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思維

2020-12-13 內容乾貨

3 抓住掌握網際網路工具的年輕人

網際網路是一種產品,那麼要想知道產品好不好就要先了解它的消費人群。國內網際網路的社會結構是紡錘形的,有一項調查表明網際網路最大的消費人群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因此網際網路在定位的時候,不能盯著所謂「高大上」的高消費人群,而是要了解年輕人群體的要求。

網際網路經濟也就是所謂的「長尾經濟」,這也就是說網際網路的市場定位就是長尾人群。這些長尾人群就是草根一族,在如今的語境裡就是所謂的屌絲。這些嘲笑自己是屌絲的年輕人,他們單個的消費能力不強,但是通過網際網路聯合起來,就會產生強大的消費能力和影響力。

周鴻禕的360就是抓住了這個消費群體,在經濟上沒有什麼消費能力,但是他們的群體龐大,因此推出了免費的殺毒軟體。周鴻禕說:「現在的年輕消費者,不再像60後、70後的人群,他們不會在一個高大上的口號上去奉獻,甘當無名的螺絲釘。他們會懷疑,更加挑剔,更善於學習利用各種工具去挖數據,作比較。而網際網路賦予了這些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願的年輕人以強大的工具。通過他們,網際網路的影響力得到了擴散。要知道很多中年人、老年人會用網際網路,就是這些年輕人教會的。」

如果說網際網路是一場革命,那麼革命的發起者會是掌握了網際網路工具的年輕人。周鴻禕知道這一點,因此,他把廣大的年青消費者看得很重要。在網際網路上消費者也會擁有更多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網際網路改變了現在的生活,現在的消費者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而網際網路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年輕人,年輕人不再像過去的人受了點損失就忍氣吞聲。現在的年輕人不再看產品的廣告怎麼樣,而是看產品好不好,體驗做得好不好。

以現代的網際網路發展來看,沒有這些年輕的屌絲,就沒有網際網路。史玉柱等很多名人都說自己是屌絲。網際網路知名評論人林軍寫過一篇題為《史玉柱這個高富帥為何主動被屌絲》的文章,史玉柱的種種經歷都表明他是一個高富帥。不過史玉柱自己願意做個屌絲,這個主要原因就是屌絲開始成為最重要最有活力的一個消費群體。正是因為屌絲們對史玉柱的不離不棄,才讓他在媒體的質疑下依然持續前進。

有一款網遊叫《徵途》,這款遊戲是史玉柱帶領團隊精心打造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線的遊戲,遊戲同時最高的在線人數過百萬,它的收入規模也過億。但是實際上,這款遊戲的真正付費率也就百分之幾。都是絕大多數的屌絲陪著高富帥南徵北戰,為付費的用戶打工,而且在虛擬世界裡,都是以家族、幫派的形式來管理的,遊戲之外又成立了等級分明的遊戲公會來進行管理。正是這種虛擬的結構,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虛擬社會關係。

季斌在網際網路界是一個連續創業的人,他倒騰過很多事情,跟上過網際網路浪潮,也玩過SP。現在他是APP「百思不得姐」和「不得姐的秘密」的老闆。概括自己的創業經歷的時候,他說:「得屌絲者得天下。」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季斌和自己的合伙人每天都在思考著怎麼掙錢。他每天看到很多人來深圳和廣州打工,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像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有很多,他們除了工作之外,一定也有很強烈的交友欲望。於是他說幹就幹,開發了手機交友SP服務,每個人包月的服務是6元。業務開發之後,季斌就給很多用戶以簡訊的形式發了廣告,結果每100個人中,大約就有10個人訂購他們的服務。而且在當天的服務費就超過了他之前一個月的收入。就憑著這個手機交友的屌絲業務,三個月後,季斌就有了自己的100萬會員,他的公司月入600萬。當時有很多風險投資人來找季斌,按照季斌月收入600萬來算,那麼和風險投資人談就是6000萬的價值,不過風險投資人說再想想。一個月後,季斌的用戶達到了300萬,月入就是1800萬,估值1.8億。風險投資人又說再想想。季斌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大的耐心了,就在2004年的時候以1.3億美金將SP賣給了新浪。

季斌還有很多次的創業經歷,每當他回憶起自己的創業經歷總是說:「得屌絲者得天下。」這也是網際網路中的一個法則。網易、百度、騰訊等,大都是這樣。就因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2012年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之後,季斌再次創業,就有了現在的「百思不得姐」和「不得姐的秘密」兩個很紅的APP。這兩個APP很紅的原因也就是討論的話題大都是屌絲喜歡的,要麼大俗要麼大雅。

