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翡翠雕工是翡翠價值的一個重要標準,一塊天然的翡翠,種、水、色已經相當穩定,不可能改變了,唯有雕工可以通過精湛的演繹,讓翡翠的品質更上一層樓。
說到翡翠的雕工,就不得不提到翡翠雕工的流派,在翡翠行業內,翡翠雕工主要有四大流派,分別是揭陽工、蘇揚工、瑞麗工和四會工,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揭陽工在玉雕界素有「天下玉,揭陽工」的美譽,因為揭陽雕工的特點就一個字可以概括——精,造型精緻、細節精細、技法精嚴,揭陽工可謂把精雕細琢做到了極致。
精緻
追求精緻的揭陽工是不會「為了整體而犧牲局部的」,如果做成大件的翡翠有瑕疵,那麼就做成小件的,如果做成小件也會有瑕疵那麼就再改成更小件的,因為你揭陽工不能容忍瑕疵的存在,也因此造就了揭陽工在業界的金字招牌。
精細
在細節的的把握上,揭陽工要求很高,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用來形容揭陽工對待細節的態度,最合適不過了,有時候即使是一雙眼睛,一根頭髮絲,一縷衣訣,揭陽工也會將其做到極致。
精嚴
揭陽工對雕刻技法要求相當嚴苛,比如做佛公不管料子水頭有多好,都要在背面去挖一下來調水。
正是這種對精雕細琢的嚴謹和高度統一,讓揭陽工在業內幾乎是有口皆碑,另一方面,因為揭陽雕工的精緻,揭陽的翡翠也成為高貨的代表。
當然,揭陽工有其缺點,那就是揭陽工的雕刻歷史短暫,相對缺乏一些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揭陽工如同一種高標準的工業化生產模式,雖然雕工水準很高,但缺乏一些想像和靈性。
蘇揚工簡稱「蘇工」玉雕歷史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古典韻味十足,這是它與揭陽工特點的不同之處。蘇工多採用一面浮雕,一面深雕的方式,浮雕作品線條流暢,用刀穩健,線條深淺勾勒自如,可賦予浮雕圖像很強的立體感。作品追求奇巧,貫通中西藝術。
蘇工講究程晨,許多玉雕師都有多年的臨摹古代雕塑作品的經驗,都是仿古的好手,從他們的作品中,能體會到濃厚的傳統文化內涵,真正做到「物以載道,玉以育德」。
而蘇工的局限在於:對存在缺陷的料子,蘇工的處理和彌補手法並不一定是最好的。
滇工由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比較容易獲得充足而低廉的翡翠原料供應,因此滇工在雕刻形式內容上較傳統工藝有了非常大的突破,這也是滇工最大的特點。
因為能夠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突破,所以滇工的題材豐富,風格也比較獨特,人物上不拘泥於觀音佛公、掛件上不局限與花鳥蟲草獸。
得益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滇工的覅誒次原料價格低廉,供應充足,所以滇工做大件翡翠一般都非常大氣有腔調。
滇工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保留一部分原料原有的天然意趣,不以工壓料,而是 將功法融於材料中,需求兩者的最佳平衡點。當然,這一點也是滇工的局限所在,因為追求渾然天成,所以對一些小缺陷、小細節處理得並不一定妥當。
四會工汲取了福建地區石雕的技法,走的是「小快靈」的路線,也具有題材豐富,風格獨特的特點。
小,即加工成本小。相比揭陽工,四會工在外形的追求神似,因此省去很多細節,因此節省了不少時間和人工成本,後期拋光也容易處理。
快,即加工速度快。因為不摳細節,所以玉雕師以量取勝,一方面是為了賺錢,一方面也是幫客戶節約加工成本,另外也大大縮短了翡翠從原料到成品周期,便於資金更加快捷的流轉。
靈,即指加工的靈活和成品的靈動。不管什麼樣的料子,在四會玉雕師的手裡都能擺弄出一件不錯的作品來,而且作品栩栩如生,靈動十足,這也是四會工最突出的特色。
以上就是翡翠雕工的「四大流派」,你pick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