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全球基礎設施評級方法發布會暨全球基礎設施投融資論壇4月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在論壇上發表演講,題目是金融創新助力國際基礎設施蓬勃發展。
以下內容為演講文字實錄:
尊敬的關建中董事長,尊敬的Hans-peterEgler總裁,尊敬的法國前總理Dominique de Villepin,尊敬的巴基斯坦前總理Shaukat Aziz,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與各位相聚在國貿,就國際基礎設施投融資議題進行交流和研討。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也就是本次論壇的協辦單位,對在座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同時我也要對大公國際評級集團和國際基礎巴塞爾基金會對本次論壇所做的周到安排,表示真誠地感謝。中國對外承包商會是由在境外從事承包工程還有工程類投資以及勞務合作相關服務行業的這樣一個企業組成全國性的行業組織,現有會員接近15000家,我們業務涵蓋5個大板塊,一個是交通、電力、房建、石油化工還有通訊等國際基礎設施與建設領域。
目前我們業務範圍已經涵蓋了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在中國境外開展承包工程業務的企業,應該說95%以上,都是我們承包工程商會的會員,已經成為國際基礎設施市場的重要的力量。2015年一年,以2015年為例,我們在海外承包工程的營業額超過了1500億美元,我們2015年,新籤的合同額首次突破了2000億美元,其中有65家我的會員企業,獲得了美國ENR評出全球國際承包商250強的榜單,中國企業的經營業績總額連續位列各國之首,我們相信在「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推動下,中國承包商必將成為國際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也做出我們更多的貢獻。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目前從整個國際經濟形勢來看,應該說全球的經濟復甦是十分緩慢,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比較大,加強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也被各國政府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作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國際基礎設施建設,我們也是判斷應該說是將會迎來新一輪一個發展的機遇。亞洲、非洲和拉美等發展中國家也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當中,這些基礎設施的投資與建設的需求也是非常的強勁,歐美發達國家也出於更新升級老化基礎設施和刺激經濟復甦的雙重目的,也在陸續推出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我們去年在英國就推出了北方的交通規劃。像澳大利亞這些發達國家也推出了開發北部發展規劃,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跨區域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在顯著增長,當然了我們也不難看到國際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也面臨著不少的瓶頸和障礙或者是挑戰。
一就是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不足,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每年都歸面臨1到1.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的投融資缺口。即將召開的20國集團,全球基礎設施中心上個月也做出預測,到2030年基礎設施投資市場將存在一個10到20萬億美元的投資缺口。第二也就是各國政府鼓勵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不足,由於經濟增長乏力,各國政府在消除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壁壘方面往往止步不前,從而影響國際資本進入本地,或者進入本國基礎設施的市場。同時各國政府普遍在引領私人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市場方面,缺乏必要的鼓勵和保障政策,也沒有能夠激發出私人投資的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這個積極性。
第三是有關金融機構的創新不夠,傳統單純依賴政府基金和金融機構貸款的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基礎設施建設和風險防範的需求。那麼參與國際基礎設施項目,普遍面臨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偏高,金融產品不足等問題,客觀上也需要金融機構創新推出適應基礎設施項目特點,既可以滿足資金需求,又能平衡各方面風險的金融解決方案。
大家都知道基礎設施項目的普遍問題,建設周期長,受所在國的政治、經濟、環境影響比較大,項目的風險也比較難控制,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召開這個論壇,既要進行國際基礎設施可持續與彈性這樣一個標準,以及我們對信用等級進行評價這樣的一個舉措。要解決基礎設施面臨的這些挑戰和問題,需要各國政府,各有關金融機構及時採取務實有效地應對措施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我認為首先需要各國政府營造鼓勵投資的政策環境,政府應該努力消除投資壁壘,構建標準化項目方式,便利投資者的參與,營造公平、透明、開放、有序地投資環境,為具體基礎設施項目的落實創造便利的條件,完善與基礎設施項目開發相關風險投資基金以及配套措施,支持創新型融資機制的建立,鼓勵國際投資和民間資本進入本國基礎設施市場,為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的保障。
其次需要項目模式和金融產品的創新,政府在大力推動BOT、PPP模式發展,以政府投資作為種子資金,吸引和帶動商業興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同時,各個有關金融機構也應當優化融資模式,加強產品創新,探討靈活高效,豐富多樣的融資產品。比如說可以通過銀行貸款、銀團貸款、項目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支持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也可以開發項目所在國或區域內債券市場,增加融資渠道,提升融資能力,降低基礎設施的投資風險。
第三,需要發揮多邊金融機構和多雙邊合作機制的作用。多邊金融機構自有資金規模龐大,運作規範、透明,對區域內大型複雜基建項目的實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政府也先後籌建了絲路基金,推動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等,為推動解決基礎設施資金缺口提供了新的平臺。與此同時,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20國集團,上合組織,區域關於協定的多雙邊合作機制也將為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各國政府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平臺和機制,充分發揮現有相關國際論壇、行業組織的促進作用,為國際基礎設施的合作提供有效地支持和服務。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認為國際基礎設施市場前景廣闊,商機無限,只要各個政府和金融機構在制度、產品和服務創新上下工夫,特別是要通過國際基礎設施項目對國際基礎設施的項目,對國際承包商進行有效地標準和信用體系的評級的建設,那麼下一步,必將推動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的蓬勃發展,作為行業協會,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將一如既往地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繼續推動中國承包商參與國際基礎設施合作,做出我們不懈的努力。最後,預祝本次大公全球基礎設施評級方法發布會暨全球基礎設施投融資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編:莊紅韜、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