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古丈手機報
生命重於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農曆十月初三
天氣:陰15~2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
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
【導讀】
★古丈縣銀飾手工鍛制技藝傳習所三號館在墨戎苗寨開館
★發放「致富肥料」 助力產業增收
★縣少兒合唱團參加非遺傳承成果展示活動
★古丈一中向麗潔榮獲湘西州演講比賽二等獎
【國際國內】
>>葉紅專在鳳凰古丈調研時強調
做好「兩業」文章 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11月15日,州委書記葉紅專,州委秘書長、二級巡視員向邦偉和州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鳳凰縣臘爾山鎮夯卡村、禾庫鎮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區和古丈縣默戎鎮翁草村調研特色產業發展、就業幫扶工作。
夯卡村易地扶貧搬遷戶吳愛英家門口貼著一副對聯——「來時窮山惡水,今朝遍地生金」。吳愛英說,在扶貧工作隊的關心幫扶下,舉家搬遷到現在的同福苗寨後,家庭收入連年增長,生活越來越好。據悉,夯卡村共有35戶易地搬遷戶,受益於蔬菜產業直接幫扶、獼猴桃產業股份幫扶、生態養殖區委託幫扶、產業園區用工優先幫扶、苗繡公司帶動幫扶、光伏電站項目幫扶和幹部結對幫扶等後續措施,激發了他們的脫貧內生動力。
同福苗寨新改建完成了3棟民宿,已試運營一個月,吸引了各方遊客紛至沓來,依照合同約定,被徵用房屋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可通過「租金+分紅+工資」獲得穩定收入。葉紅專強調,鄉村旅遊是全域旅遊發展的新動能,要進一步豐富鄉村遊內涵與外延,用心培育新業態、新賣點,謀劃實施一批提質項目,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加強旅遊宣傳營銷,提升旅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效益,讓群眾從鄉村遊產業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
夯卡村大力發展桑蠶產業,三旭農業公司生產的手工蠶絲被和桑葉茶供不應求,很受消費者青睞。酸辣香食品公司主營臘爾山大米、辣椒製品、野山筍等,擁有高山種植基地1000餘畝。葉紅專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依託龍頭企業和大戶能人帶動,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幫扶模式,通過訂單收購、土地流轉、進廠務工等方式,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葉紅專一行察看了禾庫鎮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區的扶貧車間建設。同康民族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趕製一批出口歐洲的高檔箱包,該企業先後招聘了300多名當地群眾上班務工,讓搬遷戶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心願。葉紅專強調,要把易地搬遷與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綜合服務配套、安置區規範管理結合起來,抓好就地就近就業和勞務輸出轉移就業,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古丈縣默戎鎮翁草村660畝白茶基地裡,引種栽培成活率高達95%以上,茶園配套觀景休閒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據悉,浙江省安吉縣不但給翁草村捐贈了茶苗,還帶來了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實行統一種植、管理、經營、銷售,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租賃、務工等方式參與白茶產業發展,茶旅一體化的紅利正在逐步釋放。葉紅專叮囑古丈縣負責人,要扛牢壓實政治責任,高標準、規範化建好安吉白茶園,抓好茶葉培管、精深加工、品牌打造,讓廣大群眾從白茶產業發展中受益,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調研期間,葉紅專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湘西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以精準扶貧脫貧「十項工程」為抓手,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以十八洞村為樣板,探索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精準扶貧好路子,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各縣市和州直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紮實做好「兩業」文章,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把產業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發展小養殖、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四小經濟」,推進「兩茶兩果一藥一煙」適度規模經營,讓每個貧困村有一個以上產業,每戶貧困戶有一個以上增收項目。要抓住承接產業轉移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機遇,在穩住現有崗位的基礎上,通過勞務輸出、引進企業投資建廠、開設扶貧車間、設置公益性崗位、加強技能培訓等途徑,千方百計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穩住貧困勞動力就業「飯碗」,不斷提升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州政協副主席、鳳凰縣委書記顏長文陪同參加在鳳凰縣的調研。(轉載自團結報 作者 石琦)
【脫貧攻堅】
>>建檔立卡到戶,精準扶貧到家。
>>省脫貧攻堅突出問題集中整改方案中指出的「兩率一度」具體指識別準確率、退出準確率和群眾滿意度。
【掃黑除惡】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擊的重點是什麼?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把打擊鋒芒始終對準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重點打擊以下對象:
