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進寺廟看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有哪幾尊菩薩呢?

2020-12-04 禪心慈語

天王殿又稱為彌勒殿、韋陀殿。是因為彌勒菩薩和韋陀菩薩供在一個殿上。

1、彌勒菩薩

常去寺院的信眾都知道,大多數寺院進了山門入天王殿後,第一個映入我們眼帘的是一尊菩薩,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他笑口常開,大腹翩翩,這是菩薩度眾生示現32項中的歡喜相,給眾生結歡喜緣。

古時一幅對聯為:「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近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上僅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這是佛家認為進寺院參拜佛像的人,都是夙植善根與佛有緣的人,同時勸人相信因果定律。彌勒菩薩應化人間是慈悲,忍辱,寬容和樂觀的象徵,也展示著大乘佛法的普世情懷。

現在供奉的彌勒像,是模仿五代梁唐時,浙江奉化縣嶽林寺布袋和尚塑造,不僅形象奇特,思想更是超凡。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相傳這位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2、韋陀菩薩

韋陀菩薩是四天王所有32將中的為首天將,由於夙世以童貞身,修梵行業,親受佛菩薩點化發弘誓願,護法安僧。

韋陀菩薩手中的武器,叫做降魔寶杵,是鎮壓邪魔惡鬼,擁護佛法道場用的武器。韋陀,名為「護法韋陀尊天菩薩」。寺僧又稱韋陀為當家菩薩。

3、四大天王

(1)東方天王,又名持國天王,手中持琵琶以做標幟,護持東方佛提婆洲人。

(2)南方天王,又名增長天王,手中持劍,護持南閻浮提洲人。

(3)西方天王,又名廣目天王,手中纏繞一龍,護持西瞿耶尼洲人。

(4)北方天王,又名多聞天王,右手持傘,表福德之義,左手持銀鼠,表財寶之義。帶領夜叉及羅剎,護持北鬱單越洲人。

感恩諸佛弟子,居士,一起隨緣學習,下期分享大雄寶殿的基本知識。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五臺山塔院寺天王殿為什麼供奉的是觀音菩薩?
    稍有些佛教常識的人都知道,基本每座寺廟的第一重大殿都是天王殿,天王殿裡供奉的都是彌勒佛,背後則是韋陀菩薩。絕大部分寺廟天王殿供奉彌勒菩薩在五臺山塔院寺,有這麼一座「特殊」的天王殿。五臺山塔院寺天王殿是塔院寺中軸線上的第一重大殿,殿內塑像等與一般寺院的天王殿有所不同。正面不是大肚子彌勒佛,而是觀音菩薩。觀音背後不是韋馱天神,而是一通法令碑,碑石後面才是護法神韋馱。
  • 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來給講講四大天王,一提到四大天王,很多年輕朋友腦海裡第一印象,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這四位,這是如今娛樂界的四位天王。而我們今天給你講的是神話界裡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哪四位?平常我們會去寺廟,許願燒香拜佛,來到寺廟,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天底下所有的廟基本都是一個格局。打開廟門,第一層殿天王殿,就是供著四大天王(我們今天的主角),也叫護法殿。二層殿大雄寶殿,也叫正殿,供奉釋迦牟尼。然後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殿等,再往後是藏經閣。
  • 鎮江故事|金山天王殿
    金山天王殿第二篇天王殿是寺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明正統年間建,清同治八年重建,正面牆上刻有趙樸初題寫的「東晉古剎」四個大字。天王殿中間供奉的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背後是佛門的護法神韋馱,兩側是四大天王保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彌勒菩薩又叫彌勒佛,供在天王殿中間,他總是滿面笑容地迎候參拜者和來賓,所以大家又叫他笑佛。佛教經典上說彌勒是要繼承釋迦牟尼佛位的菩薩,所以又叫他未來佛。
  • 佛教寺廟的天王殿,你知道裡面都是誰嗎?(下)
    上期我們介紹了天王殿中供奉的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和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這期讓我繼續來了解一下天王殿中還沒介紹的幾位吧!首先補充一下上文的遺漏!韋陀菩薩的降魔杵的方向和寺院的大小的關係。3.如果韋陀杵杵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屬於子孫叢林,規模較小,不接收掛單僧人。
  • 彌勒韋馱兩個佛寺菩薩性格互補,背靠背共處天王殿管理井井有條!
    山東省滄州市鹽山縣城南5公裡,宣惠河南岸的淨業寺本是一座普通的寺廟,可是裡面彌勒與韋陀兩個菩薩雕塑的擺放,令人大跌眼鏡。拍攝此組照片,求教於方家。(王子瑞 攝)淨業寺內的臥佛殿前,左右兩邊分別是彌勒和韋陀兩個菩薩的雕塑。彌勒菩薩的雕塑在西側,面朝東。
  • 菩薩就在你身邊 廈門鴻山寺一樓天王殿正式啟用
    鴻山寺法師為彌勒菩薩聖像安座(左)和西方廣目天王(右)(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慧德)東方持國天王(左)和南方增長天王(右)(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慧德)
  • 佛教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知道都代表著什麼,都有什麼意義?
    所以有敘述者說:「佛教中,釋迦牟尼佛與弟子的關係正如孔子與弟子的關係一樣,是師生關係,而不是西方宗教中的創造者與被創造者的關係。」正如我們一走進禪宗寺院的山門,首先見到就是天王殿,裡面供養著四大護法天王,當中供著彌勒菩薩。看到彌勒菩薩慈眉善目,笑口大張,歡喜之餘,我們想到的就是寬容大度。
