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來給講講四大天王,一提到四大天王,很多年輕朋友腦海裡第一印象,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這四位,這是如今娛樂界的四位天王。而我們今天給你講的是神話界裡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哪四位?
平常我們會去寺廟,許願燒香拜佛,來到寺廟,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天底下所有的廟基本都是一個格局。打開廟門,第一層殿天王殿,就是供著四大天王(我們今天的主角),也叫護法殿。二層殿大雄寶殿,也叫正殿,供奉釋迦牟尼。然後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殿等,再往後是藏經閣。
你一走進寺廟,必經天王殿,這個時候就會看到四大天王。這是哪四位呢?這四大天王,準確說的,他是佛教的護法天王,是佛教的守護者。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就是拿琵琶的。南方增長天王,拿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有拿蛇有拿神龍。最後一個是北方多聞天王,撐把傘。
四大天王這個稱呼怎麼來的呢?
在佛門,有一個典故,就是佛教認為,天底下就是一個大圓圈,中間是神仙住的地方,叫須彌山。說佛法能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叫藏須彌於芥子。說這麼大一座須彌山,可以藏在一個小草殼兒裡頭。說須彌山周圍呢,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州,東勝神州、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我們看西遊記裡頭,說孫悟空怎麼來的,話說東勝神州有一傲來國,上面有個花果山,孫悟空就是來自東勝神州。那麼這四州呢,需要四位護法天神來坐鎮,等於一個地方的保護神,所以這才有了四大天王,東南西北鎮四州,因為四個方位,所以才叫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怎麼成為佛教四大天王的呢?
這西遊記裡就沒記載了,咱們得從封神演義裡找。在封神演義裡,他們不叫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了。他們是凡人,叫魔家四將,原是鎮守商紂王佳夢關的四名大將,又稱魔家四兄弟。伐紂大戰中,和西周的闡教門人比武鬥法,四人戰死後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為西方教(佛教)四大天王,這才成為了佛門四大天王。
為什麼古代帝王要把他們封為戰神?
這是大唐天寶年間發生的事,當時唐玄宗時期的邊關,跟少數民族打仗,結果安西城呢,就被番兵給圍住了。當把消息送到長安城時,從安西到長安城就很長距離,報信的人就說,說我來送信之前,那番兵已經把城圍的水洩不通。城裡頭糧草,連十天都頂不住,大夥肯定要完了,說要不要派兵支援。唐玄宗一聽就說,就算咱們派兵到那兒去,黃花菜都涼了,估計他們都戰死了。乾脆這樣吧,咱們請個大法師來給這些將士超度超度吧,你們去請個法師來。
法師來了之後呢,跟唐玄宗說,不用給他們超度,為啥?這些人還活著。說有位天神顯靈,擊退了番兵,說哪位神仙?北方毗沙門天王顯靈。當時唐玄宗還不太相信,過了一陣子,前方的部隊真回來了。帶頭的跟皇上匯報說,我們本來,裡無糧草外無救兵,眼看就完蛋了,突然間北門上出現一位,渾身金光閃閃的神仙,他放出個金毛鼠,到了對方陣營當中,把他們弓弦全給咬斷了,這時候又有天兵天將助陣,我們才把番兵擊退。說一問哪路神仙,一問才知道是北方毗沙門天王。什麼叫毗沙門天王?這是梵語,我們叫北方多聞天王。就咱們說四大天王之一,所以從唐朝這個時候開始,軍隊裡都開始供奉四大天王,特別是北方多聞天王了,唐玄宗把他封為戰神。
老百姓為什麼要拜四大天王?
老百姓喜歡拜他們,有一點原因,四大天王在民間是個吉祥物,怎麼說呢。他們代表著中國老百姓常說的四個字兒:風調雨順。
南方增長天王,擅長用寶劍,寶劍有劍鋒,很鋒利,代表風。
東方持國天王,喜歡彈琵琶,琵琶可以調音律,代表著調。
北方多聞天王,喜歡撐把傘,傘和雨水有關,代表著雨。
西方廣目天王,手裡拿著花貂,得順毛捋,代表著順。
所以四大天王合起來就是風調雨順。
另外,你從他們自身形象和法寶來看呢,可以學習他們身上好的正能量。
持國天王,告訴我們要想保持國家、家庭的穩定,做事做人要講究分寸。
他抱著琵琶,是在提醒我們,做事就像彈琴一樣,琴弦鬆了,彈不出聲來,緊了它就斷了。凡是不能操之過急,不能過也不能不及。儒家講中庸,佛法講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處,這樣事情才能圓滿。
增長天王,告訴我們要想能耐步步高升,做事一定要果斷。
他手握寶劍,告訴我們,做事有的時候要果斷,快刀斬亂麻,慧劍斷煩惱。
廣目天王,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打開眼界,多觀察,學會隨機應變。
他身上纏著一條龍,有的時候是一條蛇。蛇跟龍是一樣的意思,代表著變化,所以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告訴我們,要多看,要學會隨機應變,那樣才能夠從容應付。
多聞天王,告訴我們虛心聽取他人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才能進步。
這些都是正能量,所以這四大天王身上,有很多我們中國人渴望的優秀品質以及期望發生的自然現象。所以,四大天王作為吉祥物,在中國民間同樣是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