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3日結束的第六屆迎春杯象棋公開賽中出現了驚人的一幕,賽場上有人利用軟體作弊,被當場抓住。作弊的人是被稱為象棋天才、年僅16歲的萬科。
2018年11月,年僅14歲的萬科奪取「2018中國體育彩票」全國象棋業餘棋王賽少年組冠軍,從此聲名鵲起。之後萬科在各大象棋賽事中都取得較好的成績,在2019年更是憑藉團體賽的成績晉升為國家級象棋大師,這已經是很多職業象棋選手一輩子可望不可及的成就。萬科也被稱為棋界天才,還被象棋名宿柳大華收為關門弟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棋界前途無限的新星,在賽場上作弊了,這使得很多人都懷疑他此前的成績也是作弊得來。
據說萬科在一支鋼筆裡面安裝了針孔攝像頭,並將信號收發器藏於內褲中,在耳朵裡藏有微型接收器。其作弊的手段是:通過攝像頭拍攝局面,發信號給場外的合作者,合作者使用軟體分析局面,再回傳給棋手。對於棋類運動而言,早在20多年以前,人類就已經被計算機全面超越。這些年來,中國象棋棋院一直積極致力於防範棋手利用軟體作弊,對於一些重大象棋賽事,一般採取加強安檢、屏蔽信號等手段。
此次迎春杯象棋公開賽級別不高,冠軍獎金也只有3萬元,大多數象棋大師或特級大師是不會賭上職業生涯去作弊的,現場監控也不嚴。在1月2日的比賽中,萬科對戰的是象棋特級大師許文章。此前就已經有人舉報萬科可能存在作弊行為,舉辦方對賽場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搜到萬科藏於身上的作弊工具。
在比賽結束後公開的對戰成績單中,萬科的名字已經悄然消失。按照正規的流程,舉辦方應該把此事上報,由棋界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對萬科作出相應的追加處罰,例如禁賽等。只是一直有人傳言,舉辦方打算對此事進行冷處理,因為萬科年僅16歲,還只是個孩子。舉辦方不上報此事,棋界主管部門也只能裝傻裝愣,就坡下驢,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從賽事舉辦方和各界象棋組織這幾天對此事保持緘默的情況來看,恐怕這不是謠言,看來包庇萬科可能是棋壇的共識。
官方這麼做的原因猜想有兩個:1.家醜不可外揚,棋壇上發生的那點醜聞自然不宜四處嚷嚷;2.對於象棋名宿柳大華還是需要尊重的。
然而,在體育賽場上,光明正大地包庇作弊者,對其他參賽者而言顯然是不公平的,也對體育競技賽場的褻瀆。象棋泰鬥胡榮華就曾表示過,在棋類比賽中使用高科技進行作弊,就等於競技體育裡的興奮劑,是這一運動的「頭號危險」,甚至稱對作弊者應給予終身禁賽的處罰。
如今,舉辦方公然包庇作弊者,也是讓人大跌眼鏡。棋手不作弊,成績不佳拿不到獎金,作弊的最壞結果就是取消成績,同樣拿不到獎金。對於棋手而言,作弊幾乎沒有帶來多大損失,以後繼續作弊的可能性會更大。況且,對作弊者的寬容,實際上就是對其他棋手的不公平,甚至是鼓勵其他棋手去作弊。試想,如果以後發生類似作弊事件,官方該怎麼處理?難道對棋手禁賽嗎?棋手完全可以怒懟官方:「當年萬科作弊都沒事,你憑什麼對我禁賽?」
有人說萬科只有16歲,還只是個孩子,應該給一次機會。對此,我也只能表示無奈:首先,在體育競技賽場上,對於作弊者的處理本就不應該考慮年齡問題;其次,處罰作弊者是起到警示作用,並不是摧毀其職業生涯,那些嗑藥被禁賽的不都在禁賽期滿後復出嗎?再次,2020年12月26日,人大常委會已經會議表決通過,對滿12歲不滿14歲的人故意犯罪的,當負法律責任。國家法律都已經對未成年人犯法進行規定,難道棋壇還拿年齡說事?棋壇是不是也應該與時俱進了?
如果此事發生在足球或籃球等熱門運動的賽場之上,恐怕早已引起軒然大波。象棋是我國國粹,自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每年賽事不斷,賽事獎金也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走上職業棋手的道路。然而在娛樂活動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喜歡下象棋的人卻越來越少,大街小巷下棋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一代幾乎沒有幾個人會喜歡下棋。如今,在象棋比賽中,連公平都不能做到,甚至也不願意去維護公平,或許象棋這項國粹以後也會沉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