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2020-12-04 小二說旅遊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來給講講四大天王,一提到四大天王,很多年輕朋友腦海裡第一印象,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這四位,這是如今娛樂界的四位天王。而我們今天給你講的是神話界裡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哪四位?

平常我們會去寺廟,許願燒香拜佛,來到寺廟,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天底下所有的廟基本都是一個格局。打開廟門,第一層殿天王殿,就是供著四大天王(我們今天的主角),也叫護法殿。二層殿大雄寶殿,也叫正殿,供奉釋迦牟尼。然後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殿等,再往後是藏經閣。

你一走進寺廟,必經天王殿,這個時候就會看到四大天王。這是哪四位呢?這四大天王,準確說的,他是佛教的護法天王,是佛教的守護者。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就是拿琵琶的。南方增長天王,拿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有拿蛇有拿神龍。最後一個是北方多聞天王,撐把傘。

四大天王這個稱呼怎麼來的呢?

在佛門,有一個典故,就是佛教認為,天底下就是一個大圓圈,中間是神仙住的地方,叫須彌山。說佛法能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叫藏須彌於芥子。說這麼大一座須彌山,可以藏在一個小草殼兒裡頭。說須彌山周圍呢,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州,東勝神州、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我們看西遊記裡頭,說孫悟空怎麼來的,話說東勝神州有一傲來國,上面有個花果山,孫悟空就是來自東勝神州。那麼這四州呢,需要四位護法天神來坐鎮,等於一個地方的保護神,所以這才有了四大天王,東南西北鎮四州,因為四個方位,所以才叫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怎麼成為佛教四大天王的呢?

這西遊記裡就沒記載了,咱們得從封神演義裡找。在封神演義裡,他們不叫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了。他們是凡人,叫魔家四將,原是鎮守商紂王佳夢關的四名大將,又稱魔家四兄弟。伐紂大戰中,和西周的闡教門人比武鬥法,四人戰死後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為西方教(佛教)四大天王,這才成為了佛門四大天王。

為什麼古代帝王要把他們封為戰神?

這是大唐天寶年間發生的事,當時唐玄宗時期的邊關,跟少數民族打仗,結果安西城呢,就被番兵給圍住了。當把消息送到長安城時,從安西到長安城就很長距離,報信的人就說,說我來送信之前,那番兵已經把城圍的水洩不通。城裡頭糧草,連十天都頂不住,大夥肯定要完了,說要不要派兵支援。唐玄宗一聽就說,就算咱們派兵到那兒去,黃花菜都涼了,估計他們都戰死了。乾脆這樣吧,咱們請個大法師來給這些將士超度超度吧,你們去請個法師來。

法師來了之後呢,跟唐玄宗說,不用給他們超度,為啥?這些人還活著。說有位天神顯靈,擊退了番兵,說哪位神仙?北方毗沙門天王顯靈。當時唐玄宗還不太相信,過了一陣子,前方的部隊真回來了。帶頭的跟皇上匯報說,我們本來,裡無糧草外無救兵,眼看就完蛋了,突然間北門上出現一位,渾身金光閃閃的神仙,他放出個金毛鼠,到了對方陣營當中,把他們弓弦全給咬斷了,這時候又有天兵天將助陣,我們才把番兵擊退。說一問哪路神仙,一問才知道是北方毗沙門天王。什麼叫毗沙門天王?這是梵語,我們叫北方多聞天王。就咱們說四大天王之一,所以從唐朝這個時候開始,軍隊裡都開始供奉四大天王,特別是北方多聞天王了,唐玄宗把他封為戰神。

老百姓為什麼要拜四大天王?

老百姓喜歡拜他們,有一點原因,四大天王在民間是個吉祥物,怎麼說呢。他們代表著中國老百姓常說的四個字兒:風調雨順。

南方增長天王,擅長用寶劍,寶劍有劍鋒,很鋒利,代表風。

東方持國天王,喜歡彈琵琶,琵琶可以調音律,代表著調。

北方多聞天王,喜歡撐把傘,傘和雨水有關,代表著雨。

西方廣目天王,手裡拿著花貂,得順毛捋,代表著順。

所以四大天王合起來就是風調雨順。

另外,你從他們自身形象和法寶來看呢,可以學習他們身上好的正能量。

持國天王,告訴我們要想保持國家、家庭的穩定,做事做人要講究分寸。

他抱著琵琶,是在提醒我們,做事就像彈琴一樣,琴弦鬆了,彈不出聲來,緊了它就斷了。凡是不能操之過急,不能過也不能不及。儒家講中庸,佛法講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處,這樣事情才能圓滿。

