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之道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東瀛視角】

近藤大介/文

近半年,新型冠狀病毒在日本境內橫行肆虐。進入8月,每日東京的新增確診病例數持續增加,463人、472人……眼看就要突破500人的大關。

但在安倍晉三政權「經濟V字復甦」的倡導之下,日本自7月22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GOTOTRAVEL(去旅行)」主題活動。根據活動規則,日本國民可以向政府報銷旅行過程中產生的部分交通費和住宿費。然而,這項刺激消費的政策帶來的並不是「V字復甦」,而是疫情的再次加劇。現如今,大多數日本人都放棄了旅行的念頭,乖乖的呆在家裡「自我隔離」。

長時間呆在家裡的人,一定會找點事情來打發時間,比如說,玩玩遊戲什麼的。說到玩遊戲,一個「遊戲青年」已經成了時下日本最了不起的「英雄」。他玩的遊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象棋。

其實,用「玩象棋」這個詞,是對這位「英雄」的極大不尊重。因為他是日本職業象棋棋手藤井聰太。

藤井聰太,一個在上個月19號剛剛過完18周歲生日的高三學生,但卻被譽為「百年一遇的天才棋手」、「唯一超越AI(人工智慧)的棋手」……

關於象棋的起源,不同國家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說法。日本象棋聯盟在其官網上表示,「象棋源於古印度的一種名為『chaturańga』的遊戲」的說法,最具說服力」。chaturańga傳到了中國,演變成了中國的象棋;也傳到了西方,演變成了西洋棋。

象棋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傳到了日本,目前沒有人能夠給出標準答案。日本象棋聯盟認為,1993年發現於奈良縣興福寺的木簡是日本最古老的象棋棋子——裡面寫有文字以及「天喜六年(公元1058年)」的字樣。而關於日本象棋的最早史料記載,出現於平安時代貴族藤原明衛筆下的《新猿樂記》(成書於1058至1064年之間)。書中主人公右衛門尉的女兒的戀人非常喜歡下象棋。所以,日本象棋有可能是遣隋使或遣唐使從中國帶回,又或是由朝鮮人帶到了日本。

如果日本象棋真的源自中國象棋,那麼讓人感到意味深長的莫過於,兩國象棋規則的截然不同。古代的日本人把象棋這種非常有趣的腦力遊戲從中國引進日本之後,就讓它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以便讓它符合日本的風土人情和日本人的氣質。這就像日本人在中國漢字的上面標上平假名(日本文字符號的一種)一樣,把外來的東西變成了「本土貨」。

日本人對象棋的最大改良點在於,可以將「吃掉」的對方棋子變成自己的棋子,重新放在棋盤上。眾所周知,象棋是一種類似戰爭的遊戲,棋子間相互「拼殺」,最終打敗對方。按照中國象棋的規則,被吃掉的棋子等同於「陣亡的士兵」,需要被移到棋盤之外。而在日本象棋裡,被吃掉的棋子相當於「被捕之後,歸降的士兵」,所以這些棋子可以重新「上戰場」。

我的父親非常喜歡日本象棋,一直希望身邊能有個人陪他下棋,於是我自然而然的成了他的首選對象。由於從小學習日本象棋,我很快就達到了業餘三段的水平(距離專業棋手的水平只有一步之遙)。後來,我的工作和中國產生了聯繫,所以我又學習了中國象棋。至今我仍然記得,在北京大學留學期間,一位教授曾告訴我「如果想和中國人深交,一定要學會下象棋或者打麻將。最終,我選擇了被視為「日本象棋之起源」的中國象棋。

只不過,當我知道中國象棋裡被吃掉的棋子只能被放到棋盤外時,一種「太可惜了」的感覺油然而生。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日式思維——與地大物博的中國不同,古代的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古代的日本人無論使用什麼東西,都會一直用到徹底無法使用為止。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看到被吃掉的棋子只能被放到棋盤外時,會感到可惜了。

