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鑑賞: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被貶官到南方,二十年間往來洞庭,可以考證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由此可以推斷,本詩是詩人轉任和州刺史時途徑洞庭所作。此詩是一首描寫洞庭風光的風景詩,語意清淺,別有韻味。
首句寫與月光融合在一起的水色。洞庭湖開闊澄澈,在皎潔的月光下,湖水的顏色與月色相合,淡淡的水色與輕柔的月亮的光輝交織在一起,已經分不出水和天之間的界限。湖面仿佛仙境,邈遠,寧靜,空靈,澄明。
第二句寫無風時寧靜的湖面。因輕霧籠罩,闊大的湖面如同未經打磨的銅鏡,形象地展現了皓月之下千裡洞庭的美景。
第三、四句寫遠望湖中山色的感受。詩人把立於水中的君山比作放在白銀制的盤子裡的青螺。白銀與青螺,色澤清淡雅潔,給人一種美感。
本詩景物描繪細緻,想像奇特,比喻生動,頗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