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千年漢墓墓主為西漢江都王劉非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近日,江蘇千年盱眙大雲山漢墓神秘墓主身份揭開面紗,西漢江都王劉非是該墓的真正墓主。此前,文物專家曾推測,墓主可能是吳楚七國之亂「帶頭大哥」吳王劉濞。

  據史料記載,江都王劉非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的哥哥。吳楚七國之亂時,劉非15歲,主動上書天子,要求領兵攻吳,漢景帝賜其軍印。吳敗第二年,劉非改封為江都王,治理吳國原有封地。

  近日,江蘇千年盱眙大雲山漢墓神秘墓主身份揭開面紗,西漢江都王劉非是該墓的真正墓主。此前,文物專家曾推測,墓主可能是吳楚七國之亂「帶頭大哥」吳王劉濞。

  據史料記載,江都王劉非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的哥哥。吳楚七國之亂時,劉非15歲,主動上書天子,要求領兵攻吳,漢景帝賜其軍印。吳敗第二年,劉非改封為江都王,治理吳國原有封地。

  【南京博物院大雲山漢墓領隊 李則斌】

  通過兩年多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已基本明確大雲山西漢諸侯王陵園的基本結構和平面布局。陵園內的主墓發掘完成,建築遺址、陪葬坑都已經進行了發掘。大雲山陵墓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金、銀、銅、鐵、玉、漆木、陶等等各類的文物,總數應該說接近一萬件。

  據專家介紹,從墓葬形制、規格、墓室結構以及玉棺玉衣制度、高等級隨葬品等方面,可以確定大雲山漢墓一號墓主人身份是西漢諸侯王。此外,墓葬中還出現了江都國時期的手工製品,不少含紀年文字的器物都是劉非在位時所做,隨葬品的整體時代集中於劉非時期,因此斷定此墓墓主為江都王劉非。

  【江蘇省文物局局長 龔良】

  我相信,通過我們對這個陵園制度的研究,就可以反應漢代城市裡人們的生活,因為漢代視死如生的情況就是這樣。墓室裡面的情況,就相當於他當時做官和家庭生活的狀況;墓室外陵園的狀況,相當於他所在做官城市的狀況,基本是一致的。

  大雲山漢墓陵園位於江蘇蘇北盱眙縣。整個陵園呈正方形,佔地約25萬平米,目前發現大型墓葬3座、車馬坑2座、兵器坑2座、陪葬墓6座。自2009年南京博物院進行搶救性發掘以來,漢墓出土了中國第15座黃腸題湊、中國第九件金縷玉衣、中國第三件玉棺等珍貴文物。據悉,在做好現有發掘工作的同時,江蘇文物部門也在積極制定對出土文物的修復和保護方案。