中國象棋震撼我的第二個方面在於它的速度感。對戰雙方各有兩個「炮」(日本象棋中沒有功能類似的棋子),開局之後寥寥幾手棋,「炮」就能殺入敵陣,甚至直接「將死」對手。另外,在中國象棋裡,雙方各有兩個可以橫衝直撞的「車」(日本象棋裡,雙方各有一個),「馬」可以跳到前後左右八個位置中的任意一個位置(日本象棋裡的「馬」只能跳到前方左右位置中的任意一個位置)。

總而言之,中國象棋充滿了速度感和生機。同時,也充滿了機遇和風險。所以,下中國象棋的時候,必須全神貫注,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在方寸棋盤之上,或多或少的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發展速度、機遇與風險——昨天一貧如洗,一夜之間風生水起,陡然而富;昨天位高權重,一夜之間聲名盡失,鋃鐺入獄。

與中國象棋不同,在日本象棋的開局階段,雙方的主要工作都是建立完備的防守陣型,保護王或玉(相當於中國象棋中的將或帥)。然後,雙方的「步」(相當於中國象棋中的兵或卒)一步一步衝向敵陣。中國象棋中的兵和卒各有5個,日本象棋裡的「步」,雙方各有9個。在開局階段,這18個「步」是絕對的戰鬥主力。

伴隨著「步」的前移,雙方產生了摩擦和衝突,最終戰爭爆發。當「步」殺入敵陣(對方棋盤第三行)時,就會搖身一變(將棋子翻過來),變成「金」(類似於中國象棋中的「士」)。與中國自上而下的社會體制不同,日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由下而上的社會。所以,日本象棋裡的這個「由步變金」的過程,儼然就像是日本的工薪階層,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奮鬥,終於成為了公司的董事。

除此之外,中國象棋還有很多地方讓我感到驚訝。比方說,每個棋子都用漢字標明它的種類。但是,在擺放自己一方棋子的時候,並不需要讓漢字處於便於自己閱讀的方向——可以橫著放,可以斜著放,甚至還可以倒過來放,讓漢字處於便於對方閱讀的方向。這樣情況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日本象棋界。如果有日本人連棋子的方向都沒有擺好,就要開局,那他的對手一定會怒吼一聲「真是太沒有禮貌了!」然後拒絕下這盤棋。這也體現了中日兩國社會的另一個不同之處,中國注重內容和內在,日本講究形式和外在。

1996年,我在北京大學留學的時候,作為日中友好交流事業重要一環的「龍王戰」首次在北京舉行。「龍王戰」是和「名人戰」齊名的日本象棋界頂級賽事。所以,我逃課去現場觀看了比賽。賽場設在了北京五星級酒店的宴會大廳。廳內鋪設了榻榻米,對戰雙方身穿和服,一手拿著扇子,一手拿著棋子較量。其中一位是時年25歲,被譽為「百年一遇的天才棋手」的「龍王」羽生善治。賽前,我有幸和他聊了幾句。他說自己被北京的大馬路(長安街)嚇到了。

很多中國媒體也來到賽場報導這場比賽。但是,他們對日本象棋的規則知之甚少。於是,我臨時承擔了現場翻譯的工作。直到今天,我還記得當時有一位中國記者問我:明明只是一場遊戲,為什麼日本棋手穿的這么正式,就像是古代的王公貴族一樣?

我一臉驚訝地回答說:「日本人把象棋叫做「象棋道」。它和武士道、相撲道一樣,都含有「極盡之道」的寓意。所以,日本約150位職業象棋棋手,受到了日本人的尊敬。在這些棋手之中,又以「名人」和「龍王」的地位最高,類似於相撲界的「橫綱」。他們都是日本人的品行表率和行為楷模。」聽完我的回答,這位中國記者的臉上浮現出了似懂非懂的表情。

據統計,羽生善治一共獲得了99個頭銜戰冠軍。但是,從今年開始,日本象棋界已經變成了「力壓AI」的18歲少年藤井聰太的時代。當所有日本人都在為新一輪的新冠肺炎疫情瑟瑟發抖的時候,天才棋手藤井聰太通過精彩的表現,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安慰。

