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多家日企「撤離」中國?真相來了

2020-12-18 海峽資訊V

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中國市場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中國產業鏈已經與世界不斷融合,如果哪個國家想要減少依賴中國市場,甚至是拋棄中國市場,那麼對該國企業的發展或將是一種損失。

一些企業選擇把生產鏈遷回日本

今年,在日本政壇中,不斷出現「減少對華依賴」的提議。前任首相安倍晉三曾在「未來投資會議」上稱,中國等國家對日本供應產品減少,對我國供應鏈產生影響,所以對於一國依賴和附加價值高的產品應該把生產廠回歸日本。對於其他產品也避免過度依賴一個國家,讓生產據點多元化。

4月7日,日本政府出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緊急經濟對策」,為了應對企業供應鏈脆弱,鼓勵一些企業回到日本本土,將會給予這些企業一些財政預算支援。7月份,有87家企業得到了搬遷補助金,57家回到了日本本土,其餘的遷到了東南亞。8月5日,據統計,共有1670家企業提出申請。這就是部分日本媒體口中所謂的「1700多家日本企業排隊離開中國」的新聞來源。

中國市場的優勢是其他國家不能比擬的

但是仔細看這份名單,一些企業並非是「撤離」,而是由於疫情的原因,出於為了進出口順暢的壓力,選擇回國或遷至其他國家重新建設新廠。Ace Japan就是其中一個,由於疫情的原因,進口中國化學原料難度比較大,所以他們想要用日本政府的補貼,在日本建設一個生產化學原料的工廠,生產無法進口的原料。

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有目共睹,一些企業在中國市場得到了發展。優衣庫就是其中一個,全球一直都被疫情籠罩,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擋優衣庫在中國市場開店的進程。8月份,優衣庫就新開設了19家門店。中國是優衣庫最大的海外市場,優衣庫希望能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把門店開到二三四線城市,在中國市場不斷深耕。

中國市場比較龐大,產業鏈也比較完善,人才資源充足,這些都是中國市場的優勢,一些高科技企業會選在在中國進行銷售、研發。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後,全球只有中國廠家能正常生產,所以很多日本企業根本就不想轉移產業鏈。一些轉移到東南亞等勞動密集型的日企發現,雖然用工成本降低了,但是用工質量和基建都達不到理想的目標。大部分產品的銷售地還是在中國。

中國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稱,中國今年穩外資的成效說明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依然很大。在產業配套、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競爭優勢也沒有丟失,外商在華投資的信心也沒有發生改變。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國際在線。

