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門天王

2020-12-04 佛法因果故事

毗沙門天(梵名 vaisravana),為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梵名音譯又作毗舍羅婆拿、牌室羅懣囊、薛室哪木拿吠室表拿、吹室末那毗舍羅門或渾沙門,意譯為遍悶、聞、種種聞或不好身;又以德之名聞於四方,所以也常被稱為多聞天。此外,鳩彈羅、拘碑羅、金毗羅則為其別名,或稱為拘毗羅沙門。此上諸名之中,以「毗沙門天」、「多聞天」最常被人所稱名。

此天王為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是一向護持如來道場而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在大小乘經典中,常見其護持經典,正法行人及閻浮提的事跡。如:《增阿含經》卷二十六中記載,毗沙門天王幫助一位極其貧困的雞頭梵志,準備種種食具供養佛陀及諸聖眾,乃至修得阿羅漢果。

在《大集經·月藏分建沙門天王品》中則載有佛陀咐囑拘萍羅毗沙門天王守護北方世界的眾生:「妙丈夫!此四天下閻浮提界北方第四分,汝庇護持。何故?此閻浮提諸佛興處,是故汝庇最上護持,過去諸佛已曾教汝護持養育,未來諸佛亦復如是;並及汝子大臣、眷屬、夜叉、毗舍遮,皆令護持」。

另於《金光明經》卷二中,四大天王則於佛前說「世尊,我其四王,二十八部諸鬼神共及無量百千鬼神,以淨天眼,過於人眼常觀擁護此闊浮提,世尊!是故我其名護世王。」而在《法華經·陀羅尼品》中也於佛前說陀羅尼,以神咒擁護說《法華經》的法師及持是經者。由上可見毗沙門天王不論在大小乘經典中都是一位重要的護法神。

毗沙門天王住在須彌山第四層的「由犍陀羅」山的北方,他擁有可畏、天敬、眾歸等三城。每城各縱橫六由旬,且有七重欄羅網、行樹等裝飾,都由七寶所形成莊嚴清淨;眾鳥和鳴,景色殊勝,幾可比美佛國世界。

另於《經律異相》卷一中,則描述有毗沙門天王所居止的四天王天天眾的種種情形:「四王身長皆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其重二分。天壽五百歲,少出多減,以人間五十歲為天一日一夜,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也。食淨搏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男娶女嫁,身行陰陽,一同人間。」

「以昔三業善,今生為天。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形之大小如人間兩歲。兒生未久使自知飢,七寶妙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若福中者飯色自青,若福少者飯色自赤。」

此外,毗沙門天王被一般佛教徒視為財神或福神,尤其是西藏密教中,更尊其為財寶天王。在日本,毗沙門天王早期被視為戰神,直至晚近則演變為七福神之一。

在印度、中國與日本,此一天王都頗受尊崇,有不少感應事跡流傳。如,相傳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吐蕃、康居等地來寇擾唐朝的邊境。當時,唐玄宗請不空三藏祈求毗沙門天護持。不空三藏作法之後,果然感得天王神兵在西方邊境的雲霧間,鼓角喧鳴地出現,終使蕃兵潰走。

事實上,毗沙門天王悲願廣大,威勢具足,除了賜福予財,隨軍護法外,更能護諸眾生以「利益安樂」、「離諸厄難「、「能滿諸勝願」、「獲得大智慧」.「乃天眼通、壽命俱胝歲」等,世間乃至出世間的究竟菩提利益。

此一天王有最勝、獨健、哪吒、常見、禪柢等五位太子,此外還有二十八使者,為其天界所屬。另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閣婁,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路摩,常隨侍側。

在每月八日,四天王常敕諸使者:「汝等案行世間觀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門及婆羅門長老,受持齋戒布施不?」

使者奉教,具啟善惡。聞惡不悅,言善則喜。在朝十四日,四王常遣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天躬自履歷,然後詣善法殿,具啟帝釋。聞惡則優,言善則樂,而說偈嘆受持齋戒人與我同行。

毗沙門天王的造像,通常都是神王形,披著甲冑著寶冠相,右手持寶棒,左手仰擎寶塔,腳踏二鬼。所以世俗民間稱他為「託塔天王」。他和哪吒太子的故事,是封神榜等古典小說與戲曲的素材。而在敦煌千佛洞中,也曾有絹本著色的毗沙門圖出土。

