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書院在眉山三蘇祠正式揭牌

2020-11-13 中國日報網

11月10日,在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期間,由四川省眉山市委、市政府與四川大學共同打造的東坡書院正式揭牌。

東坡書院選址三蘇祠南堂,將以「景仰先賢,傳承文脈;博古通今,適時創新」為宗旨,以建設四川歷史名人傳承工程精品品牌、西部地區文化高地和精神家園為目標定位,以講學論道、體驗傳習、重溫古典、獎勵優秀等方式,傳承包括東坡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

四川大學副校長姚樂野表示,四川大學將整合文史哲的研究力量,在課題申報、經費投入、師資配備方面為東坡書院將來的運行和建設,發揮作用做出重要的保障。希望把東坡書院辦成眉山市委市政府對外的一張名片,成為往來重要嘉賓的參學、研學之地,四川省文旅結合、文化振興、文化惠民的重要典範和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整合的新旗艦。

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眉山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學主辦。本次論壇以「東坡教育思想與書院文化」為主題,旨在充分借鑑古代書院文化資源、當代書院建設經驗,深入研究蘇軾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探索書院教化、東坡教育思想與學校教育的互鑑模式和互補途徑,進一步豐富、完善東坡文化研究理論體系和研究成果。

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不僅視頻連線收到了國外和中國臺灣地區嘉賓的致辭,還通過電視、新媒體、抖音等多種方式錄播、直播。論壇還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東坡教育思想和書院文化」論文徵集活動,共徵集論文71篇,其中特約論文20篇、社會論文徵集51篇,經評審委員會評選,社會徵集論文入選25篇。為進一步推動蘇學研究,中國蘇軾研究學會還從《蘇軾研究》2019-2020年雜誌論文中,評選出5篇青年學者優秀論文。

論壇期間,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王亦旻,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原院長、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同濟大學教授劉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單純,四川師範大學教授蔡方鹿等知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書院文化」「東坡教育思想」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和學術研討。

眉山是文化巨匠蘇東坡成長成才的搖籃。近年來,眉山著力實施東坡文化「七個一」工程,不斷擴大東坡文化影響,已成功舉辦三屆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分別以「東坡文化的當代價值」、「東坡文化與新時代的開放合作」、「蘇軾書法與繪畫」為研究主題,著力推動東坡文化走向世界,實現東坡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相關焦點

