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飽口福!感受漳州古城煙火,從舌尖上的非遺開始

2020-12-11 遼寧頻道

「遊在蘇杭二州,吃在福建漳州」

漳州是海絲著名的「魚米花果之鄉」

更是「中國食品名城」

這裡的美食真是數不勝數!

但有這麼一類美食,經歷了時間洗禮

經受了代代漳州食客的考驗而流傳至今!

這便是漳州的——非遺味道

2020年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

漳州專場

6月21日火熱開啟!

「非遺美食盛宴」即將席捲漳州

美味狂歡+福利大放送

錯過可就虧大啦!

2020年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

活動主題:

迎世遺·非遺傳承健康生活

指導單位: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

主辦單位: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沙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

各設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

承辦單位:

沙縣文體和旅遊局

這些味道裡有漳州的悠悠歷史

更有漳州人的濃濃鄉愁!

食在漳州,這些非遺味道

定會驚豔你的舌尖味蕾!

白水貢糖製作技藝

乾隆讚不絕口的古早味

相傳,當年乾隆皇帝喜好遊山玩水,一日喬裝打扮經過碧溪白水營,在玳瑁山金仙巖寺小憩,寺僧端出碧溪白水營的土特產,「花生麥芽糖」 款待,乾隆大悅,當即欽點為貢品。

漳州府每年都以之進貢朝廷「白水貢糖」 因此而得名,其製作技藝世代相傳,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百年來,在閩南,凡是親朋好友品茗相聚,最少不了的茶點就是白水貢糖,白水貢糖於2019年進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那一方紅紙包裹不住的香酥甜美,入口即化,回味無窮,是無數漳州人難忘的味道,更是許多是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思鄉愛國的飲食紐帶。

詔安黃金興

(鹹金棗、宋陳鹹橄欖、梅靈丹)

傳統製作技藝

海外華僑心心念念的「救命丸」

福建詔安「黃金興」牌產品(鹹金棗、宋陳鹹橄欖、梅靈丹)是馳名中外的一種民間傳統醫藥食品,在2009年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早在清代,黃金興鹹金棗便是詔安山區村民治療腹脹不消、嘔吐不止的良方,後又成為南洋一帶華人華僑家庭必備物品,馳名中外。

這小小的黃金興鹹金棗質地鬆軟,芳香撲鼻,鹹、酸、甜適宜,滋味純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積食腹脹、祛風邪、潤肺化痰、理氣醒酒、防止暈車暈船、提神消怠等功效。大大緩解了同胞飽受暈車暈船之苦,甚至有了「有唐人的地方就有黃金興鹹金棗」之說。

漳州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

漳州百年傳承的「老茶味」

「乘風飛馬大前門,流香色種一枝春」,這在老一輩的漳州人口中廣為流傳的順口溜,道出福建省漳州茶廠在不少老茶客人心中的份量。

漳州人好飲烏龍茶由來已久,而對於老一輩漳州人而言,總有一個特殊的地道老味道,那就是漳茶。漳茶,是福建省漳州茶廠的簡稱。

這家始建於1953年的國營茶廠,在七八十年代,產品暢銷本地,遠銷海外。其中流香、色種、一枝春,穿越歲月,歷久彌香,見證和傳承了漳州百年茶葉發展史。

如今,漳州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被列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一口「老茶味」也隨著時代浪潮歷久彌新,飄香萬裡。

