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鑑賞晏殊的《浣溪沙》: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鑑賞晏殊的《浣溪沙》: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他與晏幾道在當時的詞壇上,被人們稱為「大小晏」。接下來,筆者跟大家一同鑑賞的是他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
晏殊告訴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片刻的時光啊,有限的生命。風雨夜,即見落花飄零,你是否會感傷春光的易逝?朋友啊,不如在這酒筵歌席上,好好愛憐眼前的人罷!同樣寫愁,晏殊與李後主不同,他沒有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而是找到了一個安慰、排解的辦法:酒筵歌席莫辭頻,不如憐取眼前人——有酒的時候,不要推辭,能夠聽歌的時候,也不要推辭,能夠歡聚的時候,珍重眼前的歡聚。
-
葉嘉瑩講《浣溪沙》: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閒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
時光太趕,風雨太傷,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宋·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動過的心,傷過的情,在落花風雨中化成一朵雲,隨風而動,隨遇而安。直到旭日初升時,化成煙,化成霧,再氤氳在人間煙火的山水之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經歷了無數的離別,才知道了離別這樣的事情最令人神魂黯然。所以,煙雨濛濛、落花滿地的日子總是那麼多傷感,只因那裡面縹緲著太多的眷戀。
-
晏殊的《浣溪沙》,把傷春的愁緒寫到極致
《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人生苦短,歡樂短暫,快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就算是一次平常的離別也讓人感到極度悲傷,那就借酒澆愁,讓酒來麻醉自己痛苦的靈魂吧。眼中滿是大好山河,可我思念的人又在哪裡呢?
-
20句唯美感人的經典詩詞,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王維功名萬裡外,心事一杯中。——高適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辛棄疾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惠洪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
-
說再多的情話,還不如憐取眼前人,讀懂了晏殊這首詞自然就明白了
熱戀中的男女往往喜歡發誓,也喜歡說很多的情話,當然這是愛到深處時的自然表現,但是我們即使是說再多的情語,發再多的誓,其實還不如彼此真誠相相待,不如憐取眼前人,只有這樣愛情才會天長地久。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就寫過了很多的愛情詞,不過我個人最喜歡這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這首詞寫得很深情,也很真誠。通篇正是告訴了世人許多大道理,最核心的一點,正是前面所說的珍惜,這兩個字每個人都懂,可是能夠真正做到的卻是寥寥無幾,所以當我們擁有了愛情之後,還是要懂得珍惜,這樣的話愛情才會天長地久,愛情才開最終開花結果。
-
晏殊宴會上即興的宋詞,有精彩名句,更寫出了最實用的人生哲理
晏殊有不少詞作都是即興創作的,情之所至筆之所至,文思如泉湧一般,卻成就千古詩篇。比如今日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宋詞,就寫於晏殊在宴會飲酒之時。其中有精彩名句,也更寫出了最實用的人生哲理。且看: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休將白髮唱黃雞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是晏殊的一篇名作,主旨是傷別念遠,嘆時光有限,與他一貫的「及時行樂」主張相吻合。詞中雖感嘆時光有限別離有時,落花傷春,想要表現的乃是對時光流逝的「無可奈何」之情,但詞人並沒有完全沉溺在悲傷之中,而是在愁苦之餘及時剎住車,不讓消極的情感泛濫,表現出理性的節制與反省,回歸現實,做出了「不如憐取眼前人」的選擇。
-
不如憐取眼前人,宴殊所主張的活在當下。
有一首詞,晏殊的《浣溪沙》,詩中的句子卻是因為電視劇才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記不太清楚了,大概是當年《還珠格格》裡乾隆皇帝想得到香妃時說的。什麼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喜歡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連霸佔女人的時候還不忘拽文。
-
