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祠和川大眉山校區都將設東坡書院 新時代書院如何發展?看看...

2021-01-09 騰訊網

11月10日,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在四川省眉山市舉行。此次活動的一大「重頭戲」,由眉山市委、市政府與四川大學共同打造的東坡書院也在三蘇祠正式揭牌。

三蘇祠內東坡書院揭牌

在一代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終於有了以他命名的書院。

不止是三蘇祠,四川大學副校長姚樂野稱,新建的四川大學眉山校區內也將設立東坡書院。

悠悠千年,歲月穿梭,如今的許多書院己不再是舊時模樣。

四川大學教授、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舒大剛表示,以四川而言,全省200多所書院,一些書院古月今照,成為求學之地,出學術,出人才,出學派;而一些書院則成為各種培訓機構,甚至盈利場所。

新時代的書院將何去何從?又該如何傳承創新發展?

在隨後的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暨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上,來自嶽麓書院、明倫書院等全國多個書院的專家就新時代書院紛紛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活動現場

四川大學攜手眉山共建東坡書院

爭創四川第一書院

東坡書院由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文化學院及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共建,選址三蘇祠南堂,佔地面積6畝,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擁有禮殿和講堂兩進院落。

東坡書院以「景仰先賢,傳承文脈;博古通今,適時創新」為宗旨,以建設四川歷史名人傳承工程精品品牌、西部地區文化高地和精神家園為目標定位。

據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館長、東坡書院首任院長陳仲文介紹,今後,東坡書院將開展教育研究、講學論道、體驗傳習、重溫古典、祭祀先賢等活動,積極發掘、研究、弘揚包括東坡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

陳仲文說,全國十多個東坡書院,幾乎都建立在蘇東坡失意處,在其得意處和出生地均無東坡書院,如今東坡書院在蘇東坡的故鄉四川省眉山市落地,對研究以三蘇父子為代表的古人的經學、蜀學、宋學,尤其是他們的道德文章,治國理念,人民情懷都有很大的幫助。

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館長、東坡書院首任院長陳仲文

眉山市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眉山將充分挖掘三蘇的思想文化資源及其當代價值,力爭將東坡書院建成四川第一書院、全國知名書院,成為四川歷史名人傳承工程的精品品牌、西部地區的文化高地和精神家園,以講學論道、體驗傳習、重溫古典、獎勵優秀等方式,傳承包括東坡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

在眉山,東坡書院將不止在三蘇祠。

四川大學副校長姚樂野稱,新建的四川大學眉山校區內也將設立東坡書院,並與眉山市委市政府共建這個全新的文化品牌,以「景仰先賢,傳承文脈;博古通今,適時創新」為書院宗旨,以東坡先生君子品格、士人風骨、文人雅趣為鵠的,文道並重,道器兼該,重揚東坡風度,重振士人志氣,重興眉州風雅,並藉助東坡先生在全國全世界的影響力來推廣書院,傳播蜀學。

姚樂野說,四川大學會整合文史哲的研究力量,在課題申報、經費投入、師資配備方面為東坡書院將來的運行和建設,發揮作用做出重要的保障。希望把東坡書院辦成眉山市委市政府對外的一張名片,成為往來重要嘉賓的參學、研學之地,讓東坡書院與三蘇祠相得益彰,還要成為四川省文旅結合、文化振興、文化惠民的重要典範,產生四川大學校地結合的新成果,成為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整合的新旗艦,更要成為四川乃至中國的一張文化新名片。

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現場

全國多家書院眉山論道:

新時代書院如何發展?

書院是中國傳統的文化教育場所之一,在歷史上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教育模式和風格。

在清代,四川省有550餘家書院,而如今全省僅有200餘家書院,在新時代,書院將何去何從?又該如何傳承創新發展?

