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浦江情·黃土風」滬陝書畫名家聯展在陝西西安黃土畫派美術館正式開幕。
此次活動是由上海永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陝西漢唐文化創意研究院、上海航天書法家協會、黃土畫派美術館主辦,中共中央西北局黨史資料徵集研究中心韓城基地、韓城市龍泉大廈協辦。
當天,中共陝西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原副書記、一級巡視員薛克農,上海市政協原副秘書長、上海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張培基,陝西省人大辦公廳原副廳級巡視員、陝西省人大工作者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劉小平,上海市政府參事賈偉平,著名書法家、「浦江情·黃土風」滬陝書畫名家聯展上海代表團團長楊永法,陝西省發改委原紀檢組組長唐從軍,陝西省人社廳原紀檢組組長戴冠雄,中共中央西北局黨史資料徵集研究中心主任郭剛,陝西煤業集團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陳立明, 陝西漢唐文化創意研究院院長李成平,知名書法家黃世釗、斯華申等2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珠聯璧合,助推滬陝文化交流發展
開幕式上,陝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原副廳級巡視員、陝西省人大工作者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劉小平對「浦江情·黃土風」滬陝書畫名家聯展上海代表團表示熱烈歡迎。
劉小平指出,此次書畫展是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書畫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用書畫藝術凝聚、謳歌黨的光輝歷程,為黨的百年華誕獻上最美的祝福。同時,這也是陝西與上海的一次深入的文化交流,珠聯璧合,希望兩地的文化交流日久天長,通過文化交流、碰撞和結合,共同為中國文化發展盡力。
上海市政協原副秘書長、上海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張培基指出,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舉辦這個書畫展非常有意義。這個畫展有「三個好」,一是「浦江情·黃土風」主題定得好,浦江代表上海,黃土代表秦川大地,這是一場東部文化與西部文化的交流。二是參展作品選得好,名家作品、巨幅作品眾多,特別是紅色文化正能量的作品多。三是地標選得好,上海、陝西兩地不管是在中國文化歷史上,還是在紅色文化傳承方面都是重要之地。
最後,張培基特意用一首詩來祝福此次書畫展圓滿成功:滬陝深情巧搭臺,交流書畫美隨來;健康文化紅如火,各路群賢笑顏開。
著名書法家、「浦江情·黃土風」滬陝書畫名家聯展上海代表團團長楊永法在致辭中表示,從主題選定、邀請作品到審核作品,歷時幾個月的時間,上海方面的送展作品,匯聚了眾多名書畫名家以及軍旅書法家的作品,希望為大家奉獻一場別樣的書畫展,通過開展類似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探索文化藝術交流新模式,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陝西漢唐文化創意研究院院長李成平表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作品,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特色,此次書畫展是一次文化走親的結晶、友誼的載體,更是兩地文化的一次「親密相擁」,通過此次書畫聯展,通過多種文化的碰撞,共同推動全國書畫藝術的發展。
開幕式上,「浦江情·黃土風」滬陝書畫名家聯展上海代表團與陝西代表團互贈書法作品,旨在加深滬陝兩地書畫家的友誼,拓寬兩地書畫同道的視野,推進兩地書畫藝術的共同發展。
上海市文史館特聘研究員、上海市閔行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黃世釗表示,書法藝術的高低表現在作者的精神和胸懷,來源於對生活的體驗,追求的是風格上的正大氣象。這是來到陝西,有幸參加滬陝書法交流展,追根溯源,深切感受傳統文化中雄渾古拙書風的特點。
精心準備,書畫展別具一格受歡迎
據介紹,此次書畫展共展出書法作品近150餘幅,兩地參展書畫家均是當地書畫界代表性人物。
