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軒:積極進取,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3日電 題《田軒:積極進取,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作者 田軒(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

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由負轉正的數據,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真實反映,也是中國經濟戰略縱深和制度韌性的體現。

不久前,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半年報」揭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但二季度情況出現了很大變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核算,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由負轉正。

隨著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經濟韌性增強成為上半年經濟數據的最大亮點。其中,反映實體經濟復甦的兩個核心指標――製造業投資數據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走勢向好。特別是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在4月份收窄8.3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次收窄4.7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降幅在4月份收窄6.4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次收窄4個百分點。可以看出,實體經濟在國家一系列促進政策的呵護下,正在不斷恢復。與此同時,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0%以上,表明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動能加速集聚。

在全球深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二季度同比增長3.2%的成績來之不易。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由負轉正的數據,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真實反映,也是中國經濟戰略縱深和制度韌性的體現,更是中國人民的堅韌、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宏觀經濟數字給予我們力量和信心,同時也提醒我們要保持清醒和定力。首先,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較大衝擊,需要時間來恢復。尤須引起重視的是,提供著80%以上城鎮就業崗位的民營企業,還在努力走出疫情帶來的陰霾。其次,在寬鬆的貨幣政策背景下,對於GDP數據的考量,更應該關注其增長結構。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的復甦能力主要體現在供給側,而消費需求的恢復明顯滯後於供給。同時,在直接影響消費復甦的居民收入和就業方面,壓力仍然較大。另外,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未來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外部環境加速變化。這些問題說明,要保持經濟復甦勢頭,必須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

經濟韌性不等於彈性。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基於中國40多年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人才儲備、財富積累、基礎設施和廣闊市場。接下來,我們也要注重提高中國經濟的彈性。一方面,保持宏觀政策的力度和靈活性,依靠改革破除各種障礙,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深挖近來湧現出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另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經濟結構,用強大的國內需求支撐逐漸全面復工復產後的巨大產能,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完全恢復正常。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保持經濟持續復甦,需要持續推進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繼續走市場化、法治化的道路。在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進程中,抓緊時間完善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制度體系,推動中國經濟的車輪不斷向前。(中新經緯APP)

