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機」從何來?

2020-12-16 新華社

《理學院》之【100秒漫談斯理】系列之三十四: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只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能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如期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化危為機,「機」從強產業來。目前,我國企業已基本復工復產,接下來的重點是落實好相關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

化危為機,「機」從擴內需來。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加快在建、新開工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用工、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優化投向結構,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化危為機,「機」從穩外貿來。必須用足用好合規的外貿政策工具,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穩定國際市場份額,穩住外貿基本盤。必須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全力維護全球產業鏈安全。落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

化危為機,「機」從激活力來。必須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加大對民營經濟、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企業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勁頭。

中國經濟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們相信,中國經濟大海的浪潮澎湃奔湧,必將衝破絕壁的阻擋奪隘而出,奔向更加遼闊更加壯美的海域。

出品人:田舒斌

總策劃:郭奔勝 周紅軍

總監製:肖 陽

策 劃:安傳香 李潔瓊

監 制:劉雲伶

編 輯:徐 可

制 作:趙 凱

配 音:崔月淼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善於化危為機,捕捉創造機遇
    這正說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為機。&nbsp&nbsp&nbsp&nbsp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我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 南平邵武:化危為機創新局
    邵武市常務副市長李敏飛說,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邵武攻克復工復產堵點,化危為機,迎難而上,千方百計抓好復工復產與年度重點任務的推進。「我們這跟沒有發生疫情前的狀態,基本一樣。」福建杜氏家居集團管理中心安辦主任宋瑞成介紹道,在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杜氏1200多名員工很快到崗到位,進入「滿員」「滿負荷」的生產狀態。
  • 李強:化危為機 只爭朝夕 走出向上向好節奏
    原標題:化危為機 只爭朝夕 走出向上向好節奏 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為機 既要看到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要看到其中蘊含的利用外資、延攬人才、培育新產業、補齊短板的機遇 最大限度做好確定性文章 以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為契機,出臺重要舉措,開展全球推介
  • 化危為機,創新前行丨新明珠陶瓷集團2020年中總結大會隆重召開
    8月12日下午,新明珠陶瓷集團在集團三樓多功能會議室召開了主題為「化危為機,創新前行」的年中工作總結會議。新明珠陶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葉德林,集團決策委領導和各線部管理幹部共400多人參加了會議。強化優勢,化危為機行業的邊界,正在不斷消失,以用戶為中心的新商業時代已全面開啟。
  • 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原標題: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一一作出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重慶團代表、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和重慶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
  • 權威訪談:化危為機,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們應如何化危為機,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   當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步恢復態勢,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我們有較強的信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記者: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王昌林:分析經濟形勢首先要看「形」。
  • 好好學習 | 2020習近平這樣引領中國經濟化危為機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帶領中國人民攻堅克難,深刻認識和把握疫情影響下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化危為機,主動迎接挑戰,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中華民族化危為機的辯證意蘊與價值表徵
