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看~百年東街「復活」!將打造為韶關旅遊文化新名片

2020-12-07 韶關東菱汽車

加建騎樓

刷新牆壁,整修人行道

建設小綠地、小公園……

整治和修繕後的百年東街。韶關日報記者 馮兆宇 攝

在我市推進百年東街整治和修繕工程中,百年東街正在一點點地脫出滄桑的「舊衣」,綻露出粵北歷史名街的昔日風採。同時,按照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原則,我市加快了活化歷史文化的腳步,新的人文景點和頗具粵北風情的特色經營逐步出現。韶關古街道,粵北旅遊新名片,正在從人們的記憶與想像中走向現實。

整治與修繕工程

(第二期)進入尾聲

走進百年東街的人們,不僅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更能體會一種再生的萌動。正在實施的百年東街整治修繕工程正讓這條粵北歷史名街每天都發生著喜人變化。街道建築增建了騎樓,建築牆面進行了粉刷,殘垣斷壁得到修繕與加固,還出現了不少精緻的小綠地、小公園……

工程施工方負責人陳工

年後我們迅速恢復了施工,克服了春天雨水多的困難,全力推進工程進展,現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0%,工程已經進入尾聲,預計5月份能完成全部工程。目前,增加騎樓的主體框架已經建好,剩餘工程主要包括帽峰路幾棟大樓的搭架,騎樓的粉刷,安裝燈飾以及部分人行道的修繕等。

騎樓已經修建完畢,還需粉刷和裝飾。韶關日報記者 袁少華 攝

據了解,為了把百年東街打造成集休閒、娛樂、商貿、旅遊為一體的濱江商業風情街,重現這條粵北名街昔日風採,吸引更多遊客來韶旅遊,助力韶關旅遊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市決定實施百年東街整治和修繕工程。

我市對百年東街進行了重新規劃設計,對南起風採路北至良村公路共計1.9公裡範圍內街道的西立面進行改造與提升。整治修繕內容包括建築立面改造、新建騎樓、安裝路燈與景觀燈、新建街頭小綠地小廣場、人行道維修工程等。

整治修繕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為試驗段,對從青石街到中山路長約290米的街道進整治提升。第二期工程於2018年10月開工建設,工程主要是對剩餘的百年東街街道進行整治修繕。

保留舊貌,體現粵北特色

為了更好地體現粵北風情名街的特色,在整治修繕過程中,施工方在建築造型及裝飾裝修方面儘可能地添加了古建築元素。加建了騎樓,沿街牆面統一刷成米黃色,應用古樸大方的圖案作為裝飾,連燈飾也是中國風的造型。此外,工程還保留了較有特色的建築和裝飾,並進行修復和加固。

廣州會館的樹包牆得到較好的保護。韶關日報記者 袁少華 攝

廣富新街是百年東街保留得較為完整的一條古街,整治修繕時基本保持了原貌,時代已經變遷,但歷史的印記仍深深地鐫刻在那石板路與青磚石瓦上。據悉,這條古色古香的街道將引進廣式茶樓茶館、工匠手工藝作坊、非遺文化體驗館、韶關特色美食等經營項目,目前正在招引商家入駐。

廣州會館原是一個殘缺的巖石拱形門面,一棵歷經百年風雨的榕樹沿著牆壁生長,其發達的根系滲進牆體,形成「樹包牆」的奇觀。石門連接的斷牆已經有一道很深的裂痕,牆體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保護牆體與保留古樹似乎相互矛盾。如何做到既可以修復牆體同時又讓這棵倔強的古樹繼續見證歷史的滄桑巨變呢?

整治修繕工程的相關負責人

施工時除了對門面和牆體進行修復與加固外,還在門面一側加建了騎樓,進一步築牢了牆體與樹這一「共生體」的根基。據悉,湞江市政還將對榕樹進行修剪,以控制樹枝向空中的伸展,減輕牆體的壓力。

注入文化內涵,重現東街風採

百年東街本身就是韶關的歷史文化符號,150年前,勤勉、團結、實幹的廣府商民聚集於此,開辦了常豐、慎安、和昌、阜民「四大商號」和韶關最大的隆盛醬園,開創了一條老街的輝煌與傳奇。百年東街周邊還有風採樓、韶州府學宮、太傅廟等歷史遺蹟。挖掘、保護、傳承好這些歷史文化遺產,不僅是提升城市品位的現實需要,也是創建歷史文化名城、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斌廬」是一幢兩層中西結合的騎樓建築。韶關日報記者 張偉 攝

2018年2月9日,百年東街「斌廬」正式啟用並向公眾開放,對百年東街的歷史文化進行保護和活化邁出了一大步。這幢兩層中西結合的騎樓建築曾作為抗戰時期的廣東省政府,見證了中國軍民為反抗侵略、保衛家園而進行不屈不撓鬥爭的烽火歲月。「斌廬」裡展出了大量歷史圖片、珍貴文物、文獻資料等,成為人們了解韶關歷史變遷的重要人文景點。