季斌的創業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因為他抓住了屌絲用戶。不管是季斌還是起亞的網際網路創業者,他們的成功都瞄準了屌絲用戶。這些屌絲年輕人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在中國網際網路就會受到重點的關注。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在中國幾十年依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有人問他們這是什麼原因。他們說:「我們不在今天培養用戶,明天就要花更大的代價去搶用戶;我們不在今天打品牌戰,明天就要去打價格戰。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他們將引導未來的主流。」這也就是說「得校園者得未來,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網際網路思維

年輕人雖然沒有多少資金,但是如果把他們聚集在網際網路上消費,那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他們一群人的消費能力並不比一個高富帥差,而且網際網路本來就是大眾的,得年輕人者得天下也是必然。

相關焦點

  • 淺談對網際網路思維的理解
    前言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與它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從的悄無聲息的融入到今天的重要地位,就註定它的不凡。以前,它還只是一直技術。今天,以它而生的網際網路思維也備受關注。那麼,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呢?它又為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被提及?它的作用是什麼?我們與它有什麼關係?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一、與產品經理之間的關係根據百度指數查詢: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要求、思想、意識與網際網路思維趨於相同。
  • 擁抱和超越網際網路思維,進入神國思維
    (五)擁抱網際網路思維,為了團結一心為什麼要擁抱網際網路思維?如果不懂得這一點,未來我們在國內一個強大的對手,可能就是這群人——擁有網際網路多年的歷煉,同時帶領網際網路的九零後零零後的這群人。他們認為,一切的整合,如果不是基於網際網路思維的,凝聚力不強,知道這一點,因為這無邊界的國度,相當於在無邊界的國度裡的王子和公主,現在很多九零後、零零後,喜歡叫"王子"、"公主"、叫"仙女"等等之類的,我們會看到網際網路的思維,讓我們額外警醒,擁抱網際網路思維並超越之。
  • 天堂茶話:網際網路思維和傳統思維的終極碰撞
    廢話浪費時間,直接進入主題強烈推薦給以下人士觀看:1,不明白真正的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思維的人。從歷史上看,中國是一個長期受儒家觀念影響的國家,這段歷史有多長時間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在這種觀念下的人那種等級觀念,自上而下,封閉平衡的深入人心和病入膏肓。而道家的那種無為而治,追求個性的理念被埋入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回到當下,再看看現在傳統思維和網際網路思維的碰撞,究其根本難道不是儒家和道家兩種思想的碰撞嗎?網際網路思維中的開放,平等,自由,個性,這些不是和道家思想不謀而合嗎?
  • 用賣酥餅把網際網路思維看透
    網際網路思維是非常強大的一個思想「筐」,當一些企業的做法不為人所理解,或者是企業取得了一些成就,人們總會到網際網路思維這個「筐」去找尋理由。 然而,對於這個「筐」是怎麼形成的?「筐」裡究竟有什麼?「筐」裡的東西怎麼用?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
  • 用網際網路思維招聘,靠譜嗎?
    一場關於網際網路思維的爭辯在網絡上展開。首先發炮的是pingwest網站(業內稱之為一路向西),抨擊皇太極煎餅標榜的網際網路思維壓根就是扯淡,接著又列舉了在作者眼中真正以網際網路思維經營的公司代表,甚至在文章的url裡,用的都是fuck-huang-tai-ji這樣充滿挑釁的文字。此文一出,各家媒體紛紛跟進,撰文討論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以及哪家公司才是真正擁有網際網路思維的公司。
  • 學會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改變生活,也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這是一個變化特別快,俗話說計劃沒有變化快,變化沒有電話快,就說,現在很多稱呼啊,都有所變化,非常有時代感,比方說化緣的改叫眾籌,算命的改叫分析師了,八卦小報改叫自媒體了,統計改叫大數據分析,做耳機的改為可穿戴設備都成為雲計算了,辦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樓角改造這個科技園區了,借錢給朋友叫做天使投資,放高利貸都改到這個什麼資本運作,總之一句話,忽悠對方都改叫網際網路思維
  • 產業網際網路如火如荼,家電企業不再奉「網際網路思維」為圭臬
    曾幾何時,網際網路思維席捲神州大地,成為最火熱詞。有些企業言必稱網際網路,常把顛覆行業視為己任。在資本的追捧下,網際網路手機、網際網路電視等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一時風頭無二。很多傳統家電企業因受到衝擊,在未領會網際網路思維真諦的情況下,就貿然網際網路化。
  • 怎樣用網際網路的思維看市場
