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象棋漫談,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2020-12-04 國粹名媛

象棋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它源遠流長,千百年來長盛不衰。國粹象棋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於一身,不但可以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鍊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

源遠流長的象棋歷史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用玉石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大小)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

關於象棋的起源有多種,混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說,所以學術界至今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有說是起源於舜帝時期,相傳舜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象,此人平日遊手好閒,爭強好鬥,惹事生非。舜實在沒有辦法,就給了象一塊荒地,讓其帶領一些人去開荒,並專門令人發明了一種器具,制定了一套規則,以此開導象,故名「象棋」。這既是善兄弟之「悌」,更是慰父母之「孝」。

也有說是源於神農氏,如元代和尚念《佛祖歷代通載》中就曾記載:「借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還有說是起源於黃帝,等等,不一而足。

延綿不絕的象棋發展

戰國時期,已經有關於象棋的名稱 ,但是指象牙作的六博棋子,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以獲得多博籌為勝,不同於吃王為勝的象棋,沒有演化關係。

北周時期,象棋遊戲最早稱為象戲,武帝制《象經》,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後周武帝依當時的象棋編制《象經》,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戲名稱由此而來,象戲名稱由此而來,稱為北周象戲。

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

宋代制定現代的象棋型式,北宋時期象棋更平民化,下象棋者更成為一種職業。此時象棋沒有士而有偏、俾兩子。

至南宋象棋一詞才開始指的中國象棋,南宋時,已成為象棋的形式,並有士。

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

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1956 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

2009年2月23日 據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覆棋牌運動管理中心,同意「中國象棋」更名為「象棋」英文譯名採用「Xiangqi」。

博大精深的象棋文化

象棋作為中華民族一項特有產物,它勢必一方面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一方面又能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點而獨具一格。象棋之所以數千年至今不衰, 就是由於它既有一個無限的創造空間, 又有著獨特的、廣博而奧妙無窮的文化內涵。

散落於各城市的中國象棋文化雕塑

2006年5月20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九平十豎的棋盤中,傳承著中國的文化基石——仁、義 、智、禮、信、忠、勇。

象棋中的仁,是勝負的判定,不是將對方殺光殆盡,而是困住敵軍將帥,「將死」便能獲勝;象棋中的義,是七種棋子各司其職,恪守自己的底線和規則,至死不渝,大義凜然;象棋中的禮,在九宮格中。將、帥、親衛,均守在九宮格,不論戰況如何,死守中軍大帳,即是他們的禮節所在;

象棋中的智,是計謀,是策略。馬後炮,車炮抽殺,連環馬,二鬼拍門,咽喉兵,大刀剜心。層出不窮的戰術,無窮無盡的纏鬥,便是象棋的「大智慧」;象棋中的信,是公平競爭。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真丈夫。約定俗成的規矩,靠的就是下棋的雙方,本著君子之風的態度與信任來守護;

象棋中的忠,是所有的棋子在戰鬥結束前,必須竭盡全力維護本方利益,忠君愛國;象棋中的勇,是一往無前,絕不後退半步的兵和卒,背後便是家國,前進,前進,為了心中的道,為了國家,勇往直前。

小小的棋盤,縱橫之間,所蘊含的,是千年的中華文化之道,是仁和義,是禮和智,是信是忠是勇,是我們的文化基石。

來源/網絡(如侵聯刪)

