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經緯中國的合伙人。經緯中國投出了奇虎360、獵豹移動、滴滴出行、陌陌、OFO共享單車等大家熟知的著名企業。
在他眼中,對於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新經濟創新,哪些方面的基礎要素是最重要的?它們已經成為基礎設施了嗎?一起來聽。
肖敏:
假如說未來要在這個網際網路領域裡面做投資,尤其是跟垂直行業相結合來改造我們一些傳統產業的話,我們要認真的來理解:今天做新經濟創新,我們的基礎設施是什麼。
今天我們從投網際網路跟垂直行業相結合,尤其是我們談到新經濟的時候,我們所認為的基礎設施是以下這三個。
第一個是物流,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物流跟我們整個行業的話是生生相息的。物流,一個是大物流,另外一個指的是毛細血管物流,中國今天的毛細血管物流在過去幾年是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發展。
比如說,今天在餐飲業的很多創新,其實就是基於這些物流的,小龍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物流不發達的時候,賣小龍蝦、賣宵夜是一個非常扯的事情,但毛細血管物流發展到今天的時候,幾乎可以做到你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這就是毛細血管物流給我們帶來的生活上的便利,反過來對投資來說,這就是創新基礎建設中的重要環節。
第二個是行動支付。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全世界的行動支付可能現在最發達的國家就是中國,咱們出去買菜或者隨便做什麼事情,到北京已經可以做到不用帶現金出門的程度。
假如說退回沒有微信的時代,用簡訊、QQ的時代,行動支付就沒有辦法蓬勃發展。今天行動支付帶來了很多行業的劇變,甚至很多商業模式的創新,非常多的例子可以幫大家理解這一點。比如說像快車,當滴滴出現了,沒有行動支付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它根本不會允許你叫車。為什麼?沒有行動支付,這個商業模式最重要的環節就缺失了。沒有辦法形成閉環,永遠無法對加入到平臺的司機進行管理。
再比如像我投資的自行車OFO。那天我跟一個朋友在討論,OFO這個為什麼能夠發展起來,你可以列舉一萬個理由,但我認為最重要的理由,OFO這樣的商業模型能夠成功,最最核心是因為行動支付的蓬勃發展。
自行車這件事情並不是今年才發明的,把自行車放到城市裡面給大家騎,也不是OFO發明的。大家可以看到,過去好幾年裡面,我們政府做了很多這樣的創新,投了非常多的錢,但是這個事情並沒有成為一個商業模型。
為什麼說OFO的基礎是行動支付?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沒有行動支付,這件事情能做得起來嗎?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證明自己是可以被信任的用戶,可是今天行動支付的時代,這些事情不需要了。要不你就用一個徵信來解決這個信任的問題,要不放一個小押金解決信用的問題。
第二步,每一次你的使用、結束,包括中間費用的支付,都是用行動支付解決的。假如說沒有行動支付,這個商業模型是徹底不成立的。
行動支付對未來我們很多行業會造成顛覆性的改變。比如說,今天在微信裡大家非常火的一個風口——無人零售。國外的亞馬遜也在做類似的事情,之前有很多公司在做各種各樣的無人零售,他們是怎麼做?是用投幣方法做,但是那種方式非常原始。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以行動支付作為底層基礎,構建的新型無人值守的服務模型或零售模型,都在蓬勃發展。我今年參與了好幾個這樣項目的投資。我覺得這是第二個(基礎設施),這非常非常重要。
另外第三個,就是互金——網際網路金融。大家又不太理解,為什麼今天的新經濟裡面,網際網路金融會成為一個基礎設施?其實在我們過往的很多時間裡面,金融跟我們創業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緊密。除了VC願意用錢支持創業公司以外,很多行業還是要依賴於各種各樣的民間資本,或者尋求銀行的支持。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行業根本很難得到快速的發展。
網際網路金融其實包括兩塊,一塊是關於資金本身;另外一塊是關於徵信。徵信我剛才已經提到了,比如今天在上海的OFO,你只需要憑你在螞蟻金服裡面的信用就可以不需要付押金來騎行。在很多行業裡已經得到很廣泛的應用,尤其是針對於B2C這一塊。
另外一個層面,對於很多B2B公司來說,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成為必備的標品了。比如說我參與投資的一家公司,這個公司叫易點租,對外包裝的時候會說自己是一家企業服務型公司,為企業提供各種辦公租賃的服務。
我說你不用這麼複雜,在我看來這些都很簡單,都是租賃經濟。說到底,OFO就是個租自行車的,你就是個租電腦的。其實租電腦這個經濟模型也非常簡單,把一臺電腦買回來、租出去,每個月收一定的押金,就這麼一個簡單的事情。
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如果沒有網際網路金融,這個業務根本不可能做得這麼好。為什麼?兩個。第一,徵信可以作為它授信的依據。很多早期的創業公司是沒有任何信用可以查的,於是就可以利用徵信系統、通過創始人的徵信信息,來給客戶授信。
第二,這家公司在過往一年裡面租出去十萬臺電腦,而且還不只電腦,還有一些印表機,還有一些像北京霧霾很重,還有淨化器之類的。一家公司假如說要買這麼多設備,錢從哪裡來?他們的做法,是把自己的設備買回來租給用戶,兩天以後把這個資產打一個包交給B2B平臺賣出去——完全用網際網路的資金作為槓桿服務這個行業的。沒有網際網路金融,像這樣的公司是不可能成立的。
再比如,像我2014年投資的一家公司——分期樂,這家公司發展非常棒,是做學生的分期購。假如沒有網際網路金融,你跟銀行談,銀行已經徹底放棄大學生這個市場了。所以,網際網路金融從新經濟的創新來說,也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今年,我們再去看一個行業的創新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從各種角度去思考:這家公司創新的底層因素是什麼?是基於今天物流的改變?還是因為今天行動支付的普及?還是因為有了網際網路金融的支持?這些公司才有了存在的這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