相關焦點

  • 中國象棋實用殘局:三高兵必勝士象全取勝之道
    中國象棋實用殘局:三高兵必勝士象全取勝之道 謝謝棋友提出的問題!
  • 象棋之「象」的兩層含義,你知道嗎?
    以象命名的寓意 象棋以「象」命名,且有動物象作為兵種,是不是象棋之義就是指有象之棋了呢?錯。象棋之「象」,絕非動物之象。事實上,直到宋代象戲改革以前,除大象戲外,無論六博、塞戲、北周象戲、唐代象戲,還是七國象戲、廣象戲、小象戲中均無「象」這一兵種,如果說,僅僅是因為有動物之「象」作為兵種,則要把象戲命名為「象棋」的話,那麼,以此類推,也可以把象棋命名為「車棋」、「馬棋」、「炮棋」甚至「卒棋」了。實際上,象棋之「象」,應有兩層含義,那麼是哪兩層含義呢?聽小編慢慢道來!
  • 象棋之美
    象棋之美 休閒益智 大小: 5.95M
  • 鳳崗:全國象棋之鄉將建首家「象棋酒店」
    今年春季開學,鳳崗鎮體育管理部門就組織開展了象棋進課堂活動,現有兩所學校試點將象棋納入校本課程,進一步弘揚和傳承象棋文化,不斷提升少年兒童的象棋競技水平,進一步擦亮鳳崗全國象棋之鄉名片。建設象棋文化特色酒店12月2日,鳳崗鎮首家象棋文化元素特色酒店正式籤約建設,在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時,進一步傳承發展象棋文化,擦亮全國象棋之鄉名片。
  • 什麼是象棋?以及古代對象棋各種稱謂
    棋盤稱為局,分十二道,兩頭當中名為「水」,置「魚」兩枚。兩人相博,互相投箸(擲採)行棋,棋行到處,即入水食魚。每食一魚得二籌,得籌多者為勝。因當時棋子用象牙雕制,故名「象棋」。有人認為與唐宋以來流行的象棋有一定淵源關係。寶應象棋古象戲。8世紀時已流行。
  • 快樂之都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的基本技巧
    中國象棋的歷史:中國象棋即軍際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北周象戲象棋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唐代,象棋在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了一些變革,已有「將、馬、車、卒」4個兵種,棋盤和西洋棋一樣,由黑白相間的64個方格組成。後來又參照我國的圍棋,把64個方格變為90個點。
  • [博弈篇]象棋之「象」字起源初探
    [博弈篇]象棋之「象」字起源初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4日 09:52 來源:東萍象棋網絡雜誌     寶應象戲是根據唐牛僧孺
  • 思想者許銀川:象棋從何處來? 象棋往何處去?
    「半壁河山半攻守」講的是象棋技藝,而「半爭成敗半悟道」則是許銀川從棋中悟出的「人生之道、社會之道、哲學之道」。這樣的開場白讓臺下的大學生們紛紛點頭。與此前常昊、謝軍的講座不同,因為昨天並非周末,很多小棋童要上學沒法前來,昨天到場聽講座的大部分是成都棋藝學院的大學生們。許銀川雖然略有遺憾,但也表示在大學生中講述象棋文化也是非常特別的經歷。
  • 中國象棋為何要叫象棋呢?
    中國象棋,是我們日常隨處可見的一種棋類遊戲。不過,中國象棋為何要叫象棋呢?這個問題早就有人思考過,在十八世紀,英國人威廉·瓊斯便有考據認為中國象棋應該起源於印度,理由便是印度是產象國,而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
  • 象棋「限制」的藝術
    我們喜歡象棋的理由,象棋藝術的無窮魅力,小小棋枰中的驚濤駭浪、波譎雲詭,無一不是由此而來,無一不與其息息相關。可以明確直白地斷言:象棋失去上述種種「限制」之日,就是它走向衰亡之時。 長期以來,象棋的「九宮」一直被誤讀為皇帝老兒的宮殿,理由是只有「九五之尊」才能躲在宮中「深居簡出」。事實上,這是我們對象棋藝術在認識上的幾大誤區之一。被領進象棋藝術迷宮的孩子們,最先接觸到的便是種種基本殺法。
