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2020-12-2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一一作出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重慶團代表、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和重慶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堅定發展信心,凝聚奮進力量,將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攻堅克難、化危為機,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認清當前形勢 堅定發展信心

「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深受鼓舞,深感自豪!」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興海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傳遞出了攻堅克難、化危為機的堅定信念和力量,讓我們對國際國內發展形勢有了更科學的認識,必將激發廣大民營企業更加努力去探索、創新、奮鬥,更加努力地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重慶市委專職副主委黃燕蘋表示,作為政協委員,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挑戰,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積極推進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激發社會各界的力量,為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作出貢獻。我們將深入開展考察視察、調查研究、協商議政等活動,發出好聲音,傳遞正能量,聚焦把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建真言獻良策。

打好主動仗 開闢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家『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工商聯主席、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塗建華說,作為重慶市工商聯負責人,有責任帶領商會、聯合渝商,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保持定力、站穩腳跟。一方面要帶頭發展,在轉型升級中率先闖出一條新路;另一方面要帶動發展,引導重慶工商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幹苦幹,堅決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強經濟活力,更好服務民生。

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胡際權表示,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重要。重慶國有企業將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市委關於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部署安排,在落實「六穩」「六保」任務中,發揮好規模化優勢和基礎性功能,進一步延伸完善配套產業鏈條,強化生產能力和保障能力。在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狠下功夫,提升國資戰略引領能力水平,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努力發揮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的主導作用和示範效應。

市商務委主任張智奎表示,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我們直面挑戰、闖過難關增添了信心、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市商務系統將大力提振消費,克服疫情影響,順應消費升級和消費發展趨勢,加快構建優質高效、開放融合、極具特色的「重慶消費」服務體系,千方百計穩消費;要全力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落實穩外資穩外貿12條,開展外資企業全流程服務,加強外資招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實施「渝貨行銷天下」行動,拓展外貿多元化市場;加大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強化產銷對接,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努力讓貧困區縣農產品賣得好、賣得遠,助力農民增收。

抓住新機遇 展現新作為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企業如何主動擔當作為指明了方向。」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璞雨為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高鈺說,總書記強調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對於企業而言,就是要樹立信心,勇於克服當前的困難,努力探尋新的發展機遇。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城市將變得更加智慧,企業也迎來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好時機,「我們必須搶抓機遇謀發展,努力推動企業壯大,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和稅收,以此反哺社會民生。」

重慶市蔡家組團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勇表示,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我們正確把握當前形勢、積極應對挑戰、開創發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公司將牢牢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加快蔡家智慧新城建設。他說,蔡家將以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園為依託,加快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打造國家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基地,積極建設5G示範項目等。

重慶捷力輪轂製造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李昌偉表示,將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切實開展「雙強雙帶」「雙亮雙爭」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爭當創業創新先鋒;加大科技投入,讓工業網際網路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引導企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和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積極應對挑戰、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 戴娟 陳國棟 顏若雯 吳剛 白麟 楊駿)