在上海方面,不僅有陳佩秋、周慧珺、韓敏、施大畏、韓山、楊永法、張培基、吳申耀、黃世釗、斯華申等海派名家,還有童世平、徐建中、孫進等軍旅書法家。陝西方面有吉佩定、楊國梁、唐國強、劉玉和、李劍秋、程東富、王仁貴、劉忠、李樂見、毛民海、殷衛江等藝術家以及軍旅藝術家。
為了讓此次書畫展更別具一格,上海代表團團長楊永法提前幾個月精心籌劃。小編在現場看到,書法作品篆、隸、真、行、草、楷齊全,繪畫作品山水、花鳥、人物皆備,內容十分豐富,其中,楊永法自己特意創作了長6.5米、寬2.5米的大幅書法作品《嶽陽樓記》,極具亮點。
展覽從16日開始,為期3天,吸引了許多市民以及書法愛好者前來觀展。17日上午,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雷學軍一行前來觀展時與楊永法交流,讚不絕口。雷學軍當場表示,要把此次書畫聯展安排刊登在近期的《陝西黨史》雜誌上進行宣傳分享。
更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除了可以欣賞精美的書畫作品外,作為著名書法家、上海代表團團長、上海永法文創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永法,更是堅守在展廳,與前來參觀的市民進行互動、交流。同時,他還現場為許多市民義務創作書法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強烈歡迎。
16日下午,79歲高齡的書畫家曹煥琴看完書畫展後,對楊永法的楷書作品頗為讚嘆。楊永法特意創作了一幅書法作品贈給她,同時,還將自己最新出版的書法著作《楊永法楷書毛澤東詩詞選》贈送給她。17日上午,曹煥琴又來觀展,「楊老師的書法大氣,我很喜歡喜歡他的書法。」這是藝術家對藝術家的認可,實屬不易。
另外,也有不少市民紛紛前來索求書法。其中,一位市民剛剛搬進新家,特意向楊永法求一幅字進行客廳裝飾,楊永法在現場給他量身創作,寫下了「室雅蘭馨」四個大字贈送給他。大家一邊仔細欣賞作品,一邊用手機拍照,無不嘖嘖稱讚。
這種義務給市民創作的勁頭也感染了許多人,讓此次畫展增加了濃厚暖意。書法愛好者齊明對楊永法豎起大拇指:「我一向喜歡楷書,我在現場看了很久,楊永法先生創作的作品,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真正的藝術家就應像他這樣,放下身段,到群眾中去,服務群眾,群眾才是藝術的土壤。」
楊永法表示:「舉辦此次書畫展覽的目的,一是為了與陝西書畫藝術家進行交流,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二是盡些力量,為當地市民送文化,體現藝術家應有的擔當。」
擁抱時代,譜寫紅色文化交流新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弘揚、傳承紅色文化是此次書畫展內容的一大亮點。「紅色經典、黃土高原」、「傳承紅色使命、發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探尋黃土風情」等一系列展現紅色文化的作品在展廳內隨處可見。
尤其顯眼的是,書法家楊永法所創作的作品內容多是毛澤東詩詞、國學經典名篇以及習近平對考察延安時的指示和對延安精神的弘揚方面等。
上海市政協原副秘書長、上海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張培基不僅創作了「聚眾志共克時艱,相信黨堅定信心」等體現紅色文化的書法作品,更創作了多幅畫作,兩者鑲嵌布局其中,成為畫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得大家駐足欣賞。
「傳承紅色文化的意義在於讓大家從革命文化中感悟崇高,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楊永法表示,書法作品必須是擁抱時代,關注現實、紮根人民,紅色文化必須要堅持長期宣傳、靈活宣傳、有效宣傳,才能凸顯出紅色文化的時代意義。
這個觀點得到了滬、陝眾多書畫家的認同。上海榜書研究院副秘書長、上海航天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斯華申說,這次書畫展其實就是一次紅色文化之旅,其目的和意義就在於繼承和高高舉起紅色的文化大旗,走革命先輩打下江山的紅色之路,發揚光大傳統的正氣,樹立延安革命傳統的新風,緊跟黨中央走有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國畫院山水畫院院士、西安市文史館研究員李劍秋、陝西省毛體書法研究會會長毛民海等藝術家也紛紛表示,陝西一直是紅色文化地標,在這裡塑造了偉大的延安精神,通過與上海眾多書法藝術家進行藝術交流,這也是一場紅色文化的藝術碰撞,我們要把紅色文化傳承好,譜寫紅色文化交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