增長天王,告訴我們要想能耐步步高升,做事一定要果斷。

他手握寶劍,告訴我們,做事有的時候要果斷,快刀斬亂麻,慧劍斷煩惱。

廣目天王,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打開眼界,多觀察,學會隨機應變。

他身上纏著一條龍,有的時候是一條蛇。蛇跟龍是一樣的意思,代表著變化,所以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告訴我們,要多看,要學會隨機應變,那樣才能夠從容應付。

多聞天王,告訴我們虛心聽取他人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才能進步。

這些都是正能量,所以這四大天王身上,有很多我們中國人渴望的優秀品質以及期望發生的自然現象。所以,四大天王作為吉祥物,在中國民間同樣是廣為流傳。

相關焦點

  • 因果報應,天王殿中鎮守四方的「四大天王」,分別代表著什麼含義
    不由想起,第一次去寺院之時,見到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連認都不認識,只是更風禮拜而已。未曾想,這一入佛門,眨眼之間已過多年。在今天還記得第一次去師父寺院,因不知道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而鬧出的種種笑話。也曾記得師父第一次跟我介紹,佛教之中的諸佛、菩薩、護法神。想必大家都去過寺院,也曾見過天王殿中所供奉的彌勒菩薩,伽藍菩薩和四大天王。
  • 天王殿四大天王,四位天神手中的東西代表風調雨順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龍門寺,天王殿四大天王,四位天神手中的東西代表風調雨順。(王建安 攝影)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或稱四大金剛,是佛教著名護法神,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據佛教經典,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各住一山各護一天下,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他們的神像通常分列在淨土宗禪宗佛寺的第一重殿兩側,因此又稱天王殿。
  • 佛教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知道都代表著什麼,都有什麼意義?
    例如,在臺灣,佛教的文化就滲入到大學教育中,如果我們把佛教作為教育,把佛法當做培養人的道德品質,相信更能形成良好的民風。所以有敘述者說:「佛教中,釋迦牟尼佛與弟子的關係正如孔子與弟子的關係一樣,是師生關係,而不是西方宗教中的創造者與被創造者的關係。」正如我們一走進禪宗寺院的山門,首先見到就是天王殿,裡面供養著四大護法天王,當中供著彌勒菩薩。
  • 你知道天王殿的四大天王的由來和含義嗎?
    《漫談品禪》系列第12回,《漫談論道》系列第4回我們都知道寺院天王殿有四大天王,有的認為他源於中國道教神話,有的認為他源於佛教文化,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四大天王的由來和含義。四大天王的由來佛教把整個宇宙劃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欲望的所有芸芸眾生(人生活於這個情慾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層天,稱之為「六欲天」。犍陀羅山就是六欲天的第一層天,這犍陀羅山有四個山峰,分別由四位天王把守,他們承擔著維護佛教道場安寧的責任。
  • 圖解佛門天王殿
    圖解佛門天王殿 2011年03月03日 08:44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天台國清寺天王殿遠景天王殿是佛教寺院山門殿內的第一重殿,殿中間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後供韋馱天尊,面向北。
  • 鎮江故事|金山天王殿
    金山天王殿第二篇天王殿是寺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明正統年間建,清同治八年重建,正面牆上刻有趙樸初題寫的「東晉古剎」四個大字。天王殿中間供奉的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背後是佛門的護法神韋馱,兩側是四大天王保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彌勒菩薩又叫彌勒佛,供在天王殿中間,他總是滿面笑容地迎候參拜者和來賓,所以大家又叫他笑佛。佛教經典上說彌勒是要繼承釋迦牟尼佛位的菩薩,所以又叫他未來佛。
  • 四大天王神仙
    四大天王(梵文: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四大天王為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
  • 淺談佛教護法系列二,四大天王是哪四大天王
    《封神演義》魔家四兄弟一提起四大天王,很多人的腦海中,第一印象就是封神演義中的魔家四兄弟,魔家第一次登場是在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靈公》中,當時因為張桂芳和魯雄都被西岐殺了,而且還被西岐把人頭掛在城牆上示眾,殷商的聞太師聞訊大怒,便發令給佳夢關魔家四兄弟。這才有了魔家四兄弟的登場。
  • 為什麼一進寺廟看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有哪幾尊菩薩呢?
    天王殿又稱為彌勒殿、韋陀殿。是因為彌勒菩薩和韋陀菩薩供在一個殿上。1、彌勒菩薩常去寺院的信眾都知道,大多數寺院進了山門入天王殿後,第一個映入我們眼帘的是一尊菩薩,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他笑口常開,大腹翩翩,這是菩薩度眾生示現32項中的歡喜相,給眾生結歡喜緣。