相關焦點

  • 傳1700多家日企「撤出」中國?真相來了!近9000億外資已瘋狂入華
    近年來,外企將大量撤出中國的謠言甚囂塵上。日前,還有日本媒體消息稱,「1700多家日企正排隊撤離中國」。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據澎湃新聞12月15日最新報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達899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這一數據充分表明,中國依然是大量外資的主要投資目的地,外企大量撤出中國謠言不攻自破。
  • 傳1700多家日企「撤出」中國?謠言告破!近9000億外資已經入華
    來源:金十數據近年來,外企將大量撤出中國的謠言甚囂塵上。日前,還有日本媒體消息稱,「1700多家日企正排隊撤離中國」。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據澎湃新聞12月15日最新報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達899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這一數據充分表明,中國依然是大量外資的主要投資目的地,外企大量撤出中國謠言不攻自破。要知道,在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的當前,各國企業對外的實際投資也將更謹慎。
  • 「1700多家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沒那麼簡單
    實際上在2020年上半年,日本內部有一種聲音表示有大批日本企業要撤出中國。現在能夠做到經濟上漲,並且帶動周邊國家經濟復甦的主要經濟體只有中國。因此在今年出現大量的「1700多家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市場」的新聞讓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清水顯司感到頗為詫異。
  • 日企是否會撤離中國?多項數據引出真相,日媒謊言被無情揭穿
    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截止7月底,有超過1600家在華日企申請撤離中國。數據統計,申請補貼總額超過1.7萬億日元,是日本預算的8倍。但是,消息人士稱,日媒大肆炒作的話題,嚴重與事實不符。受美國施壓?報導稱,日本共有1700多家企業申請資金補貼,僅佔在華企業總數的5%。據悉,一些在華日企大都是因為自身經營狀況,從而撤離中國市場,這屬於正常現象。目前,日本政府還未公布第二批獲得資金補助的企業名單。消息稱,首批獲得補助的大都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1700多家日企「撤離」真相今年以來,日本政壇屢次出現「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8月5日,第二期情況公布,統計有1670家企業提出申請,這也是部分媒體所謂「1700多家日本企業排隊離開中國」新聞的來源。這項計劃分為「針對在國內投資的補貼」和「海外供應鏈多元化支援」兩大部分,財政金額分別為2200億日元和235億日元。日本政府的補貼條件是:對於某一國依存度高的製成品和零部件生產回歸日本國內,或向其他國家分散生產基地、謀求產地多元化。
  • 1757家在華日企撤離?中國回應:站不住腳!近20000日本人才來華
    自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如同走上了「快車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躍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社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企進入中國,他們抓住中國經濟的紅利,在中國市場迅速壯大起來。
  • 87家日企撤離中國,站隊美國搞「脫鉤論」?
    日本87家企業得到日本政府的補貼,金額高達700億日元,一方面緩和企業生產壓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它們的生產線可以撤離中國,遷移至日本或者東南亞國家。 此次日本的消息發布在美國「脫鉤論」的背景下,使無數政客不由得產生聯想,日本是否也與美國站在統一戰線,進行「去中國化」?
  • 上千家日本企業正排隊撤離中國?真相來了!
    9月18日,《環球時報》發表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張玉來的評論文章:《 日企大規模撤出中國?不屬實》。文章寫道,近日,日本經濟新聞一則「日企正排隊撤離中國」的報導引起關注,報導稱到7月底為止,第二批申請將工廠搬回日本的在華日企有1670家,申請補貼總額1.76萬億日元(約合168億美元),是日本政府此前設定總預算的8倍。一些媒體趁機炒作日企正在大舉撤離中國,這與事實是嚴重不符的。
  • 【汽車人】87家日企拿補貼撤離中國,趨勢還是插曲
    今年3月,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釋放了「全額」資助美企撤離中國,但並未提供緊急預算支持,而明年國會預算給予全面支持的可能性也近乎於零。日本則不然。 政府主導 日本政府打算支持撤離的時候,2020財年(2020.4.1-2021.3.31)預算早就經議會通過了,但日本內閣於4月8日宣布在「補充預算」中劃撥2200億日元(約合158億人民幣)協助日企撤離中國。
  • 大批日企撤離中國?商務部回應
    在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指出,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2016年至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九成以上日企沒有轉移在華業務計劃
    針對近日「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報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駁斥稱,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他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今年4月對3500家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數據稱,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根據中方的統計,今年1-10月,日本在華新設企業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他強調,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
  • 日企「撤離中國」?你想買的Switch遊戲機還能不能安排上?
    顯然,「撤離中國」絕非簡單的事,「日企回流」也將面臨眾多因素的角力與平衡。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向《鳳凰周刊》解釋,「且不說2000多億日元是否足夠,畢竟日本企業用三十多年時間已在中國構築了價值數百萬億日元的生產體制;也不去比較本次疫情帶給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只看日企在華生產銷售體制,就能發現,用2000多億日元撬動日企在華產業鏈的說法幾乎不值一提。」
  • 發布|日企大規模撤離?無稽之談!
    在12月10日下午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就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進行了回應。高峰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根本站不住腳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在今天(10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介紹,今年4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
  • 「大批日企撤離中國」說法站不住腳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0日訊 記者馮其予報導:在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指出,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2016年至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今年4月份,該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份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
  • 撤離中國?豐田等日企表示:沒這計劃
    (文/觀察者網 鞠峰)過去幾個月,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中國的製造業廠商受到了一定衝擊。月初,日本幾乎與美國同一時間推出了財政補貼,援助本國企業回歸本土或布局東協國家。然而,以車企為首的在華日本企業似乎對這一政策不感興趣。
  • 商務部闢謠「日企排隊撤出中國」:日企在外投資多為新增項目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商務部闢謠「日企排隊撤出中國」:日企在外投資多為新增項目12月10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一段時間以來,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除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8.8%外,2016-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
  • 「大批日企撤離中國」說法站不住腳 九成以上日企表示並無計劃轉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記者馮其予)在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指出,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2016年至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今年4月份,該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份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
  • ...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一些日企在...
    2020-12-10 15:24:26來源:FX168 【中國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中國商務部:我們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
  • 國外知名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市場,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國外知名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市場,背後的真相是什麼?蘋果搬離了中國,去了越南;耐克搬離了中國,去了越南;三星搬離了中國,去了越南;阿迪、雷克薩斯也相繼帶著廠房去了越南……當年這些知名外企看中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紛紛來到中國,如今又不約而同的搬離中國,我們理解商人再上對低成本的追求,但這背後真的有這麼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