四川大學教授、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舒大剛表示,要借鑑歷史經驗,實現「四正」:「正位」以求得「院學相輔」,「正名」以實現「文化自信」,「正規」以發揮「書院三能」,「正學」以促成儒統百家,「正氣」以行天地道義。

舒大剛教授在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上

「既不要照搬或重複現代學校的教學模式和辦學方法,陷入舊式科舉考試的泥潭;也不要想用傳統知識來取代現行教學內容,而搞所謂的傳統復興、舊學再現。傳統書院重視經典傳習、文化傳承、信仰構建、人格養成和特有技能培養,可以對現代學校的工具理性實現糾偏和補敝,但是同時也要接受現代教育,打開國際視野,實現傳統與現代兼修、中國與國際接軌,現代學校與傳統書院的互補共贏。」舒大剛說,「在書院的命名方面,可以適當恢復古制、緬懷先賢、提煉價值、高標理想。現代學校多以「地名+數字」方式來命名,從名字上很難激起師生的文化自豪感,少了向上向善的勸勉力量。」

舒大剛還建議,現代書院必須緊密關注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基本理念、核心價值、道德倫理和禮樂文明,既要泛觀博覽、百家爭鳴,更要以儒學為統領,以經典為根柢。只有儒學精到、經學精通,才能在構建中國特色的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方面貢獻力量,也才能真正找到根、尋到魂、溯到源,不致於在百家淆亂、西學瀰漫中,迷失方向,忘卻本來,失掉靈魂,甚至數典忘祖。

「東坡書院可以更好研究和傳承東坡先生所代表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傳承文化教育興盛,為中華民族培育更多更傑出的未來文化傳承人。」貴陽孔學堂副主任萬曉鴻表示,希望東坡書院在各界的支持與協同下,辦成當下書院中的一面旗幟,一張名片,讓東坡文化廣泛傳播,產生更廣大的文化影響力。

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現場

全國明倫書院執行院長、成都明倫書院院長施文忠的意見是,書院要在道德涵養和人格培育上做出自己的探索,積極參與當代社會文化共同體的重建,從傳統文化中生長起來,成為參與現代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施文忠認為,當前,書院儒道佛兼容,蜀學比重極大,政府介入主導書院建設趨勢明顯等優點,不過也存在教育資源不平衡、國學啟蒙教育現狀堪憂、公益講座良莠不齊,合格的國學師資不足、封建迷信和宗教狂熱有所抬頭等缺點。

「立身行道,參與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實事求是,襄贊成渝雙城助成德眉資。」施文忠說,與當前四川地區的書院教育來說,有兩個任務就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盆地,增大格局,胸懷天下,主動搭建文化人才入川橋梁。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攝影報導

