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 訊 7月24日,由東北林業大學主辦,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Tree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FTMB2018)在哈爾濱召開。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周宏力、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儲富祥,以及國家林業與草原局處長宋紅竹為研討會致辭。會議開幕式由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姜立泉教授主持。
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周宏力在致辭中表示:哈爾濱是重點國有林區中心,森林可持續發展優勢突出;黑龍江省是林業大省,整體生態化優勢突出;東北林業大學是林業行業特色鮮明的高等學府,擁有中國林業行業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業科技、人才優勢突出。此次選擇在這裡,舉辦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研討會,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舉足輕重的學術價值。
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 周宏力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儲富祥在致辭中說到:本次會議以林木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為主題,深入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問題。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等新興生物技術的不斷湧現和發展,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常規林木育種技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極大地拓寬了林木遺傳育種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為全球林木遺傳改良和林木種業高效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儲富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創新處處長宋紅竹也在致辭中表示:東北林業大學主辦、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此次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以解析林木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機制、木材形成及生長發育機制為目標,以探討林木生物質能源的前景及最新的林木領域科研技術手段為議題進行深入交流,該會議可以為林木分子生物學的專家學者們搭建國際交流的平臺,可以說是林木分子生物學的思維創新盛宴。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創新處處長 宋紅竹
隨後,美國科學院院士Ron Sederoff和日本東京大學副校長Hiroo Fukuda就林木研究的機遇與挑戰以及維管形成層研究的重要方法體系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美國科學院院士Ron Sederoff做主題報告
東北林業大學人事與專家工作處副處長張春雷在接受採訪時告訴我們:此次舉辦研討會也是林木學科發展的一個促進,通過高端的學術會議可以對於基礎學科的研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今年是改革開放的40周年,在這個時間由中國承辦大規模的國際學術會議,也是國家改革開放成果的體現。此次由我們東北林業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也是東北林業大學走在林木學科高端領域的體現,這也是我們在一流學科建設中取得成果的體現。此外,此次研討會有300餘名國內外學者參加,作為人事部門,我們也很希望,也有信心以任何形式跟各位學者進行合作,我們也有信心為各位學者在東林的生活和科研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東北林業大學人事與專家工作處副處長張春雷
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林業大學)主任姜立泉教授在採訪中表示:這次研討會不但是國內的第一次舉辦,而且全世界也是第一次舉辦關於木材分子研究的專業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我們邀請了世界上的著名專家、科研帶頭人參加,研討會的報名情況也遠超了我們的預計,可見大家是十分重視這次研討會的。同時,我們也希望、也有信心借這次的會議,把這個林木分子、基因工程等學科的發展和研究在國內起到一些積極的啟發作用。
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姜立泉
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主任委員楊傳平也就市民關心的楊樹飛毛如何控制進行了介紹:楊樹以及柳樹都為雌雄異株的樹種,雌性楊樹會開花結果,會造成漫天飄絮;而雄性楊樹一般只開花不結果,因此不會產生楊絮。要想解決楊樹飛毛的問題,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將現有的雌株楊樹進行標記,然後合理安排砍伐,替換成雄株楊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楊樹飛毛的問題。同時,替換下來的雌株樹木應當進行合理的處理,比如製作成家具、用於造紙等,避免焚燒等會造成碳排放的處理方法。
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主任委員楊傳平
據了解,此次研討會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等12個國家與地區、65家國內外單位的300餘名代表出席此次會議。其中國外代表約為50人。研討會為期三天,期間將邀請41位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做會議報告。
據悉,此次研討會旨在針對林學學科林木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一些重大的、關鍵的、前沿性科學問題展開討論,進一步加強國內林木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人員與國際研究同行間的交流與合作。研討會設置七個議題:表觀遺傳及染色質重塑調控樹木生長發育研究,樹木抗逆、抗病等生物脅迫與非生物脅迫機制及其互作關係,木材細胞壁組分合成調控機制研究,細胞特異性分化與木材形成的分子機制研究,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在林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樹木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等研究技術進展,以及林木與生物質能源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