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閒,放身茅廬讀閒書

2020-09-25 阿傑wpj

偷得浮生半日閒,放身茅廬讀閒書

有閱讀和寫作經驗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沒有閱讀,沒有思想,沒有思維,腦子像被灌水了一樣,一片空白,無從下筆。但一旦進入良好的閱讀狀態,思維如林間清風,緩緩而來,文思若山泉噴湧,汩汩而出。讀閒書,讓我的筆頭漸癢,仿佛肋下生出一雙隱形的翅膀催動我在文字間展翅遨遊。

在《讀者》《雜文選刊》等雜誌上讀到不少名人經典語錄,愛不釋手,一一抄錄下來,閒暇時細細玩味。忽又一天,禁不住想與季羨林、卡耐基、莫泊桑等對話,於是有了《與名人對話》:

著名學者季羨林說:沒有一流的大師,就沒有一流的學生。

我說:沒有一流的校長,就沒有一流的教師。

臺灣作家劉墉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錢之前,早就有了愛。

我說:在這個人世間,沒有教科書之前,早就有了教育。

散文家周國平說:一個人無論多大年紀,沒有了父母,他就成了孤兒。

我說:一位教師無論多大年紀,沒有了童心,他(她)就成了老頭兒或老太太。

著名雜文作家馬佔山說:經驗是你跌倒之後拾到的鑽石。

我說:反思是教師教學之後提煉出來的一星燈火,它為你照亮前行的方向。

    ……

「偷得浮生半日閒,放身茅廬讀閒書。」此生但得有時,能沉醉於「閒書」之中,是人生一大幸事。

生命是一條河,需要流動,需要吸納。讀、寫、教,以自己的方式與外部世界進行健康的交流、作用。日子由此而變得開闊、深邃、美麗——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意思 古詩偷得浮生半日閒是什麼意思
    「偷得浮生半日閒」出自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這首詩是作者心境的寫照,這時作者已經對人生有所覺悟,並且找出了自己的答案。相信大家讀了這首詩之後,心中也會有所頓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偷得浮生半日閒
    喜歡一個「閒」字,簡潔明了,空靈到令人心顫。木居於門內,無拘無束自由生長。何謂閒?沒有事情,沒有活動謂之閒。閒,又通嫻,有嫻靜、思想純潔和安寧的意思。究其實質,閒包括身體的頤養和精神的休整兩方面內容。閒總給人以素美的印象。就像某雜誌素雅的封面,像初冬山野的一縷清風,像藍天上的絲絲純白,有一些風情,也有一份清幽。
  • 美文丨偷得浮生半日閒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閒」,道盡了人世滄桑,揭示了人生哲理。 閒情逸緻,是一種詩意的生活。記得2007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為《詩意的棲居》,曾引發許多人對高生活質量的討論。隨後,網絡上出現了音樂人高曉松關於「詩和遠方」的「高論」。
  • 唐詩名句「偷得浮生半日閒」,前一句不是「自古人生何其樂」
    偶爾讀關於人生的詩句,不覺間發現了這句「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句詩句很常見,而且多數時候和「自古人生何其樂」搭配,成為兩句諺語「自古人生何其樂,偷得浮生半日閒」。而後又看到一句「心情半佛半神仙」,也同樣和「偷得浮生半日閒」搭配,成為「偷得浮生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也在說明一種生活態度。從這兩句諺語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偷得浮生半日閒」多麼受歡迎了。但是以上的那兩句,不過是後人搭配的,其實,「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出處乃是一首唐詩,且看: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 每日一首古詩詞:偷得浮生半日閒
    煩悶的生活中需要一些點綴, 需要放鬆一下,哪怕獲得半日的清閒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 唐詩名句「偷得浮生半日閒」,後半句並不是「心情半佛半神仙」
    偷得浮生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這些詩句雖然讀著貼切,乍一看像那麼回事,但真不是出自一首詩,這樣拼湊,原作者知道了恐怕會氣活過來。而且這也不利於我們讀書、學習。「偷得浮生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後半句出自《半半歌》,前半句出自唐代詩人李涉《題鶴林寺僧舍》,我們一起來讀原詩:《題鶴林寺僧舍》唐·李涉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 悠哉悠哉 偷得浮生半日閒
    寧靜的松林松鼠躍過,松果墜落坐在森林中捧一杯香茗,執一本閒書跟素不相識的人交流,
  • 「偷得浮生半日閒」,被蘇軾化用到詞中,比原文意境更深遠
    但是,他卻留下了一首盡人皆知的千古名句——偷得浮生半日閒。和大多數文人一樣,李涉的一生也顛沛流離,經歷了數次貶謫。唐憲宗時期,李涉被貶為陝川司倉參軍;後來又被召回朝廷,成為太學博士,沒多久,又被流放到南方。如此反覆坎坷的命運,讓李涉也一度陷入苦悶之中。
  • 李渉的這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偷」可以換成「又」嗎?
