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告訴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2020-12-18 經典誦讀人

年少時,青春懵懂,最愛讀宋詞,常常會找一個漂漂亮亮的小本子,把喜歡的詞一首首的抄錄下來。

那長長短短的句子,那清揚婉約的離情別緒,氤氳了少年時最美的那段時光。

我相信,世間萬般情皆可在唯美的宋詞裡找到答案,那素箋小字,字字記錄著心情,說得盡平生心事。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片刻的時光啊,有限的生命。

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在我們這短暫、有限的一生中,會面臨無數次或尋常或生與死的離別,而每一回離別,都會使我們有限的光陰減少,直至消失。

寫下這千古名句的正是婉約派中,與李煜、李清照、柳永齊名的宋詞四大旗幟之一、號「別恨」的晏殊。

「一向年光」,是短短的一晌啊,因為短暫,才顯珍貴。春光是短暫的。盛年不再,時光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返;生命若水中浪花,轉瞬即逝。

身為「富貴宰相」的晏殊也免不了於日日宴飲中,借酒消愁,慨嘆: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

是啊,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朋友啊,何不及時行樂,聊慰此有限之身?

登高處,放眼遼闊河山,你是否會懷思遠別的親友?風雨夜,即見落花飄零,你是否會感傷春光的易逝?朋友啊,不如在這酒筵歌席上,好好愛憐眼前的人罷!

同樣寫愁,晏殊與李後主不同,他沒有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而是找到了一個安慰、排解的辦法:

酒筵歌席莫辭頻,不如憐取眼前人——有酒的時候,不要推辭,能夠聽歌的時候,也不要推辭,能夠歡聚的時候,珍重眼前的歡聚。

「不如憐取眼前人。」這是晏殊式的達觀。在他的詞集《珠玉詞》裡,這樣的達觀隨處可以摭拾:

朋友被罷官,他勸解:「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名利場,今古夢茫茫。」

自己被罷相,他自愈:「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於富貴得意之餘,念百年之易盡,他深諳:「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對月無眠,山闊水長,案書無寄,他沉靜:「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懂得:別離常有,山河宏闊,既然時間和空間的距離都難以逾越,追尋已逝的美好事物也總是徒勞,莫不如立足現實,牢牢抓住眼前的一切,在寶貴的時光裡努力追求人生的意義。