編輯 包程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東坡書院在眉山三蘇祠正式揭牌
    東坡書院選址三蘇祠南堂,將以「景仰先賢,傳承文脈;博古通今,適時創新」為宗旨,以建設四川歷史名人傳承工程精品品牌、西部地區文化高地和精神家園為目標定位,以講學論道、體驗傳習、重溫古典、獎勵優秀等方式,傳承包括東坡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
  • 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暨東坡書院眉山揭牌,一起去看看……
    ,旨在充分借鑑古代書院文化資源、當代書院建設經驗,深入研究蘇軾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探索書院教化、東坡教育思想與學校教育的互鑑模式和互補途徑,進一步豐富、完善東坡文化研究理論體系和研究成果。,還通過電視、新媒體、抖音等多種方式錄播、直播,為東坡文化和書院文化愛好者帶來一場極具文化性和藝術性的饕餮盛宴。
  • 萬科眉州文化村東坡書院,輕靈素雅、通透簡淨
    作者: 風雲國際設計東坡書院水似鏡奩山似黛一帆煙雨下眉州▁眉山,古稱眉州,毗鄰天府成都,這是詞人三蘇的故裡,享有「千載詩書城」之美譽。在這片蘊含千年宋蜀人文底蘊的土壤上,萬科時隔19年,帶著第一座良渚文化村的成功構建經驗,將有文化、有沉澱、有生命力的生活方式注入眉山,以一座約6300畝山河人文大城——「眉州文化村」,構建中國宋式文化新城鎮範本。文化村的意義,不止於居住。 一座桃園湖公園,一間東坡書院,構成眉州文化村的人文肌底。
  • 茶歇,東坡書院話東坡
    東坡書院分享生活,傳播文化宜興紫砂,世界明珠,紫砂壺,是使用獨特的陶土,即由紫泥、紅泥和團山泥經過摶制和焙燒製作而成。關於和紫砂壺的淵源趣事,數風流人物不勝枚舉,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東坡先生和他的東坡提梁。相傳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喜好飲茶,晚年不得志,便棄官遊歷,應宜興籍同科進士之邀,來到宜興獨山講學。一日登高,見此山立於畫溪之東,山勢似四川眉山,頓生思鄉之情,由衷嘆曰:此山似蜀。又古書《爾雅·釋山》有言,獨者,蜀。
  • 三賢書院,三賢者誰
    詩中,將「三賢書院」與紫陽書院、白鹿書院相提並論,可見其在當時之聲譽。令人困惑的是,明代汝州有書院十四所,居河南諸州縣之冠,然考諸史料,卻無「三賢書院」,推測應為「聖學書院」。    那麼,「三賢」者誰?為何更名?    青年才俊劉孟博微信相告:「王尚絅《蒼谷集》對『三賢書院』的相關資料收錄較多。」
  • 眉山三蘇祠發布三蘇父子「青春照」
    近日,眉山三蘇祠組建專業團隊,根據宋代人物繪畫、服飾文獻以及描寫三蘇父子樣貌的文字,結合當下流行的新國風繪畫,繪製了三蘇父子的「青春照」。根據文獻記載,在他的配飾選用上採用了古琴和老樹樁。眉山三蘇祠產業發展部副部長陳春梅介紹,在設計過程中,團隊始終保持嚴謹態度,反覆研究文獻、聽取蘇學專家意見,多次修改設計方案,最終這套既符合北宋時代背景及人物性格特徵、又具備文化性、藝術性,貼合當代人審美的設計圖躍然紙上。
  • 眉山與川大攜手!剛剛,四川大學眉山校區正式籤約落戶
    根據協議,四川大學將攜手眉山、紮根眉山、融入眉山,以更高質量人才培養,更高水平「雙一流」建設,為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助力四川「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貢獻更大力量。四川大學眉山校區項目是四川大學與眉山市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在眉山市布局的新校區,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度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和「四點一線一面」教育現代化戰略布局的重要體現,是助力四川深化拓展「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全面引領「成德眉資同城化」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四川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的重要舉措。
  • 無錫新老八大書院成立書院聯盟
    現 場  八大書院籤倡議書  一直以來,地方文史研究者、《惠山人文叢書》 執行主編李廣平常常思考:惠山的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僅書院這塊,古有安陽書院,今有拾房書院,如何在既尊重歷史,又尊重現狀的情況下讓這些書院發揮更大作用?而放眼整個無錫,悠久的書院文化又該如何弘揚?
  • 四川新聞丨攜手川大 東坡書院揭牌開院
    位於眉山市的「東坡書院」近日揭牌開院。東坡書院由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文化學院,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共建。書院將開展教育研究、講學論道、體驗傳習等活動,積極發掘、研究、弘揚包括東坡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
  • 千秋文脈東坡書院
    透過「魚鳥親人」四個字,我們仿佛看到東坡登島時受到當地官紳張景溫、黃宣義等熱情接待的情景;仿佛看到東坡帶著小兒子蘇過一到儋州就被縣官張中安居在公館旁一所官舍的情景;仿佛看到東坡被政敵逐出官舍後,儋州百姓在城南桄榔林幫東坡搭建茅屋的情景。這一幕幕感人畫卷都透過「魚鳥親人」四個字反映出來了。
  • 《三蘇評傳》新書在眉山首發 邀你「全景」看「三蘇」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記者 王琴)9月23日,煙雨朦朧,著名「三蘇」研究專家曾棗莊先生所著的《三蘇評傳》,首發式在「東坡宋城啟賢廣場」順利舉行。儀式上曾棗莊先生現場分享了創作經歷,與現場三蘇文化專家進行互動,並籤售新書。
