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禮藍本吳冠中《坦尚尼亞大瀑布》作品賞析

2020-12-21 聞是藝術

吳冠中 坦尚尼亞大瀑布 保利香港2017秋拍 成交價5369萬港元

作品鑑賞

吳冠中曾在《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中提到過此畫的創作過程

1975年,青島四方機械廠奉命製造坦尚尼亞至尚比亞鐵路的總統車廂,邀我前去繪乞力馬札羅雪山和維多利亞瀑布,然後根據油畫織錦裝飾車廂。

-吳冠中《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

成熟時期所繪,珍罕國禮藍本

1975年,吳冠中接受了國家邀請的一項外交任務,當時政府援助坦尚尼亞連結尚比亞的鐵路工程已經接近完工,青島的四方機車車輛廠則負責製造鐵路的列車車廂,其中兩節車廂將作為國禮,分別送給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的兩位總統作為公務車廂。四方機車廠設計科的朱仁甫希望在車廂內裝飾帶有當地特色的織錦圖像,便邀請吳冠中前往青島繪製坦尚尼亞的乞力馬札羅雪山及尚比亞的維多利亞大瀑布兩張油畫作為織錦圖像的藍本。

根據吳冠中學生王進家回憶:「吳先生來青後,住在青島鐵中西大門旁邊的四方機廠招待所,臨時工作室也設在那裡。……油畫的題材當然是與坦尚尼亞、尚比亞有關。一幅畫的是坦尚尼亞境內非洲最高的山-乞力馬札羅山,一幅是位於尚比亞和辛巴威之間的大瀑布-維多利亞大瀑布。吳先生以對形式美特別的敏感與理性處理構圖,以高調的高級灰處理色彩。畫面明亮,頗具裝飾意味。」

這段經歷使得吳冠中與非洲結緣,間接地埋下了他在1981年底隨著中國美術家代表團遠赴非洲的伏筆。《坦尚尼亞大瀑布》不但是吳冠中油彩畫成熟時期的集大成、70年代作品於市場上出現尺幅最大之作,更是藝術家生涯唯一一次為了國家外交而創作,象徵吳冠中的愛國情懷,作品歷史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吳冠中 坦尚尼亞大瀑布 局部

風箏不斷線,油畫民族化

為了追求油畫能以中國的精神生根發芽,吳冠中在1950年決定從法國返回故鄉,因他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在這個時期以降的油畫創作均建立在寫實風格之上。他堅持畫裡一定要有形象,認為「『無形象』是斷線風箏」,形式美和抽象美是建立在有形象的基礎之上,但太拘泥於具象,又無法表現具象中某些美感,因此他認為畫要有形式美和抽象美,奠定了「風箏不斷線」的創作風格。自改革下放之後,吳冠中踏入了個人油畫創作的成熟階段,他在資源極度缺乏和壓抑心境的強烈轉換之下,潛心投入創作,作品構圖越來越簡潔,而70年代中期開始的水墨創作更帶給他新的啟發,開啟了「銀灰色」時期。藝術評論家翟墨在《圓了彩虹-吳冠中傳》中解釋道:「油畫的灰色不是灰濛濛的髒,而是物體在空間氣氛中的光色反映。油畫中運用灰色是為了亮。……銀灰色調形成色彩的透明感和種種叫得響的音樂節奏,使畫面產生氛圍氣韻。」銀灰色介於黑色與白色之間,乃是最難掌握的顏色之一,運用的不好畫面便顯得壓抑、沉悶,其中微妙的差異可以說是失之毫釐,差以千裡。同樣地,這個中性的色調,可以說是吳冠中藝術進程的一個緩衝與契機,不但預示了踏入現代化水墨為主的80年代轉型期,最終也得以融合東西方的審美觀,達到90年代「水陸兼程」的藝術成就。

