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
/// ///
引子
「秋風起,蟹腳癢,金秋正好吃蟹黃!」
當下正是吃蟹的好時節,上海人都有吃大閘蟹的習俗,因此到了這個季節幾乎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大閘蟹的身影。不過對於腫瘤病人來說,大閘蟹究竟是否能吃呢?會不會影響腫瘤呢?門診來問這類問題的病人可真不少,到底腫瘤病人能吃不能吃呢?今天我就來科普一下「中醫與蟹」。
/// ///
醫學與大閘蟹
大閘蟹是河蟹的一種,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上海地區熟知的陽澄湖大閘蟹品質最佳。上海人吃大閘蟹還有九雌十雄的講究,意思是農曆九月吃雌蟹時節佳,農曆十月吃雄蟹好。大閘蟹的唯美是眾所周知的,不過醫學上是如何認識蟹的呢?
現代醫學對於蟹與腫瘤的研究非常稀少,目前沒有研究證實吃蟹與腫瘤發病、腫瘤復發,腫瘤惡化有關係。因此從西醫的角度上來說,腫瘤病人是不用忌諱蟹的。
中醫對於蟹的認識其實很早就有了,早在東漢時期最早的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蟹的記載,其文曰:「【蟹】 味鹹寒,生池澤。治脅中邪氣熱結痛,喎僻面腫,敗漆,燒之致鼠。」書中除了對於蟹的功效有記載外,特別是提出了蟹的性質是屬於寒性的。
歷代醫書如果提及蟹都會涉及其寒涼的屬性,到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對於蟹的記載更為詳細,明確提出蟹有「小毒」,除了提及功效外特別指出吃蟹的禁忌。
首先,蟹不能與柿子同時食用。就在幾天前我門診有一位病人就因為大閘蟹與柿子同時吃後上吐下瀉,耽誤了一周時間才來就診,來的時候就對我說她忘記了,蟹和柿子不能同時吃。蟹為寒涼,因此我們吃蟹的時候都要用生薑和醋作為蘸料,其中生薑是最為重要的,因為生薑一來可以解魚蝦蟹的食物小毒,二來可以驅寒溫胃。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吃蟹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在醋碟中多放些生薑以減輕蟹寒。
其次,吃蟹容易引發「風疾」,風疾指因風邪而導致的疾病,範圍頗廣,比較常見的如中風、癲癇、蕁麻疹都屬於此類,特別強調有皮膚病的患者肯定是不能食用,引申到現在就是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多食。
再次,就是吃蟹要適量。正常人吃個3到4隻並無不可,但是脾胃虛弱的人,腫瘤病人,或者本身就有宿疾(老慢支、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等)的人吃蟹需要適量。我的建議是1~2隻嘗鮮即可,畢竟蟹的蛋白質含量很高,遇到病人吃多了消化不了,加上蟹本身就有小毒,幾種因素加起來很容易出現問題,最常見的是誘發胰腺炎、膽囊炎等消化道疾病。
/// ///
我又來總結啦!
蟹與腫瘤發生、復發沒有直接的關係。
腫瘤病人可以適量地食用蟹,如果是帶瘤生存的病人我建議偶爾為之,不可貪食。
最後,歷代醫書中多主張孕婦不可食蟹,我沒有找到確切的現代醫學證據來證實此事,但是有零星的個案報導對孕婦有不利影響,所以我姑且記之,以備大家參考。
好啦!我又為大家解禁了一樣發物,如有時間我會挑選大家關心的食物科普一下!
中醫朱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