  • 北京新學道晉中書院新校區開工 優質教育指日可待
    3月29日上午,北京新學道晉中書院新校區奠基開工儀式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晉中開發區大學城產業園隆重舉行。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晉中開發區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榆次區委、政府主要領導及榆次區教育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奠基開工儀式。
  • 文成武陽書院新校區開建啦
    武陽書院效果圖在今年召開的文成縣「兩會」上,該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後五年,文成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投入更多的資源和力量發展民生事業,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2015年7月中旬,文成縣與富陽教育集團籤訂合作辦學協議,創辦武陽書院(富中分校),滿足文成老百姓對普高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推動教育品質整體提升。武陽書院目前託管於文成中學校舍內,每年級有四個班級。而新招收的四個預科班由於場地不足,只能放在龍川中小學實驗基地進行上課。
  •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書院!
    南宋時隨理學的發展,書院逐漸成為學派活動的場所。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書院大多是自籌經費,建造校舍。教學採取自學、共同講習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以自學為主。它的特點就是為了教育、培養人的學問和德性,而不是為了應試獲取功名。明代書院發展到一千兩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辦書院。
  • 東坡文化為媒 眉山潮州上演「雙城記」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記者 袁洋)7月27日傍晚,《雙城記》——「三蘇故裡 千年鳳城」大型媒體行動啟動儀式在潮州市太平路牌坊街舉行。眉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孝平,潮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麗文出席儀式並鳴鑼啟動此次媒體行動。   因是三蘇故裡,眉山人崇蘇;作為昌黎舊治,潮州人師韓。蘇東坡也曾與韓公及潮州有著不解之緣。
  • 成都大益書院「濂洛祠」與「大儒祠」考略
    與其兄程顥學於周敦頤,世稱「二程」,共創「洛學」,奠定理學基礎,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嘉定十三年(1220)賜諡為 「正公」,淳祐元年(1241)追封為「伊川伯」從祀孔廟。元至順元年(1330),詔加封為「洛國公」。
  • 「中國眉州文化村」輝映岷江 六千畝人文大城呈現東坡
    四川新聞網眉山8月8日訊(邱毅 文/圖)如今,每當夜幕降臨,眉山岷江東岸就會出現一排醒目的文字——「中國眉州文化村」。7個雪亮大字閃爍著璀璨的光芒,在奔騰不息的岷江河面泛起長長的光影,與雄偉的岷江大橋和正在打造的眉州文化村交相輝映,成為東坡故裡又一幅動人的夜色畫卷。
  • 風聲雨聲讀書聲:無錫的那些書院學堂
    東林書院,位於無錫城東弓河內側(今解放東路876號)。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院內有明、清兩代遺存的碑刻60餘方,其中有邵寶撰書的《點易臺銘》四面碑一座。安陽書院無錫師範鐘樓及述之科學館在無錫城區學前街27號。建於1933年,是老校舍中至今全保存完好的兩幢。
  • 廬江書院「何家祠」,厚重文化底蘊揚起廣州合族祠書院文脈大旗
    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以下簡稱「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會長何金德,對如何活化廬江書院進行了一攬子計劃的建言獻策,希望主管經營各方,能夠尊重廬江書院「何」基因,這是廬江書院的文化之根。廬江書院「何家祠」已經成為了廣府合祖祠書院的幾乎最後一塊碑石,曾經一起「書聲奪市聲」的小夥伴「考亭書院、冠英書院、曾氏書院、濂溪書院(周家祠)、見大書院、江都書院、謝氏書院」等已經難覓蹤影,有些已經僅剩下一塊斷垣殘瓦。廬江書院在鬥轉星移的變革變遷中,艱難的保存了下來,也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廣府合祖祠書院。
  • 評高校設書院和理事會:值得期待的高等教育格局
    評高校設書院和理事會:值得期待的高等教育格局 2014-06-12 11:06:34兩種大學體制並存於一地,中國高等教育將因此顯現出新的格局。  香港中文大學明確宣布:深圳校區並非分部,而是獨立的實體;將延續書院體制,在深圳設立若干書院,供學生選擇;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為16人組成的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裡出現了兩個值得注意的關鍵詞:書院和理事會。  書院制是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個特色。現在,它共有9個書院,是香港唯一實行書院聯邦制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