  • 三蘇祠和川大眉山校區都將設東坡書院 新時代書院如何發展?看看...
    11月10日,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在四川省眉山市舉行。此次活動的一大「重頭戲」,由眉山市委、市政府與四川大學共同打造的東坡書院也在三蘇祠正式揭牌。
  • 四川新聞丨攜手川大 東坡書院揭牌開院
    位於眉山市的「東坡書院」近日揭牌開院。東坡書院由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文化學院,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共建。書院將開展教育研究、講學論道、體驗傳習等活動,積極發掘、研究、弘揚包括東坡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
  • 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暨東坡書院眉山揭牌,一起去看看……
    ▲蘇東坡11月10日,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在眉山市舉行,旨在充分借鑑古代書院文化資源、當代書院建設經驗,深入研究蘇軾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探索書院教化、東坡教育思想與學校教育的互鑑模式和互補途徑,進一步豐富、完善東坡文化研究理論體系和研究成果。
  • 眉山拜訪「三蘇祠」
    」,有一個「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甲於西蜀」的歷史文化名城——眉山。帶著對蘇東坡的無限崇敬,對眉山文化的嚮往,2019年3月22日,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拜謁了位於眉山城西南紗榖行「三蘇祠」。「三蘇祠」原為三蘇故居,僅五畝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於戰火,清初重建。現擴展為佔地104畝的古典園林。
  • 給蘇東坡過981歲生日 眉山三蘇祠舉行壽蘇會
    2月4日,紀念蘇東坡誕辰981周年壽蘇會在眉山三蘇祠南大門啟賢廣場舉行。現場舉行了隆重的祭拜儀式,追思他傑出的文學成就和迷人的人格魅力,緬懷和感謝他為眉山、為三蘇祠留下了寶貴財富。東坡先生的出生日期是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臘月十九。丁酉年(2017年)臘月十九,東坡先生981歲。
  • 緣起「三生三世」:何紹基《重謁三蘇祠》為何藏在了三峽博物館?|...
    詩中描述了兩次拜謁三蘇祠的情形,表達了對三蘇祠的魂牽夢繞;由祠及人,傾訴了對三蘇父子的思慕之情。而詩中提到的「快雨」、「荔子」,即三蘇祠的標誌性景點:快雨亭、東坡丹荔。重謁三蘇祠。據了解,2018年10月13日,眉山三蘇祠博物館與西南大學正式籤約《蘇軾書法全集》編纂合作項目。該項目秉承「求全」「求真」「求精」「求突破」的原則,最大可能收錄蘇軾及蘇洵、蘇轍、蘇邁、蘇過、蘇遲等蘇家子孫書法作品,其內容包括墨跡、刻帖、碑刻等;最大可能體現作品真跡,對蘇軾作品時間、真偽進行鑑定與研究,力求在求全的基礎上求真。
  • 緣起「三生三世」:何紹基《重謁三蘇祠》 為何藏在了三峽博物館?
    鹹豐五年春(1855年),時任四川學政的何紹基出省按試(巡視考試事宜),又到眉州,再次拜謁三蘇祠,作《重謁三蘇祠》(用雪浪齋三字為韻)三首,用草書書之 。詩中描述了兩次拜謁三蘇祠的情形,表達了對三蘇祠的魂牽夢繞;由祠及人,傾訴了對三蘇父子的思慕之情。 而詩中提到的「快雨」、「荔子」,即三蘇祠的標誌性景點:快雨亭、東坡丹荔。
  • 四川眉山有個三蘇祠,三蘇文章傳千古,你知道三蘇祠長什麼樣子嗎
    「三蘇」文化傳千古道德文章兩高峰——眉山「三蘇祠」參觀記羅允琪中國歷史上的北宋時期,西蜀眉州眉山縣有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享譽文壇「三蘇祠」大門聯曰:「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勝跡古祠堂」(「三蘇祠遊客中心」門聯:「眉山巍峨三峰碧;岷水蒼茫一片藍」)。大門外柱聯為:「克紹箕裘一代文章三父子;堪稱楷模千秋景慕永馨香」。 大門左右一帶高牆分別延伸百米,一條仿古街市順牆延伸,與周圍舊式大街小巷的平房瓦屋渾然一體,儼然一處古肆。
  • 走進四川眉山三蘇祠,看看北宋那一門父子三詞客小時候生活的地方
    仔細想來,在眾多的詩詞大家裡,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蘇軾蘇東坡了,而位於四川眉山城西的「三蘇祠」,就是蘇軾蘇東坡以及其父蘇洵蘇老泉,弟弟蘇轍蘇潁濱的故居。「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唐宋時,文學集大成者共有八人,號稱「唐宋八大家」,而眉山的「蘇氏三雄」就佔其三,確實讓人嘆為觀止啊,笑傲宋朝文壇的同宗同源的蘇家父子卻又各具特色:老泉凝練、東坡豪放、潁濱衝雅。
  • 眉山精品旅遊線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東坡故裡賞月之旅