    「偷得浮生半日閒」和「又得浮生半日閒」,您覺得哪個更好?這句話,出自唐朝詩人李渉寫的七絕《題鶴林寺僧舍》。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用「偷」還是用「又」,歷來有爭議。到底有什麼樣的爭議,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
  • 唐朝詩人李渉的這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您讀懂了嗎?
    沉於古詩企鵝號「偷得浮生半日閒」和「又得浮生半日閒」,您覺得哪個更好?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用「偷」還是用「又」,歷來有爭議。到底有什麼樣的爭議,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4、偷得浮生半日閒很慶幸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我能偷得片刻的清閒。詩人為什麼會感覺到清閒呢?很顯然是因為他和寺僧之間的談話。
  • 你雖讀過經典詩句「偷得浮生半日閒」,但你真的懂得其中意思嗎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這首唐詩就是詩人李涉所寫的《題鶴林寺僧舍》,全文當中最經典的一句應該就是最後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閒」,整首古詩並不怎麼出名,但是最後這一句,我們還都是非常熟悉。難得在這紛擾的世界當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閒不過仔細品讀這首古詩,我們就會發現其中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本來詩人「終日昏昏醉夢間」,雖然說自己是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但終究也是在清閒度日不是嗎?為什麼自己登山之後和外高人攀談一番,才會有「偷得浮生半日閒」這樣的感觸呢?
  • 春節讀書正當時|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春節讀書正當時|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2020-02-05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閒情碎筆—偷得浮生半日閒
    像是工作之餘偷得浮生半日閒,又像是一個不符合年紀的修行,自我滿足又自我對立,好或者不好,滿意或者不滿意自己,似乎也沒有答案。可是轉念一想,生活的本質又是什麼?經濟基礎後的上層建築?七寫到此,得給文章起個名字,那就「偷得浮生半日閒」吧,浮生若夢的日子裡,為歡幾何?不妨偷得半日,對酒當歌。
  • 當紅木遇上茶臺,木香交匯茶香,知音好友齊聚,偷得浮生半日閒
    喝茶論道是一件雅事,好飲茶之士往往是豁達的,是富有人情味的,擇一清淨之地,邀三五好友,茶盞六七,品茗談心,氣氛寧靜,靡音繚繞,知音好友齊聚,偷得浮生半日閒。下面中木商網陳昌文詳細介紹當紅木遇上茶臺,木香交匯茶香,知音好友齊聚,偷得浮生半日閒。
  • 海口騎樓老街,偷得浮生半日閒
    偷得浮生半日閒。來一碗清補涼,來一份芒果腸粉,再來份竹筒飯,椰子糕。在陰涼處,且同海南人一道,享受安閒。木木槿原創作品,感謝閱讀~
  • 浮生半日閒 半佛半神仙
    半佛半神仙作者:劉江祿讀「小窗幽記」中的「閒」,有感,也來說「閒」:陳繼儒(清)在《小窗幽記》中說:老年人要心閒,閒則樂餘年。生活可以忙,但心態要閒。這「閒」,就是生活中的歡喜,就是心情的寧靜、恬淡。李涉(唐)有」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的佳句。由此,讓我感悟到人生之閒是何等的寶貴和愜意:紅塵多少事, 亂花迷人眼。浮生半日閒, 半佛半神仙。蘇軾在《書臨皋亭》中云:酒醉飯飽,倚於几上。
  • 偷得浮生半日閒,盡在一杯憨豆先生奶茶
    如今凡塵紛擾,熙熙攘攘,偷得浮生半日閒,飲一杯憨豆先生奶茶,於茶香中靜謐心靈!世間百態,茶中百味,成就一杯憨豆先生奶茶!憨豆先生奶茶是一杯創新融合的新式茶飲,它將經典影視IP和潮流飲品相結合,打造出憨豆先生奶茶的獨一無二!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憨豆先生相關影視劇,大家看的過程中,一定都被憨豆先生滑稽的行為,逗笑到肚子痛。
  • 偷得浮生半日閒——閒,其實是中國文人骨子裡的一種獨特文化
    先不管你讀不讀得進去,只要能讓人覺得你很閒,你就贏了。二、閒文化與中國生活中國古代的休閒文化十分豐富。古人閒下來時,會烹茶、煮酒、鬥雞、蕩鞦韆、蹴鞠、郊遊。也可以繪畫、調琴、對弈、寫字、猜謎。上古的中國人,通過休閒活動,結識相知相愛的異性。中古的詩人們在這種休閒活動中靈感迸發,留下傳世的作品。
  • 偷得浮生半日閒——閒,其實是中國文人骨子裡的一種獨特文化
    「閒」在中國文化裡代表著智慧。因為一個人只有在胸有成竹的時候,才會表現得淡定自如,氣定神閒。若是不能表現出這種「閒」,就會讓人覺得浮躁,沒有城府,看上去就不太聰明了。所以說閒著的時候多好啊!突然無聊了,捧一本書出來慢慢地讀。先不管你讀不讀得進去,只要能讓人覺得你很閒,你就贏了。
  • 靜坐一爐香,偷得浮生半日閒.
    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偷得浮生半日閒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清閒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這是清閒空山古寺,萬籟俱寂一燈如豆,經卷輕翻這是清閒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