  • 象棋之美盡在思索與快樂中——從12個問題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我國正式開展的第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為促進中國象棋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和推廣,希望大家能更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 象棋中的學問
    □鄭州市緯五路第二小學四(6)班 楊樹  暑假,爸爸買回來一副象棋,我很好奇,於是問爸爸:「這是什麼棋呀?」爸爸回答說:「這是中國象棋,在我們國家有悠久的歷史,如果你想學象棋,我可以教你。」我忍不住好奇心,就答應了爸爸。
  • 天天象棋
    《天天象棋》是騰訊出品的中國象棋,擁有十大遊戲特色!【揭棋】源於地區,無AI作弊的象棋新玩法。【專業直播】大師直播教你提高棋力。【棋友系統】約戰、聊天。            《天天象棋》是騰訊出品的中國象棋,第二代全新上線,除了保留傳統的象棋玩法,還增加學棋模塊,助力棋友棋力大漲。 【棋力評測】棋友公認的棋力評測系統。 【智能復盤】智能復盤分析對局招法優劣,報告對局質量。
  • 國粹象棋漫談,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這既是善兄弟之「悌」,更是慰父母之「孝」。也有說是源於神農氏,如元代和尚念《佛祖歷代通載》中就曾記載:「借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還有說是起源於黃帝,等等,不一而足。
  • 天天象棋騰訊版
    天天象棋騰訊版 網路遊戲
  • 中國象棋的背後,體現的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從小就知道這樣的象棋熟語。小學的時候,班裡舉行象棋比賽,還一舉奪魁,而在家裡,父親從讓我車馬炮到一字不讓,更是承載著我們父子間情感交流的樞紐,象棋,我想,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有著自己的感情。新聞裡在大雨中下棋的兩位大爺而在九平十豎的的象棋棋盤之中,其實也包含著我們中華文化的「道」,什麼是道,形而上者謂之道。什麼是形而上者?
  • 由三個小故事看「象棋」之人生哲理和時間價值智慧
    4.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太平御覽》說:」周武帝造象戲」,羅頎《物源》說:「周武帝作象棋。」上述幾種關於象棋起源的傳說,都有一定的根據,值得進一步追溯。但就從這些傳說中已可看出我國古代象棋的萌芽。「象棋」的得名與《周易》的「象」思維密不可分從棋局上講,它製作象式;四道交正,象徵四時的更替;局平以正,象徵著《坤》卦的德性—和順地承載著萬物。
  • 中國象棋與中國文化
    那麼,作為藝術的象棋, 無疑就與人類的生活、勞動有關了。古人愛將自己熱愛的東西託付於神, 使其充滿神聖, 像國外有詩神。我們先人沒有詩神, 卻有棋神, 也許是我們先人對棋的愛勝於詩歌的緣故。 刻劃得比較傳神的棋神是帝臺。「苦山之首, 曰休輿之山. 其上有石焉, 名曰帝臺之棋, 五色而文, 其狀如鶉卵, 帝臺之石, 所以禱百神者也, 服之不蠱。」
  • 中華國粹之象棋,可以陶冶性情頤養情操
    具體有古籍記載,戰國時期的《楚辭·招魂》中已有「蓖蔽象棋,有六簙些;分曹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漢代劉向的《說苑·善說》中亦記有「燕(宴)則鬥象棋,而舞鄭女的記載,是說齊國孟嘗君喜歡在宴會上下象棋讓舞女助興,以增加歡樂氣氛。到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宇文邕已親撰《象經》棋譜,並於天和三年(568年),召集文武百官進行演示推廣,使象棋流行起來。
  • 象棋當然是中國人發明的,「陰陽理論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
    各子步法:王直斜行一格;象斜行二格;馬與今天的西洋棋一樣;船直行無遠近;兵與今天中國象棋無異。每著棋走前擲骰子,五點是王或兵走,四點走象,三點走馬,兩點走船。中國象棋的走法和「恰圖蘭格」有相似之處,據此,印度有學者認為,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