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鑊耳屋嗎?廣州哪裡有鑊耳屋呢?來永慶坊逛逛,你就能找到答案。
近日,恩寧路騎樓街上,有一間書店,正在試運行,它是號稱「中國最美書店」的鐘書閣。這是鍾書閣首次落子華南,永慶坊是其全國第24間門店,永慶坊的「最美」特色在於用鑊耳屋巧妙地講述了嶺南書香故事。
鍾書閣大門。採訪對象供圖。
鍾書閣在書店業界享有「最美」之譽。2013年,鍾書閣首次在上海亮相,當即以經典字母玻璃牆和極具設計感的空間驚豔了書迷,獲得「上海最美書店」的好評。其後,中國書刊業發行業協會將鍾書閣評為「中國最美書店」,自此,「中國最美書店」成了鍾書閣的代名詞。
鍾書閣內景。採訪對象供圖。
「連鎖不複製」是鍾書閣的發展理念,近年,鍾書閣先後在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揚州等10多個城市落地。重慶的「階梯講堂」、成都的「梯田」演講廳,揚州的拱橋「閱讀書廊」……每進一城,鍾書閣都獨具匠心地以「連鎖不複製「理念,巧妙地融入當地特色建築和人文特色,深得書迷喜愛。
鍾書閣一角。採訪對象供圖。
鍾書閣今年首次落子華南,選擇了有「最美騎樓街」之稱的恩寧路,永慶坊店是鍾書閣全國第24家門店。
據了解,鍾書閣永慶坊店共兩層,劃分為四個功能區域——前廳、閱讀區、咖啡區、童書區,藏書超過1萬冊,在正式開業之後,將開展創作者新書籤售、現場文化展演分享會、課堂及體驗活動等活動。
鑊耳屋下品書香 老照片傾訴歲月流光
「中國最美書店」牽手「最美騎樓街」,會交匯出一幅怎樣的人文圖景呢?當你走進鍾書閣永慶坊店,在嶺南特色建築鑊耳屋的屋簷下,翻動書頁,細味書香;當你穿梭在城市的老照片之間,欣賞歲月流光,你定能感受到「最美」相遇引發的共鳴與和諧。
鍾書閣一角。採訪對象供圖。
鍾書閣為什麼選擇了鑊耳屋?原來,鑊耳屋是嶺南傳統廣府民居的主要代表,它取形於明朝文官官帽,分布於大珠江三角洲區,廣府曾流傳詩句:「千兩黃金萬擔谷,夜夜笙歌鑊耳屋」,鑊耳屋承載的是嶺南先民風衣足食、獨佔鰲頭的美好心願。
據介紹,傳統的嶺南鑊耳屋,其封火牆又稱「鰲頭牆」,是為「獨佔鰲頭」;前高后低,層遞而上,是為「步步高升」;天井兩側兩排廂房,俗稱「雙登帶」;行列之間,以青石板路鋪就,一路向上,是為「青雲直上」。
原來,書店的地板也鑲嵌著嶺南文化「密碼」。鍾書閣永慶坊店採用了仿嶺南特色的菱形拼花木地板,據了解,當年西關小姐的書房多數使用這種形制的地板。
鍾書閣展廳。採訪對象供圖。
登上書店二樓,一抬頭,你會發現天花板的設計別具匠心,既吸收了西方教堂的審美特點,又結合中國傳統窗飾——廣式滿洲窗的藝術元素。
鍾書閣永慶坊店,不僅有書香飄溢,還有品讀城市的小密碼、小驚喜。她,已經揭開神秘面紗,靜待書迷們前來揭秘、遊歷和品味。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