相關焦點

  • 好好學習 | 2020習近平這樣引領中國經濟化危為機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帶領中國人民攻堅克難,深刻認識和把握疫情影響下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化危為機,主動迎接挑戰,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穿越風雨保持定力 推動北海經濟行穩致遠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衝擊。北海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想方設法化危為機、突破重圍,推動北海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
  • 乘風破浪 行穩致遠
    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回穩、恢復加快、勢頭向好,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和社會基本面。 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軌道,貴州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快中求勝 以快制勝 2月10日,貴陽順絡迅達公司生產車間,幾百臺繞線機的「頭頂」亮著綠燈,加緊生產來自華為的2億隻電感訂單。「疫情未散,但是復工復產的勢頭已經點燃。
  • 權威訪談:化危為機,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發展環境也經歷著深刻變化。「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要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應如何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十四五」時期,我們應如何化危為機,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評論員:穩中求進,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肯定上半年經濟運行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同時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重大部署,為我們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
  • ...推動商務和開放型經濟行穩致遠——訪湖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
    聚焦「兩穩一促」,推動商務和開放型經濟行穩致遠——訪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湘平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李靖宇1至6月,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2080.7億元,增長13.4%,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6.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三;實際使用外資104
  • 即墨潮海街道:保持定力,聚焦發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發展思路,突出抓好產業發展、品質城市建設、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行穩致遠。以區域化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創新突出抓好社會治理。突出區域化黨建「一核引領」,結合實際創新實施網格化建設,構建「街道-社區-村居-網格」四級網絡,全面摸清轄區人、房、事、物、企業法人底數。組建218名社會網格員和167名部門職能網格員兩大隊伍,解決「條塊兩張皮」問題。
  • 田軒:積極進取,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3日電 題《田軒:積極進取,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作者 田軒(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由負轉正的數據,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真實反映,也是中國經濟戰略縱深和制度韌性的體現。
  •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家一致表示,全會公報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為大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我市廣大黨員幹部要更好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乘勢而上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本固邦寧,行穩致遠
    作者: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 劉靜、曾靜婷  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時表示,要「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李強:化危為機 只爭朝夕 走出向上向好節奏
    原標題:化危為機 只爭朝夕 走出向上向好節奏 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為機 既要看到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要看到其中蘊含的利用外資、延攬人才、培育新產業、補齊短板的機遇 最大限度做好確定性文章 以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為契機,出臺重要舉措,開展全球推介
  • 化危為「機」,「機」從何來?
    只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能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如期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化危為機,「機」從強產業來。目前,我國企業已基本復工復產,接下來的重點是落實好相關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
  • 瞭望:中國經濟的發展邏輯沒有變 正化危為機破浪前行
    疫情的外生衝擊不可避免地會在短期內影響中國外貿和外資的發展,但中國在經濟穩定性和競爭力、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產業配套、營商環境等方面具有綜合競爭優勢,加上巨大的市場規模和積極向好的經濟形勢,仍然具備促進外貿發展、吸引外資的硬核要素。長期來看,外貿規模、外資水平隨著中國開放的步伐和經濟結構轉型的發展不斷提升質量和水平,是推動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
  • 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
    原標題: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領會當前經濟工作關鍵詞」系列評論之一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這是我們黨基於今年一季度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和重要部署,對今後一個時期更好地以穩中求進應對穩中有變、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十分關鍵。穩中求進蘊含著深邃的辯證思維,需要我們深刻領會並運用到經濟工作之中。 「穩」與「進」是緊密聯繫的,堅持穩中求進,必須把「穩」與「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穩和進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 推動法治梅州建設行穩致遠
    本報訊 (記者李盛華)昨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俊欽主持召開市委政法委委務會議,傳達學習中共中央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法治社會建設相關工作。 陳俊欽指出,全市政法機關是法治梅州、平安梅州建設的主力軍,務必全面貫徹《實施綱要》要求,切實發揮好模範帶頭和示範推動作用,推動法治梅州建設行穩致遠。一要始終做法治社會建設的「排頭兵」。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持依法治市、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推動政法幹部學法常態化、制度化,不斷提升法治素質能力和執法司法水平,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二要始終做法治社會建設的「領航者」。
  • 劉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 人民日報:善於化危為機,捕捉創造機遇
    這正說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為機。&nbsp&nbsp&nbsp&nbsp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我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 程永華:中日應保持定力推動兩國關係行穩致遠
    中國網9月28日訊(記者李明豔)27日,中華日本學會2020年年會暨「從平成到令和:日本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出席開幕式。他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日本菅義偉內閣在對華政策上將總體延續安倍政權基調。
  • 人民日報: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但綜合來看,一季度我國經濟社會總體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考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由於疫情嚴峻挑戰,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應當看到,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前,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能夠保持這樣的發展局面極為不易。
  • 周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統計現代化行穩致遠
    周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統計現代化行穩致遠 2020-12-18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