    中華民族素有化危為機的辯證思維和辯證法,能夠將經歷的一次又一次磨難變為前進發展的動能,這就是她的生存智慧、發展動力和復興法寶。化危為機必須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的原則,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鬥爭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依據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強調辯證思維,注重策略方法、講求轉化藝術。
  • 化危為機,應變求變!今晚央視《焦點訪談》點讚湖州
    今晚,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化危為機 應變求變》,報導湖州吳興區織裡鎮的13000多家童裝企業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化危為機,應變求變,加快復工復產,走出困境。 湖州織裡是「童裝之都」,集聚著13000多家童裝企業。
  • 調整櫃檯,主動「翻牌子」……南京東路步行街多家老字號「化危為機」
    上海老字號做大內需市場、積極化危為機「不要放水裡煮,要隔水蒸」「如果吃得好,記得上網給個好評」……50多歲的黃海根相貌普通,可在南京東路步行街那麼多商家的那麼多售貨員中,很容易認出他:他要麼在大聲吆喝最新上市的黑毛豬肉粽;要麼在傳授冷粽子再加工的訣竅;看到年輕人買單了,又提醒不要忘了在網際網路平臺給他點讚……就在解放日報·上觀記者拍照的當口
  • 【直播預告】房地產業變革,疫情之下如何化危為機?
    如何打破傳統、反思商業模式、經營及管理,在後「疫」情時代「化危為機」?直播信息直播方式線上視頻直播直播時間2020年4月5日(周日)19:30-20:45管院喵助教房地產的「危」與「機」,就在4月5日19:30,直播間不見不散呀~掃碼關注「復旦商業知識學堂
  • 從「危」與「機」的辯證法中把握經濟發展新機遇
    以辯證思維看待危機,不難發現,危和機構成的矛盾統一體中,危是一種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變性的客觀存在。危與機作為矛盾雙方並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相互貫通、辯證統一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危中有機,機中有危;危可轉機,機可變危。《老子》曰:「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倚」,講得就是福與禍(危與機)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深刻道理。
  • 而立浦東•專家訪談| 王戰:上海和國家每一次「化危為機」,都有...
    今日陸家嘴   孟雨涵 攝【二】每一次「化危為機」都有浦東身影「縱觀這30年,上海和國家每一次遭遇危機都會想到浦東,每一次化危為機,浦東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一輪的『化危為機』中,浦東要繼續發揮領軍引航作用,發揮一帶一路橋頭堡作用,推動上海『五個中心』建設。」
  • 化危為機 創新模式︱北大荒集團營銷轉型提速
    網上下單、社區配送、微店微商、主播帶貨……隨著疫情對人們消費方式的改變,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因勢利導、化危為機,以「產業融合
  • 瞭望:中國經濟的發展邏輯沒有變 正化危為機破浪前行
    在錨定目標,破浪前行的同時,更要清醒看到,在當前環境大變局下,中國要抓住戰略機會,危中尋機,化危為機。例如,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危中有機的領域往往是既能應對疫情衝擊,又能積蓄髮展潛力的最佳投資選項。
  • 化危為機砥礪前行—疫情下中國電影的擔當與作為
    要大膽創新、擁抱新媒體,努力探索、促進產業升級,抓住「新基建」的機遇、化危為機,走出一條既適合中國電影發展、又能引領世界電影進步的科學發展之路。另一方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電影一直都承載著記錄歷史和教化民眾的職能,對於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
  • 疫情之下,出版行業如何「化危為機」?
    如何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化危為機」,積極自救?這要求出版人們從政策、民間、自身等不同方向去尋求資源,促成轉機。疫情期間,我們也在持續關注著出版行業的生態變化。與選題策劃、編輯審校等工作相比,出版社的終端,比如印刷出版、書籍銷售等方面受到的衝擊更大。如同實體書店一樣,不少出版社也上陣開始直播、在線讀書會,試圖利用這些方式來帶貨,實現營銷方式的轉型。
  • 化危為機 加快試驗區建設
    廣西醫科大學校長 趙勁民我們不僅要從「危」與「機」並存的辯證思維去分析和總結,更要看到推動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的有利契機。
  • 化危為機,職業教育要增強五大理念
    如何真正做到「化危為機」,不讓網絡教學僅僅成為一時之需和一哄而上的無序應付行為,關鍵還是要從根本上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為有效提升混合式教學質量,要把握好五個內涵要求。一是融合,要遵循職業教育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規律,做到線上線下教學的彼此融合、相互補充,努力達到課程教學目標。
  • 探尋疫情下民俗與民俗學如何化危為機 創新謀遠
    本次年會以「危機與抉擇:疫情下的民俗與民俗學」為主題,希望通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帶來的影響,探尋民俗與民俗學如何化危為機,創新謀遠。中國民俗學會會長葉濤、華中師範大學副校長任友洲、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鄢維新、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天勇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原副校長黃永林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