  (記者吳瞳 朱曉穎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江蘇千年大雲山漢墓主人身份為西漢江都王劉非
    中新網南京6月9日電(記者 朱曉穎 吳瞳)在歷經盜墓、開山採石、身份「誤會」後,江蘇千年盱眙大雲山漢墓神秘墓主身份終揭開面紗。9日,南京博物院大雲山漢墓領隊李則斌公布:墓主是西漢江都王劉非。  「一號墓墓室結構為黃腸題湊,從建國以後出土的所有西漢14座黃腸題湊墓的規格看,以往發掘的漢代黃腸題湊墓的墓主人均為諸侯王(王后)級別。其他的皇親國戚、高官大臣只有經過天子的特賜才可享用。第二,出土的鑲玉漆棺、金縷玉衣,與漢代的玉匣玉衣制度相對應,此前全國僅出土過2例玉棺,即河北滿城中山王墓、江蘇獅子山楚王陵發現過玉棺。
  • 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墓主人是西漢第一代江都王劉非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至2011年間,南京博物院對大雲山漢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揭露出一處比較完整的西漢諸侯王陵園。全國發現的黃腸題湊墓僅14座(在江蘇,這是繼揚州高郵天山西漢廣陵王劉胥墓之後第二次發現黃腸題湊),全國發現的金縷玉衣僅8套,全國發現的玉棺僅2具。這些漢代大墓的墓主皆為西漢諸侯王或王后。
  • 大雲山漢墓主人:江都王劉非(組圖)
    對於撲朔迷離的墓主人身份,前段時間,央視《走近科學》大雲山傳奇系列節目揭開王陵之主,根據種種證據,神秘墓主人直指江都王。  「大雲山一號墓墓主人為江都王劉非,大雲山漢墓區為西漢江都王劉非的陵園。」經過兩年多考古發掘,昨天,在南京博物院舉行的盱眙大雲山漢代王陵考古成果媒體見面會上,省文物局局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正式公布了這一令人期待已久的消息。
  • 大雲山漢墓墓主身份確定系漢武帝兄弟劉非(圖)
    [提要] 盱眙大雲山漢墓墓主身份之謎終於揭開了。在昨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南京博物院龔良院長透露,經過專家考證,1號墓墓主人身份已經確定,為第一代江都王劉非。而此前,文物專家一直推測,大雲山漢墓墓主是七國之亂「帶頭大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
  • 大雲山漢墓墓主為劉非 陪葬有「銅祖」性器(圖)
    盱眙大雲山漢墓墓主身份之謎終於揭開了。在昨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南京博物院龔良院長透露,經過專家考證,1號墓墓主人身份已經確定,為第一代江都王劉非。此次發現是新中國成立來江蘇考古最重大的發現。  而此前,文物專家一直推測,大雲山漢墓墓主是七國之亂「帶頭大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
  • 盱眙大雲山漢墓墓主身份確定為劉非(圖)
    盱眙大雲山漢墓墓主身份之謎終於揭開了。在昨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南京博物院龔良院長透露,經過專家考證,1號墓墓主人身份已經確定,為第一代江都王劉非。此次發現是新中國成立來江蘇考古最重大的發現。而此前,文物專家一直推測,大雲山漢墓墓主是七國之亂「帶頭大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
  • 廟山漢墓申請考古勘探 地下結構是廣陵王墓4倍
    廟山漢墓申請考古勘探 地下結構是天山廣陵王墓4倍廟山漢墓申請考古勘探 地下結構是天山廣陵王墓4倍  東方網3月12日消息:大雲山漢墓墓主是江都王劉非!  當年6月,經南京地震局專家進行地震遙感探測,證明廟山地下有一座南北長32米,東西寬18米,深約18米,有三座8×8米,呈「品」字形排列的大型地下木結構建築,為已發掘的高郵神居山(即天山漢墓)廣陵王1號墓的4倍,是現今已知我省境內的最大西漢木槨墓葬。並大大超過了不久前北京地區發掘的老山漢墓的規模。經考古專家對歷史文獻、出土文物和有關資料的研究,判斷為西漢早期江都王劉非的墓葬。
  • 江蘇大雲山漢墓出土傳奇美姬遺物 曾嫁三諸侯王
    周海軍 攝盱眙縣大雲山漢墓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最重大的考古發現,墓主是漢武帝的哥哥、第一代江都王劉非。昨天上午,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大雲山漢墓考古隊在劉非墓後側的10號陪葬墓中發現兩個「淖氏」銘文漆盤。這也是江都王劉非整個陵園中第一件出土與劉非無關的遺存。考古專家分析,「淖氏」漆盤出土的墓葬為淖(音同「鬧」)姓主人,與史料記載江都王劉非寵姬淖氏相符。
  • 長信宮燈「點起」,從滿城與大雲山漢墓看西漢諸侯王的奢華
    近日,「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在南京博物院對外展出,此次展覽就以上述兩人的墓葬出土文物為中心,精心挑選出兩座西漢王陵內250件(組)精美隨葬品,展現漢景帝至漢武帝時期諸侯王的政治、文化、生活狀態,同時以江都王劉非、中山王劉勝兩人的兄弟關係為線索,將血緣、宗親等關係通過展覽的方式進行闡釋。
  • 漢代中山王、江都王南京「合體」展示璀璨漢文化
    新華社南京12月21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20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展。河北博物院長信宮燈、朱雀銜環杯等近百件文物,與出土於江蘇大雲山漢墓的銅編鐘、琉璃編磬等一起,向觀眾展示璀璨的漢文化。
  • 江蘇盱眙發現西漢大墓,出土黃腸題湊,有一件比金縷玉衣還珍貴