1.威脅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領域滲透的黑惡勢力;2.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3.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裡、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4.在徵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黑惡勢力;5.在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礦產資源、漁業捕撈等行業、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非法佔地、濫開濫採的黑惡勢力;6.在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碼頭、旅遊景區等場所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收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
7.操縱、經營「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8.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的黑惡勢力;9.插手民間糾紛,充當「地下執法隊」的黑惡勢力;10.組織或僱傭網絡「水軍」在網上威脅、恐嚇、侮辱、誹謗、滋擾的黑惡勢力;11.境外黑社會入境發展滲透以及跨國跨境的黑惡勢力;12.黑惡勢力「保護傘」。
【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家家參與,美好未來人人共享。
>>人口普查有你有我有他,準確登記利國利民利家。
【茶鄉萬象】
★古丈縣銀飾手工鍛制技藝傳習所三號館在墨戎苗寨開館
11月14日上午,墨戎苗寨舉行苗族銀飾手工鍛制技藝傳習所三號館開館剪彩揭牌儀式。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宋祖林,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石遠勝出席儀式,縣文化旅遊廣電局、默戎鎮黨委政府負責人及各大旅行社代表嘉賓參加儀式。
古丈縣銀飾手工鍛制技藝傳習所三號館是湘西墨戎苗寨鄉村遊有限責任公司歷時2年建造而成,建築面積超10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0人以上入館參觀,是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銀飾手工鍛制技藝傳習所。該館以傳播非遺文化、展示非遺產品為主,開館後新增就業崗位200個以上。
近年來,墨戎苗寨以公司為龍頭,緊貼時代與人民的需要,秉持傳中有創,新中有承,沿著民間技藝與內在之道砥礪奮進。墨戎苗寨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便捷的交通資源進行旅遊開發,大力發展旅遊經濟,在苗寨內基本形成了有生態美景可看、有民族文化可觀、有獨特風情可賞、有舒心情感可釋的整體景致。
鄉村特色旅遊文化推廣,為墨戎苗寨的村民們在文化推廣、餐飲、演藝、安保、銷售、保潔等服務部門提供就業崗位850多個,2019年全年共接待遊客13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9億元,支付員工勞動報酬2300多萬元,原始資源股分紅50萬元、苗寨特色民居保護獎補政策9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60餘萬元,員工工資月收入人均達3000元以上,共有200多個貧困家庭在墨戎苗寨鄉村旅遊發展中實現脫貧致富。墨戎苗寨從2013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到2019年接待遊客突破130萬人次,短短6年時間,接待遊客成倍增長,旅遊收入翻了幾番。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使龍鼻村村民穩定增收,於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4%。(來源:墨戎苗寨微信公眾號 古丈縣融媒體中心)
★發放「致富肥料」 助力產業增收
11月15日下午,古陽鎮丫角村村部樓外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只見村民們有的背著背簍、有的開著拖拉機來領取由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為其發放的肥料。據了解,從2018年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扶貧工作隊進駐丫角村後,通過實地考察和村民共商等方式,帶領村民發展茶葉和藥材產業。
據悉,為了進一步推進產業見成效,交警總隊決定從2018一2022年連續4年根據村民產業發展情況為其發放肥料和培管費。截至目前,扶貧工作隊共為村民發放了200餘噸肥料和培管費30餘萬元。丫角村也從 2018 年的產業空白村發展成為擁有 1300 餘畝茶葉、藥材產業示範村。(通訊員 章育鑫)
★縣少兒合唱團參加非遺傳承成果展示活動
11月15日,古丈縣少兒合唱團在紅石林鎮老司巖村參加了由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古丈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成果展示活動。在州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黃太坤的指導下現場展示了湘西酉水號子,並演唱了土家歌曲《我家住在高山坡》。清純甜美的歌聲,激情昂揚的表演,給日趨老年化的非遺傳承活動注入了一股清流,贏得了陣陣掌聲。
據了解,自2014年以來,古丈縣少兒合唱團一直堅持開展常規訓練和音樂實踐活動,注重土家族和苗族歌曲、舞蹈及器樂的傳承與挖掘,辦學社會效應顯著,數次參加北京衛視、央視等各檔少兒音樂類節目演出。2020年10月,該團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支持下,開展了儺言腔、土家山歌、酉水號子等與音樂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養好接班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訊員 謝流春)
★古丈一中向麗潔榮獲湘西州演講比賽二等獎
11月16日,在湘西州廣播電視臺二樓演播大廳舉辦的湖南省第四屆「愛我國防」演講比賽湘西州選拔賽暨全州「最美軍嫂」頒獎典禮上,來自古丈縣第一中學高一328班學生向麗潔不畏強手、冷靜發揮,榮獲了演講比賽二等獎。這是該校繼9月份榮獲湘西州第十七屆中小學生「三獨」比賽獨舞、獨唱、獨奏一等獎,10月份榮獲得湘西州第十四屆運動會田徑比賽體育道德風尚獎之後,取得的又一項素質教育成果。
據悉,為落實「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辦學目標,古丈一中積極推進特色化辦學道路,在尊重自願、發揮特長的基礎上,開設了音樂、美術、體育專業班,讓具有音、體、美特長的孩子在學校得到盡情發揮,並走上專業發展成才之路。在該校政教處、校團委、學生會的指導下,由學生根據興趣特長組成了籃球、羽毛球、桌球、演講、繪畫、戲劇、攝影、寫作等20餘個社團,活動如火如荼,點靚青春校園。(通訊員 吳蔚 向聖雲)
【溫馨提示】
《古丈手機報》由中共古丈縣委、古丈縣人民政府與湖南紅網合作主辦,縣委宣傳部承辦,各單位出資統一訂購,每天一期(節假日除外)。歡迎社會各界提供新聞線索。投稿郵箱gzhnews2012@163.com。更多本地信息,請登錄古丈新聞網。為保證手機儲存空間,閱讀後請及時刪除彩信信息。(未標註來源的新聞均來自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