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中山王、江都王南京「合體」展示璀璨漢文化

2020-12-06 海報新聞

新華社南京12月21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20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展。河北博物院長信宮燈、朱雀銜環杯等近百件文物,與出土於江蘇大雲山漢墓的銅編鐘、琉璃編磬等一起,向觀眾展示璀璨的漢文化。

河北滿城漢墓中山王陵和江蘇大雲山漢墓江都王陵,是經考古發掘後,出土文物極其豐富的兩座諸侯王陵。中山王劉勝與江都王劉非均為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的哥哥。

該展分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4部分,是對比展,更是合璧展。如中山王劉勝墓出土的三熊足銅鼎,鼎蓋可被鎖閉,堪稱漢代「高壓鍋」;江都王劉非墓出土的銅分格鼎,鼎分5格可放置不同肉品,被看作漢代「火鍋」,都反映了古人生活的智慧。而鑲玉漆棺、金縷玉衣等殮葬用具,正是兩千多年前中山王、江都王追逐永生之夢的重要見證。

「事死如生」是西漢社會喪禮的中心思想。「諸侯王不僅在建造王陵時全面模仿生前宮室殿堂,更將生前使用的物品、享受的服務以實物方式帶入墓中大量隨葬。」河北博物院院長羅向軍說,通過琳琅滿目的隨葬品可以復原兩位諸侯王日常生活的某些片段。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表示,兩座陵墓中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都數以萬計,不僅是漢代文明的實物見證,更是漢代喪葬、禮儀、工藝、文化的集大成者,反映了漢王室的富足與強盛,是漢代文明的傑出代表。

