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作者:李尚龍
2008年,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軍校。
2010年,榮獲CCTV「希望英語」英語演講風採大賽全國季軍。
2010年同年榮獲全軍二等功。
2011年,縱是萬般阻礙也毅然退學,後加入「新東方」。
2015年,他寫的文章《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等被《人民日報》刊登,網絡轉載千萬次;他越來越多的文章在微信、微博、知乎等平臺被熱傳,影響著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上百家出版方向其伸出橄欖枝,經過6個月的磨合,本書終於問世。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的文字,沒有無聊的勵志,都是李尚龍和身邊朋友身上一個鮮活的故事,這些故事的背後,倒映著生活,倒映著我們。它們會告訴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生活是可怕的,它們會告訴你,對待自己的好朋友不要口不擇言,因為「再好的朋友也經不起你的過分直白」,它們會告訴你,逆境並不可怕,不要為合群而合群,因為「你以為在合群,你在浪費青春......"
在李尚龍的這本書中,分了四個板塊來闡述他對夢想,愛情,親情和友情以及對書籍的看法和認知。
關於夢想和奮鬥,作者在書中指出了大學乃至整個社會中,很多人假裝在努力,假裝在奮鬥,但是最後卻抱怨社會不公的現象,從而表明真正去努力,去付出,腳踏實地奮鬥的意義。除此之外,作者還闡述了其他關於夢想和奮鬥的觀點,比如」有點成就的人,他們都不合群」,比如「規劃時間,通過做不同的事,來休息」,再比如,「在社會,優秀是不夠的,必須做到精,做到無可替代才可以」,......在書中,作者,通過大量身邊朋友的故事,來訴說夢想和奮鬥的意義,也表明作者對夢想的奮鬥和追求。這本書中提到的夢想和奮鬥,不僅僅是引用了作者的經歷和朋友的經歷,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觀點,比較開放,願意接受和理解所有人的夢想,也比較自由,有的西方的味道,但是這本書的最大魅力還在於作者用身邊的例子,從正面和反面來反映了中國這個社會,所處的現實......
關於愛情和承諾,作者在書中續寫了很多身邊的例子和朋友的故事,有異地戀的,有持久戀的,也有快餐愛情,還有美女大叔戀的......作者通過種種不同的愛戀和身邊一個又一個的例子,來反映這個社會的種種愛情現象,藉此來闡述自己的愛情觀:「只要用力愛過,就不會後悔。」就像作者所說「所謂愛情,就是在一個特定時間段的一個特定產物。只要你在這段時間用心了,用盡全力了,其實結果就不再是那麼重要。生命中任何走來的人,只要她曾經讓自己變得優秀,你就沒有愛錯人。人生本來就孤獨,任何陪過自己走完一段寂寞時光的人,都應該用心感激。」
關於親情和友情,作者參雜了離別的情懷,突顯示出了無論是在親情中還是在友情中,都有著離別的傷感情懷,寫出有些人,一別就再也不會見到了的傷感情懷。但與此同時,作者又指出「這些生命中不情願的離別,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以後能更好地團聚」的向上情懷。
在關於親情方面,作者續寫了自己和姐姐在父母面前的叛逆情懷,寫出了自己追求的人生和父母要去的人生的相悖,寫出了中國家庭中孩子和父母對人生和未來的叛逆,鬥爭,以及妥協或者追求的中國家庭。另外,作者還用了身邊朋友的父母對孩子的規劃與鬥爭和西方式家庭教育的對比,從而反映了中國式家庭觀念以及教育的現象,給讀者在思想上有著深刻的啟蒙。
書中的最後一點,關於讀書,作者闡述了很多關於對讀書的見解。
比如,就像作者所說的「書不會讓我們暴富,不能讓我們出名,但是能讓我們內心深處充滿著安靜,內心的安靜和充實才是對你最重要的東西」,「誰也不知道哪本書有用,因為你既然不知道哪本書有用,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讀書,書籍一定在潛移默地影響著你。把讀書當作一種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看完李尚龍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感觸良多,所以寫下這篇文章,進行分享,不知道該怎麼結尾,訴說此刻的心情。想起一個英國作家所說的一段話,符合了我現在的心情,想把這段話,送給所有的讀者:
「人最幸福的,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謀生。而很多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度日如年,或只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發現無法謀生。兩者都能兼顧的,是需要有強大的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