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歷史文化 服務佛山發展

2020-12-04 順德新聞網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及中英文版(第一輯)首發

  珠江商報訊 記者王曉琦報導:昨日,《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及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首發式在佛山新聞中心舉行。叢書編委會向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黨校、市圖書館、市博物館等30多家市直及文化單位贈送了書籍。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共計10種書目,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別是《珠江三角洲農業志》(修訂:黃國揚、鄭海峰)、《明代佛山社會經濟》(作者:羅一星)、《清代佛山社會經濟》(作者:羅一星)、《佛山歷代狀元進士譜》(作者:梁燕)、《明清佛山家風家訓研究》(作者:黃慶林)、《龐嵩評傳》(作者:戢鬥勇)、《李氏骨傷流派與李廣海》(作者:陳凱佳)、《佛山古鎮老街巷》(作者:湯浩寧、熊九成)、《佛山銅鑿剪紙》(作者:關宏)、《佛山惠門四子與嶺南文化》(作者:荀鐵軍)。第五輯從農業、社會經濟、狀元文化、家族文化、中醫藥文化、工藝美術等領域深入挖掘佛山優秀歷史文化,全面、系統解讀佛山優秀歷史文化的底蘊和魅力。

  會上,《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中國佛山功夫文化》和《中國佛山龍舟文化》正式首發。叢書中英文版是《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的衍生出版物,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已出版書目的基礎上重新整合資源,編輯出版適合國際傳播並能代表佛山文化的中英文雙語讀本。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自2016年啟動編撰工作以來已連續出版5輯50種。5年來,《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撰出版了50多種圖書,深入反映佛山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總體風貌,多角度、多層面地介紹佛山優秀歷史文化的底蘊和創造力;叢書入藏中國歷史研究院、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方志辦、深圳圖書館、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等國內社科機構、公共圖書館、高校,產生積極影響;2020年還策劃出版了中英文雙語讀本,在今年第27屆北京國際書展和第72屆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得到國內外出版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這也是佛山第一次正式參加國際書展。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政華表示,編撰出版《佛山歷史文化叢書》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業,我們要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財富,全力以赴把這項工作持之以恆地做好,在編撰出版工作中進一步自覺契合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發展戰略,進一步緊密圍繞佛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進行謀篇布局,古為今用,為佛山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服務,讓文化特質成為城市的核心要素,讓優秀的文化基因成為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持久動力,為當前佛山發展提供啟發和思考,為佛山高質量文化導向型名城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和精神動力。