  • 你知道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的「四大天王」都是誰嗎
    本月27日,徐克徐老怪拍攝的狄仁傑電影系列第三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正式上映。影片中令人目眩神迷的視覺奇效、幻術呈現,著實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影片好不好看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影院自己看。我們只說說影片名字中的「四大天王」。
  • 彌勒菩薩與四大天王
    你進寺院的佛門,第一個見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的正面是佛陀;天王殿兩旁是四大天王;佛陀的護法神韋馱菩薩在當中,手上拿著金剛寶杵,面對著佛陀。佛說在這個賢劫當中,有一千尊佛在這個世界示現。我們一進道場,第一個接觸到的是天王殿。這是剛剛入佛門,入佛門學什麼?學一個笑面迎人。因為你一入佛門,頭一個看到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笑嘻嘻的,這就是教給你,你要學佛,第一個就要把心量拓開,小心量沒有資格學佛,心量要大;第二個是笑口常開,笑面迎人。
  • 看封神:靈霄殿四聖VS四大天王
    在《封神演義》中,組合類的群體角色其實不少,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四大天王和三大士了,但是在封神演義中,其實還有一組天將組合也是很牛的,他們就是在最後封神時被封為靈霄殿四聖大元帥的九龍島四聖。子牙又命柏鑑:「引王魔等上壇受封。」
  • 四大天王,你粉誰?
    說起「四大天王」你想到了什麼?娛樂圈「四大天王」?NO,NO。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四大天王」是咱們佛教圈的「護法神」。我們一進寺院,首先進入的就是天王殿,天王殿裡通常供奉四大天王,這四大天王形態各異,手中的寶物也是各不相同,豈不知,這四大天王各有各的本事。
  • 杭州靈隱寺天王殿風調雨順四大天王造像
    四大天王是佛教重要的護法神。相傳,四大天王的道場在須彌山。杭州靈隱寺天王殿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杭州靈隱寺天王殿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杭州靈隱寺天王殿內供奉的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手持寶劍。南方增長天王能令眾生斬斷煩惱、增長善根。
  • 神話中四大天王為何都姓魔
    說四大天王本是中國武將「佳夢關魔家四將」,死後才經姜子牙開封神榜派去西方作四大天王。至此,四大天王的就地改造工作基本完成,甚至進行了「反派遣」。至於毗沙門天王分出的化身託塔李天王,以及他的三個兒子,特別是哪吒,經過《封神演義》《西遊記》和戲曲的連續塑造,早已脫離本根,在群眾中家喻戶曉的程度也遠遠超過四大天王了。漢族潛移默化消化改造外來事物的能力,實在巨大。同時也證明了,外來事物,只有紮根分櫱,土生土長,適應當地氣候,才會煥發出新的生命。
  • 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梵名 vaisravana),為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梵名音譯又作毗舍羅婆拿、牌室羅懣囊、薛室哪木拿吠室表拿、吹室末那毗舍羅門或渾沙門,意譯為遍悶、聞、種種聞或不好身;又以德之名聞於四方,所以也常被稱為多聞天。此外,鳩彈羅、拘碑羅、金毗羅則為其別名,或稱為拘毗羅沙門。此上諸名之中,以「毗沙門天」、「多聞天」最常被人所稱名。
  •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都是誰?
    一般正規的寺院,都會有天王殿,中間供的彌勒菩薩,塑的是唐末至五代時期布袋和尚的形象,肚皮很大,代表大肚能容,什麼都不跟人計較;面容總是笑眯眯的,表示笑臉迎人,不發脾氣。兩邊是四大天王,也就是護法神,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四位天王。
  • 佛教「四大天王」住在哪裡?
    天王殿供奉彌勒菩薩韋陀菩薩和四大天王對於「四大天王」人們並不陌生但他們究竟住在哪裡?四大天王居住於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的山腰。在此處又聳立了一座山,叫「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座山峰,各有一位天王居住,他們共同守護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我們所在生活的區域就在南瞻部洲內。
  • 「佛教文化」佛教中四位護法天神 - 四大天王
    當我們進去漢傳川佛教寺院,過了山門之後,多數為天王殿,殿內兩旁供奉著4尊威武高大、氣宇軒昂、全副戎裝的天王,俗稱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在道教傳說中,四大天王同時是天界四方天門的守護神。正規佛教建築必定要擺放的四大天王。
  • 佛道兩教的四大天王什麼區別
    只要去旅遊,佛寺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景點,但是在進入佛寺之前,一定會先經過天王殿,而這就是佛教中有名的四大天王,但是在道觀中,卻很少有看到四大天王,難道說道教中沒有四大天王?那麼魔家四將又是什麼呢?四大天王為佛教四大護法神在佛經中記載,須彌山中有一座山,名為犍陀羅山,而這座山有四個山頭,每座山頭分別居住一位天王,並各護一洲(佛教將天下分為四大部洲,為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而四大護法神則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