相關焦點

  • 中華國粹瑰寶之象棋文化,正在被逐步忘卻,何時可再登大雅之堂
    然後同事說他孩子喜歡和別人下象棋,總不能給他報個象棋培訓班吧。我還未作回答,另一位同事就搶著回答道,學什麼象棋啊,都那麼老古董了,你看那誰誰家的孩子去學了彈鋼琴跳芭蕾,多有面子啊。我黯然不語。作為華夏千年文明的國粹精華,象棋,何時成為別人眼裡的老古董了?
  • 追溯中國的象棋文化,象棋是由楚河漢界孕育出的國粹
    而這鴻溝便是象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  研究中國象棋文化的發源地,離不開滎陽北部的廣武山。楚漢爭雄,鴻溝為界,相持經年,留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和「楚河漢界」等厚重的歷史文化遺蹟。>  中國象棋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貴陽為明小小少年傳承國粹經典,弘揚民族文化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經典國粹,增強文化自信。中華文化,學養深厚,不論是趣味的圍棋象棋,雅致的書法,惟妙惟肖的京劇臉譜,還是別具一格的水墨畫,都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智慧。10月25日,貴陽為明國際學校與貴州省雕塑院、貴陽棋院、貴州京劇院攜手,在保利公園校區共同舉辦「國粹棋畫耀為明」傳統文化活動。
  • 象棋引領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其實德國棋手帕斯卡並不是一個特殊的個例,目前在歐洲已經有很多象棋愛好者正是以象棋為媒介,接觸並學會了中文,繼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近年來隨著世界象棋聯合會和中國象棋協會的持續努力,象棋海外傳播的路徑和方式正呈現出新的特點,象棋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在加快。
  • 教育部發文:將中華國粹引進教育,為國粹傳承也為文化傳承
    亦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獨特內涵的文化遺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我們國家傳統的「四大國粹」獨特文化。國粹-中醫黃帝內經2、中醫結合陰陽五行思想,各先輩們「華佗」、「扁鵲」、「懸壺」、「李時珍」等經過長期臨床實踐而形成了現今文化瑰寶-「國粹-中醫學」。
  • 同一局象棋 同一個夢想 全球象棋雙人賽架起文化紐帶
    上周「一帶一路」四川航空·熊貓之路杯2019全球象棋雙人賽在成都舉行,這一成都原創的自主品牌賽事始於2017年,通過創新賽事形式有力推動了象棋運動的發展和象棋文化的傳播。開幕式上,世界冠軍鄭惟桐和全國女子冠軍陳幸琳表演的「同一局象棋,同一個夢想」脫口秀,贏得了滿堂喝彩。
  • 弘揚象棋文化,濟南市市中區象棋協會圓滿揭牌
    共建文化泉城,弘揚象棋文化2017年1月20日,濟南市市中區象棋協會揭牌儀式在濟南韓氏整形美容醫院隆重舉行,在著名藝術家、整形專家、濟南市象棋協會副主席韓嘯先生,山東省濟南市象棋協會主席於洪昌先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弘揚傳統文化,豐富百姓生活。作為中國國粹的象棋文化,也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在2016年5月20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國好人汪太銀文: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中國十大國粹書法名列弟一
    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藝術,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開始,到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又到漢代的隸書,後又形成了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
  • 越南被稱為最像中國的國家,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人們下中國象棋
    象棋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西周時期開始有了象棋雛形,北宋時期定型為32枚棋子,距今已有千多年歷史。象棋與京劇、國畫等一樣,也被認為是中國的國粹,然而,中國象棋普及率最高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而是越南。越南文化與中國文化同源,在民俗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圖為越南河內老年人下棋。
  • 國粹「京劇」,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劇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被稱為「國劇」,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而與中醫、國畫並成為三大「國粹」,京劇形成至今不過100多年的歷史,但它繼承了中國傳統戲曲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是不同地域文化碰撞出來的美麗火花,每一折戲、每一張臉譜,其背後都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澱,展現的是中國幾千年東方藝術的魅力。
  • 韓信杯舉行象棋收藏「大家」談 國粹光芒耀古今
    11月26日,第九屆「淮陰·韓信杯」象棋國際名人賽在江蘇淮安國信大酒店舉行象棋收藏「大家」談活動。
  • 傳承文化守護健康 雲南白藥公益國粹木偶文化活動開啟
    公益國粹木偶文化活動在武定啟動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9月24日,由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主辦、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政府協辦,並攜手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合力打造的雲南白藥公益國粹木偶文化活動,在雲南省武定縣宣傳文化中心拉開帷幕
  • 國家象棋大師賽場作弊,舉辦方隻字不提,被譽為國粹的象棋也沉淪
    在1月3日結束的第六屆迎春杯象棋公開賽中出現了驚人的一幕,賽場上有人利用軟體作弊,被當場抓住。作弊的人是被稱為象棋天才、年僅16歲的萬科。這些年來,中國象棋棋院一直積極致力於防範棋手利用軟體作弊,對於一些重大象棋賽事,一般採取加強安檢、屏蔽信號等手段。
  • 中華國粹之象棋,可以陶冶性情頤養情操
    象棋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亦是中華國粹之一。今天象棋已成為民間廣泛流傳的智力文娛體育活動。它不僅陶冶性情、頤養情操、磨鍊意志,同時還可以鍛鍊思維、放鬆情緒、促進健康、延年益壽。業餘時間,約來棋友,一壺香茗,悠閒地殺上幾盤,實為一件有趣又有益的樂事趣事。象棋起源於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 博雅互動——象棋益智傳承之路
    ,弘揚棋牌文化中所蘊含的「合作、陪伴、傳承」精神。中國象棋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華文化瑰寶,更是博雅互動的重點推廣對象,遊戲中包含了數學、化學、物理等各門學科的知識,人們在手與腦的配合中能夠讓大腦和身體一同運動起來。    在博雅互動看來,一個文化要得到傳承,最主要的兩點分別是:該文化是否適應當前時代的人文習慣?該文化是否能在青少年中傳播開來?
  • 所以中國象棋被印度6次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象棋被印度6次申請世遺 理由:大象起源於印度中國象棋被印度6次申請世遺 理由:中國古代沒大象象棋是中國的國粹之一,象棋是啥時候發明的?但是印度人不這麼看,印度人認為象棋是他們發明的,是他們的國粹,被聯合國駁回6次。(據澎湃新聞客戶端、搜狐、揚子晚報網、北晚網客戶端、百度PC客戶端4月14日報導)印度也是文明古國,你說阿拉伯數字是他們發明的,佛教是他們發源的差不多。但是那跟現在的印度人沒啥關係,古代印度人、印度文明早就消失了。
  • 習近平: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習近平: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時政新聞
  • 全國政協委員董希源: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作為著名的藝術家,董希源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傳統國畫的方式記錄中醫藥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獨特作用。作為藝術家,我想把這21味中藥用21幅國畫描繪出來,將中醫和國畫兩種國粹進行完美融合,用藝術的方式弘揚中醫藥的價值。」藝術創作中的董希源藝術創作中的董希源藝術創作中的董希源
  • 九載堅守弘揚國粹|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激戰歲末
    12月11日下午,年末最大的棋壇盛宴——第九屆「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在順德碧桂園度假村啟動。16位全國象棋冠軍齊聚現場,中國象棋協會、順德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碧桂園集團相關領導嘉賓一同為本屆賽事揭開序幕。
  • 九載堅守 弘揚國粹 「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激戰歲末
    12月11日下午,年末最大的棋壇盛宴——第九屆「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在順德碧桂園度假村啟動。16位全國象棋冠軍齊聚現場,中國象棋協會、順德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碧桂園集團相關領導嘉賓一同為本屆賽事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