吳冠中偕妻子去貴陽探望嶽母,途經桂林時,便因美景邁不開腳步,停留在陽朔山寫生。

《坦尚尼亞大瀑布》創作於1975年,為吳冠中「銀灰色」時期的開端作品之一,在吳冠中的早期油畫創作中,這樣的巨型畫作極為罕見,可能由於是國家任務,才能有機會在物資貧乏的年代完成此等巨作,大幅構圖的不易也成為藝術家對於自己的期許與挑戰。畫中詮釋的維多利亞瀑布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是由五道瀑布所組成的瀑布群,從廣大無邊的河床飛流直下,打起鋪天蓋地的水霧,據聞聲若雷鳴。此件作品的尺幅更襯託了瀑布的雄偉壯觀,氣勢磅礡的畫面仿佛引領觀者實際邁入畫布內的空間體驗,宛如李白在《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詩中所描寫的場景:「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吳冠中的色彩統調處理尤以1970年代的油畫作品臻至高峰,他將白色的顏料覆蓋於瀑布懸崖邊所顯現的黑、灰色山巖,輕靈的水色與巖壁厚重的量感突顯出兩者的對立性,水線在頂端分流而下,卻在中途交錯遇合,直至底部激蕩起迷人的水霧,巧妙的形成由上而下從點轉換成線再積累成面的奇特構圖。抑揚頓挫的細緻筆觸在解析瀑布的動態中以吳氏「抽象美」的語言帶來獨特的韻律,畫面右下斜角的細密水霧遠觀看似平塗,卻隱藏著輕盈、細膩的透明質感,在生機勃勃的布局中飛越激濺。吳冠中注重繪畫中情感的自然表露,他認為主觀的意象可以取代客觀的細節表述,從而增加作品的整體感染力。他說:「我愛繪畫中的意境,不過這意境是結合在形式之中,首先通過形式才能體現。用繪畫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這就是我藝術生涯的核心。」《坦尚尼亞大瀑布》具有西方現代繪畫明暗對比的表現方式和形式語言,也有中國傳統的虛實相間概念,其豐富的藝術內涵,可說是吳冠中油畫融合中西形式之碩果。

吳冠中 坦尚尼亞大瀑布 局部

絕無僅有的構圖與布局

北宋韓拙在《山水純全集》論道:「言濺瀑者:山間積水欲流而石隔罅中,猛下其片浪如滾,有石迎激,方圓四折交流四會,用筆輕重自分淺深盈滿而散漫也。」說明早在宋代,瀑布便已是山水畫創作中的重要題材。而宋代大家郭熙也曾在《林泉高致》一文中說:「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髮,以煙云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章木而華,得煙雲而秀媚。」《坦尚尼亞大瀑布》中水流的布局宛如脈絡般由上而下貫穿整個畫面,源源不絕地流淌,始生生不息之意,水中激蕩更帶動氣流,使得畫面煙霧瀰漫,此間瀑布有如史詩般的壯麗景致在吳冠中的創作裡是絕無僅有。藝術家同年的名作《木槿》亦隸屬70年代少見的大型構圖,《坦尚尼亞大瀑布》除了場景更加壯闊、尺幅接近《木槿》之兩倍外,更有別於《木槿》濃烈的色調與亂中有序的近景式布局,《坦尚尼亞大瀑布》遠景的想像空間更加廣闊,水流順向的節奏感帶來明朗、清新的格調。如果說《木槿》是吳冠中透過花卉和枝葉自由生長的節奏來控制畫面的一個嘗試,那《坦尚尼亞大瀑布》就是他感受中國傳統水墨「虛」、「白」等意境之美而作出突破的關鍵之作,豐富的空間層次表達和細節的精確刻畫將中國傳統的人文情懷融入作品,達到他探索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初衷。(陰山)

作品資料

作者 吳冠中(1919~2010)

尺寸 100.3×179.6cm

作品分類 西畫雕塑>油畫

創作年代 1975年作

成交價 RMB  44,562,700 HKD  53,690,000

時間 2017-10-02

拍賣 保利香港

出版

《風爭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 中國2011年(圖版』第102-103頁)

款識:荼75(左下);吳冠中 北京(畫背)