⊙兜跋毗沙門

兇跋毗沙門,指化身於兜跋國護持佛法的沙門關於「兜跋」一詞,有多種不同看法。或有以為乃唐.天寶年中(公元742-756)吐番來犯時,唐人曾造立毗沙門天王像退敵。時人訛傳,曾將當時之「吐番」誤稱為「兜跋」,此後習俗混淆,所以才有「兜跋毗沙門」一詞。

此外,依《大梵如意兜拔藏王經》記載如意藏王示現無畏觀世音自在菩薩等十種降魔身。其中,第六種即為毗沙門天,第七則是兜跋藏王。經中又說,此一兜跋藏王威德自在如毗沙門天王,身相面貌是忿怒降魔、安詳圓滿,有無量福智光明。其形象即化身於兜跋國之大王的形象。今所見的形象,為女影的堅牢地神,二手上仰,承託毗沙門的兩足,旁有邪鬼作畏縮狀。

又《佛像圖匯》卷一則有四面十臂,身帶八刀,乘獅子之像,稱之為「刀八沙門」,或有認為此或系由「兜跋」訛轉為「刀八」所致。

也有一種看法認為「兜跋"應傳自中國西藏。原是指西藏宗教領袖冬季所穿的長外套,略同於「鬥篷」詞。「兜跋毗沙門"即是穿上類似這種外套的戰袍的毗沙門,也就是武裝的毗沙門。民間即用此語以別於一般的護法毗沙門。