田軒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穿越風雨保持定力 推動北海經濟行穩致遠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衝擊。北海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想方設法化危為機、突破重圍,推動北海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
  • 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原標題: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一一作出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重慶團代表、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和重慶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
  • ...推動商務和開放型經濟行穩致遠——訪湖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
    聚焦「兩穩一促」,推動商務和開放型經濟行穩致遠——訪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湘平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李靖宇1至6月,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2080.7億元,增長13.4%,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6.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三;實際使用外資104
  • 程永華:中日應保持定力推動兩國關係行穩致遠
    中日雙方應以日本新政權上臺為契機,進一步排除幹擾,保持定力,共同推動兩國關係沿著正確軌道行穩致遠。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發表主旨演講。經過數年較量和碰撞,安倍政權著眼國際局勢變化和實際利益考量,對華政策漸趨積極務實。安倍在執政中後期,投入較多外交資源和精力改善對華關係,菅義偉內閣在對華政策上將總體延續安倍政權基調。同時,後安倍時代日本對華政策仍將有一定的兩面性和搖擺性。從外部環境看,美國因素已成為中日關係最大變量。中美戰略博弈加劇背景下,美國對日本加大施壓力度,必將給日本的對華政策帶來更多變數。
  • 本固邦寧,行穩致遠
    作者: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 劉靜、曾靜婷  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時表示,要「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推動法治梅州建設行穩致遠
    陳俊欽指出,全市政法機關是法治梅州、平安梅州建設的主力軍,務必全面貫徹《實施綱要》要求,切實發揮好模範帶頭和示範推動作用,推動法治梅州建設行穩致遠。一要始終做法治社會建設的「排頭兵」。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持依法治市、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推動政法幹部學法常態化、制度化,不斷提升法治素質能力和執法司法水平,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二要始終做法治社會建設的「領航者」。
  • 劉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在生態文明建設「快車道」上行穩致遠,要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為方向和動力,努力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景象不斷呈現在人們面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
  • 人民日報:提質增效 行穩致遠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中國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引領中國經濟爬坡過坎,行穩致遠,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信心源自對自身實力地位的客觀認識。觀察中國經濟,既要觀形更要重勢。當前,從經濟基本面上看,中國經濟儘管增速有所放緩,但未出現大起大落,更沒有出現外界擔憂的失業飆升、惡性通脹和債務崩盤等問題,增速「換擋」平穩。在去年增長7.4%基礎上,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平穩開局,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經濟社會整體呈現穩中有進、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從增長潛力上看,中國經濟仍處在大有可為的上升階段。
  • 周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統計現代化行穩致遠
    周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統計現代化行穩致遠 2020-12-18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
    原標題: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領會當前經濟工作關鍵詞」系列評論之一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這是我們黨基於今年一季度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和重要部署,對今後一個時期更好地以穩中求進應對穩中有變、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十分關鍵。穩中求進蘊含著深邃的辯證思維,需要我們深刻領會並運用到經濟工作之中。 「穩」與「進」是緊密聯繫的,堅持穩中求進,必須把「穩」與「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穩和進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 恆邦雙林集團:求真務實,行穩致遠
    十六年來,研究組深入挖掘優秀房地產企業品牌成功要素,積極探索中國房地產品牌可持續發展之路,研究成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對品牌企業提升品牌形象、沉澱品牌資產、強化行業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9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在「以穩為主,一城一策」的總基調下,品牌房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煥新升級注入幸福基因,開啟品牌跨越新徵程。
  • 乘風破浪 行穩致遠
    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軌道,貴州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快中求勝 以快制勝 2月10日,貴陽順絡迅達公司生產車間,幾百臺繞線機的「頭頂」亮著綠燈,加緊生產來自華為的2億隻電感訂單。「疫情未散,但是復工復產的勢頭已經點燃。早復產,讓我們贏得了市場先機。」公司總經理戴正立說。
  • 2019中國石化資本年度講壇在京舉行:洞見未來,行穩致遠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2019中國石化資本年度講壇在京舉行:洞見未來,行穩致遠12月18日,2019中國石化資本年度講壇在京舉行。本屆講壇以「洞見未來,行穩致遠」為主題,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展望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國際資本投資和併購的大勢,共話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寶貴經驗。來自政府相關部門,金融、投資和諮詢機構,企業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等300餘位專家、學者和代表出席。
  • 2020年祖國統一進程在曲折中行穩致遠
    2020年祖國統一進程在曲折中行穩致遠 2020年01月02日 09:54:00來源:華夏經緯網 民進黨若繼續執政,沒有選舉壓力的蔡英文,在新的「民意」「加持」下,勢必會在島內繼續大肆推動「去中國化」和「臺獨」施政,限縮兩岸交流,全力阻撓各界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及與我進行民主協商,以及全面配合美國對我實施戰略壓制等等。
  •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關鍵轉型
    未來五到十五年,我國經濟將主要在四個方面進行轉型。   關鍵領域的技術自主   關鍵領域的技術自主之前也提過,但是沒有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得這麼明確。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上特別提自主技術?我想其原因跟國際環境的變化高度相關。高科技方面我們一定要努力實現技術自主,特別是晶片領域,因為這是未來整個高科技產業的基礎之一。
  • 在「穩」和「保」的基礎上積極進取(治理之道)
    當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科學分析形勢、把握髮展大勢,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積極引導全社會特別是各類市場主體增強信心,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 政商關係親清才能行穩致遠
    從黨政幹部角度上來說,「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企業遇到困難時,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清」就是同企業家的關係要清白,不能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從企業家的角度來說,「親」就是要積極主動同有關職能部門多溝通多交流,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清」則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 中國農業銀行:行穩致遠 為昆明發展「加速度」
    精耕細作四十載,該行始終堅持「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核心價值觀和「客戶至上,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依託覆蓋昆明全域的機構網點,強大的電子化網絡和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金融主力軍作用。2017年12月29日,原中國農業銀行雲南省分行營業部正式更名為「中國農業銀行昆明分行」,拉開了以「更名昆明分行」為標誌的省會城市行管理體制改革大幕。
  • 「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堅守底線思維方能行穩致遠
    【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堅守底線思維方能行穩致遠馬虎銀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底線思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治理智慧。堅守底線思維要在長遠謀劃中增強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
  • 築夢十年行穩致遠 中國傳媒大學MBA十周年慶典舉行
    中新網12月3日電 11月30日,中國傳媒大學MBA十周年慶典活動在中國傳媒大學4K演播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700位中傳MBA校友齊聚一堂,共同紀念十年成長歲月。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副校長李新軍出席慶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