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2月17日訊(山東商報記者報導)都知道山工藝藝考喜歡考「生活」,沒想到這次「生活」得更徹底。山工藝設計美術類考試考的依然是素描、速寫和色彩。這次素描考試沒再圍著廚房轉,而是瞄上了廢紙簍和揉皺的紙團。
「半路出家」考生乾脆畫個圓球
素描考試時間從8點半到11點,考察的是「以下列生活用品為主題,默畫一幅靜物素描:廢紙簍一個,啤酒瓶一個,廢棄的快餐盒一個,揉皺的紙團一個。」這份素描試題延續了山工藝一貫的「貼近生活」風格,但和往年略有區別:主題物數量偏少,像廢紙簍、廢棄的快餐盒、揉皺的紙團,這對於習慣於畫瓶瓶罐罐、水果等直觀靜物的藝考生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
「廢紙簍倒是不難,但揉皺的紙團確實沒練過,就根據學過的畫體積又加了點變化。」濰坊考生孫娜從高一就開始學畫,自己覺得畫的還算不錯。泰安考生畢磊說,他平時練水果比較多,紙團沒畫過,但他靈機一動,在現場攥了個紙團出來,對著寫生了。因為從初中開始學畫,總體感覺昨天考的不難,除了紙團,別的平時基本都練過。
和孫娜、畢磊相比,東營考生小崔就沒那麼幸運了。她也是直接團了一團紙,但因為學畫時間太短,只有半年時間,看到題目就緊張了,感覺畫出來的效果和平時練的水平有差距。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不同層次的考生,在構圖、廢紙簍和紙團上就已經拉開了差距。有的考生一看就比較老練,廢紙簍上還套上了垃圾袋;有的在桶身添上卡通畫,整個畫面立刻活了起來。紙團呢,有的「半路出家」考生乾脆畫成了一個圓球,基本看不出皺褶。
速寫:建築工地上兩個工作狀態中的人物
被素描絆了一腳,接下來的速寫,「建築工地上兩個工作狀態中的人物速寫」,又甩掉一批考生。
會畫的畫「門道」:扛沙袋的建築工人,推小車的,搬磚頭的等等,不一會兒,卷面上就栩栩如生起來。不會畫的,則在開考10分鐘後才動筆,有的考生甚至到考試結束鈴響還未完成整幅作品。「沒學過速寫,看到題目有點蒙了。」濟寧考生小劉告訴記者。青島考生小苗和她的3個小夥伴也在速寫上栽了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