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 望洞庭

2020-12-21 一起學詩詞xn

劉禹錫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鑑賞: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被貶官到南方,二十年間往來洞庭,可以考證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由此可以推斷,本詩是詩人轉任和州刺史時途徑洞庭所作。此詩是一首描寫洞庭風光的風景詩,語意清淺,別有韻味。

首句寫與月光融合在一起的水色。洞庭湖開闊澄澈,在皎潔的月光下,湖水的顏色與月色相合,淡淡的水色與輕柔的月亮的光輝交織在一起,已經分不出水和天之間的界限。湖面仿佛仙境,邈遠,寧靜,空靈,澄明。

第二句寫無風時寧靜的湖面。因輕霧籠罩,闊大的湖面如同未經打磨的銅鏡,形象地展現了皓月之下千裡洞庭的美景。

第三、四句寫遠望湖中山色的感受。詩人把立於水中的君山比作放在白銀制的盤子裡的青螺。白銀與青螺,色澤清淡雅潔,給人一種美感。

本詩景物描繪細緻,想像奇特,比喻生動,頗有趣味。

相關焦點

  • 劉禹錫《望洞庭》:八百裡洞庭煙波浩渺
    今天,咱們來學《望洞庭》。這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劉禹錫與柳宗元、白居易齊名,人稱「劉柳」「劉白」。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咱們來一起讀一讀:《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望洞庭劉禹錫03:41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望洞庭》劉禹錫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
  • 古詩賞析二十三:劉禹錫《望洞庭》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創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序)。
  • 未來講堂|劉禹錫《望洞庭》 誦讀:鄭博
    未來講堂|劉禹錫《望洞庭》 誦讀:鄭博 2020-12-07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禹錫的《望洞庭》賞析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注釋】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湖光:指明月照射下清澈明淨的湖水。秋月:指秋天皎潔的明月。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代鏡子是銅做的,磨了才有光亮。這裡比喻月光下的湖面雖然平靜,但有點朦朧,像沒有磨平的銅鏡。 遙望:遠遠地望去。 白銀盤:比喻月光下照射下的洞庭湖的水色。 青螺:這裡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劉禹錫《望洞庭》解析
    望洞庭(作者: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注釋:洞庭:在湖南省北部
  • 楊陌 隸書劉禹錫《望洞庭》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詩《望洞庭》。歲次庚子白露於北京中新佳園,楊陌書。鈐印:楊陌(白)、漫齋(朱)、長樂(朱)。尺寸:縱138釐米,橫69釐米。作者: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著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集》。楊陌,原名永孝,字陌,號漫齋。1969年生,陝西白水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參書法創作院藝術委員。榮寶齋出版社出版《漫齋心墨》。
  • 古詩詞文賞析《望洞庭》唐劉禹錫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 望洞庭的詩意 望洞庭的詩意簡短
    《望洞庭》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詩中通過對洞庭湖風景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之情。那麼這首詩的詩意是什麼呢?不知道的小夥伴就要趕緊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了。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劉禹錫《望洞庭》音頻文稿——《小學必背古詩詞100講》系列課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我們都知道而劉禹錫也不生氣,看到房屋附近是鳥語花香。他迫不及待的掏出 一張琴彈奏起來,並寫下著名的陋室銘,從此就過起了逍遙快活的日子。公元824年的一個秋天的晚上,寒冷落魄的他路過洞庭湖。 望著湖面的平靜與秀美,劉禹錫 突然來了精神 ,趕緊拿出筆記錄下了眼前的美麗景象。  詩題名為望洞庭,就是遠望洞庭湖的意思啦。
  • 學生改寫的《望洞庭》
    秋天來啦,秋高氣爽,明月當空,偉大詩人劉禹錫乘坐著馬車去來到了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邊。  詩人靜靜地站在湖邊,放眼遠望,看見月光灑在洞庭湖湖面上,那皎潔的月光和洞庭湖湖水交相輝映,形成一道美麗的景色。
  • 劉禹錫的《望洞庭》,是山水詩名篇,詩人有何妙筆?
    劉禹錫的《望洞庭》,您肯定讀過。那麼這首詩為什麼能讓人印象深刻呢?詩人用了什麼樣的高明手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君山島,就是劉禹錫筆下的青螺2、物象互融:巧妙疊加,整體比喻
  • 曉白讀詩 |《望洞庭》
    曉白讀詩 |《望洞庭》 2020-11-01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望洞庭的古詩意思 望洞庭古詩翻譯
    劉禹錫便寫了一首關於洞庭湖的古詩,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望洞庭湖》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上的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洞庭湖的湖面風平浪靜,就像那未磨的銅鏡一樣。  遠遠眺望洞庭湖的山水,看起來蒼翠如墨,恰似白銀盤裡託著青青的田螺。
  • 品讀《望洞庭》,雅致的底蘊,來自耐性和精細
    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帆影,嶽陽矗立,一眼又怎能望盡,但劉禹錫以他極具浪漫色彩的奇妙想像和高雅情致的底蘊,就這麼望盡了洞庭山水,一首《望洞庭》,讓我們也都跟著一道,領略了一番洞庭湖的秋色。望洞庭根據考究,這首《望洞庭》應該寫於長慶四年秋,因為在劉禹錫二十三年的被貶生涯中,他前後六次路過洞庭湖,文獻記載中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望洞庭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wàng dòng tíng 望洞庭 liú yǔ xī 【唐】劉禹錫 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 湖 光 秋
  • 小學語文教師資格面試《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小學語文,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小學語文《望洞庭》教案。 小學語文《望洞庭》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螺」,掌握「庭、螺、潭」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課文,默寫古詩; 2.學習通過查閱工具書了解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通過想像,感受詩歌的意境;
  • 《望洞庭》和《秋宿湘江遇雨》
    胡光凡繼李白、杜甫和孟浩然之後,詠洞庭的又一名篇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772—842)之手。他是洛陽人,與柳宗元一道參加「永貞革新」,失敗後同遭貶謫。他在朗州(今湖南常德)做了10年司馬,寫作詩文近200篇。他在搜集、整理湖南民歌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潤色而創作的竹枝詞尤為膾炙人口。
  • 「詩豪」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不僅是我們熟知的唐朝的大詩人、文學家,還是一位哲學家,大家都稱他「詩豪」。他家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他的父親為了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劉禹錫就在那裡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望洞庭》,寫的是洞庭湖秋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