相關焦點

  • 漢代中山王、江都王「合體」展示璀璨漢文化
    據新華社南京12月21日電 「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20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展。河北博物院長信宮燈、朱雀銜環杯等近百件文物,與出土於江蘇大雲山漢墓的銅編鐘、琉璃編磬等一起,向觀眾展示璀璨的漢文化。
  • 大雲山漢墓主人:江都王劉非(組圖)
    對於撲朔迷離的墓主人身份,前段時間,央視《走近科學》大雲山傳奇系列節目揭開王陵之主,根據種種證據,神秘墓主人直指江都王。  「大雲山一號墓墓主人為江都王劉非,大雲山漢墓區為西漢江都王劉非的陵園。」經過兩年多考古發掘,昨天,在南京博物院舉行的盱眙大雲山漢代王陵考古成果媒體見面會上,省文物局局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正式公布了這一令人期待已久的消息。
  • 江都王「邂逅」埃及豔后 金縷玉衣和木乃伊同室亮相
    記者昨獲悉,「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特展將於8月10日在南京博物院揭開帷幕,此展是南京博物院有史以來規格最高、文物最珍貴、最有故事的展覽,其中不僅有江都王陵出土的珍貴文物參展,揚州博物館也有6件揚州地區出土的漢代珍品已赴南博助陣。
  • 江蘇千年大雲山漢墓主人身份為西漢江都王劉非
    中新網南京6月9日電(記者 朱曉穎 吳瞳)在歷經盜墓、開山採石、身份「誤會」後,江蘇千年盱眙大雲山漢墓神秘墓主身份終揭開面紗。9日,南京博物院大雲山漢墓領隊李則斌公布:墓主是西漢江都王劉非。  離奇命案後,南京博物院對大雲山漢墓進行了考察鑽探,調查發現,大雲山山頂區域存在大型漢墓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9月至今,南京博物院對墓葬進行了全面勘探、搶救性發掘。
  • 江蘇千年漢墓墓主為西漢江都王劉非
    近日,江蘇千年盱眙大雲山漢墓神秘墓主身份揭開面紗,西漢江都王劉非是該墓的真正墓主。此前,文物專家曾推測,墓主可能是吳楚七國之亂「帶頭大哥」吳王劉濞。  據史料記載,江都王劉非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的哥哥。吳楚七國之亂時,劉非15歲,主動上書天子,要求領兵攻吳,漢景帝賜其軍印。
  • 大漢王侯案頭與生活空間在此構成:從南博《兄弟王》特展出發6
    《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特展是由南京博物院與河北博物院聯手打造的反映漢代諸侯王文化禮儀生活的展覽,分為「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將兄弟王兩座陵墓中考古發掘的250件/套精品文物融合在主題中穿插展示,珍貴文物達90%以上。
  • 江都王劉非墓中為何有女性化妝盒?漢代,男人也需要化妝的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江都王劉飛墓。首先,讓我們簡單介紹下江城的國王劉飛。劉飛是漢景帝的愛子,漢武帝的同父異母兄弟。劉飛因其在七國起義中的出色戰鬥技巧,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視和愛戴。在武帝時期,劉飛也為哥哥劉鶴打敗了匈奴人,所以劉鶴很重視他。後來,劉飛去世後,葬在江蘇省盱眙市大雲山。
  • 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墓主人是西漢第一代江都王劉非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至2011年間,南京博物院對大雲山漢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揭露出一處比較完整的西漢諸侯王陵園。全國發現的黃腸題湊墓僅14座(在江蘇,這是繼揚州高郵天山西漢廣陵王劉胥墓之後第二次發現黃腸題湊),全國發現的金縷玉衣僅8套,全國發現的玉棺僅2具。這些漢代大墓的墓主皆為西漢諸侯王或王后。
  • 從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
    從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大雲山漢墓,位於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的大雲山,頂上有個水塘,當地人稱之為「龍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於2009年底開始經過近1年的考古勘探與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已確認大雲山頂部是漢代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園,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考古顯示周邊曾有500米見方的圍牆,裡面曾經有密集的建築群,陵園東門尚有道路、闕基等遺蹟存在。
  • 從 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
    從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 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於2009年底開始經過近1年的考古勘探與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 已確認大雲山頂部是漢代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園,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考古顯示周邊曾有500米見方的圍牆,裡面曾經有密集的建築群,陵園東門尚有道路、闕基等遺蹟存在。
  • 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正式開放
    10月10日,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正式對公眾開放。他們指出,漢景帝陽陵、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作為陝西、河北兩省的考古大發現與珍貴文化遺產,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博大而璀璨的漢代文化,其保護、展示與利用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相關政策精神的支持與指導下,廣大文博工作者應勇於擔當、開拓創新,實現學術成果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文物「活」起來,真正成為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 漢代中山簡王劉焉墓室隸書真跡,開眼界了!
    劉焉 公元39年~90年 鎏金銅縷玉衣,東漢時期中山簡王劉焉的殮具在清理玉片的時候,考古人員在玉片上發現有「中山」的銘文,這是墓主人身份的有力證據之一。
  • 盱眙金獸與鎏金瑞獸銅硯:《法老·王—古埃及和漢代文明的故事》
    >回顧南京博物院壹陸年度大展「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共有來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約150件套古埃及文物精品和來自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院、揚州博物院等單位的約150件套漢代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展出,通過對比的方式布展,讓觀眾感受古埃及文明和漢帝國文明的文化碰撞。
  • ...共同舉辦「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
    >begin--> 10月10日,由河北博物院與陝西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共同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陝西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對公眾開放,漢陽陵博物院副院長畢勝主持了開幕儀式,陝西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利,副局長賈強、馬寶收,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
  • 大雲山漢墓出土文物:極度奢華的王的生活
    大雲山漢墓,位於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的大雲山頂,於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勘探與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經過鑑定,這是一處西漢早期的規格極高的夫妻同冢異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劉非。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立為汝南王,次年封為江都王。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劉非年方15歲,他奮勇參戰,立下大功,轉封為江都王,國都廣陵(今揚州),治理原來的吳國。前後守江都27年。《漢書》說他「好氣力,治宮館,招四方豪傑,驕奢甚」。
  • 走近王的財寶(上)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和盱眙縣人民政府投入巨資,於2009年上半年開始對大雲山漢墓進行搶救性挖掘。自2010年7月中旬起,考古現場連續三次對外開放,包括央視、江蘇衛視在內的全國數十家媒體聚焦大雲山,對此進行了大量的連續報導,在社會上掀起了遊覽大雲山的熱潮,一股股人流湧入尚在考古發掘中的大雲山,特別是大雲山漢墓的墓主身份已成為社會各界的熱門話題。
  • 「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正式對外開放
    他們指出,漢景帝陽陵、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作為陝西、河北兩省的考古大發現與珍貴文化遺產,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博大而璀璨的漢代文化;其保護、展示與利用已經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相關政策精神的支持與指導下,廣大文博工作者應勇於擔當、開拓創新,實現學術成果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文物活起來,真正成為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 頂級漢代玉器:6個西漢諸侯王的10件頂級漢代玉帶鉤
    西漢時期玉帶鉤數量更多,諸侯墓葬中往往會出土多件玉帶鉤一是廣州象崗西漢南越王墓出土漢代玉帶鉤。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帶鉤,從紋飾看有龍形、龍虎形兩種,從結構看有整體成型、多節鐵芯兩種。南越王墓出土雙龍首玉帶鉤南越王墓出土雙龍首玉帶鉤二是盱眙大雲山西漢江都王墓出土漢代玉帶鉤。
  • 滇王與南越王,漢帝國邊疆的兩道異彩
    」滇王與南越王」是我館自2016年開始啟動的「漢代諸侯王展系列」的第五部曲,早前四部曲分別是「大漢楚王與南越王」、「中山王與南越王」、「齊魯漢風」、「尋找夜郎」,而此次」滇王與南越王」,視角將遠離漢中原大地,直擊帝國邊疆的最西南,探尋位於彩雲之南的滇國。「滇」是我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一個古代王國,其領土的範圍以滇池為中心。
  • 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在哪裡?
    熟悉三國歷史的都知道,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作為漢室宗親,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最後建立蜀漢的劉備劉皇叔,打出的金字招牌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那中山靖王的這個中山在哪裡呢?劉備出生於東漢幽州涿郡涿縣,即現在的河北省保定市下轄的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