廣富新街由於較好地保留了歷史風貌和傳統街區格局,修繕完成後利用該條街道進行文化創意、休閒旅遊、文化體驗等特色經營活動,是我市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堅持開發和保護並用的一個有益探索與嘗試。

市民張曉蕾

文化是靈魂,要重現昔日百年東街的風採,不僅要對建築等硬體進行修復和完善,文化與傳統的開發和保護同等重要。

l來源:韶關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新發現!雙層巴士現身百年東街,它是韶關人20年前的回憶
    百年東街,是韶關人氣最旺的地方之一,是韶關新時代的城市名片,是市民休閒玩樂的好地方,它的每個變化都備受大家的關注。近日,有家園網友在百年東街散步的時候就有了新發現!楊方麗英:晚上的百年東街,好久不見,多了東西百年東街路中間居然停了一輛體型巨大的紅色雙層巴士,雖然車周圍拉起了警戒線防止有人過於靠近,但因為巴士實在太搶眼,不少路人經過都會停下腳步想和它來個親密接觸
  • 隱藏在韶關百年東街的寧靜文藝秘境 曉愚村
    韶關百年東街位於韶關市東堤路,是韶關最繁榮的商貿街,而在東堤路的盡頭上有一處寧靜而文藝的小村- 曉愚村,當你走進曉愚村仿佛與外面的鬧市高樓與之隔絕一樣,這裡寧靜,安詳,並帶有文藝氣息。走在百年東街的盡頭,還保留著未曾拆除的廣式騎樓,城市的變遷,讓舊的東西只能保存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 韶關「丹霞夜讀」走進百年東街之騎樓的故事
    休息日,在東街行走,無意識中回到民生路的舊屋旁。舊屋就在原太平派出所旁,原來的東堤北路很多舊建築都拆除了,唯有舊屋還挺立在路邊。似乎在作為歷史的見證,與新的百年東街形成了一個歲月的對照。父親原在粵北印刷廠工作,我們家就在民生路上居住。
  • 弘揚傳統文化 展示韶關風採
    原標題:弘揚傳統文化 展示韶關風採 記者從韶關市委宣傳部了解到,「中國夢·韶韻風·東街匯」韶關市慶國慶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於10月1日在百年東街中心廣場盛大開幕,以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慶祝國慶,展示韶關文化魅力,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形象。
  • 一起到韶關這條百年老街走一走,感受「西關」味道
    不少地道的韶關人都知道,市區除了有一條遠近聞名的百年東街以外,在東街一旁,還有一條獨具特色的百年老街——廣富新街。它以不到一百米的狹小身軀,見證了韶關的一段繁榮歷史。據史料記載,清末至民國初期,廣府人在韶經商發財的大戶商家很多,韶關城內的許多大商戶都是廣府人經營。
  • 韶關水上遊船項目「韶州之星」即將開啟!帶你解鎖三江六岸輝煌夜色!
    各位小夥伴們還記得小編近日向大家介紹的韶關三江六岸水上夜遊項目嗎據悉,水上遊船項目命名「韶州之星」的遊艇也將在近日起航運抵韶關百年東街水上碼頭清末民國時期,百年東街是無數南來北往的走卒商販進出廣東時的商貿、休憩集散地,是粵湘贛三省交界最繁華商貿街,是當年赫赫有名的「老闆街」。另外,抗戰時期,廣東省政府為避戰火曾北遷韶關,因此,該地還成了廣東最著名的交通休閒集散地之一,給大量到韶關躲避戰火的珠三角人群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 打造「紅色七星」特色街區 擦亮城市紅色旅遊名片
    打造「紅色七星」特色街區 擦亮城市紅色旅遊名片 2020-12-02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藝庫成旅遊文化新名片
    據了解,繼寬窄巷子、錦裡之後,成都即將誕生又一張全新的旅遊文化名片——洛帶中國藝庫。記者從該項目的宣傳資料中得知,其體量比寬窄巷子大3倍,將以全新的商務文化休閒生活方式面孔呈現。
  • 韶關首家 24小時書店將試營業
    由新華書店打造的韶關市首家24小時書店「四閱」將於本月27日在韶關城區百年東街開門試業。「四閱」書店的開業也將為韶關市民提供一個集閱讀體驗、文化交流和消費於一體的高端體驗式休閒文化空間。     位於市區百年東街的「四閱」書店立足於新華書店的金字招牌,同時參考借鑑目前國內幾家備受關注的高端體驗式書店,如香港誠品書店、廣州方所等的成功經營經驗,利用科學規劃和極具「文藝範兒」的裝修布置,打造成一家24小時營業、有書香味的個性化書店。
  • 武漢光谷羅曼田園:傾力打造光谷文化旅遊新名片
    世紀景泰(武漢)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約5億元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中華科技產業園內打造了以基地生態為本底、塑造「鳳棲梧桐,龍泉寶地,龍鳳呈祥」新景象、描繪武漢都市圈濱湖生態畫卷的「光谷羅曼田園」。據悉「光谷羅曼田園項目」位於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中華科技產業園內,是光谷中華科技園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於2017年7月在華創會「僑夢空間」國際文創科技旅遊分論壇上簽訂協議。該項目是武漢市發展改革委、武漢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重點落地項目。總佔地面積約2413畝,北枕龍泉山,南靠牛山湖。西至升華村,東臨升華碼頭。至中心城區及主要交通點車程均為1小時內。