相關焦點

  • 畫家吳冠中:畫風清新,水墨韻味
    吳冠中 1975年作 坦尚尼亞大瀑布 油彩 吳冠中對繪畫藝術有著獨到的見解,他重視形式美,主張中西繪畫的融合,他的藝術觀點和藝術成就吳冠中 1994年作 雙燕 布面油畫吳冠中借鑑西方的現代形式美,將水墨畫的意境美帶人油畫之中
  • 吳冠中畫瀑布,嘆為觀止
    中國書畫郵 今天||吳冠中畫瀑布,嘆為觀止!《瀑布人家》吳冠中一生創作了許多瀑布作品。《天台山飛瀑》《天台山飛瀑》作品採用中心式構圖,畫面中心是飛流直下的瀑布,順著山勢奔流而下,在山腳匯集,回歸平靜。更多作品欣賞
  • 吳冠中畫瀑布,美極啦
    吳冠中《瀑布人家》吳冠中一生創作了許多瀑布作品。吳冠中《天台山飛瀑》《天台山飛瀑》作品採用中心式構圖,畫面中心是飛流直下的瀑布更多作品欣賞坦尚尼亞大瀑布吳冠中《瀑布》
  • 吳冠中先生畫的瀑布,別有韻味
    《瀑布人家》吳冠中一生創作了許多瀑布作品。《瀑布》吳冠中的此幅《瀑布》極好地運用了線條與塊面的抽象形式表達出水墨的美感。《天台山飛瀑》《天台山飛瀑》作品採用中心式構圖,畫面中心是飛流直下的瀑布,順著山勢奔流而下,在山腳匯集,回歸平靜。
  • 吳冠中藝術館特聘畫家楊善臣作品賞析
    楊善臣、1968年生於四川,職業油畫家、新疆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名人百科會員,徐悲鴻畫院北京油畫院院聘畫家,吳冠中藝術館特聘畫家。 油畫作品多次入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展覽,並多次獲獎。2015年油畫作品入選北京通州紀念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暨"不能忘卻的歷史"主題油畫作品展。2015年油畫作品入選"第二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2015年油畫作品入選吳冠中藝術館全國油畫作品展。
  • 吳冠中油畫風景作品《海浪》欣賞賞析
    吳冠中油畫風景作品《海浪》賞析:吳冠中油畫風景的創作是一種結合了中西繪畫優長的「寫生——創作法」,即先根據感受自由組織畫面,然後再直接對景寫生,這樣的創作方法使畫家得以保持一種創造的激情,也能夠令畫面始終保持一種清新的生命氣息。
  • 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作品賞析
    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作品賞析美協會員網 編輯吳冠中(1919-2010),出生於江蘇宜興,中國著名畫家、清華大學教授。2001年文集《畫外話·吳冠中卷》獲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三屆人民文學獎,文集《吳冠中談美》獲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第七屆全國優秀青年讀物獎。2002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生通訊院士;2003年榮獲文化部造型表演藝術創作研究成就獎。2006年被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文學榮譽博士。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
  • 大師吳冠中——最貴的20幅風景畫!
    吳冠中先生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繪畫作品確實很精彩,他講西方表現主義精神同我們東方古典水墨思想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開創了中國藝術新局面。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他的水墨下的江南風情,其實他在油畫領域,也有著驚人的成就,特別是在畫面形式上的開拓創新,讓中國美術煥然一新。
  • 抽象與形式——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逍遙遊》系列是吳冠中年近80高齡所作之巨幅水墨畫作品,是一幅充分顯示吳冠中針對筆墨語言及「形式美」與「抽象美」進行實踐與探索的經典力作。對於《逍遙遊》這樣一幅作品,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種解讀,肆意灑脫、自由奔放的筆墨,再現的或是朗星閃爍的夜空,或是枝蔓盤繞的藤蔓,亦或是江南三月草長鶯飛、萬物生發的景象,任由畫者和觀者的想像馳騁。欣賞吳冠中的作品總是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視覺體驗和驚喜。