對於一座城市的印象,總是先從味道開始

關於一座城市的記憶,舌尖最先開始回憶

而漳州的非遺味道,定會讓你一嘗就愛上

2020年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

6月21日漳州專場

一座城市,一種煙火

一次相遇,一生歡喜

漳州非遺味道,在這裡等你

「小吃名都,崇綠鄉土」

「實說實幹,敢拼敢上」

相關焦點

  • 漳州古城:奏響夏夜「詠嘆調」
    古城流光溢彩,遊人流連忘返。 遊斐淵攝影漳州這座城,從不缺少夜生活。跟國內一些古城相比,漳州古城談不上規模宏大,但「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民國風、臺僑緣」的獨特風格,讓它有了別樣風情。至今仍有80%以上的居民住在古城,保存了完整的商業社會形態。為了在保留古城「原汁原味」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古城品位,今年6月,古城進行規範化管理,劃出核心步行區,一改往日人車混雜、交通擁堵的狀況,打開了「夜遊古城」的新局面。
  • 運河印象|舌尖上的運河——一覽美景,大飽口福
    這一次,我們來到徐州、宿遷和淮安,在感受運河風光、體會文化底蘊的同時,嘗一嘗別具特色的菜餚,在飽眼福的同時,也放開肚皮,大飽口福!烙饃的做法,和千年前並沒有太多區別——將大小均勻的一個個麵團擀成麵皮,用竹坯子在燒熱的鏊子上上下翻飛,靈巧的雙手下,沒幾個動作,熱氣騰騰的薄薄的烙饃就此出爐。在裡面卷上金黃酥脆的饊子,配以其他入味的醬菜,一口咬下去,外麵筋道,裡頭酥脆,在淡雅的麥香裡,融合著甘鮮濃鬱的配料,嚼起來滿口生香,真的會上癮!
  • ...美麗中國|漫遊漳州古城,感受「明清街區、閩南韻味」,千年歷史...
    漳州市區最知名的景點,大概要提古城了,古城是漳州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幾年來漳州度假,總喜歡來古城走走,感受這千年的歷史。一直覺得這是難得的沒有被商業化完全浸染的地方,在這裡,100元2個人可以吃上一整天,可以到全國最小的伽藍廟祈福,可以撫摸那古老的牌坊。但是,這次來,感覺古城變樣了,改造進程的大工地,老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統一的立面、統一的招牌。
  • 漫遊漳州古城,感受「明清街區、閩南韻味」,千年歷史文化深厚!
    這幾年來漳州度假,總喜歡來古城走走,感受這千年的歷史。據漳州府志記載,在那個時代,漳州出了330位進士,其中不乏狀元、榜眼、探花。那時的香港路,有一位叫林士章的南京禮部尚書。這一座尚書探花牌坊,便是在明朝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為林士章而立。林士章一生的榮耀以及取得的成就都刻在了尚書探花坊上。400多年的時間裡,這座石牌坊在香港路屹立不倒,成為漳州學子的榜樣。
  • 漳州南詞:在古城夢回大唐
    ① 非遺傳承人李福平正在進行南詞表演。② 漳州南詞古樂隊正在為遊客表演。③ 老藝人鄭炳裕希望南詞能代代相傳。6月18日下午,一曲優美的宮廷雅樂從漳州古城的漳州南詞傳習所飄出,原來漳州南詞古樂隊正在向遊客奉上一場演奏。
  • 隨州拍漳州古城的日與夜,感受下古色古香的小漳州
    漳州古城位於:漳州市薌城區,古城是漳州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古城是老漳州的縮影,這裡的古街老道建築雖然非常簡樸,卻有著濃濃的閩南風情。這裡有很多古城記憶館,講述著漳州的歷史與文化,值得細細去感受。
  • 《舌尖上的漳州》紀錄片視頻 記錄漳州滷麵的美味
    《舌尖上的漳州》美食記錄片線上首映 禮獻漳州  漳州首部高清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漳州》第一集今日在各大視頻網站正式首映。影片由東南網漳州站旅遊頻道出品,廈門光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漳州叄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  1300多年的歷史沉澱,生生不息的漳州人用食物記錄每一次聚散離合,逐漸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美食文化。《舌尖上的漳州》系列將以展現漳州美食為主,通過鏡頭高清記錄了漳州特色美食的多個方面,包括漳州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漳州美食特有元素,傳遞漳州飲食文化,展示美食背後的漳州生活。
  • 河源大飽口福今年8歲啦!全場7.8折來寵你的胃!
    大飽口福,插旗興源東路大飽口福,今天有點不一樣了不但裝潢更精緻了、菜品更潮了而且人氣也更!更!其中,充滿嶺南風味和創意茶點的大飽口福是大多數河源人的首選。紅米金莎腸是大飽口福的鎮店之寶,無人不愛。紅米漿做的腸粉口感爽滑,包裹著酥炸脆絲和實打實的Q彈鮮蝦,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外軟裡脆,直叫人獻上膝蓋。
  • 漳州:走進「木偶大觀園」感受「非遺」文化
    出生於布袋木偶戲世家、漳州著名木偶頭雕刻師楊亞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漳州木偶頭雕刻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漳州「福春派」布袋木偶戲第五代傳承人。他9歲開始學習木偶頭雕刻,迄今已有50多年。他是上海戲劇學院木偶雕刻主教師,同時也是法國國家藝術中心的外教,為教授木偶雕刻的第一位中國人。在「木偶大觀園」裡,展出的是楊亞州近幾年創作的木偶作品,除了成套的漳州布袋木偶及雕刻的木偶頭,還有泉州提線木偶、連城提線木偶以及北方傳統的杖頭木偶。
  • 讓古城保護站上「C位」 漳州列出17項建設清單