    眾所周知,我國的大墓幾乎都集中在河南、陝西和湖南、湖北等地區,但是也有例外,像四川的三星堆遺址、廣東南越王墓和山東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等。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在江蘇盱眙發現的西漢大墓。當地文物部門聞訊趕到了盜墓現場,在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專家對大雲山漢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考古勘探發掘,專家確定大雲山頂部是漢代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園,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已發現南北走向的三座大墓,還有13座陪葬墓,以及武器坑和車馬坑。根據墓中出土的帶有「江都」字樣的封泥和印章,因此考古專家斷定墓主很可能就是漢景帝的兒子,生前被封為江都王的劉非。
  • 江蘇大雲山漢墓出土特殊文物,上面刻的4個字,見證2000多年愛情
    正是因為漢墓陪葬大量奇珍異寶,加上漢墓大部分都有封土堆、祠堂和神道等顯著標誌物,很容易被盜墓賊發現,這也是造成「漢墓十墓九空」的最主要的原因。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西漢諸侯王墓出土的一件文物,上面刻的四個字揭開了埋藏了2000多年的一段愛情故事。
  • 從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
    從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大雲山漢墓,位於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的大雲山,頂上有個水塘,當地人稱之為「龍塘目前為止,全國發現的黃腸題湊墓僅14座,全國發現的金縷玉衣僅8套,全國發現的玉棺僅2具。這些漢代大墓的墓主皆為西漢諸侯王或王后,因此,大雲山1號墓、2號墓的主人必定是西漢早期地位十分顯赫的人物。經過鑑定,這是一處西漢早期的規格極高的夫妻同冢異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劉非。
  • 從 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
    從人面紋玉帶鉤到玉戈禮器 江都王劉非的大雲山墓葬玉器 目前為止,全國發現的黃腸題湊墓僅14座,全國發現的金縷玉衣僅8套,全國發現的玉棺僅2具。這些漢代大墓的墓主皆為西漢諸侯王或王后,因此,大雲山1號墓、2號墓的主人必定是西漢早期地位十分顯赫的人物。經過鑑定,這是一處西漢早期的規格極高的夫妻同冢異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劉非。
  • 2009年,一樁盜墓案牽出西漢大墓,出土一件銅矛至今無法複製
    2009年在江蘇盱眙縣大雲山,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西漢墓葬群。該墓葬群佔地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之多,擁有3座大墓,13座陪葬墓。除此之外,還有個特別之處是還發現了2座武器坑,1座車馬坑,各類長短兵器琳琅滿目,如同一個地下兵器庫。
  • 漢代中山王、江都王「合體」展示璀璨漢文化
    據新華社南京12月21日電 「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20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展。河北博物院長信宮燈、朱雀銜環杯等近百件文物,與出土於江蘇大雲山漢墓的銅編鐘、琉璃編磬等一起,向觀眾展示璀璨的漢文化。
  • 這個冬天王者聯合,南博年度收官大展「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
    西漢江都王共傳有兩代,劉非為第一代王。經過鑑定,這是一處西漢早期的規格極高的夫妻同冢異穴合葬墓,墓主人正是江都王劉非。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也就是劉非受封江都王的那一年,劉勝也被封為中山王,時年十二歲。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劉勝去世,為王長達四十二年。西漢中山王共傳有十代,劉勝為第一代王。
  • 江蘇發現座古墓,墓主和34位嬪妃合葬,出土文物見證一段愛情故事
    江蘇發現座古墓,墓主和34位嬪妃合葬,出土文物見證一段愛情故事合葬的風俗在我國歷史上由來已久,古代王侯將相往往會娶好幾個媳婦,他們逝世後肯定要葬在一座墓裡的,即便現在這種現象也很普遍,老夫妻百年後常要合葬。
  • 荒山上連冒三天黑煙,讓江蘇的一村子成為焦點,專家:地下有千年墓
    荒山的三天黑煙,讓江蘇的一村子變得十分熱鬧。 當地流行著一段順口溜,就是說明東陽的寶貝雖然多,就是名墓多,但是被盜的也很嚴重 你做夢都不會想到,就是這個小小的水塘下,竟然藏著一個埋藏千年的重量級古墓。 經過這個盜墓賊事件,南京方面的專家便第一方面趕到了現場。他們努力的發掘和搶救這座古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這是一座大型豎穴坑木槨墓,時期應該是西漢的。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是經歷了專家的搶修古墓被破壞被盜的痕跡還是很明顯。
  • 江蘇村民半夜聽見爆炸聲,專家趕來發現西漢大墓,墓中躺著4具男屍
    盜墓賊潛入西漢大墓2009年的一天,有一夥不明身份的外地人來到了江蘇省盱眙縣雲山村。他們剛來的時候,當地的村民都以為這是一夥遊客前來觀賞當地風景的, 也沒有太在意。現實也是如此,經過考古人員歷經多時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其數量之多、品類之雜、造價之高都足夠令人驚訝的,例如我們從電視報導中知道的金縷玉衣,就是從這座西漢大墓中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