    之後不久各種外賣平臺紛擾而至,所以不是你沒有網際網路思維,而是你所在的高度限制了你的執行力。用網際網路的思維看市場,從現在來講萬物皆可盤。從衣食住行中,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很多行業潛在的規則,從之前的一家家的跑客戶到現在客戶主動找上門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網際網路怎麼影響到我們的基礎市場,並影響著我們的思維。
  • 被捧上天的網際網路思維,該進行修正了
    更有甚者,網際網路思維是不是就是以概念包裝為核心的眼球效應?  我尊重和熱愛網際網路,認為網際網路思維將倒逼所有產業進入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時代,但我反對把網際網路思維凌駕於一切之上的自我優越感。網際網路思維不是萬能的!對那些似是而非的網際網路思維,看久了,忍不住要說幾句。  一、為什麼網際網路投資家們掀桌子了?
  • 龔健雅院士:李彥宏網際網路思維激發經濟活力
    面對衝擊,選擇擁抱網際網路思維,或許將是激發中國傳統行業經濟活力的關鍵點。正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所言,「無論哪個產業,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加以審視,就會發現當中仍有非常多的機遇和空間。」在他看來,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審視一遍之後,這些傳統產業會比美國的傳統行業更先進、更有效,對消費者和對社會的進步也更有利。  對此,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龔健雅也十分認同。
  • 李曉軍:用網際網路思維賣茶葉
    李曉軍:用網際網路思維賣茶葉 2018年05月21日21:49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 青少年維權服務需用網際網路思維
    青年報記者 吳愷 攝  本報訊  昨天,由團市委指導,12355上海青春在線青少年公共服務中心承辦的「網際網路+共青團服務維權青年之聲·上海12355熱線開通十周年總結會暨第四屆12355上海青少年權益保護論壇」在上海科技館成功舉辦,團中央權益部部長劉濤、團市委書記徐未晚、團天津市委副書記李強、團市委副書記劉偉、團市委黨組成員、市社區辦主任周建軍等出席活動。
  • 網際網路思維下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構
    網際網路思維下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構 2016年02月28日 10:48 來源:《編輯之友》(太原)第20151期 作者:石長順 梁媛媛 字號 內容摘要:一、互動與共生:新型主流媒體的生態因子互動媒體的出現及其與傳統媒體的共生
  • 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發展的網際網路思維
    摘 要:本文根據新媒體時代的特徵,客觀分析目前科技期刊發展所面臨傳播形式單一、網絡平臺不足,期刊網絡、數位化發展的管理標準不統一、市場和營銷模式不成熟和複合型編輯人才的缺乏等問題,提出綜合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強調用戶、平臺和產業鏈跨界等意識,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探討適合當今科技期刊發展之道
  • 100種網際網路思維之十八:差異化思維是現代企業立足生存之本
    導語:大家好,我是金子,一個在網際網路領域打拼了近十年的網際網路人。入駐百家號,接下來的每一天,不管你是自由職業者也好,職場者也好,創業者也好,金子會教給大家100種網際網路思維來支持你創業,喜歡金子文章的朋友,趕緊關注吧。
  • 網際網路思維與毛概馬經鄧論
    這門課,其實和時下極熱的一個詞「網際網路思維」是可以很好結合起來的。在我看來,網際網路思維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在中國,其實就是:毛概馬經鄧論。好好結合網際網路思維,這門課可以上得風生水起,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而且非常得學以致用,非常得與時俱進。
  • 走進泰木谷,用網際網路思維開啟商業新模式
    在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浪潮中,大多數企業只是單純地運用網際網路技術, 並沒有從根本上掌握網際網路的內在規律和思想精髓,用網際網路思維經營企業。所謂網際網路思維,倡導以用戶至上、體驗為王,優質的產品服務,免費的商業模式等吸引海量用戶, 驅動整個企業向前運轉,直至實現商業變現。
  • 趨勢:24種網際網路思維精髓總結!(乾貨好文)
    在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思維已經滲透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還在繼續擴散,對整個大時代的趨勢造成深遠的影響。所謂思維比知識更重要,趨勢比努力更重要,以下分享24種網際網路思維精髓總結,助你緊跟趨勢,抓住趨勢。1.用戶思維。
  • 100種網際網路思維之八:樹立正確品牌思維,讓用戶心甘情願多花錢
    導語:大家好,我是金子,一個在網際網路領域打拼了近十年的網際網路人。入駐百家號,接下來的每一天,不管你是自由職業者也好,職場者也好,創業者也好,金子會教給大家100種網際網路思維來支持你創業,喜歡金子文章的朋友,趕緊關注吧。
  • 網際網路思維之總決式,被天山折梅手所破
    網際網路思維「獨孤九劍」之總決式,已被無數人熟知,絕招之所以絕,在於至知之甚少。一門厲害的武功,10個人當中有6個人會練,就不再是武學秘笈了。同樣的網際網路思維在過去10年之間,傳播發展的非常迅速,湧現出各行各業的精英進入其中,各顯身手,取得絕大成績。