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 | 五代: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2021-02-19 長安處處有唐詩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剪:一作翦。

離愁:指去國之愁。

別是一番:另有一種意味。

孤獨的人默默無語,獨自一人緩緩登上西樓。仰視天空,殘月如鉤。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悽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這首詞是作者被囚於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悽婉。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悽涼的境界。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苟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複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這位昔日的南唐後主心中所湧動的離愁別緒,是追憶「紅日已高三丈後,金爐次第添金獸,紅錦地衣隨步皺」的榮華富貴,是思戀「風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的故國家園,是悔失「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的帝王江山。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國奴、階下囚,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雲,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於一旦。

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經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於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作者嘗盡了愁的滋味,而這滋味,是難以言喻、難以說完的。

末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所謂『別是一般滋味』,是無人嘗過之滋味,唯有自家領略也。

相關焦點

  • 五代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李煜簡介: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南唐)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漫觀李煜存世的34首詩詞,經歷了前期的奢靡繁華,和亡國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般廣闊深重的悔恨悲慟,情感之河漸漸變緩,尖銳堅硬的情感沙礫被打磨為綿密的顆粒,再沉澱為奔湧的情感暗流,氤氳為一個人的沉鬱氣質。這時的李煜,少了年少時的狂妄不羈以及剛亡國時的焦躁叫囂,多了一份穩重和睿智,更顯出男人的閱歷和滄桑。
  • 李煜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無盡思緒,無可傾訴;「獨上西樓」:登高問月,無人傾訴、心境落寞的行為觀照;「月如鉤」: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圓必缺,載荷著人生的無常之悲。
  • 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頂級傳統文化美刊—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②剪,一作翦。③離愁:指去國之愁。④別是一般:另有一種意味。別是,一作別有。
  • 【夜聽】《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
    這首詞是作者被囚於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75.李煜《烏夜啼》: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歌詞念完了,當然我模仿的效果肯定是東施效顰。而且我也沒有她那樣甜美的聲音。大家可以搜搜網上鄧麗君演唱和朗誦的原版。不過儘管我模仿的是不像,但我想你一定是聽明白了,這顯然不僅是一首流行歌曲,它應該就是一首詞呀?
  • 古詩文每日一讀:《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這首詞是作者被囚於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    「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
  • 【國學經典】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解讀詞為五代時期南唐後主李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詞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詞作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
  • 唐五代詞之《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賞析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朝代:五代作者:李煜原文: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詞人。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作多描寫宮廷生活與男歡女愛,香豔精緻,才情蘊藉;後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相見歡》便是後期詞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
  • 愛唐宋詞:藏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裡的蒼涼
    《相見歡》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李煜的《林花謝了春紅》和《無言獨上西樓》。自從975年宋軍圍攻金陵,李煜率眾肉袒出降被封「違命侯」之後,他就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每日以淚洗面,嘗盡了悽涼寂寞,《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就寫於這樣的創作背景。
  • 愛在深秋——《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冰鎮熊讀詩
    在這首詞裡,南唐後主李煜寫下了他對於故國的離愁和憂傷。對於他來說,春天不會再回頭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只看見夜空中殘月如鉤。梧桐寂寞地長在院子裡,這深深的庭院被清冷悽涼的秋色籠罩著。離別的憂愁如一團亂絲,剪也剪不斷,又理不出頭緒。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詞,只有四句話,美得讓人窒息!
    其實,除了這兩句,李煜還有一首最經典的詩詞,只有短短四句,美得讓人心醉,甚至還把著名歌星鄧麗君唱成名曲!這是詞就是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他被宋太祖趙匡胤囚禁在汴京的時候做的這首詞,該詞主要是就是詠別愁!內容如下: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琴歌 |《獨上西樓》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分享的這首古琴《獨上西樓》這是鄭曉韻老師的一首古琴作品,改編自鄧麗君原唱同名歌曲。 定弦復古調。按音最大限度模擬人聲,特別是鄧麗君演唱習慣。 南唐後主李煜囚於宋國時,寫下一闕《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表達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詞句感情真實,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有沒有聽過古琴演繹的《獨上西樓》?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詞聖李煜和他的詩詞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他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宋太祖滅南漢後,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李煜再次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之後李煜死於汴京,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01 詞作風格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李煜的詞前期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糜,如《菩薩蠻》:花明月安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
    相見歡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喜馬拉雅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讀千古最美情詩。今天我們就來賞讀這樣的一首小令《烏夜啼》,或雲《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詞云:「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其實每次讀到這首《烏夜啼》——這首《相見歡》,我腦海裡浮現出來的不僅有李後主的形象,還有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鄧麗君的形象。腦海裡馬上就會盤旋出一種仿佛深刻入骨的曲調,那是一種多麼深情而經典的演繹呀!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李煜《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注釋:(1)鎖清秋:被秋意所籠罩。(2)離愁:思念故國的愁苦。(3)別是一般:另外一種。歷史上最繁榮昌盛的大唐衰落後,便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四分五裂的時代。在朝代更迭頻繁,戰亂不斷的時期,有兩個地方比較安定繁榮,一個是成都的後蜀,一個就是定都在金陵(現在南京)的南唐。李煜即位時,向北宋俯首稱臣,每年進貢以保平安,但北宋統一全國乃是大勢所趨,宋太祖趙匡胤曾對前來求和的南唐使臣說「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
  • 李煜一首《相見歡》,道盡了人生離愁,被譽為宋初婉約派開山之作
    面對如此之多的人生離愁,作為詞人的李煜,自然會有自己的排遣方式,他在被囚禁於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所深巷大院期間,將這些離愁攜帶進自己的詞作當中,寫下很多充滿離愁的詞,就像他的這首經典名篇《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便是寫盡人生離愁,曾被後世學者譽為宋初婉約派開山之作。
  • 詩詞賞析|《精選古典詩文200篇》之《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錄製 瑞芳).mp301:04來自瀟湘晨報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錄製 瑞芳).mp3來自河北人大00:0001:03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 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注釋(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清秋,一作深秋。(2)離愁:指去國之愁。譯文孤獨的人默默無語,獨自一人緩緩登上西樓。仰視天空,殘月如鉤。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悽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