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語,歡迎觀看我的科學文章,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哦!你對雪一定不陌生,還記得寒冷的冬天下雪後,小夥伴們是怎麼一起玩雪的嗎?其實降雪是冬天非常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在特別炎熱的夏天,可能會下雪嗎?在戲劇《竇娥冤》裡,就出現了六月飛雪的場景,那麼在夏天下雪究竟是藝術想像,還是確有其事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科學隊長先帶你看一看雪到底是怎麼來的吧?天上飄著的雲朵們溫度並不是一樣的,有些雲的溫度在0度以上,這些雲被科學家本叫做暖雲,暖雲在受到冷空氣抬升後,通常會形成雨。
但另一些雲,它們的溫度低於零度,被科學家們稱為混合雲,因為它們體內不僅僅含有大量水汽,同時還混合有冰晶和水汽,又因為水汽在地面上方凝結成液態水,要比在水面上凝結更容易,所以在冰晶和水滴共存的混合原理,冰晶會獲得更多的水汽,優先獲得增長。水汽在冰晶表面凝結凝固,讓冰晶越長越大,當冰晶增長到一定大小時,空氣就託不住它們了。於是這些大冰晶,也就是雪花,就會降落下來,形成降雪天氣,所以不管是冬天正常下雪,還是夏天下雪,都一定要滿足這些下雪的條件。
要有存儲了大量冰晶的混合雲,還要有足夠的水汽來讓冰晶生長,最終在天上形成一堆大冰晶。同時不語還要提醒你一件事,如果想要讓雪花降落到地面上並被我們看見,地面附近的空氣溫度也要足夠低,否則雪花落到半空中,就已經融化成雨滴了。因此6月之所以很難見到雪,並不一定是因為天上沒有混合雲和雪花,更可能的原因是地面和低空的溫度太高,即便天上有混合雲,形成了從高空開始下落的雪花,但在它們到達地面之前,也會因為空氣溫度過高變成雨,甚至完全蒸發。
所以你經常能在6月的夏天裡感受到雨點的涼爽,卻幾乎不可能看到大雪紛飛的景象,但也有特殊的情況發生。《竇娥冤》的故事本身雖然屬於藝術創作,不一定完全屬實,可描寫的夏天下雪景象卻是有據可依的,在我國歷史上,江西福建等地,都有類似的記載,所以《竇娥冤》的作者關漢卿很可能受到這些記載的啟發,甚至親眼見過這樣的景象,才會將這樣的現象寫進戲劇裡。根據不語之前提到的雪花形成條件,以及夏天難以出現降雪的原因,聰明的你是不是可以猜到夏天下雪時發生的情況呢?
當雷陣雨過後,雨水帶走了空氣中大量的熱量,會使下過雨的地方溫度降低,溼度增大,這時候如果高空3000米左右,突然闖過來一股強烈的冷空氣,高空的溫度就有可能突然下降到零度以下。而剛下過雨的地面,此刻又有大量的暖溼氣流正在上升,因此當冷暖氣流相遇時,暖氣流中的大量水汽會因為溫度急劇下降而發生凝結,甚至形成冰晶,這個時候,雪花就在冷暖氣流交鋒的高空形成了。當雪花長大到一定程度後,便會從高空飄落下來,而地面附近的溫度因為之前的雷雨而突然下降,所以從高空落下來的雪花並不會在下落的過程中完全融化。
當它們降落到低空時,地面的我們就有可能看到夏天下雪的奇觀了。不語還要告訴你一點,有時候夏天下雪的現象也會因為積雨雲被突然拉向地面而形成,積雨雲是一種體積龐大的雲,當它們發展旺盛的時候,顏色看起來甚至接近黑色,與遠方的天空連成一片,倒掛在天空中,看起來可嚇人了。這樣的積雨雲裡,往往含有大量的冰晶和水滴,完全具備下雪的條件。當冷暖氣流猛的撞成一團的時候,會引發劇烈的大氣運動,同時也會伴隨著大風雷暴天氣等現象。
當龐大的積雨雲被氣流突然拉向地面時,它肚子裡的冰晶便會落下來,從而在6月也會形成短時間的降雪。但即便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如果地面的溫度沒有跟著降低到接近零度,天空中就算落下了雪花,地面上也看不到落下來的雪花,這是因為雪花還沒落地就融化了。如果你在夏天也想看到雪,那最好是去位於高緯度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加拿大、俄羅斯和我們中國新疆的北部,這些地方原本氣候就比較寒冷,尤其是在山區。
由於夏天溫度較低,同時又容易受到來自極地的冷空氣影響,所以在這些地方的夏天,發生溫度驟降的概率也比較大,如果又恰好遇到來自地面附近的暖溼氣流,就有可能出現夏天下雪的景象了。歷史記載也表明,這些地區夏天飄雪的次數並不少,因此夏天下雪並不神秘,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去看一看吧!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就關注小編吧,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科學文章,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