每天一首古詩詞|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這首詞的作者是北宋詞人晏殊,他一生富貴顯達,為官數十載,被稱「太平宰相」、「富貴詞人」。而在文壇上更是一直處於中心地位,被尊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00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身穿囚服的男人跪在地上,身後的劊子手已經舉起了長刀。那男人低著頭,雙目失神,口中默默地念著這首詩。陳珂近日來也十分苦惱,姜玉妙曾是他的心上人,白月光,見她落難,心中未免不忍。如今姜玉婉說起此事,簡直正中下懷。「婉兒,我有一計,就是可能會讓你受些委屈。」「爺,只要能救出姐姐,我受點委屈又有何妨?」姜玉婉只覺得自己真真是嫁對了人,姐姐遭難,夫君竟願意伸出援手。
-
晏殊的兩首《浣溪沙》,憑什麼第二首就沒那麼有名?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晏殊的兩首《浣溪沙》。說起晏殊,那可是7歲就能寫文章的神童呢,他的《浣溪沙》應當也算是他的代表作了,尤其是那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簡直是神來之筆。但是他還有一首《浣溪沙》,這一首卻沒有上一首有名,但其實這一首也是寫得很好的,先看看晏殊的這首比較有名的《浣溪沙》吧。
-
是「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是「不如憐取眼前人」,誰為晏詞中冠冕
說起晏殊,人們往往就會聯想到他那首《浣溪沙》中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此句影響之深遠、流傳之久廣,幾乎成了晏詞的代指。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粗略讀來,不過是傷時懷遠的老調,但細細品味,卻是深觸內心,千年之下亦有強烈的共鳴。首句「一向年光有限身」,可謂大處落筆劈空而來。一年的時光只似一晌,人的一生又是如此有限。
-
你知道「不如憐取眼前人」的出處嗎?「眼前人」又是誰?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首詞的意思大致是:人生短暫,時光有限,即使是平常的離別也容易痛苦。既然如此,相聚時就應該盡情暢飲,不要頻頻推辭。思念之人在遠方,相隔千山萬水,見到眼前的風雨和落花,更加覺得傷感。與其為遠方之人、為這悽清景色傷感,不如珍惜眼前人。
-
落花滿身,年華向晚,滿目空山遠,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那年的青梅已成往事,眼前時光依舊如流,在過盡春風秋月,看過人間冷暖後,才恍然明白:不如憐取眼前人。這句詞裡,同時包含著一種感傷和無奈,又暗示著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昨日不可追,明日不可待,人生唯一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唯一能夠憐惜的,只有眼前的人。幸福,從來只在眼前,雖不能做到笑看風雲,卻可以在一壺清茶裡,品嘗人生的清歡。
-
晏殊--落花風雨中的人生思考
後人常評晏殊的詞具有富貴氣象,《青箱雜記》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宋鹹平元年有個叫李慶孫的舉子考中探花後寫了一首《富貴曲》,其中有&34;的句子。晏殊讀後卻說:&39;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3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34;可見&34;對他來說不只是物質上的豐厚,更在於精神上的滿足。
-
宋詞三百首 | 14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宋】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憐取眼前人:元稹《會真記》載崔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憐:珍惜,憐愛。取:語助詞。賞析該詞是宴會上即興之作。下片首兩句雖然仍是念遠傷春,但氣度較大,從放眼河山到風雨惜別,引出眼前人,並與上片別宴離歌前後呼應。
-
「不如憐取眼前人」,你知道這句詩的全文和作者嗎?
晏殊既是富有柔情的詞人,又是頗富哲理的智者。正如那首《浣溪沙》「一曲新詞」的情、景、理融合無間,這一首詞同樣是在優雅閒逸而愁思淡寂中體現出宋初詞人在進身士大夫行列中的雍容華貴,又內在地保存著詞的興起中所形成的柔媚的特徵。
-
晏殊借鑑元稹的詩,寫了一首宋詞,最後7個字成男女分手金句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首詞是晏殊在一次宴會後寫下的。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宛如江水一般,一去不返。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兩句寫山河遼闊、好景不在,是人間缺憾,含有無限的人生喟嘆。這兩句意境開闊、遼遠,表現出詞人對時空不可逾越、消逝的事物不可復得的感慨。最後一句則以憐愛有情人結束,體現了詞人把握當下、享受生活、超脫愁苦的生活態度。全詞感嘆人生短促、離別太多,勸人及時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