  • 穿越喜馬拉雅的守望|昂仁縣圍繞唐東傑布打造文化名片
    如果要推選一張昂仁縣的文化名片,唐東傑布一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他既是藏族群眾心目中的建築大師、藏醫大師,更是藝術大師——迥巴藏戲的開山鼻祖。無論是在昂仁縣還是在整個西藏自治區,唐東傑布都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威望。
  • 九老仙都景區10月試營業 打造荊州旅遊新「名片」
    九老仙都景區把散落在荊州的名勝古蹟完美地整合起來,把博大精深的、歷史淵源可以堪比古希臘文明的荊楚文化聚集在這裡,通過舞臺表演、還原古蹟等方式、展示給世界人民,這裡將是世界級的歷史名勝旅遊景區。   文化傳承,打造城市新名片   長生街為荊州古城提供一個中高端人群消費的以特色餐飲為主,同時具有荊楚文化主題性休閒商業街,也是中國首個荊楚文化特色商業街,填補荊州目前沒有一個城市文化名片的地標性建築群體。
  • 長沙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韶關舉行
    10月29日上午,「山水洲城·快樂之都」2020「韻味長沙」文化旅遊(韶關)推介會在韶關市區舉行。推介會向新聞媒體和旅遊業界全方位展示和推介長沙文旅魅力,為廣東遊客獻上多姿多彩的長沙韻味。 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成員郭學穩表示,當前長沙正著力打造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國際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旅遊目的地,希望能以此次推介會為契機,讓兩地在旅遊、文化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文旅產業蓬勃發展。
  • 張淑萍:傳承文化融合產業 打造丹東旅遊新名片
    在孤山鎮古韻街,張淑萍邊走邊看,詳細了解孤山文旅特色小鎮和唐城文旅項目規劃設計、產業布局、市場化運作等有關情況,就傳統文化保護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以及特色城鎮建設等工作進行了指導
  • 雲南:壯鄉廣南打造地母文化旅遊新名片
    新華網昆明11月21日電(記者龐明廣)以「句町故地」「世外桃源」著稱的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秀麗的山水風光。近年來,廣南結合當地獨特的地母歷史文化,著力打造又一張頗具民族特色的旅遊名片。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尋找詩詞之中的韶關非遺之美
    這5條線路分別是:「韶城印象——記憶裡的非遺」(粵北採茶戲傳承基地—風採樓—百年東街—隆盛醬園博物館—馬壩人遺址公園—柴燒陶藝非遺工作站)「瑤族風情——彩雲間的非遺」(乳源瑤族風情園—世界過山瑤博物館—盤王節傳承基地—瑤繡工作站—雲門山旅遊度假區)「古村巷陌——山水中的非遺」(仁化民俗非遺文化街—丹霞山風景區—丹霞紅豆飾品非遺工作站
  • 品嘗國外特色美食,體驗紅酒文化,文成將打造風情旅遊第一街
    一直以來,文成縣都致力於打造苔湖街商業綜合體和特色商業街,增強多樣化購物體驗,大力發展「月光經濟」,以此促進縣域旅遊主導產業。日前,文成苔湖僑鄉風情街設計方案正式出爐,該項目將於5月底進場施工,預計8月份完工。到時,縣城又會增加一個購物休閒的新去處。
  • 穿越喜馬拉雅的守望|昂仁縣圍繞唐東傑布打造文化名片 配套項目...
    如果要推選一張昂仁縣的文化名片,唐東傑布一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他既是藏族群眾心目中的建築大師、藏醫大師,更是藝術大師——迥巴藏戲的開山鼻祖。無論是在昂仁縣還是在整個西藏自治區,唐東傑布都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威望。
  • 四川日報:遂寧市大英縣擦亮文化旅遊新名片
    站在新起點,大英瞄準「全國知名旅遊度假目的地」定位,擦亮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文明縣城提名城市等金字招牌和文旅融合發展新名片,構建「一城四區、兩帶多點」的全域旅遊新格局,融入環成都文化旅遊經濟帶,共享周邊城市發展資源、合作開發旅遊產品、開拓市場,持續做大做強文旅「朋友圈」。
  • 精耕細作 兩江四岸核心區將打造成重慶新名片
    按《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兩江四岸核心區將打造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一直以來,夜景、火鍋、橋都、溫泉等都是名聞遐邇的「重慶名片」。兩江四岸核心區這張城市新名片,「新」在哪兒?如何打造?最終將呈現出何種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