    漳州古城是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漳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為迎接明年在福州舉辦的世界遺產大會,漳州市及薌城區啟動新一輪的古城保護攻堅戰,在充分保留古城神韻的基礎上,持續抓好古城保護修繕和改造提升,推動業態培育和人氣集聚,更好地傳承歷史文脈、造福漳州百姓。
  • 海口騎樓小吃街開業 免費試吃市民大飽口福
    3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楊婷婷)今天上午,海口騎樓小吃街開業,參加開業活動的嘉賓、攝影愛好者和在場的工作人員免費品嘗到了這裡的新鮮出爐的小吃,令人們大飽口福 小吃街現場布置充滿深厚的南洋風格,市民遊客現場感受風雨騎樓的別樣風情。
  • 舌尖上的美食,漳州三大具有代表性美食,你知道哪些?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東臨廈門、南與廣東交界,東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中國的「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生態城市競爭力位居福建第一,漳州系歷史文化名城,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於一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
  • ...生「為漳州代言,為家鄉帶貨」系列報導 ⑤|廈大學子力薦漳州古城
    返鄉大學生康煒隆站在「漳州古城歡迎你」的宣傳牆前說道,面帶微笑,語氣堅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漳州人,康煒隆腦海中浮現自己熟悉也喜愛的漳州古城。從小到大無數次逛過古城,對其歷史文化、特色小吃他都如數家珍,但是人越成長,特別是離家上大學,越是對這個承載鄉愁的地方念念不忘。確定主題後,康煒隆迅速著手策劃自己的宣傳內容。徜徉在古城整潔的石板路上,沿途拍攝著牌坊、閩南風格建築,康煒隆介紹起古城歷史滔滔不絕。
  • 漳州古城商圈再添利好!漳州木偶藝術表演館、展示館正式開館!
    在這辭舊迎新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漳州木偶藝術表演館」和「漳州木偶藝術展示館」正式開館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偉澤,市政府副市長吳衛紅為漳州木偶藝術表演館揭牌。隨後,來賓們一同進館參觀,觀看布袋木偶表演。
  • 從「文化」到「文化+」漳州文物綻放新光彩
    夜色下的漳州古城熱鬧非凡。鄭文典攝華燈初上,在漳州市區,地處商貿繁華的城市中心區漳州古城開始恢復往日的熱鬧。夜色下,熙熙攘攘的市民和遊客走在石板古道上,欣賞修繕完好的一座座紅磚騎樓,感受閩南文化韻味。紮根在這裡的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八寶印泥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人眼前一亮。
  • 漳州夜遊景點大波來襲!歡迎來打卡
    古城內保存著眾多文物古蹟。現有漳州府文廟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漳州林氏宗祠(比幹廟)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簡大獅避難所2處省級文保單位。為進一步提升夜間旅遊體驗,古城實施核心區非機動車限行,並延長各展館、漳州文廟等景點的開放時間,策劃了小吃長桌宴、露天老電影放映、文化圩日、非遺表演、文化快閃等旅遊活動,讓古城重現繁華景象。
  • 領略烏鎮的質樸風姿,感受它的特色美食,這才叫真正的一飽口福!
    領略烏鎮的質樸風姿,感受它的特色美食,這才叫真正的一飽口福!烏鎮這個地方山清水秀,如夢境般的存在。靚麗迷人的風景,緩慢節奏的生活,質樸熱情的人們。在這你可以坐著一個小舟順著溪流飄蕩,感受穿梭在仙境中的感覺。
  • 「龍江韻一臺戲」在漳州古城舉行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9月5日訊(記者 蕭鎮平 通訊員 鄭文典 劉欽賜 文圖)9月5日晚上,一場精彩的「龍江韻一臺戲」在漳州古城此次共邀請漳州市南詞非遺傳承人,福建省曲藝家協會會員,漳州市曲藝家協會會員,第七代漳州南詞掌門人鄭炳裕、國家一級演員,漳州市南詞非遺傳承人,漳州市薌劇非遺傳承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曲藝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劇協青年藝委會副主任,漳州市曲藝家協會理事楊珍珍等登臺演出。
  • 漳州:古城夜遊 重現唐宋風採
    漳州古城的夜市記者20日從漳州市商務局獲悉,漳州市2020年重點招商項目名單日前發布,涉及文化、旅遊、體育、會展與夜間經濟等。1 投資10億 打造松洲書院綜合體此次文化旅遊項目有15個,分別是薌城區浦南鎮松洲書院文旅綜合體、龍文區郭坑鎮霞貫雙溪旅遊綜合體、漳浦縣石榴鎮漳州玉龍瀑布國際會議和旅遊度假中心、詔安縣濱海文化休閒旅遊基礎設施、東山蘇峰山風景區、東山銅陵鎮南門灣片區改造提升、平和縣靈通山風景名勝區、平和縣大溪鎮莊上土樓
  • 觸摸城市記憶 感知歷史文化——漳州古城保護與開發見聞
    (資料圖片)以完好形態延續歷史風貌,讓古蹟「活」起來行走至古城的北入口處,「漳州古城歡迎您」七個大字醒目地投射在街面上。走進古樸的樓閣古道,保存完好的紅磚騎樓一座座展現在眼前。目前,古城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2處和10處,許多高質量影視劇相繼選擇在古城取景拍攝。以豐富業態激發商貿活力,讓古城「新」起來在漳州文廟前的泮池廣場上,熙攘的遊客饒有興致地拍照留念,市民陳熙正為遠道而來的朋友當「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