相關焦點

  • 佛教四大護法天神之一:北方毗沙門天王
    四大天王之北方毗沙門天王【毗沙門天】:梵語Vaiśrava&ndotblw;a,Vais/ravan!a,Vais/ravana,Vairavaa,巴利語Vessavan!
  • 佛門財神、軍神——託塔天王毗沙門
    漢式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山西大同善化寺)從被動的角度看,「多聞」表示天王的福德之名,普聞於四方;從主動的角度看,「多聞」則表示天王因為常護持佛法,由此亦得多多聽聞佛法,所以毗沙門天王有時也被認為是智慧、學問之神。毗沙門天王為漢傳佛教(包括日、韓)與藏傳佛教所共同推崇的財神護法,又為俗稱「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
  • 二郎神和毗沙門天王有什麼聯繫
    玄宗無奈,此時有人說為什麼不請毗沙門天王神兵救急呢?此處劃個重點,毗沙門天王,大多時候指的是多聞天王,佛教護法大神,四大尊王之一,有無盡天龍八部和各路神仙隨從,最重要的一點,這位天王左手持一隻雪白吐寶鼠。繼續之前的話題,玄宗在大臣的建議之下,就請了高僧來幫助請神靈助自己退敵。高僧入內,布法儀式,不久,就見天降二三百人的神兵,穿戴盔甲出現在道場。
  • 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來給講講四大天王,一提到四大天王,很多年輕朋友腦海裡第一印象,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這四位,這是如今娛樂界的四位天王。而我們今天給你講的是神話界裡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哪四位?打開廟門,第一層殿天王殿,就是供著四大天王(我們今天的主角),也叫護法殿。二層殿大雄寶殿,也叫正殿,供奉釋迦牟尼。然後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殿等,再往後是藏經閣。你一走進寺廟,必經天王殿,這個時候就會看到四大天王。這是哪四位呢?這四大天王,準確說的,他是佛教的護法天王,是佛教的守護者。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就是拿琵琶的。南方增長天王,拿寶劍。
  • 佛教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各有神通寓意「風調雨順」!
    大家印象中除了師徒四人,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有一段故事關於佛教四大天王?不記得也沒關係,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這四大天王的故事,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紋身標記,還有擺放順序,寓意也各不相同。多羅吒是第一位要說的天王,他手中拿著把琵琶,身著白衣,是一位主月的天神,因為持國代表的是要有慈悲的胸懷和保佑眾生的心,所以在佛教四大天王中名叫持國天王,他就是負責守護東勝神州,在中國古代,四大天王還有「風調雨順」的含義——持琵琶者調也,所以這個壁掛為「風調雨順」系列之「調」。
  • 毗沙門天王與古代神話體系形成,婆羅門文化對古代文化的影響
    這位神祇還帶領著夜叉眾與三相神之一的毗溼奴打敗了魔王羅伐拿,獲得了武神稱號。在佛教中的多聞天王,則是四大天王之一。對於多聞天王的傳入,還有著這麼一則故事。,因此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設想,來思考一下印度婆羅門教中毗沙門天王對於道教神話體系產生的影響。
  • 四大天王的名字、使命、住處及壽命介紹
    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天,而四大天王所存在的四天王天,就是欲界初始的第一層天。一、四大天王的名字四大天王分別是指東方的持國天王、南方的增長天王、西方的廣目天王及北方的多聞(毗沙門)天王,四大天王又稱為四天王、護世四天王及護世天等。
  • 佛教四大天王的含義你知道嗎?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俗稱「四大金剛」是錯誤的。應該叫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腰,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 佛教護法四大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 多羅吒
    東方持國天王
  • 神話小說裡面的四大天王到底是誰?
    四大天王可誰說得清楚,四大天王這個叫法是怎麼來的呢?四大天王這是要組樂隊去七仙女宿舍樓下唱歌,因為李天王已經有哪吒這個兒子了,不帶他玩兒嗎?這裡就是中國人民跟印度人民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了。按,佛家本來有四大天王。多聞、廣目、持國、增長。這四位負責各護一天下,仿佛片警,能保小區平安。北方多聞天王是四天王之首,音譯叫「毗沙門」。
  • 白化文:中國佛教四大天王文史知識
    毗沙門天王既能充武裝警察保護良民,又開銀行發放貸款,誰不敬愛。於是他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我們現在所見敦煌所出毗沙門畫像中,這位天王渡海行道之際,常常撒布異寶金錢,散布於畫幅下方,就是證明。尤有進者,唐代產生了這樣的傳說:天寶元年(742),安西城被蕃兵圍困,毗沙門天王在城北門樓上出現,放大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裡,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玄宗大悅,令諸道城樓置天王像。這樣一來,毗沙門天王在盛唐以至晚唐五代,香火極盛,他的眷屬也最有名。
  • 地藏菩薩大護法-毗沙門天王
    在《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中毗沙門天王向佛陀承若如果有很受持未曾有威德照明是眾德本記莂章句陀羅尼神咒 (此咒與地藏十輪經中所說的 具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是同一個陀羅尼,兩個陀羅尼是不同的譯本,兩者有 一些不同)天王將會擁護此人 增其勢力。
  • 和光敦煌丨毗沙門天王
    視頻中的形象取自於敦煌莫高窟第154窟,為毗沙門天王尊像畫,繪製於中唐時期。畫中天王英姿颯爽,氣宇軒昂,外露神威,內蘊平和。其頭戴寶冠,手託寶塔,持戟挺立,腰佩刀劍,身著吐蕃武士常穿的長身甲冑,足蹬戰靴,踏立彩雲。
  • 《大話西遊》手遊毗沙門天王決海副本怎麼打 毗沙門天王決海副本...
    導 讀 大話西遊手遊毗沙門天王決海壁畫怎麼修復?
  • 毗沙門(北方天王)與哪吒竟是父子關係?
    其來源與密教經典有密切關係,包括唐不空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毗沙門儀軌》,佚名的《佛說北方毗沙門天王甘露太子那吒俱伐羅秘藏王隨心如意救護眾生根本陀羅尼》,宋法賢譯《佛說最上秘密那天王經》。
  • 被「借來借去」的四大天王
    而明朝的另一部著作《封神演義》也是借用了《西遊記》裡的四大天王之用,被姜子牙敕封為四大天王(因為西遊記比封神演義早,裡面的人物是借西遊記來用的),輔弼西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我們去寺院在門廳裡瞠目結舌,面露兇相,分列左右,手持不同器械的四位就是四大天王。他們是佛教武裝力量的四個統帥。
  • 佛教關於四大天王的描述
    四大天王在佛教裡也叫四大金剛,是守護寺門的大將,他們分別職司世間風、調、雨、順。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職風;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職調;北方多聞天王手持雨傘,職雨;西方廣目天王手持龍,職順。《封神演義》以四大天王為「魔家四將":增長天王魔禮青,手持青光寶劍一口;廣目天王魔禮海,掌碧玉琵琶一面;多聞天王魔禮仁,拿混元珍珠傘一把;持國天王魔禮壽,提紫金龍、花狐貂。他們是玉皇大帝屬下守天門的大將。
  • 四大天王神仙
    四大天王(梵文: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四大天王為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
  • 財寶天王心咒
    凡曾受財寶天王法權頂者,若於本尊面前祈求,並精勤持誦其咒語,常行慈悲喜舍善行利樂一切眾生,
  • 西遊記中的「四大天王」,有一個人最特殊,至今中國人都在祭拜
    提到天王,我們一定會想到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歸屬天庭的「四大天王」,這位毗沙門天王就歸屬於這「四大天王」之一,就是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手持寶傘的多聞天王,也是四大天王之首。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