相關焦點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在佛山首發
    首發式由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佛山日報社聯合舉行,佛山市委宣傳部領導、《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作者代表、編輯出版代表、編委會顧問專家及叢書受贈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佛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政華在出席活動時表示,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輯出版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業,佛山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恆推進。
  • 鉛字印下佛山歷史墨香飄出文化韻味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昨日,《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中英文版(第一輯)首發式在佛山新聞中心舉行,現場發布了最新出版的《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10種書目和《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政華出席首發式。
  • 羅天爵:挖掘佛山歷史文化資源 助力影視文化產業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共建人文灣區」。支持弘揚以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彰顯獨特文化魅力。同時,推進大灣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發展。這對於佛港文化產業發展都是重大利好。目前,羅天爵所在的天馬影視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已在佛山成立了影視文化分公司。
  • 專家點評《佛山歷史文化叢書》:萃聚歷史文化菁華 涵養人文精神
    圖/佛山日報記者周春攝過去20多年,我一直在佛山市圖書館從事地方文獻徵集、服務和研究工作。從啟動編寫到書稿出版,花費了近十年時間,常常利用業餘時間尋找歷史名人的足跡,閱讀文獻資料,從中摘錄材料。每當伏案挑燈夜戰,我仿佛跨越時空與歷史狀元進士對話閒聊唐宋風韻、明清往事,成為了忘年交;我也經歷過沮喪、惴惴不安,一度想過放棄,但在老師、朋友們的鞭策鼓勵下堅持了下來,這也是我作為圖書館文獻服務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該書反映了南漢至清代佛山狀元進士群體的歷史發展脈絡,是考證佛山科舉文化的重要資料,希望能對展示佛山歷史文化形象,挖掘、傳承與弘揚佛山優秀傳統文化發揮綿薄之力。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首發 萃聚歷史文化菁華
    在編撰出版工作中,要進一步自覺契合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發展戰略,緊密圍繞佛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進行謀篇布局,讓優秀的文化基因成為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持久動力,為當代佛山發展提供啟發和思考,在佛山高質量文化導向型名城建設、爭當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中發揮佛山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
  • 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佛山武術史略》解讀之四
    諺語有云:「未學武術,先學跌打。」在我國文化發展史中,傳統武術與傳統中醫有著共同理論淵源。傳統中醫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的「三寶」,傳統武術採用中醫精、氣、神學說形成拳法理論,中醫經絡學說亦被武術廣泛吸收並得到運用。時至今日,佛山各門各派均有不少古時流傳下來的醫藥用書,當下是否依然能發揮作用呢?
  • 專家點評《佛山歷史文化叢書》:萃聚歷史文化菁華 涵養城市人文精神
    該書反映了南漢至清代佛山狀元進士群體的歷史發展脈絡,是考證佛山科舉文化的重要資料,希望能對展示佛山歷史文化形象,挖掘、傳承與弘揚佛山優秀傳統文化發揮綿薄之力。,還推動了佛山社會與人文精神的發展,甚至對嶺南文化的發展也有重要推動作用。
  • 感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三輯來了
    今日上午,叢書第三輯首發式暨座談會在佛山市新聞發布廳舉行,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表示,《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古為今用,服務大局,對傳承與弘揚佛山優秀歷史文化,助推我市文化導向型城市建設已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今日首發的《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三輯共計10種書目,選題創新性強,書稿編輯質量高,分別從歷史人物、實業救國、洋務運動、龍舟文化、工匠文化、慈善文化等領域深入挖掘佛山優秀歷史文化。其中《佛山古代鑄造工匠技藝》,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展現古代佛山鑄造工匠的技術和品格,對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培育工匠精神具有啟示作用。
  • 《佛山武術史略》尋根溯源 展示佛山武術發展脈絡
    原標題:解讀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之《佛山武術史略》尋根溯源 展示佛山武術發展脈絡 各個拳種在佛山又是如何發展的?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二輯《佛山武術史略》一書,從佛山武術歷史溯源角度對此進行了闡述。昨日,記者採訪了本書的編著者張雪蓮,請她談談寫作的初衷,並對該書的內容進行了概述。武術是佛山的文化符號作為土生土長的佛山人,張雪蓮對佛山武術有很深的情感。
  • 佛山堅持城市歷史文化傳承保護 建設嶺南風貌名城
    佛山歷屆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建設,堅持走歷史文化與城市融合之路。這種傳承,這種精神,正是成就一座城市價值最寶貴的富礦。誠如市委書記魯毅所言,文化立世,文化興邦。最新獲批的《佛山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提出,提升文化軟實力,打造文化強市,建設國家文化歷史名城。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首發
    本網訊(記者徐平)12月1日,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主辦,佛山日報社承辦的《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暨中英文版《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一輯)在佛山首發。佛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政華,佛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方華剛出席首發式並講話。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書目確定 預計11月中下旬出版
    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日報記者黎紅玲報導:記者從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編輯部、佛山日報社佛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獲悉,《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10種書目確定,預計11月中下旬與讀者見面。據介紹,《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10種書稿契合國家大政方針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挖掘佛山歷史文化,古為今用、經世致用,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學術價值。
  • 佛山祖廟:傳承佛山宗教文化 傳承悠久歷史
    千龍網12月22日佛山訊要說中國人的信仰,可真是非常豐富多彩。而說起佛山的宗教文化,就不得不說一說佛山祖廟,因為那裡供奉著佛山人信仰的神--真武大帝。  網絡媒體廣東行西線採訪團一行,今天在佛山祖廟,充分體會了當地悠長深遠的的傳統文化。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三輯出版
    在這短短3年時間,佛山出版了三輯共30種佛山歷史文化的圖書,總字數超過1000萬字。在首發式暨座談會上,叢書編委會領導向全市主要文化單位贈送了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三輯。《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三輯於去年9月啟動編撰工作,10種書目從歷史人物、實業救國、洋務運動、龍舟文化、工匠文化、慈善文化等領域深入挖掘佛山優秀歷史文化的亮點,選題視野寬廣,史料真實可靠,內容生動新穎,圖文並茂,既彰顯佛山優秀歷史文化的底蘊與特色,又兼備普及性與研究性、通俗性和知識性。
  • 佛山積極推動文化建設 打造文化導向性城市
    「文化佛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推動文化與城市融合發展,使城市形神兼備、充滿生機。至於該如何準確把握好文化與城市的關係,實現文城相融?會上,市委書記魯毅指出了具體路徑:接續歷史文脈、提高文化品位,讓文化特質成為佛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要素。  一直以來,佛山都高度重視文脈傳承。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出版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中國佛山功夫文化》《中國佛山龍舟文化》近日由廣州出版社出版。叢書中英文版是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的衍生出版物,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已出版書目的基礎上重新整合資源,編輯出版適合國際傳播並能代表佛山文化的中英文雙語讀本。
  • 細數明清兩代佛山文明的「高光時刻」!首場佛山歷史文化大講堂開講
    佛山日報訊 記者黃碧雲報導:11月30日,首場佛山歷史文化大講堂在市機關小禮堂開講。國內佛山歷史研究知名學者、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學術委員會顧問、廣州市東方實錄研究院院長羅一星受邀以「佛山歷史與中華文明」為題開講,再現明清兩代近六百年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的盛景。
  • 佛山創意產業園臺灣行:佛山「金礦」吸引臺商
    記者隨佛山創意產業園一行九人,從臺灣南部的高雄一路向北,系統考察了臺灣的生產生活服務業發展的情況,實地深入到社區醫院、老人養護中心、月子中心、醫療美容中心,以及為臺灣服務業輸送著高素質人才、提供人力支撐的職業高校、社會團體等,與臺灣企業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記者一行還來到與佛山南風古灶龍窯頗具相似性的臺灣水裡蛇窯,以及臺灣陶瓷聖地—鶯歌區進行考察。
  • 佛山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景點
    佛山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景點在哪裡?街坊朋友們又去過幾個?快來看看!歷史文化景點之禪城篇佛山祖廟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廟建築群。
  • 「文化佛山 走向小康」,央媒走進佛山聚焦文化建設
    在廣東佛山,答案是『能』。」近日,來自人民日報、中新社、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環球時報以及中國藝術報7家國家級媒體組成的記者採訪團到達佛山,開展主題為「文化佛山 走向小康」的採訪活動,其中,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城市每個角落的圖書館項目,引起了採訪團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