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論場丨太極拳申遺成功:真「武林」,有文化

2020-12-19 大河網

□趙志疆

《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之於中國,有著非比尋常的文化意義,至大至極、無形無象的意境,不僅蘊含著詩與遠方,同時標註著我們來時的方向。

同樣是《繫辭》,還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記載。據傳,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看到黃河與洛河交匯的盛況,受「河圖」「洛書」啟發創作《易經》,演繹出太極文化。「天下太極出河洛」,焦作溫縣,正處於河洛交匯處,自古就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區。

12月17日,溫縣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

以太極為名,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拳法,更是一種文化觀念與處世哲學。陰陽相濟、動靜相宜,方寸之間,既蘊含著「無為而無不為」的人生境界,演繹著萬物相生的自然法則,同時也展現著東方文化的包容與力量。

提起太極拳,人們總是會想起「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實際上,練習太極拳從來都不以克敵制勝為目的,遵循的陰陽和諧之道,追求的是身心通達之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極拳並不屬於狹義的「武林」,而是一種廣義上的文化。那些動輒爭強好勝、逞兇鬥狠之人,別說是什麼「掌門」,自身都尚不得太極之門而入,遑論「將傳統武術發揚光大」之類豪言壯語。心浮氣躁之際,陰陽失調、動靜失衡,全然背離了太極文化的精神內核,縱有百般演繹、千般豪言,終不免徒增笑料。恰如試圖穿牆竊物的嶗山道士,邪念生處已墮魔道。

從梳理流派、留住人才,到豐富活動、樹立品牌,溫縣在苦練內功不斷創新發展之後,太極拳申遺成功水到渠成。躋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不僅意味著太極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得到更大推廣空間,同時意味著太極文化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贏得了更多價值認同。

繼「禪宗祖庭」少林寺之後,河南又多了一張「功夫文化名片」,它們不僅是河南的,更是中國的,世界的。從禪宗的「無念」到太極的「無象」,莫不以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為要義,這何嘗不是厚重河南的文化底色?

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說,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要利用這一歷史機遇,進一步擴大太極拳傳承推廣的受眾面、影響力,加大保護傳承力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太極拳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太極拳組織,習練者達數億人之多。他們演練的不只是拳腳,同時還有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

陰陽相濟之理,萬物和諧之道,太極拳附帶著太多民族基因與文化密碼。以申遺成功為起點加大推廣力度,不僅是保護一種拳法,傳承一種文化,更是捍衛我們內心那一片澄淨的空間。

相關焦點

  • 豫論場丨太極拳申遺成功:真「武林」,有文化
    12月17日,溫縣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武當山遇真宮內供奉著一尊張三丰像張三丰到底是傳說中的人物,還是確有其人?成功舉辦武當太乙五行拳「武林大會」擂臺賽成功舉辦全球功夫之星精英選拔賽成功舉辦武當武術發展戰略研討會成功舉辦武當山國際武術健康大會武當山先後被國家、省授予「全國武術之鄉」 「全省健身運動武術訓練基地」等稱號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即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
  • 太極拳申遺成功!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大洋彼岸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成功,新京報對話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和陳氏太極拳傳人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面對此前人們對於「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事件的質疑,「太極拳界」又如何評價?新京報先後採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和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陳斌。
  • 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人們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徐宏星攝   外國太極拳愛好者表演太極拳本報資料圖片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萬裡之外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   太極神拳,婦孺皆宜;流派紛呈,蔚為大觀;風靡全球,海北天南……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
  • 祈年文潭:申遺成功是太極拳「祛魅」的契機
    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的名頭更響,受到的關注度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擁躉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 太極拳申遺成功「對外有了更好的通行證和邀請函」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了!」12月17日晚,這一特大喜訊傳來,河南人的朋友圈一片歡騰。一直在焦灼等待消息的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中原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魏真終於放下心來。他說,中國傳統體育和武術的強大文化影響力再一次得到了證明。
  • 申請六次,12年等待,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了!
    太極拳太極拳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集合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太極、陰陽等理念為核心,集怡情養生、強身健體、競技對抗等多方面為一體,在為我國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直接既有各自的傳承也同時相互借鑑學習
  • 昨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成功申遺。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對於太極拳的搖籃武當山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喜事。
  • 太極拳申遺成功,心懷敬畏才能讓傳統武術正本清源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祖祠內,一家太極拳學校的學員在練拳(2020年1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韓朝陽)12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太極拳申遺成功,心懷敬畏才能讓傳統武術正本清源》的評論。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
  • 申遺成功 太極拳打出新境界
    &nbsp&nbsp&nbsp&nbsp□林如敏&nbsp&nbsp&nbsp&nbsp太極拳打出新境界。12月17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第3次申遺終成功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施紹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
  •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2020-12-19 02:09:37 參與互動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
  • 瞭望|申遺成功後,太極拳仍面臨三大掣肘
    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太極拳開啟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路,這一走,便是12年。 「由於我國文化遺產眾多、競爭激烈、申報數量限制等種種現實情況,太極拳申遺之路費時不短。但我們的申遺工作從未止步。」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題: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新華社記者桂娟 史林靜 李文哲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植根於生活實踐,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申遺成功有助於進一步激發文化自信,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更加有利於太極拳的宣傳推廣普及。」陳正雷說。久久為功,形成保護傳承「大氣候」當太極拳申遺成功消息傳來時,嚴雙軍懸了12年的心終於放下了。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心懷敬畏才能讓傳統武術正本清源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集健康、武術、文化三種屬性於一體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  繼前人之智,成當世之功,開未來之局。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接下來又有哪些大動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本報訊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自此,他所創之楊式太極拳名滿天下,使太極拳從民間武術登上了華夏武術的大雅殿堂,成為國粹。 楊露禪使太極拳從閉塞的農村走向繁華的京都,創造了太極拳盛世,在中國拳術的改革中樹立了裡程碑。他首先是太極拳的改革者和先行者,而後才是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露禪為中國太極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如今太極拳申遺成功,一代宗師楊露禪可謂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