  • 抽象與形式 ——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吳冠中和其師林風眠一樣,領悟到中國傳統寫意繪畫與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融通之處,在吳冠中看來,「西方現代派繪畫對性靈的探索與中國文人畫對意境的追求正是異曲同工。」他以超越中西的高度審視繪畫,以縱覽古今的深度定位自我。自上世紀70年代起,吳冠中便以自身創作不斷推動著中國現代繪畫觀念的變革和發展,他專注於油畫,藉助西方油畫的色彩和厚度表現中國的物象景觀,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油畫民族化」的理想。
  • 抽象與形式——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這便是吳冠中一生追求的藝術主張——為傳統的中國畫注入現代精神,探索中西方繪畫理念的融合。中西融合是20世紀以來許多中國藝術家選擇的藝術路徑,無論是以徐悲鴻、蔣兆和為代表的結合西方寫實主義繪畫技法的「徐蔣體系」,還是融合西方現代藝術表現的以林風眠、吳冠中為代表的「林吳體系」,都是中國畫實現現代化轉型和探索的有效途徑。
  • 吳冠中 | 藝術就是「真性情」
    《北京·雪》 布面油畫 73*46.5cm 1975年創作《坦尚尼亞大瀑布」作品,可以看出「本可以濃鬱豔麗的油畫卻表達出,江南水鄉獨有的恬淡與靜謐」,「對於水墨與彩墨的結合,雖然畫面看似雜亂,卻孕育叢生,富有乾坤」,「一方面飽有油畫的本色,又不乏中國水墨的真質品味」,「寫實與想像結合在一起,無法言喻的美」。
  • 當代國禮書法家包建新作品賞析
    簡介包建新,字守仁,號逸隱,山東單縣人.當代著名國禮書法家.中國著名書畫家教育家文史研究家包備伍先生衣缽傳人(真傳弟子)隸書作品《心經》被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中宣部王偉華部長,國務院外交部副部長張廣德
  • 北京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作品賞析
    北京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院長劉僧會用愛心去幫需要幫助的人,用善心種下千棵普提樹,秋後落下遍地金,種德收福。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副院長徐洪豔徐洪豔,號墨硯雅和,武當山居士,道號崇豔。自幼喜歡書畫,以芥子園為老師,勤於筆耕,潛心研究與創作,在繪畫當中曾得到多家名師指點。
  • 吳冠中筆下的三峽
    1975年,吳冠中於三峽採風後,完成了其油畫力作《長江三峽》。作品中不僅可一睹大師不凡的創造力,也可窺見畫家對油畫民族化和形式美所作的探索和不懈追求。通過分析現有資料,吳冠中在1975年曾為這件《長江三峽》作過三幅草圖《三峽》,皆為立幅尺寸。前兩幅較簡略,最後一幅已接近成作。它們既是當時為《長江萬裡圖》而作,也恰巧成為之後創作《長江三峽》的直接藍本。
  • 吳冠中油畫作品精選
    歡迎來到「藝術角」帶給你最好的視覺分享——青島紅樓 油畫 · 創作於1975「吳冠中 」吳冠中先生是20世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傑出藝術家是中國現代美術發展的一面重要旗幟童年 油畫·畫板 61cm×46cm 2003 年他博採中西
  • 國禮藝術家—陳潮輝
    國禮藝術家——陳潮輝作品賞析:陳潮輝作品賞析陳潮輝作品賞析陳潮輝作品賞析
  • 最具有收藏價值吳冠中油畫
    中金國聯控股集團旗下:國枰拍賣有限公司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吳冠中作品索。繪畫吳冠中 大瀑布《北國風光》前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珍藏30年的吳冠中先生油畫《北國風光》,這幅油畫精品經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拍賣成功
  • 當代著名國畫大師,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這便是吳冠中一生追求的藝術主張——為傳統的中國畫注入現代精神,探索中西方繪畫理念的融合。中西融合是20世紀以來許多中國藝術家選擇的藝術路徑,無論是以徐悲鴻、蔣兆和為代表的結合西方寫實主義繪畫技法的「徐蔣體系」,還是融合西方現代藝術表現的以林風眠、吳冠中為代表的「林吳體系」,都是中國畫實現現代化轉型和探索的有效途徑。
  • 從拍出1.4億的《獅子林》看吳冠中的藝術主張:抽象不是無形象
    人們常常拿這幅《獅子林》來舉例,解釋吳冠中所提出的「風箏不斷線」的創作理論,這一理論核心思想便是:「從生活中來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減法、除法或別的法,抽象成了某一種藝術形式,但仍須有一線聯繫著作品與生活的源頭。風箏不斷線,不斷線才能把握觀眾與作品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