  • 天王殿的秘密居然跟朱元璋有關,進寺廟時仔細觀察一下是否有道理
    -天王殿是必經之地,天王殿一般面向北,殿內正中供奉著彌勒塑像,左右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塑像。四大天王的職責應該是各護一方天下,佑護人間風調雨順,腳踏四方妖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有的天王殿中四大天王的腳是抬起的,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 圖解佛門天王殿
    圖解佛門天王殿 2011年03月03日 08:44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天台國清寺天王殿遠景天王殿是佛教寺院山門殿內的第一重殿,殿中間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後供韋馱天尊,面向北。
  • 為什麼寺廟要供奉四大天王呢?今天才知道是這樣……
    大家都知道,每逢初一十五,寺廟裡的香客絡繹不絕。有拜佛求子的,有求平安健康的……我們知道,每尊佛、每尊菩薩都有不同的意義。觀世音菩薩教我們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教我們一心念佛,靜念相繼。迦葉尊者是苦行第一的代表,等等等等。
  • 為什麼進入佛教寺廟大門,一般首先看到的都是彌勒佛和四大天王?
    為什麼進入佛教寺廟大門,一般首先看到的都是彌勒佛和四大天王?佛教寺廟中,進入大門一般排在最前面的是天王殿,又稱為彌勒殿、韋陀殿。是因為彌勒菩薩、韋陀菩薩和四大天王供在一個殿上。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是一尊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他笑口常開,大腹翩翩,這是菩薩度眾生示現32項中的歡喜相,給眾生結歡喜緣。
  • 寺廟的齋堂,天王殿,為什麼要塑造彌勒菩薩像,這都代表著什麼?
    我們經常到一些正規的寺廟去,也就是到傳統正規的寺廟,在佛教中的第一座建築,當我們走進去,看到的就是天王殿,當中就有一座雕塑的彌勒菩薩像,大著肚皮子,笑嘻嘻的樣子。他的笑容,表徵著在提醒我們要生平等心,要和顏悅色對待一切。當我們見到彌勒菩薩像,一定要知道這個形象是表法,而不是僅僅是一尊泥塑而成的像。
  • 中國佛寺的布局: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有法堂的都是大寺廟
    山門,也俗稱「三門」,有三個門,中間大兩邊小,,象徵著「三門解脫」,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拜佛是要順時針,從左側門進入,右側門出來,中間的門通常是不開。上圖為萍鄉的正覺古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翻建佛寺大都是明朝時期的布局走向,通常有中間軸線,外加兩邊布局,中間軸線通常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
  • 很多寺院進門就是天王殿,為何彌勒坐中間,還跟一位神將背靠背?
    很多寺院入門為什麼是天王殿,天王殿中為什麼會供奉彌勒,彌勒背後的那位將軍又是何方神聖?所以,契此又稱為布袋和尚,在民間傳說中有了進財的象徵。比如,日本就將其作為福神之一。但布袋和尚的形象為什麼會定義為彌勒呢?
  • 因果報應,天王殿中鎮守四方的「四大天王」,分別代表著什麼含義
    因疫情在家不能出門,剛好前段時間出去採購物資,在經過寺院門口之時,看到寺院大門緊閉。不由想起,第一次去寺院之時,見到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連認都不認識,只是更風禮拜而已。未曾想,這一入佛門,眨眼之間已過多年。在今天還記得第一次去師父寺院,因不知道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而鬧出的種種笑話。
  • 北京風土密碼:北海西天梵境天王殿內的雕塑都有什麼代表意義?
    △圖為天王殿及殿內的彌勒佛像。天王殿裡面一般正中會供奉著彌勒菩薩。近至門前便可看見彌勒菩薩慈眉善目注視著你,笑口常開,歡喜之像,傳遞給我們的,就是要有對待一切都寬容大度的心態。△天王殿及其殿前的香爐。天王殿內的四周供養著四大護法天王。
  • 天王殿 叢林第一重殿
    天王殿是珠海普陀寺第一重殿。「普陀寺」匾即懸掛於此殿門首,此匾由趙樸老題寫,雄渾厚重的字跡與普陀寺莊嚴氣象相映生輝。
  • 內蒙這座寺院竟有三座天王殿,還有一座明代的大銀佛,難得一見
    大召寺的建築分為中、東、西三路,每一路都有一座天王殿,整座寺院有三座天王殿也是聞所未聞了。中路的山門是「無量寺」,無量寺的後面是中路天王殿。西路的天王殿便是「九邊第一泉」,東路也有一座天王殿。西路天王殿匾額寫著「九邊第一泉」,原來大召寺門前有口玉泉井(現今依然在),傳說是康熙皇帝的御馬用馬蹄刨出來為人們解渴的,「九邊」則指長城上的九個重鎮。
  • 北京風土密碼:北海北岸西天梵境天王殿內雕塑都有什麼代表意義?
    在其北岸有個佛教寺廟建築群西天梵境。圖為西天梵境位置的衛星照片。△圖為西天梵境建築布局示意圖。西天梵境原為明代所建的西天禪林藏傳佛教式寺廟,清代乾隆皇帝於1759年下令重修,並將範圍向西側擴展。△圖為西天梵境山門。「西天梵境」的圍牆為朱牆碧瓦,建有3座獨立的漢白玉大理石券琉璃門,均為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大脊門樓。門樓的下部為紅牆,以漢白玉大理石須彌座為基座。
  • 河北正定:隆興寺為什麼沒有山門?天王殿是不是山門?
    匾額「天王殿」為康熙御書。(王子瑞 攝)隆興寺沒有山門,前面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繞過照壁,自三路單孔石橋向北是寺院第一座建築天王殿,中有拱形大門,門上部嵌著康熙御筆「敕建隆興寺」金字匾額,兼有山門作用,殿內供奉彌勒佛。「正定大佛寺,寺大山門遠。寺院在河北,山門在河南。」這是一個關於隆興寺山門建在大相國寺門口的傳說,傳說當然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