    中秋、國慶期間,眉山市文廣旅局積極引導涉旅企業開展旅遊文化促銷優惠活動,緊扣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豐富旅遊市場線路產品供應,以「突出眉山本土文化特色」為主題,推出東坡故裡賞月之旅、東坡故裡金秋之旅、東坡故裡豐收之旅三大主題三條精品旅遊線路,滿足市民遊客廣泛多元的旅遊需求,歡樂出行體驗眉山文旅魅力。
  • 憑弔蘇氏父子的最好地方——眉山三蘇祠
    三蘇祠平面圖「三蘇」為四川眉山人,他們的故居至遲在元延佑三年(1316年)即被改建為祠堂,稱三蘇祠,同時供奉蘇氏祖輩。三蘇祠原有建築主要集中在現三蘇祠的東部,西部多為後世不斷續建而得。三蘇祠前廳前廳面闊五間,單簷懸山頂,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原為三蘇祠大門。
  • 小學生三蘇祠跳《海草舞》:「像東坡一樣高考高考…考的全會,蒙的...
    「像東坡一樣高考高考……考的全會,蒙的全對!」6月5日,三蘇祠在高考前夕,發布蘇東坡版《海草舞》,引起大家熱議。三蘇祠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成長地。1056年,20歲的蘇東坡和弟弟蘇轍一起,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 遊眉山三蘇祠,尋找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生活遺蹟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兩座高峰,人傑地靈的四川就誕生了兩位代表人物唐朝大詩人李白和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曾去過江油李白故裡,這次想去蘇軾故居三蘇祠。這次,我是以一種朝聖的心情去眉山拜訪蘇軾的故居三蘇祠。眉山離內江僅170多公裡,而蘇軾離我們已近千年,在眉山老城西南的古紗轂行街上,穿過街口這座牌坊,沿著這一條古意盎然的老街,仿佛走進三蘇的時代。
  • 曾棗莊:我與三蘇祠(《三蘇評傳》又序)
    這個幸運的人是我,這座祠堂就是先賢誕生之地——四川眉山三蘇祠。其實這個人不僅僅是我,是世界上所有景仰三蘇的人,是世界上所有膜拜三蘇祠的人;這座祠堂,也不僅僅是三蘇祠,是三蘇父子足跡曾經到過的每一個地方,是三蘇父子曾經歌詠讚美過的每一寸土地。
  • 眉山三蘇祠發布三蘇父子「青春照」
    四川在線眉山訊(記者 白楊)一襲素袍,長鬚飄飄,蒼顏華發,意氣風發……在古今繪畫以及大多數人眼中,蘇洵、蘇軾、蘇轍都是以這樣的老年形象示人近日,眉山三蘇祠組建專業團隊,根據宋代人物繪畫、服飾文獻以及描寫三蘇父子樣貌的文字,結合當下流行的新國風繪畫,繪製了三蘇父子的「青春照」。
  • 三蘇祠明末兵燹後的「五碑一鍾」
    三蘇祠是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的故居,座落於眉山城內西南紗縠行,元代延祐年間改宅為祠。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增修擴建,《四川通志》載:「三蘇祠,在州治西南,即紗縠行蘇洵故宅,元代為祠,洪武間重修」。
  • 茶歇,東坡書院話東坡
    東坡書院分享生活,傳播文化宜興紫砂,世界明珠,紫砂壺,是使用獨特的陶土,即由紫泥、紅泥和團山泥經過摶制和焙燒製作而成。關於和紫砂壺的淵源趣事,數風流人物不勝枚舉,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東坡先生和他的東坡提梁。相傳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喜好飲茶,晚年不得志,便棄官遊歷,應宜興籍同科進士之邀,來到宜興獨山講學。一日登高,見此山立於畫溪之東,山勢似四川眉山,頓生思鄉之情,由衷嘆曰:此山似蜀。又古書《爾雅·釋山》有言,獨者,蜀。
  • 蘇東坡誕辰981周年 眉山隆重舉行壽蘇會
    時至丁酉年(2017年)臘月十九,東坡先生981歲,正好是2018年2月4日——立春。春天的開始,是溫暖,鳥語花香;是生長,播種耕耘。這正昭示著東坡生命、東坡精神千古流芳,東坡文化落地生根、枝繁葉茂,東坡故裡三蘇祠對東坡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生生不息。
  • 三蘇祠荔枝根樁
    蘇軾(蘇東坡)在一〇六八年,為父守孝期滿將離開眉山時,與三位友人王慶源、楊君素、蔡子華,結伴栽下一棵荔枝樹,相約荔枝紅了,就回來吃荔枝。哪知他此去就再也沒有回來。東坡曾於一〇九〇年,在杭州任知州時,寫詩《寄蔡子華》,對此事有記錄。寄蔡子華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 東坡故裡四川眉山舉行中秋雲詩會 川臺青少年「千裡共嬋娟」
    而透過會場大屏幕,臺灣彰化縣的師生也以同樣的方式書寫東坡名句,表達對東坡故裡的嚮往和對眉山青年朋友的節日問候。受疫情影響,當天,川臺兩地青年雖不能歡聚一堂,但通過錄製視頻交流與現場詩詞朗誦、書法才藝展示等形式,眉山師生與臺灣新北市、雲林縣、彰化縣的青年朋友以特殊的「見面」方式一同沐詩風、品詩韻,一展青春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