這首詞給了你哪些啟示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鑑賞晏殊的《浣溪沙》: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鑑賞晏殊的《浣溪沙》: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他與晏幾道在當時的詞壇上,被人們稱為「大小晏」。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人的生命並不是無限的,它總會在有限的時間內結束,尋常的離別也會使人覺得萬分悲痛。千萬不要因為經常離別而推託酒宴,應該在有限的生命中放聲高歌、舉杯痛飲。到了登臨的時候,放眼望去,只看見那遼闊的河山,這時突然懷念遠在他鄉的親友。
  • 浣溪沙 晏殊(宋詞)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 晏殊(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時光短暫啊,春華難留,人生有限。實在是心緒神傷,太多愁善感了。即使是平時很普通的分別,也不免魂銷黯然,更別說生離死別了。放眼遠望,青山滿目,悠悠綠水,花開花落,風起雨歇,只能白白使人愁緒滿懷,傷感不已。而在座之人,又豈能常聚不離?與其它日徒勞相憶,不如珍惜眼前美景美人美酒好友,有樂且樂,有歡盡歡。
  • 20句唯美感人的經典詩詞,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王維功名萬裡外,心事一杯中。——高適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辛棄疾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惠洪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
  • 時光太趕,風雨太傷,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宋·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動過的心,傷過的情,在落花風雨中化成一朵雲,隨風而動,隨遇而安。直到旭日初升時,化成煙,化成霧,再氤氳在人間煙火的山水之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經歷了無數的離別,才知道了離別這樣的事情最令人神魂黯然。所以,煙雨濛濛、落花滿地的日子總是那麼多傷感,只因那裡面縹緲著太多的眷戀。
  •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00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身穿囚服的男人跪在地上,身後的劊子手已經舉起了長刀。那男人低著頭,雙目失神,口中默默地念著這首詩。「過幾日,會有官差將她們押入罪奴所,屆時,我會製造混亂,我將她救出來,你扮成你姐姐的樣子,先在罪奴所住幾日。」 「等我將你姐姐安頓好,我會去官府伸冤,說他們抓錯了人,到時候接你回家。」
  • 葉嘉瑩講《浣溪沙》: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閒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 你知道「不如憐取眼前人」的出處嗎?「眼前人」又是誰?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首詞的意思大致是:人生短暫,時光有限,即使是平常的離別也容易痛苦。既然如此,相聚時就應該盡情暢飲,不要頻頻推辭。思念之人在遠方,相隔千山萬水,見到眼前的風雨和落花,更加覺得傷感。與其為遠方之人、為這悽清景色傷感,不如珍惜眼前人。
  • 說再多的情話,還不如憐取眼前人,讀懂了晏殊這首詞自然就明白了
    熱戀中的男女往往喜歡發誓,也喜歡說很多的情話,當然這是愛到深處時的自然表現,但是我們即使是說再多的情語,發再多的誓,其實還不如彼此真誠相相待,不如憐取眼前人,只有這樣愛情才會天長地久。愛情還是要真誠,還是要用心對待,如果你愛上一個人,那麼就要死心塌地,不應該三心二意,最重要的還是要珍惜,如果不懂珍惜,即使是擁有了,最終還是會失去。那麼宋詞裡就有很多這種經典的作品,無數的大文豪告訴了世人,對待愛情要真誠,要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情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美好,兩個人才能夠真正幸福。
  •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休將白髮唱黃雞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是晏殊的一篇名作,主旨是傷別念遠,嘆時光有限,與他一貫的「及時行樂」主張相吻合。詞中雖感嘆時光有限別離有時,落花傷春,想要表現的乃是對時光流逝的「無可奈何」之情,但詞人並沒有完全沉溺在悲傷之中,而是在愁苦之餘及時剎住車,不讓消極的情感泛濫,表現出理性的節制與反省,回歸現實,做出了「不如憐取眼前人」的選擇。
  • 每天一首古詩詞|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這首詞的作者是北宋詞人晏殊,他一生富貴顯達,為官數十載,被稱「太平宰相」、「富貴詞人」。而在文壇上更是一直處於中心地位,被尊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 不如憐取眼前人,宴殊所主張的活在當下。
    有一首詞,晏殊的《浣溪沙》,詩中的句子卻是因為電視劇才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記不太清楚了,大概是當年《還珠格格》裡乾隆皇帝想得到香妃時說的。什麼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喜歡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連霸佔女人的時候還不忘拽文。
  • 晏殊的《浣溪沙》,把傷春的愁緒寫到極致
    《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人生苦短,歡樂短暫,快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就算是一次平常的離別也讓人感到極度悲傷,那就借酒澆愁,讓酒來麻醉自己痛苦的靈魂吧。眼中滿是大好山河,可我思念的人又在哪裡呢?
  • 落花滿身,年華向晚,滿目空山遠,憐取眼前人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那年的青梅已成往事,眼前時光依舊如流,在過盡春風秋月,看過人間冷暖後,才恍然明白:不如憐取眼前人。這句詞裡,同時包含著一種感傷和無奈,又暗示著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昨日不可追,明日不可待,人生唯一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唯一能夠憐惜的,只有眼前的人。幸福,從來只在眼前,雖不能做到笑看風雲,卻可以在一壺清茶裡,品嘗人生的清歡。
  • 是「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是「不如憐取眼前人」,誰為晏詞中冠冕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粗略讀來,不過是傷時懷遠的老調,但細細品味,卻是深觸內心,千年之下亦有強烈的共鳴。首句「一向年光有限身」,可謂大處落筆劈空而來。一年的時光只似一晌,人的一生又是如此有限。
  • 晏殊很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不如憐取眼前人,只有珍惜愛情才會長久
    尤其是其中的範仲淹和歐陽修,不僅在文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們的人品也是一流,範仲淹歷史上第一位文正公,他也是提攜了很多的新人;歐陽修那就更不用說了,後來的蘇軾和王安石等人,也都是經由他提攜,最終才在北宋文壇大放異彩。雖然在這幾位大文豪中可能晏殊名氣要小一些,但是同樣是一代文宗,歐陽修也是深受他的影響,也同樣獲得過他的獎掖。
  • 「不如憐取眼前人」,你知道這句詩的全文和作者嗎?
    晏殊既是富有柔情的詞人,又是頗富哲理的智者。正如那首《浣溪沙》「一曲新詞」的情、景、理融合無間,這一首詞同樣是在優雅閒逸而愁思淡寂中體現出宋初詞人在進身士大夫行列中的雍容華貴,又內在地保存著詞的興起中所形成的柔媚的特徵。
  • 晏殊--落花風雨中的人生思考
    後人常評晏殊的詞具有富貴氣象,《青箱雜記》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宋鹹平元年有個叫李慶孫的舉子考中探花後寫了一首《富貴曲》,其中有&34;的句子。晏殊讀後卻說:&39;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3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34;可見&34;對他來說不只是物質上的豐厚,更在於精神上的滿足。
  • 分手即是永別,來日並不方長,5首古詩告訴你「不如憐取眼前人」
    放不下的過去,放不下的那個人,也許只是放不下自己的付出,放不下自己的驕傲,是自己和自己在較勁。很多人過不好現在,只是因為不知道「不如憐取眼前人」的道理。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宋.晏殊晏殊是宰相,7歲就會寫詩,14歲便以神童的身份被皇帝招去面試,然後就賜了進士。從此就進入了宦海。他自己愛喝酒,也愛聚眾喝酒。在一次和眾人飲宴之後,寫下這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時光須臾而逝,人的生命也非常的有限。就算是普通的離別都很容易讓人傷心。
  • 《陳情令》滿目滄桑,往事念遠,落花風雨幾傷春,不如惜取眼前人
    接著就是甜裡熬著苦,開啟了一段寄人籬下的日子,再後來,是更悲傷的故事書寫,更痛苦的心情表達。在這段日子裡,什麼都漸行漸遠,誰也沒能留住誰,你有你的初心不變,他有他的身不由己,誰都沒能逃過各自的人生限制。
  • 晏殊宴會上即興的宋詞,有精彩名句,更寫出了最實用的人生哲理
    晏殊有不少詞作都是即興創作的,情之所至筆之所至,文思如泉湧一般,卻成就千古詩篇。比如今日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宋詞,就寫於晏殊在宴會飲酒之時。其中有精彩名句,也更寫出了最實用的人生哲理。且看: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