而是包含了3部叢書。但是,眾所周知,在如今,只有《周易》還時常出現在人們口中,為人知曉,而另外兩部鮮有人知。是因為,那兩本書早已經失傳了。因為水書是主要用於記錄水族宗教文化,所以,實際上在某些方面和《易經》中的《連山》有著很大的相似度。後來,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史書中存在的許多時間特徵以及內容都和《連山》十分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完全吻合。也正因此,有專家斷定,水書就是已經失傳了3000年的《易經》。
  • 被神話了的古書《易經》,被專家證實:竟然是中華失傳已久的古籍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蘇美爾的神話中曾出現過一部天書《天命書簡》,在後世的巴比倫神話中又被稱作了「命運書簡」,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專業人士們在不斷的尋找著這本書卻發現這本書在世界上現有的歷史館藏中了無蹤跡,當人們以為這部天書無跡可尋的時候,卻在我國發現了蹤跡。「天書」終究沒逃過專業人士的魔掌。經過專業人士不斷的考察與對比發現我國有著一部極其相似的古籍。這本圓點式的古籍正是《易經》。
  • 「鬼師」所寫的天書重見天日,專家證實是失傳2000年的《連山易》
    《易經》被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該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早已經在2000多年前失傳了,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多年來,史學家們一直在苦苦尋找這兩本書的下落,可是連書存在的痕跡都沒有發現。
  • 專家研究認為 水書可能源自《易經》
    新華網貴州頻道訊:據貴州都市報報導,昨日,記者從在荔波縣召開的貴州省易經研究會暨水書易交流會上獲悉,貴州水書專家及易經研究會會員經過研究認為,中國少數民族水族至今還在使用的水書易可能與《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其中部分內容源自《易經》中夏代的《連山易》和周代的《周易》。
  • 中國的四部上古「天書」,一本無人能讀懂,一本已經失傳了4500年
    中國的四部上古「天書」,一本無人能讀懂,一本已經失傳了4500年。天書說的是十分難讀懂的書籍或者一些牽扯機密的書籍。在中國古代時期其實有不少的天書,實際上,天書一詞被世人一直認為無字天書才是天書,其實不知道的,歷史的發展,非常多在當時有名的歷史古籍到了現在幾乎沒人能看懂的「天書」。尤其是中國上古時代時期的4大天書,讓古今中外沒有人能夠看懂,也是由於在距今十分久遠的時期,那時候古人用的文字語言跟現在差別非常的巨大,有一部上古書籍剛剛現世就被大火毀掉,到現在失傳了4500多年。
  • 失傳千年的古籍被挖出,查證是商代《歸藏易》,專家:要改寫歷史
    失傳千年的古籍被挖出,查證是商代《歸藏易》,專家:要改寫歷史文/抹茶奶蓋易經一直是一個我們從小就會聽到,但是卻始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很多人甚至會覺得《周易》就是易經。但其實易經是一部經,而《周易》只是易經的一部分而已,和易經的其他部分相比可以說是滄海一粟。真正的易經是《連山經》《歸藏經》和《周易》三部分組成的。最後一部分之所以家喻戶曉,甚至讓人產生「這就是易經」的只是錯覺,是因為它是三個部分裡保存最完整的。
  • 失傳2000多年的《易經》,在一戶老農家找到,學者:這是「水書」
    《易經》這本奇書傳承了千年,是遠古時期人類,將自己的智慧和經驗提煉出來,製作出的一本生命密碼。正是因此,《易經》才會被世人譽為包羅萬物,可以預知一切的寶庫。可惜的是,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易經》傳承到今天只剩下了《周易》,還有兩本《連山》《歸藏》,卻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被迫失傳。這無疑是莫大的遺憾。一直以來,中國研究易學的專家學者都對兩本易書的缺失深感惋惜。
  • 貴州現失傳兩千多年的古書,專家迅速趕往,卻無人認識書中文字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前的文字我們幾乎不認識了,只有專門研究的專家才能辨識清楚。而更早之前的文字,連專家們也無能為力了。例如今天我們所說的這本古書,已經失傳了兩千年!到現在,這本書古書又面世了,而且上面的文字如天書一般,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全世界識得此書中文字的甚至不超過一千人,並且大部分都是六十歲以上的高齡。那麼這部古書,到底是何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